-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央廣網廣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粵衛信)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
-
廣東省卒中地圖發布 186家卒中中心構建1小時急救圈
如何讓發生卒中的患者及時得到救治,降低致死、致殘率,就近及時的溶栓取栓至關重要。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出席並致辭。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11月27日,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一鍵查附近權威醫院,爭取急救黃金1小時
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召開,會上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致力於實現「三個1小時」的急救時間窗,即發病到呼救不超過1小時,院前轉運不超過1小時,入院到給藥不超過1小時。 截至目前,廣東省通過國家腦防委認證的高級卒中中心(含建設)60家,位於20個地級市,高級卒中中心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
廣州23家醫院加入「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
據南方+報導,日前,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召開。會議上發布了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全省共有168家醫院為地圖成員,其中包括23家廣州市內醫院。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
-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柳華主任說,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的黃金搶救時間為6小時內靜脈溶栓和取栓,最新研究提示發病24小時內,個別病例仍然可施行取栓手術。針對卒中病人沒有特殊的自救措施,因此發病後應當以最快速度選擇有資質、有能力,特別是建設有卒中中心的醫院進行救治。12月5日,「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布會在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
-
這張地圖救他一命
不料睡醒後去上洗手間,竟發現右手使不上勁,連拉鏈都拉不上,走路一拖一拖他連忙讓同事開車送到就近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下稱「南醫三院」)。急診科醫生經過詢問,考慮腦卒中的可能性極大,立即請卒中中心醫生會診。通過卒中綠色通道一站式溶栓取栓,術後殷先生已康復,正常上班和生活。
-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心腦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月微講堂: 卒中防治和急救小知識 2021-01-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快」還要「更快」,腦卒中診療「長海模式」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7)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242萬,且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是因病返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於卒中患者,時間就是大腦,在發病4.5-6小時內實施靜脈溶栓是腦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可見,DNT (入院到溶栓時間)至關重要。開展「卒中急救地圖」建設,打造「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迫在眉睫!
-
幸運的他倒在了醫院門口……
他被好心的路人急急送進醫院急診科,並被診斷為卒中(中風),需要立即進行溶栓治療。打造「5小時卒中救治圈中風後最佳溶栓時間為一小時,最晚不要超過五小時。5月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牽頭成立卒中中心聯盟,廣東15市60家醫院將共同打造「5小時卒中救治圈」 ,以降低卒中病死率、致殘率。「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中風患者能儘早、就近獲得規範治療。
-
創傷醫學新動向:救治年度報告啟動編寫 十家醫院加入百度創傷地圖
同時,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及中國創傷救治聯盟認證的醫療機構與百度地圖聯手,在百度地圖上進行標註,公眾第一時間可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最近的創傷中心,及時獲得救治,首批添加「創傷中心」標籤的醫院包括北大人民醫院等十家。「匯聚」大數據:啟動《中國創傷救治年度報告》編寫據了解,創傷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衛生問題。
-
唐山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攜手中國電信打造區域影像、腦卒中協同...
同時,集團區域腦卒中協同救治信息一體化平臺一併啟動,作為國家級卒中防治中心,醫院將引進5G移動卒中單元車,建立「移動卒中單元」,通過5G網絡,無縫對接醫院卒中指揮中心,實現「上車即入院,入院即治療」的全新診療模式,為患者爭取救治黃金時間。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持、中國電信的密切配合及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將紮實穩步推進,為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做出新的貢獻。
-
煙臺山醫院神經內科:亞學科齊頭並進,只願為患者保駕護航
六大強勢亞學科齊頭並進的同時,作為煙臺市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市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及控制分會主任委員單位,煙臺山醫院還著力探索業內發展的「通路」,以「卒中單元」多學科協作及「溶栓地圖」嘗試等,帶動學科發展。這之外,以科技促臨床,以學術促發展的學術探索和研究,也讓國際腦血管病的預防指南中有了「煙臺聲音」和貢獻。
-
【述評】重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院前識別和轉運
因此,2016年有中國學者提出適合中國人群的卒中快速識別工具"中風1-2-0"。其中"1"代表"1看1張臉","2"代表"2查2隻胳膊","0"代表"聆聽語音",把卒中識別與醫療急救服務的電話號碼120融為一體,好懂易記。"中風1-2-0"等卒中識別方法的推廣,有利於我國公眾腦卒中防治認識的提高。
-
喜報|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獲「高級卒中中心」稱號
在大會上,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高級卒中中心"稱號。2020年7月9日,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組織專家對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進行了現場評估指導。專家組分管理組、卒中綠道組、神內組、神外組、功能科室組、二級預防組六組,通過查看資料、調取病歷、提問醫務人員等方式,對"高級卒中中心"的組織管理、硬體設施、信息化建設、業務培訓、病曆書寫、院內院外的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了逐項檢查指導,專家們對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在卒中中心建設中開展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卒中以後的發展和規划進行了現場培訓,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日照市中心醫院開展「世界卒中日」大型義診活動
「世界卒中日」是由世界卒中組織呼籲設立的,是為了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加強公眾對腦卒中的認識。目前卒中已成為中國人口的第一大死因。2020年10月29日為第15個 「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為:醫體融合,預防卒中。
-
粵西卒中聯盟正式成立,構建腦卒中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
粵西卒中聯盟籤約儀式會上先後舉行了粵西卒中聯盟籤約儀式以及授牌儀式,來自粵西地區的18家醫療單位正式成為聯盟首批籤約成員單位,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共同為18家聯盟成員單位代表授牌。據了解,本次成立的粵西卒中聯盟是由茂名市人民醫院牽頭髮起,來自粵西地區的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陽江市人民醫院、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等11家單位共同發起,茂南區人民醫院、化州市中醫院等6家單位成為首批理事單位。
-
「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共築心梗救治戰線
活動期間舉行了「中國胸痛中心急救地圖」入駐騰訊地圖啟動儀式,攜手騰訊科技共築心梗救治戰線。王毅處長表示,在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委託下中國胸痛中心聯盟始終秉承質量第一的要求,對每一家參與胸痛中心建設的醫院以「嚴守質量關,嚴格準入」的方法去開展標準的制定、認證與考核工作;利用信息化平臺覆蓋好4700多家參與建設的醫院,加強動態的實時考核和監管;加強信息化管理,做好院前院內銜接工作,更好的為患者服務;加強健康宣教,提升公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證,做好健康管理。
-
《中國卒中報告 2019(英文版)》正式發布
,2018年發布的第4版《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 2018》中指出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我國卒中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估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中國已成為卒中終生風險最高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高達39.3%。 為了更好地應對卒中這一全球性疾病,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學術組織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會定期或階段性地面向全球公開發布卒中相關的疾病監測數據與防治進展信息。
-
傳經送寶: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卒中中心區域內培訓——都昌站
■戶潔、陳雪旻/文 攝為推動區域卒中救治網絡建設,規範腦卒中診療流程,提高基層醫院醫務人員腦卒中救治水平。7月4日,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副院長唐尤佳帶領醫務處、卒中中心相關人員走進都昌縣人民醫院。都昌縣人民醫院院長黃友柏都昌縣人民醫院院長黃友柏代表醫院致歡迎詞,對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專家一行來院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並向大家簡單介紹了都昌縣人民醫院基本情況,表達了醫院提升卒中中心建設的強烈意願,並懇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