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落差高達8000米!太空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月球南極深淵

2020-11-04 宇宙印象

編者按:月球南極開始成為熱門,但你可知道月球南極其實充滿了危險。有些懸崖垂直落差達到8000多米,太空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月球南極深淵,看來富貴險中求,這句話也適用於月球。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05期

月球南極開始成為中美的必爭之地,因為這裡有著大量的水冰資源,對於載人深空任務而言,水和燃料是非常關鍵的兩個因素。從地球上古老文明的發展位置我們也可以看出,水是主要影響因素,比如尼羅河流域、長江中下遊、密西西比河、恆河流域等,到成為古文明的發源地。

圖片解讀:月球南極地形圖,SPA為艾肯盆地,直徑約為2480公裡,深度達12.8公裡,因此到處是懸崖峭壁

當人類將目光轉向月球時,水資源依然是我們的目標,月球南極有著大量的水冰資源,美國宇航局已經將2024年載人返回月球任務的目標選定在月球南極。同時,美國宇航局也在考慮遠期如何在月球上製造火箭燃料,這樣可以直接從月球表面起飛,大大節省了深空探索的成本和時間。月球南極的水冰也能用於提供火箭燃料,水電解形成氫氣和氧氣,這就為火箭燃料提供了基礎,讓月球南極變成了熱點,甚至有說法認為要前往月球,就要去月球南極。

月球南極與地球南極不一樣,南極這個詞給我們的想像空間似乎非常冷,其實月球南極也很寒冷,零下上百攝氏度的超低溫對人類而言沒有任何影響,因為我們都要穿著太空衣。不論在月球上哪兒,即便是月球赤道,也需要穿著太空衣。月球表面接近真空,太空衣是我們在月面活動的安全保障。隨著對月球南極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別致的撞擊坑,這就是萊德撞擊坑,其位於月球南極附近,外形呈現出橢圓形,中間還有一座小山將其一分為二。

圖片解讀:萊德撞擊坑側視圖,我們可以看到撞擊坑內部的峭壁

圖片解讀:萊德撞擊坑全貌,中間 有個小山脊隔離

萊德撞擊坑長軸長度為17公裡,短軸長約13公裡,看上去不是非常大,但卻隱藏著很多奧秘。這是月球南極最奇怪的撞擊坑之一,這是因為大多數撞擊坑都是圓形的,因為撞擊會形成圓形的地貌,那麼萊德撞擊坑為什麼是橢圓形?它是怎麼變成這種奇怪形狀?一種分析認為萊德撞擊坑形成於兩次撞擊,兩個天體撞擊這裡形成了這樣的地貌。要讓兩個天體近距離撞擊,那麼這兩個天體原本是一起的,在撞擊之前分裂了,導致兩個小行星同時撞擊,形成了萊德撞擊坑。第二種分析是萊德撞擊坑形成於小行星小角度撞擊,撞擊軌道與月球表面的夾角小於15°,月面就像被萊德撞擊坑過一樣,形成了橢圓形的撞擊坑。

美國宇航局使用月球偵察軌道器上搭載的窄角相機,從東向西對萊德撞擊坑進行了拍攝,可以看到撞擊坑裡面有個小山脊,邊緣跨度超過3公裡。

圖片解讀:中間最小的那個撞擊坑是萊德撞擊坑,其左側有兩個藍色更大的撞擊坑(藍色標記),右側有紅色的高地,海拔有4000多米,再往右側就是KOCH R撞擊坑。高地與KOCH R撞擊坑之間形成了垂直落差達到8000多米的懸崖。

圖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萊德撞擊坑的陡峭山脊是一個古老撞擊坑的邊緣,後者直徑可達到70公裡,萊德撞擊坑與之相切的地方垂直落差高達2000米!這個古老撞擊坑中部還有兩個大型深坑(保羅E撞擊坑),圖中用藍色部分標記,垂直落差達到4000多米。從萊德撞擊坑邊緣懸崖向藍色部分標記的保羅E撞擊坑望去,垂直落差可達到6000多米。

同樣在這種圖中,越過萊德撞擊坑,在東側有紅色的高地,最高峰海拔為4000多米,其懸崖邊上連接著KOCH R撞擊坑,該撞擊坑深度為4000多米,因此這個懸崖垂直落差達到8000多米,太空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月球南極深淵。這樣的地貌在月球南極也不算少,這裡擁有大量水冰、礦物財富的同時,也隱藏著各種險情,看來富貴險中求,這句話也適用於月球。

圖片解讀:水冰物質在南極分布較多

萊德撞擊坑的另一邊與月球上最大的艾肯盆地接壤,後者直徑達到2500公裡,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43億年前,也是月球上最古老的盆地。從這些表象可以看出,萊德撞擊坑有可能形成於40多億年前的「大轟炸」時期,那時候地球和月球都遭遇小行星雨襲擊,太陽系內未能參與形成行星的物質大量落到了各大行星上,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量撞擊坑,同時也為地球帶來大量的水和有機化合物。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到達月球南極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到達月球南極(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幾個月來,NASA的首要任務是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NASA最初表示,太空人將被安置在月球南極,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據悉,Artemis項目的著陸點成為了該機構領導人最近舉行的兩個獨立活動的主題。第一個則是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參加的一場數字會議,該會議是由NASA顧問小組Letter Exploration Analysis Group組織召開。
  • NASA:2024年太空人將徒步穿越月球南極!
    重返月球的Artemis(阿爾忒彌斯計劃)計劃降落在月球南極,也就是和嫦娥五號類似的位置,不過他們會選擇在正面靠近南極的位置!準確的說在南極附近降落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降落軌道要調整成極軌,而且月面通信可能會有遮擋,需要部分考慮中繼,那麼為什麼要降落在這裡呢?
  • NASA:Artemis任務太空人可能不會造訪月球南極
    據外媒報導,幾個月來,NASA的首要任務是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NASA最初表示,太空人將被安置在月球南極,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改變。據悉,Artemis項目的著陸點成為了該機構領導人最近舉行的兩個獨立活動的主題。
  • 世界最大的海底大瀑布,位於丹麥海峽海面之下,落差高達3500米
    瀑布在地質學上又叫「跌水」,通常是由河流流經有落差的區域,比如斷層的影響,從而使得流水從高空跌落的現象,在河流的中上遊地區,瀑布是一種很常見的地理景觀。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瀑布,比如我國貴州的黃果樹瀑布,垂直落差達77米,寬度為101米,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下有什麼?科學家:史詩般的生命與人類物質
    萬米深溝的壓強達到了大氣壓強的1000倍以上。第裡維斯特號下潛到一半時,觀測窗戶玻璃承受不住發生破裂,駕駛員繼續堅持下,人類才完成了第一次載人坐底。 生命的禁區,人類難以超越的極限 太空中接近於真空,太空人可以穿太空衣進行太空漫步,但馬裡亞納海溝卻只有少數抗壓潛艇才能到達。深淵壓強相當於被50架民航客機疊羅漢,瞬間壓成紙片。
  •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落差高達3500米,更詭異的是它就位於海底
    這個不是中國的黃果樹瀑布,不是委內瑞拉的安赫爾瀑布,而是位於大西洋底部的一個海底瀑布,落差高達3500米,不過目前人類仍未能對它進行開發利用,無法完全展示出來供遊客觀賞。這條瀑布的發現帶有很大的偶然性,當時海洋學家本來是要在這一代測量海水流動速率,誰成想瀑布形成的強大水流直接把水流計給衝壞了,一個寬200米,深200米的海底瀑布就這樣被揭開了神秘面紗。
  • 南極神秘的太空人海,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太空人海,聽起來像月球上的什麼地方,但是實際上它是位於南極的一片海域。人類對南極的探索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時間,但在南大洋的這篇神秘的太空人海,至今卻沒有多少國家涉足,這裡氣候惡劣,海底冰層深厚,時不時還有冰山出沒,一度被視為南極科考的禁區。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這半個世紀裡,美國、蘇聯(俄羅斯)和中國先後向月球發射探測器,或送太空人直接登陸月面,選擇的地點都在月球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而最近印度發射的「月船二號」探測器,選擇的著陸點在月球南極。這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飛向月球南極!
  • 太空人如果被跌入黑洞,對時間的感覺如何
    太空人如果被跌入黑洞,對時間的感覺如何你感覺太空人跌入黑洞,感覺會如何呢?我之前看到過有人寫過類似的內容,忘記了內容。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相對論探討太空人跌入黑洞的情況。被黑洞吞噬的太空人,在我們地球人看來,也就是遠離黑洞的地方的人來說,由於太空人是接近光速被吞噬的,因此,太空人被吞噬的速度是極快的,幾乎就是一瞬間完成了黑洞對太空人的吞噬。對於被黑洞吞噬的太空人呢?其感覺的時間會如何?既然太空人的時間由於在強引力場中運行的更慢,因此,太空人會感覺到自己被吞噬的速度更快,要遠遠快於一瞬間。也就是說,太空人幾乎是沒有感覺的就被黑洞吞噬了。
  • 日本研究發現:月球的縱向孔洞可以減少太空輻射
    每個圖像的寬度相當於300米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量子科學技術機構和早稻田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利用月球上發現的縱向孔洞地形,有可能將月球上的太空輻射水平降低到安全水平。由於直接暴露在來自太陽和外太陽系的宇宙輻射中,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每天要暴露在0.5-1.0毫西弗特的環境中,比地面上的水平高100多倍。 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進行 "阿爾忒彌斯 "任務,目標是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預計未來太空人將在月球上長期停留。
  • 夏季到這裡玩雪來吧,全年恆溫零下5攝氏度,垂直落差高達80米
    哈爾濱融創雪世界哈爾濱融創雪世界,具有世界最大的室內滑雪設施,也是全國首家無押金快捷滑雪場,全年恆溫,溫度保持在零下5攝氏度左右,最長雪道長500米,最高垂直落差80米左右,雪場配有六條不同坡度和等級的雪道,同時配備有雪地娛樂項目和滑雪地形公園。
  • 科學家冒風險在南極3500米深淵有新發現,全身透明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29%表面積是陸地,而其它表面積則被深不可測的海洋所覆蓋,而海洋又是一個物種比陸地還豐富得多的「水下世界」,尤其是南極和北極冰層下的深海底,因為人類探測器極少進入到這裡。因此有很多地球科學家猜測,南北極冰層下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該世界存在著多種未知生物。
  • 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科學基地!最佳地點為什麼是這裡?
    月球極地的長白晝在地球的南北極有極晝和極夜現象,由於地球的自轉軸與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不垂直,加上地球大氣折射,在一年中有半年天都是亮的。月球南極可能分布大量水冰自1959年蘇聯人發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月球1號」至今的61年間,人類已經向月球發射了一百多顆探測儀器
  • 如果太空人從月球向地球開槍,將會發生什麼?
    如果太空人從月球向地球開槍,會發生什麼?向地球方向發射的子彈將繼承月球的軌道速度,通過矢量加法則將其自身速度加到月球上。由於地球的速度近似垂直於月球的軌道運動,因此結果將是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動能。因此,子彈不會撞擊地球,而是會進入圍繞地球的橢圓形軌道,儘管實際上是朝著地球方向發射的,但子彈頭將使其大部分離開月球軌道。
  • 如果太空人從月球向地球開槍,將會發生什麼?
    如果太空人從月球向地球開槍,會發生什麼?向地球方向發射的子彈將繼承月球的軌道速度,通過矢量加法則將其自身速度加到月球上。由於地球的速度近似垂直於月球的軌道運動,因此結果將是更快的速度和更多的動能。因此,子彈不會撞擊地球,而是會進入圍繞地球的橢圓形軌道,儘管實際上是朝著地球方向發射的,但子彈頭將使其大部分離開月球軌道。 那麼,子彈擊中地球又需要什麼呢?又是為什麼呢?簡單。
  • 人類在月球跳起高度是地球6倍?太空人跳了一下再沒敢試第二次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月球的神秘面紗正在一層一層的被揭下。猶記得當時中國的嫦娥四號登上了月球背面,開啟了探索月球新篇章。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月球那些事兒。例如人類在月球的跳起高度是地球的6倍,美國太空人爆料:人類當年跳起來差點就掛了。
  • 月球冰火兩重天,溫差高達300℃,美國太空人當年是怎麼抗住的?
    在白天的時候,月球上的氣溫可以高達120攝氏度,水可以在月球表面直接沸騰。而到了夜晚,月球溫度又會下降到零下170度。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是無法在月球上生存的。 那麼當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又是怎麼樣太空人在月球上抗住這樣的溫差的呢?
  • 月球上存在天然的熔巖洞穴 未來登月太空人可居住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外媒舉行的一場在線答疑活動中,美國宇航局(NASA)的地學科學家丹尼爾·莫裡亞蒂(Daniel Moriarty)和同事們討論了未來在月球建立的基地的可能
  • 蘇黎世大學四足機器人,在月球垂直跳可達2米,歐洲宇航局對其測試中
    作者:欣欣向文編輯:MondaySpacebok=太空+跳羚月球上的太空人通過雙腳跳躍的方式進行移動,而不是採用雙腳交替行走的方式,因為在低重力環境下,跳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移動方式。SpaceBok機器人的設計靈感就來源於此,為了探索四足機器人在低重力環境下的「動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