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出現!科學家冒風險在南極3500米深淵有新發現,全身透明

2021-02-08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29%表面積是陸地,而其它表面積則被深不可測的海洋所覆蓋,而海洋又是一個物種比陸地還豐富得多的「水下世界」,尤其是南極和北極冰層下的深海底,因為人類探測器極少進入到這裡。因此有很多地球科學家猜測,南北極冰層下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該世界存在著多種未知生物。

果不其然!今年7月,當一支紐西蘭的南極科考隊冒著冰風暴和洶湧海浪風險,將水下機器人放入到南極冰川下3500米深處時有了驚人新發現,一條有著奇怪外表的透明物種出現了,連在海洋物種方面有著多年研究經驗的科學家都說,從未有見過這樣的物種。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未知新物種。

根據南極科考隊拍攝紀錄片顯示,該物種不只是全身透明,像一個透明肉團,胖乎乎的,還沒有明顯頭部和眼睛,身體組織看起來和海蜇較類似,重約0.3公斤,看起來像是一道營養「美食」,例如海參。紐西蘭國家水和大氣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安德魯·斯圖爾特興奮地說,前部看起來很有趣,有點像河馬,鰭上顏色圖案我從未見過。

科考隊在對南極進行為期近兩個多月的科學考察中,科學家們早為這些高風險探索任務做足了充分準備。當南極海洋下「深淵平原」出現後,為了能更仔細地了解生活在「深淵平原」下的海洋物種,科學家冒極大風險放下一個漁網。本以為這裡可能跟火星表面一樣貧瘠,卻沒想到捕捉到以前從未見過物種。

從科考隊那裡得知,在海底投放拖網風險很大,因為海底架設了5000多條海底電纜。在經過6個多小時緊張作業後,拖網終於離開水面,除了12桶泥外,還有1條上述所說的未知物種。根據南極科學家的說法,3500米深海底,其深度幾乎和瑞士阿爾卑斯山一樣高,物種承受壓力將是大氣壓300倍。

當泥被分離後,新物種出現了,安德魯·斯圖爾特稱已經被它的形狀驚呆了,然後直呼必須要研究一下它的牙齒形狀,頜骨,耙的形狀以及椎骨數量。一個棘手問題來了,該物種數量有多少,是一大群,還是只有少數幾個?所以對該物種的研究還將繼續。

相關焦點

  • 南極冰川加速融化,發現透明生物,科學家至今不知為何物?
    科學家表示,在沃斯託克冰川湖泊3700米冰層之下,可能就存在著數百萬年前的新物種細菌。為了減慢或者讓冰川融化的速度停止,許多國家已承諾到205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零,儘管澳大利亞最近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季之一,但澳大利亞仍被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拖了後腿。
  • 南極發現不明生物骨架,此前從未見過,地球出現新物種?
    新物種的出現,讓人類通過多方面來了解地球環境,近幾年來地球上發現了很多滅絕已久的生物,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生物。比如在1月7號,根據英媒報導一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中他表示自己在南極發現了一個神秘骨架,這具骨架很有可能是史前生物的殘骸,科學家們看到這種情況後,迅速來到了當地一探究竟。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地球大陸最深點:可達海平面下3500米
    近日,據外媒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在計算填充冰面下峽谷的冰量時發現了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位於南極東部的登曼冰川下方。報導中指出,研究人員觀測了在南極洲登曼冰川中冰塊移動的雷達數據,發現該峽谷最深點位於海平面以下3500米。該峽谷長約100公裡,寬約20公裡,裡面沒有海水,全部被冰填充。該研究揭示了以前未知的冰脊及眾多平坦的坡地,而冰脊能夠減緩南極主要冰川的消融。
  • 《時代》:2010十大新發現物種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公布了2010年十大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其中長著豬鼻子的蟾蜍、可以織出25米直徑蛛網的蜘蛛,用前腿戳人的紡織娘,以及全身透明的青蛙等新奇物種都是首次亮相。新發現物種的完整榜單如下: 1、長著豬鼻子的蟾蜍一支由「保護國際」基金會派出的科考隊日前深入到南美哥倫比亞的叢林中。
  • 南極冰架坍塌「露出」神秘新物種(組圖)
    來自14個國家的南極科考隊2月25日公布了一項科考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這片海床已經沉睡數千年,海床的年齡至少有5000年,拉森-B冰架下的部分海床年齡可能會達到1.2萬年。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 俄羅斯曾發現全透明青蛙,本以為是新物種,真相讓人擔憂不已!
    俄羅斯曾發現全透明青蛙,本以為是新物種,真相讓人擔憂不已!青蛙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皮膚都是青色或者是褐色的,其實在自然界當中還有一種透明青蛙,它原產於委內瑞拉,呈現出透明的狀態,所以也叫做透明蛙。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俄羅斯地區就有生物學家發現了新的透明蛙,和原產於委內瑞拉的以及日本用來做科學實驗的透明青蛙完全不同,因為可以用肉眼清晰的可見它們的骨骼和肌肉組織,甚至連他們砰砰跳動的心臟都肉眼可見,那麼這種青蛙到底是從何而來的,難道又產生了新的物種青蛙嗎?
  • 神秘生物殘骸在南極被發現,裸露荒野,新物種or史前生物?
    地球的歷史非常悠久有46億年,形成於一片原始星雲,在地球出現後不久簡單的生命開始在地球上孕育,到今天至少有38億年之久,無論是動物、植物都經歷了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的演化過程,雖然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每一次過後同樣都會迎來物種的大爆發。
  • 3500米!南極發現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沒有任何人能夠到達
    在馬裡亞納海溝靠近關島的區域,有一個叫做「斐查茲」的海淵,深度可達到11公裡多(11034米),是地球上已知最深的地方,即便是珠穆朗瑪峰丟進去都露不出頭的。 不僅如此,科學家發現,這一冰川槽位於海平面以下約3500米處,長100公裡,寬20公裡,儘管低於海平面,但那裡並沒有海水,而是充滿向海洋方向移動的冰。
  • 1000米處的「新物種」!南極出現多種變化,或將改變南極生態
    南極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後一塊淨土,南極氣候寒冷。可是這些年,人們不斷的發展和開發,導致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使得南極的冰川逐漸融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南極似乎變得不再這麼寒冷和漂亮。南極冰川融化,海水溫度逐漸上升,會出現很多可以想像的災難和危險,同樣也會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大型生物。
  • 組圖:馬裡亞納海溝8000米處發現海底新物種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證實「獅子魚」是迄今發現生活在最深海底環境的魚類,它們能夠生長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深處,比之前最深海洋魚類的棲息環境還要深500米。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該國際海洋探測活動還在海底發現其它新物種,獅子魚如同海底幽靈一般,身體像蝌蚪,長著較大頭部,較小眼睛,身體沒有鱗片,略比人類手掌大一些。阿伯丁大學艾蘭-傑米森說:「它看上去非常脆弱,長著較大的翼狀翅膀,頭部像卡通狗。之前我們無法相信這一深度仍有魚類存活,畢竟該環境壓力非常大。」
  • 生物谷盤點2010年公布的新發現物種
    2.渾身透明的青蛙要是所有青蛙都像瞻星蛙科這樣全身透明,那麼就可以有無數青蛙免於被解剖的命運了。其中最極端的一個例子於去年發現於南美洲國家厄瓜多。這種青蛙的身體極度透明,甚至它跳動的心臟都清晰可見。他說:「有人認為,重新發現這些物種說明以前科學家的工作出現了失誤,或是某些物種尤其是所有兩棲動物並沒有『消失』的證據,我並不贊成這種觀點。雖然現存一些個體或孤立物種的發現肯定比它們徹底消失要強,但鑑於兩棲動物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消失,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勝利。」
  • 西媒:南極冰層下發現地球最深峽谷 至少低於海平面3500米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西媒稱,儘管科學家努力猜測南極洲冰層下隱藏著什麼,但由於冰凍大陸面積巨大、位置偏遠,使得南極洲大片地區成為迄今為止科學研究領域的未知之地。但是這種情況在本周得到改變。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冰川學家繪製出一張被稱為「海底機器南極洲」的新地圖,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最近召開的會議上介紹提出,並在最近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
  • 南極冰架坍塌驚現海底新物種(組圖)
    第1頁: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第2頁:拉遜冰架曾經被冰雪覆蓋第3頁:還有11000多種海洋生物有待發掘第4頁:探測者發現許多海百合、海參和海膽第5頁:南極冰架下海底地形多變第6頁:本次考察活動分別在12年前和5年前開始  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
  •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下有什麼?科學家:史詩般的生命與人類物質
    一個陽光都無法深入的地方,卻依然有溫度。一個沒有人類的地方,卻存在大量塑料垃圾。 圖:馬裡亞納海溝,端足類動物 不過,科學家發現在8000米深的地方存在大量像蝦一樣的端足類動物
  • 科學家在海底2028米深處發現新物種,有細長「脖子」,大「眼睛」
    因此,很多生物群體可能在還沒被人類發現時,就已經悄悄地消失了。而作為生物,當然也避免不了自然發展的規律,舊的生物種群消失後,自然也會有新的物種出來頂上。於是,對於時常報導的新物種的出現,我們也就不那麼大驚小怪了。
  •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命名「日本龍神」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桐佑】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6日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全身骨骼後得出結論,該骨骼化石為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系生存於白堊紀後期的草食類恐龍。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導截圖據北海道大學發布的一份聲明稱,該團隊將新物種起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為「日本龍神」(Japanese dragon god)。研究顯示該骨骼屬於年齡為9歲的成年恐龍,長達8米,重約4噸(存活時重約5.3噸),是日本國內發現的最大恐龍全身骨骼化石。
  • 過去10年發現的7種新物種,老鼠鹿、硬幣蛙、透明蝸牛,你見過嗎
    在人類社會,這十年有人生,有人死;在動物世界有很多物種滅絕,也有很多新的物種被發現。過去10年發現的新物種眾多,以下7種比較特別,其中鼠鹿、硬幣蛙、透明蝸牛,模樣超乎想像。透明蝸牛透明蝸牛是科學家去年在世界上最深的洞穴系統中發現的。它和普通蝸牛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太的外殼是透明的,它生活中沒有光線的980米地下,或許因為沒有陽光,它才會形成透明的殼。
  • -3500米!南極發現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沒有任何人能夠到達
    -154米的吐魯番盆地?還是-413米的死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冰川學家們說,不,都不是,最低的陸地在你完全無法想像,根本無法到達的地方,那裡的海拔是-3500米!完全無法理解不是?無法想像倒好說,沒去過確實不好想像,但根本無法到達似乎就有些誇張了,地球上還有什麼陸地是根本無法到達的呢?然而這個地方你真的無法到達,因為它位於南極的冰蓋下面!
  • 南極冰下發現一種未知生物,全身呈凝膠狀,不知為何物
    深海下仍有許多未知生物可供人類探索。南極探險研究小組由來自不同國家的21名科學家組成。今年,他們乘坐紐西蘭研究船「坦加拉」號去南極探險。當掃描河床時,他們發現了一種透明的生物,外觀像凝膠。科學家們非常驚訝,大聲喊道:「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生物。」
  • 又有30個新物種被發現!它們是最古老居民,在海底3400米處
    根據報導,這次發現的30個新物種,其中主要是各類珊瑚和海綿,從數量上來看,其中包括18種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說起來,新物種的探索方面一直都在進行,這次發現30個新物種的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早在2015年就已經展開探索了。這次幫助科學家們找到新物種的功臣,是最先進的兩艘遙控潛水器,它們一個叫做「大力神」號,一個叫做「阿格斯」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