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南極冰架坍塌後顯露出海底生態系統中的一些稀有品種,其中包括一些未知品種的甲殼類和海葵類生物。
拉遜A、B冰架分別與12年前和5年前坍塌,此後形成了巨大的冰山。這場探測海底的考察活動也於那時候開始。
拉遜冰架坍塌後顯露出大約一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這裡以前曾被厚厚的冰雪覆蓋。
在為期10周的國際考察活動中,德國研究船上放出的無人控制機器人探測了部分海域,考察活動於1月30日結束。
考察團的居特博士說:「坍塌後的冰架向我們展現了巨大的、原始的海底生態,它至少被封存了5000年,而在拉遜B冰架下面,則有可能被封存了12,000年。」
他還說:「直到現在,科學家也只能通過鑽孔窺探到南極海底世界的一小部分,現在我們可以分析探測這個地球上唯一未被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了。」
這個考察隊由來自14個國家的52名科學家組成,他們搜集了大約1000種生物,其中包括一些長得奇形怪狀,尚未被科學界了解過的生物。
這些新生物包括15條長得象蝦的甲殼類生物,其中一條長約10釐米。還有四條被稱為刺細胞動物,可能屬於珊瑚、水母以及海葵類生物。其中一條住在蝸牛背上,表現出典型的共生關係:蝸牛為其提供動力,而這個刺細胞動物則為蝸牛提供保護。同時還發現了藍冰魚,它的背上長著有稜紋的扇子,血液中沒有紅細胞,這使得它的血液更具流動性,它只能在低溫中生存。還有長肢海星,比一般的五角海星多出許多肢體。同時還觀察到大批海參朝著同一個方向移動。
迄今為止,國際資料庫已經記錄有5957種海洋生物,但還有11000多種有待發掘。
探測者發現冰架下海底地形多變,從巖床到泥漿各不一樣,動植物也是品種多樣,豐富多彩。從淺水層到大約220米以下,探測者發現許多海百合、海參和海膽。這是個驚異的發現,因為這些物種平常都只出現在2000多米的深水中。(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