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卒中聯盟正式成立,構建腦卒中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

2020-12-08 茂名網


粵西卒中聯盟成立大會暨2020年缺血性腦卒中學術會議開幕式會場

茂名網訊 8月15日,粵西卒中聯盟成立大會暨2020年缺血性腦卒中學術會議在茂名市召開,茂名市政府副市長黃權,廣東省卒中學會法定代表人胡學強教授,茂名市衛健局局長黃立紅、副局長黃偉東,茂名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鋒華、黨委副書記柯木祥出席會議,同時參會的還有來自粵西地區近200名卒中學科同道。會議由黃立紅局長主持。

粵西卒中聯盟籤約儀式

會上先後舉行了粵西卒中聯盟籤約儀式以及授牌儀式,來自粵西地區的18家醫療單位正式成為聯盟首批籤約成員單位,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共同為18家聯盟成員單位代表授牌。

據了解,本次成立的粵西卒中聯盟是由茂名市人民醫院牽頭髮起,來自粵西地區的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陽江市人民醫院、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等11家單位共同發起,茂南區人民醫院、化州市中醫院等6家單位成為首批理事單位。聯盟旨在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從實質上促進粵西地區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引領輻射基層腦卒中診療服務水平,推動整個粵西地區卒中中心建設。

茂名市人民醫院腦科中心主任楊職作為聯盟發起單位代表首先進行了表態發言,他表示,粵西卒中聯盟成立後,賦予了各聯盟單位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今後各卒中聯盟單位將成為共同發展的共同體,一同努力推進粵西地區卒中中心建設,為2000多萬粵西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茂名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鋒華在會上致辭

茂名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鋒華代表醫院向出席會議的領導以及專家們表示了歡迎與感謝,並表示,此次粵西卒中聯盟的成立,為醫院乃至粵西地區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帶來了一次重大契機,醫院將嚴格按照高水平醫院建設關於神經專業的要求,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帶動粵西及周邊地區的神經專業的發展,讓更多患者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胡學強教授代表省卒中學會,對粵西卒中聯盟的成立表示了祝賀,他指出,腦卒中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復發率的腦血管病,是神經科最重要的疾病。粵西卒中聯盟的成立有助於提升粵西地區腦卒中救治水平,造福廣大粵西人民群眾。

茂名市副市長黃權為粵西卒中聯盟成員單位授牌

茂名市衛健局局長黃立紅為粵西卒中聯盟成員單位授牌

黃權副市長對粵西卒中聯盟提出了希望與要求,他表示,粵西卒中聯盟成立目的在於構建腦卒中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進一步加強腦卒中醫療質量管理,提高各醫療機構對於腦卒中的診療能力,促進粵西地區腦卒中的整體診療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希望粵西各兄弟市的相關部門及醫療機構接下來能加強合作,協調聯動,充分整合醫療資源,優化服務流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卒中診治能力水平,打造「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提高腦卒中緊急救治效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胡學強教授作卒中學術專題講座

合影留念

隨後,現場還舉行了2020年缺血性腦卒中學術會議,邀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胡學強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潘速躍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陸正齊教授、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醫院劉亞傑副院長、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黃立安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張永巍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代成波教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鍾望濤教授、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李通教授出席會議,與茂名市人民醫院楊職教授、廖耿教授、李灝教授等多名專家一同為現場學員們分別作了精彩的卒中學術專題講座,專家們授課乾貨滿滿,學員們積極與授課專家互動,現場學術氛圍十分濃厚。

記者黃信濤 通訊員:朱昭 攝影報導

責編:吳雲傑

初審:鄭坤慧

終審:湛 堅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

相關焦點

  • 唐山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攜手中國電信打造區域影像、腦卒中協同...
    醫療集團區域影像信息一體化平臺項目全面啟動,向上打通京津冀滬等地區,向下輻射各成員單位,可實現集團跨院區醫療協同、業務精細化管理。同時,集團區域腦卒中協同救治信息一體化平臺一併啟動,作為國家級卒中防治中心,醫院將引進5G移動卒中單元車,建立「移動卒中單元」,通過5G網絡,無縫對接醫院卒中指揮中心,實現「上車即入院,入院即治療」的全新診療模式,為患者爭取救治黃金時間。
  • 傳經送寶: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卒中中心區域內培訓——都昌站
    ■戶潔、陳雪旻/文 攝為推動區域卒中救治網絡建設,規範腦卒中診療流程,提高基層醫院醫務人員腦卒中救治水平。7月4日,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副院長唐尤佳帶領醫務處、卒中中心相關人員走進都昌縣人民醫院。生命活水醫療集團副院長唐尤佳唐尤佳表示,利用卒中中心區域協同救治體系實現院前急救和院內救治無縫對接,為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打造一條生命搶救快車道。
  • 廣東省卒中地圖發布 186家卒中中心構建1小時急救圈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血管病變增多,加上進入秋冬季後的腦卒中高發期到來。如何讓發生卒中的患者及時得到救治,降低致死、致殘率,就近及時的溶栓取栓至關重要。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
  •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由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牽頭成立的「成都市腦卒中專科聯盟」同期成立,首批48家醫院自願申請加入。
  • 腦卒中救治「黃金3小時」 要靠標準化診療搶時間
    腦卒中是名副其實的「狠角色」,卻並不是難纏的角色,對於發病率較高的缺血性腦卒中來說,它不屬於疑難雜症,時間和規範治療是「良方」,黃金3—4.5小時內溶栓成功患者大多可恢復正常。  「最近幾年我國通過卒中救治1小時圈的建設、臨床路徑規範化的建設,卒中醫療質量顯著改進,但挑戰仍存。」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60家高級卒中中心成「救腦利器」  近年來,廣東省精準對接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大力推進卒中中心和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啟動粵東西北地區市級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給予河源、汕尾、潮州、揭陽、雲浮等五個地市各1.5億元資金支持,重點推進五大中心建設,有力推動當地卒中中心工作開展。
  • 2020年湖北省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漢召開
    2020年湖北省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漢召開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貝蘭)為總結2020年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和項目工作情況,加強卒中防治網絡體系建設,推進全省腦卒中防治相關適宜技術培訓
  • 「快」還要「更快」,腦卒中診療「長海模式」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7)數據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現患和曾患腦卒中人數為1242萬,且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是因病返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對於卒中患者,時間就是大腦,在發病4.5-6小時內實施靜脈溶栓是腦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可見,DNT (入院到溶栓時間)至關重要。開展「卒中急救地圖」建設,打造「區域黃金時間救治圈」,迫在眉睫!
  • 【述評】重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院前識別和轉運
    美國2013年的一項政策聲明指出,如果轉運距離的增加不超過15~20 min車程,可以直接送至卒中救治的最高級別醫院。儘管2013年時血管內治療尚未全面普及,但這一決策思路和近似的時間節點在今天可能依然適用。我國幅員遼闊,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資源差異較大,應當根據發病時間、各級醫院的距離、初級救治機構的效率進行個體化選擇。
  • 化州市建設邊界黨建聯盟助力區域協同...
    、三化機制),推動解決毗鄰邊界協調難、治理難、融合難問題,進一步夯實北部灣城市群、粵西空港經濟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支點組織基礎。「一個」聯盟體系, 提供區域協同發展支撐化州市以黨建聯盟為平臺,構建市鎮村三級協同發力的一個黨建聯盟體系。市成立以市委組織部為牽頭部門的黨建聯盟中心指揮部,各毗鄰鎮成立黨建聯盟工作站,各毗鄰村(社區)成立黨建聯盟小組,推動邊界優勢互補、密切合作、協調發展。
  • 廣東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186家醫院打造「1小時急救圈」
    郭夢媛   中新網廣州11月28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8日發布消息稱,該省發布卒中急救地圖,186家醫院構建卒中急救「1小時急救圈」。
  • 喜報|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獲「高級卒中中心」稱號
    2020年11月26日,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程總結會在安徽合肥舉行。在大會上,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高級卒中中心"稱號。2020年7月9日,國家衛健委腦卒中防治委員會組織專家對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進行了現場評估指導。
  • 同煤集團總醫院:構建醫療全新格局 打造人民滿意醫院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始建於1949年10月,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等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承擔著礦區及周邊地區和「醫聯體」相關區域500餘萬人口的醫療服務,以及礦山醫療救護及搶險救災等國家指令性任務。
  • 卒中茶後(127)第一個腦卒中病人
    應該有很多人在這些所謂的腦卒中第一之前做過相同或者類似的事情,但是沒有人作出正式的記載或者這些早期的文獻隨時間在戰火中和人類的遷移中消失了。那麼誰是第一個或者最早的腦卒中病人呢?藉助突飛猛進的醫療技術和手段, 尤其是CT和磁共振影像,我們現在可以直接地觀測到梗死和低灌區。孫教授說,近來的 DAWN 和DEFUSE-3 臨床試驗也就是借用了影像,對24 小時內卒中病人篩選, 突破了傳統時間窗的限制,實現了個性化冶療。
  • 對付腦卒中 醫學界正探索幹細胞療法
    來源:科技日報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在我國因病死亡的人群中,每5人裡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腦卒中,也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各地均開展了系列宣傳普及腦卒中防治的活動。這種兇險的疾病再次引起全社會的極大關注。
  •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
    紅網時刻衡陽11月39日訊(通訊員 何谷芬 唐慧敏 記者 譚倩)11月25至27日,2020年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會上,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據悉,該院2013年被國家腦防委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2016年被評為「示範基地醫院」,2017年評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2019年度被授予「腦心健康管理團隊二等獎」榮譽稱號。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約佔腦卒中的70%,在時間窗內開展靜脈溶栓治療(<6h)及血管內治療(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1]。然而,中國腦卒中醫療質量評估(CHINA QUEST)研究表明,我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醫院的平均時間為20.0小時,發病3小時內到醫院的患者比例僅為21.3%,接受溶栓治療的比例僅為1.9%[3]。
  • 石景山醫院被國家衛健委正式授牌為「綜合防治卒中中心」
    石景山醫院被國家衛健委正式授牌為「綜合防治卒中中心」 > 日前,石景山醫院卒中中心 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授牌為 「綜合防治卒中中心」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搶救病人,最關鍵的就是在3小時內進行靜脈溶栓。186家醫院共同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11月27日,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