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又名浮標、魚漂,是釣魚者觀察魚在水中咬鉤情況的一種信號標誌,也是釣魚者測試水的深淺度的一種信號標誌,有經驗的釣魚者可以通過浮漂的動態,判斷出有無魚上鉤,是大魚還是小魚,是什麼魚種上鉤。現在隨著釣魚技術的提高,浮漂在釣魚活動中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浮漂的製作材料及浮漂的形狀也都有所改進。過去一支浮漂幾角錢、幾元錢就可以買到,現在一支臺灣生產的手工製作的浮漂在漁具店可以賣到上千元。由於材質好.性能好,還是受到到許多釣魚者的青睞。
因性能、用途的不同,浮漂有多種形狀。 (1)不同類型的浮漂:常用的浮漂有長尾長腳的流行漂、傳統釣法川的圓柱式老式漂、七星漂以及供浮釣用的球1漂和立式漂。(圖22)
現在用得最多的是長尾長腳的流行漂。其特點是穩定性能好,靈敏度高。漂尖上許多彩色格,每一格叫一目。長尾漂有多種材質,製作工藝差別很大,價格也有差異。 (2)類型不同,用途也不同:老式圓柱漂是用塑料製作.價格低廉,老年人、視力差的人多用此漂。因為這類釣者多是休閒釣者,不需要漂子有多麼靈敏。此漂的特點是醒目。
七星漂在蘇浙一帶用的人多。過去多為人們自己製作,現在漁具店也有精美的七星漂。此漂的優越性是可適應不同的水深,無須經常調漂。缺點是遠釣,在有風浪的水中使用效果不好,釣者不能準確判斷魚是否中鉤。 球形漂也是用塑料製作,多用於浮釣,浮力大,缺點是易於在水中隨波浪移位.立式漂的穩定性能好於球形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