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為何出現1傳50?傳播路徑是什麼?要如何避免被傳染?

2021-01-18 海峽網

4月9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3例,打破了該省29天本土無新增確診病例的紀錄。而截至4月17日24時,該病毒傳染鏈已致50人感染。

哈爾濱為何突然出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又為何發生一傳多的情況?記者獨家專訪相關負責人——黑龍江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謝雲龍,回應公眾疑問。

黑龍江省疫情本已得到控制,為何會出現反彈?

謝雲龍:隨著防控級別的下調,社會上個別人員思想鬆懈,人群聚集現象有所抬頭,這是造成反彈的主要原因。經分析,黑龍江省兩起聚集性感染病例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人員聚集行為造成的。

有哪些措施進行嚴格追蹤隔離?

謝雲龍:出現這樣的病例後,我們採取了嚴格的管控和檢測措施。密切接觸者已全部進行隔離和核酸檢測。除一位因從遼寧到黑龍江來護理自己父親住院而導致感染外,未發現其他跨省傳播情況。

醫院內為何出現交叉感染?

謝雲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部分醫院的個別醫務人員防控工作不到位。

對於病房內相關流動人員管控不徹底。

醫院內部傳染病防控流程和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

個別醫院的領導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到位。

醫院整改情況如何?

謝雲龍:目前發生相關院內感染新冠肺炎的醫療機構有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哈爾濱市第二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封閉了個別樓層,並進行了完全消毒處理。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已把發生院感的整棟大樓清空,並在全面消殺後封閉處理。同時,對於相關醫務人員進行了全方位體檢和核酸檢測。此外,在梳理相關院感流程後,對醫務人員進行了全方位培訓。

如何防止醫院內再次出現交叉感染?

謝雲龍:為預防交叉感染,計劃落實以下幾方面工作:

成立醫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專項工作領導機構、醫院感控工作專班。

對全省所有醫院進行督導檢查並派駐監督員,針對醫院感控工作進行細緻的摸底排查和監督。

所有的醫護人員需進行全方位院感相關知識培訓。

目前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關鍵點是什麼?

謝雲龍:疫情防控關鍵點有二:

社會上,倡導廣大群眾不聚集、不聚餐、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

針對醫療機構,嚴格加強醫院感控管理相關制度落實。

相關焦點

  • 哈爾濱1傳57背後:涉事醫院醫生稱有化驗員IgG抗體陽性
    或由一位從美國返回哈爾濱的22歲留學生引發的新冠肺炎本土連鎖傳播,讓哈爾濱剛松下的防疫形勢又緊繃起來。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4月9日,哈爾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打破黑龍江省連續29天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紀錄。據哈爾濱疾控中心與公安偵查機關聯手調查,這一波本土病例傳染源頭可能是一名從美國返回哈爾濱的人員韓某。
  • 狗狗是如何將弓形蟲傳染給人的,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避免?
    弓形蟲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一般人不容易主動患上弓形蟲,大多數都是通過動物等其他途徑傳播給自身的,而狗狗也是傳播弓形蟲的途徑之一,那麼狗怎麼傳染給人弓形蟲?想要了解狗怎麼傳染給人弓形蟲,需要首先了解狗是如何感染上弓形蟲的,狗通過食用生肉或煮得不夠熟的肉類,特別是豬肉、羊肉和鹿肉是它們感染弓形蟲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 避免傳染愛滋病,這幾個高危行為要遠離,別等中招在後悔
    愛滋病主要通過性交、血液、母嬰等方式進行傳播,危害性如此大的疾病只能通過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進行預防。所以大家有必要了解以下幾種愛滋病的高危行為,並且避免做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與愛滋病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多個性夥伴。
  • 大多數傳染病來自於動物 非典病毒如何傳給人類
    事實上,30多年來在人類中出現的20多種新興傳染病,多被懷疑來自某種動物。例如,這類新興傳染病中的首例———1967年在德國馬堡等地首次爆發的馬堡出血熱,是從烏幹達進口的猴子身上傳入的。大名鼎鼎的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寄主可能是生活於亞非熱帶雨林的蝙蝠。愛滋病病毒最先可能來自非洲的猴子,而狂牛症病原體顧名思義來自牛。
  • 「宅家裡、睡懶覺」為何能抗疫?傳染動力學公式裡的防疫措施
    為什麼「早發現、早隔離」能夠大幅降低疫情傳播?這裡面有什麼科學道理?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如何抑制SARS暴發2003年,SARS來襲。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官方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感染8422人,919例死亡,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一年之後,SARS基本消失。
  • 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 會傳染嗎傳染風險有多大
    昨天(4月1日)起,國家衛健委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的人數、轉歸和管理情況(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這類隱藏在人群中的傳染源有多少?傳染性強不強?如何對他們進行篩查和防控?記者採訪了上海交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上海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蔡泳。
  • 家裡有性病患者,要如何避免間接傳染?
    核心提示:如果有家庭成員得了性病,為了預防交叉感染,尤其對性病病人的私密用品先要做到與健康人用的嚴格分開存放,分開洗滌;病人多次穿用的內褲可作淘汰處理;病人的衣物應當先消毒,後洗滌。 性傳播疾病是指一組能通過各種性接觸、性行為傳播的疾病,是當前人類常見的一組傳染病,包括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銳溼疣、生殖器皰疹、軟下疳等疾病。雖然性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接觸傳播,但是也有少部分病例通過性病病人的汙染衣物或器具的間接接觸而感染。
  • 肺結核的傳染途徑 三種方式傳播肺結核
    很多人都知道肺結核是一種什麼樣疾病,但是卻不知道肺結核可以傳染,那麼肺結核通過那些方式來進行傳播的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去預防這種疾病的發生呢?在發生肺結核的時候會出現哪些症狀,你們都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傳播鼠疫的不止有老鼠,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感染?
    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內蒙古地區第二次出現鼠疫病例。草原老鼠由於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鼠疫大劫難,所以很多人聞之色變。事實上,在今天,通過有效的預防隔離措施和治療手段,鼠疫早已沒有那麼可怕。本期我們就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疾病的傳播特點與防治方法。
  • 為何蝙蝠具有攜帶傳播傳染病毒的能力?自身卻不被病毒傷害|科學
    要想了解病毒如何被傳播,就得先了解蝙蝠的生活習性、日常作息以及飲食習慣。經過觀察發現蝙蝠也是群居性哺乳動物,不同種類的蝙蝠能夠和諧共居一穴。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山洞裡面同時居住著幾十萬隻蝙蝠,其中肯定會有幾隻生病的蝙蝠將疾病傳染給其他族群,在這樣的一個封閉式的山洞裡面病毒被廣泛性傳播。大多數感染了病毒的蝙蝠是不會死亡的,他們晚上四處飛行捕食食物讓病毒開始蔓延。
  • 1傳81,均為無症狀感染者!吉林省超級傳播事件持續
    其主要活動軌跡為:1月5日,從黑龍江南岔乘K350次列車(11車13號)抵達哈爾濱西站,與1月11日0-8時通報的無症狀感染者1和2同車廂。(極有可能在此時被感染)1月7日,從黑龍江雙城堡乘Z174次列車(2車6號)抵達長春站,約15時從黃河路客運站乘客車到公主嶺市範家屯鎮。1月8日,在公主嶺市範家屯鎮艾尚瀚邦養生會館培訓授課。
  • 梅毒通過什麼途徑傳染
    核心提示:很多人只是知道梅毒在日常當中的危害強,傳染性高,但是卻不知道這樣的疾病平時都有哪些傳染的途徑,因此,在日常預防的時候都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那麼,梅毒傳染的途徑有哪些?   很多人只是知道梅毒在日常當中的危害強,傳染性高,但是卻不知道這樣的疾病平時都有哪些傳染的途徑,因此,在日常預防的時候都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那麼,梅毒傳染的途徑有哪些?   1、不潔性生活:不潔性交是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
  • 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如何看 B肝是否會傳染
    B肝病毒會傳染嗎B肝病毒攜帶者胎源性傳播如B肝病毒攜帶者母親在生育小孩時傳染給小孩的這種途徑我們稱為胎源性傳播,但是B肝病毒攜帶者胎源性傳播也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在B肝病毒攜帶者母親懷孕期間及時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及嬰兒出生後注射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能夠有效阻止。
  • 1傳81!吉林省超級傳播事件持續,傳播鏈條一文讀懂
    1月16日,吉林省衛健委通報,吉林1月15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例,均與1月13日通報的黑龍江省輸入無症狀感染者3有關聯,均通過主動篩查發現。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發現,吉林省今天通報新增的13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公主嶺市人,依然與此前的「1傳19」的超級傳播事件有關。
  • 安享性福要避免這些高危動作
    原創 李慶超 返樸 收錄於話題#病毒超話2個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返樸》特別推出專題文章,詳細講解愛滋病毒存在於身體的哪些部位,提供一份在性活動中如何防艾、懷疑感染愛滋病毒後如何處理的全面指南。
  • 什麼是超級傳播者?03年非典時1人曾傳染130餘人
    至於以後會怎麼樣,既要看病毒的發展情況,也要看我們如何很快地控制病情,減少它的傳染,因為隨著病毒逐漸適應人體的過程,毒力會增加。  他表示,現在關鍵要做好預防,現在大部分病例來自武漢或者去過武漢,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去武漢。如果有一些不舒服或者感冒,應該到當地的發熱門診去看病,必要時進行排查。
  • 病毒出現新的傳播途徑?繼「人傳人」後,鍾南山發表重要講話
    目前有多個國家出現了新冠疫情反彈情況,日增新冠病例不斷增加。近日,鍾南山院士提出一個新的話題,「環境傳人」。以前所說病毒傳播途徑大多數是「人傳人」,現在又出現了「環境傳人」。對此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進一步尋找規律找到預防的措施。對此有不少人感到疑問,究竟什麼是「環境傳人」?
  • 不是所有肝炎都會傳染 但出現肝炎一定要及早治
    不是所有肝炎都會傳染,但出現肝炎一定要及早治  反覆肝炎警惕成肝癌  ■ 本報記者 徐晗溪 通訊員 馮瓊  「肝炎到底會不會傳染?」 「我得了肝炎,怎樣做才能不傳染給家人?」……提到肝炎,很多人談「肝」色變,但其實肝炎並沒有那麼可怕。
  • 哈爾濱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疾控中心:什麼是諾如病毒...
    哈爾濱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疾控中心:什麼是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疫情十分嚴峻哈爾濱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哈爾濱市疾控中心告訴您什麼是諾如病毒感染?
  • 「C肝」是什麼疾病,通過什麼途徑傳播,可以治癒麼?
    這幾天有則新聞傳得沸沸揚揚,說某家醫院有69名病人因為血液透析感染了「C肝」。不少朋友問華子,「C肝」是個什麼疾病,與B肝一樣麼?通過什麼途徑傳播,在一起吃飯會不會感染,能不能治癒呢?它有著與B肝、愛滋相同的傳播途徑,卻不如B肝、愛滋那樣的大名鼎鼎。多數人在感染之後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在急性期內可能會出現疲勞、關節痛等症狀,少部分人會自己產生抗體清除病毒而自愈,大部分人會轉入慢性期。C肝病毒絕大多數經血液傳播,比如說與C肝攜帶者共用注射器吸毒,共用剃鬚刀造成了皮膚微小傷口,共用牙刷造成口腔黏膜破損,都有可能感染C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