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紐約城大小的冰架斷裂 南極半島氣溫上升令人擔憂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一些科學家4月28日表示,南極地區一架冰橋在本月坍塌,隨後一塊與美國紐約城面積相當的冰架斷裂。這進一步表明,全球變暖已經越來越顯著地改變著南極地區的環境狀況。

任教於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冰河學家安格麗卡·亨伯特指著歐洲航天局拍攝的衛星照片說:「威爾金斯冰架的北端變得很不穩固,並脫落下了第一座冰山。」她告訴記者說,這次斷裂的冰有大約700平方公裡,面積比新加坡或巴林島還大,幾乎與紐約城的大小相當。這些冰從威爾金斯冰架脫落下來並破碎成一堆小冰山。就在月初,連接科特島和南極半島的冰橋突然崩塌,這是造成威爾金斯冰架破裂的原因。

亨伯特指出,這是南極上脫落的第10個冰架,其餘9塊冰架是在過去50年中逐漸融化或坍塌的,其中比較著名的是1995年的拉森A和2002年的拉森B冰硼崩裂現象。近年來,已經有大約370平方公裡的冰從冰架上斷裂。

亨伯特還說,她估計這次坍塌事件將使威爾金斯冰架喪失800到3000平方公裡的面積,而這塊冰架已經由原來的16000平方公裡面積縮減到現在的2/3。這些冰是在至少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而它們的消失意味著這種生態系統處於滅絕的邊緣。

英國南極研究學家大衛·沃恩解釋說,南極地區的氣溫在本世紀已經上升了3度,冰架的喪失系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變暖所致。

與此同時,地球另一側的北極情況也令人擔心。去年8月份,一片相當於紐約曼哈頓島大的巨大冰原從艾斯米爾島上脫裂下來, 如今這片49平方公裡的巨大冰原正漂浮在北冰洋上。另外,隨著「北極主權爭奪戰」的愈演愈烈,今後對該地區石油和礦床的開採將會進一步加快人為變暖和冰架消融。由北極圈附近國家組成的北極理事會成員將於本月29日在挪威北部的特羅姆薩召開會議,以討論北極地區的融冰影響。

(環球在線:王菁)

相關焦點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 有關氣溫、企鵝和冰架的傳言
    影片製作了二十四世紀海平面上升120英尺的可怕場景,法國艾菲爾鐵塔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均淹沒在水中。包括倫敦、上海、柏林等等一座座富可敵國的城市都不能倖免於難。什麼導致了如此恐怖的場景?是因為氣候變化。解說詞展開說:海平面上升的危險來自這裡——南極。這塊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總和的南極洲,既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塊尚未被人類汙染的大陸。
  • 南極海冰融化斷裂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
    南極半島企鵝接近滅絕南極洲羅斯海的羅伊德斯海角,居住著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阿德利企鵝以及四分之一的帝企鵝的棲息地,這裡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一個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態圈。原本也是企鵝主要棲息地的南極半島上,阿德利企鵝數量在過去30年間急劇減少了近九成。它們在那的最大族群已經滅絕。
  • 萬億噸級巨型冰川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
    萬億噸級巨型冰川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 2017-07-13 19外媒稱,科學家們6月28日宣布,世界上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冰山之一有可能在「幾小時、幾天或幾周內」脫離南極一處冰架。圖為2016年NASA在官網公布了一張南極洲最大冰架——拉森C冰架裂口的照片。  報導稱,科學家們通過衛星對拉森C冰架出現的裂紋觀測長達十餘年。2014年來,裂紋擴張速度加快,逐漸形成一條長達190公裡的裂縫,直至冰川斷裂。
  • 南極洲冰架斷裂形成一座冰山 大小相當於兩個紐約
    原標題:南極洲冰架斷裂形成一座冰山 大小相當於兩個紐約  據美國宇航局(NASA)網站消息,一座面積相當於兩個紐約大小、約1700平方公裡的冰山,剝離出南極洲布蘭特冰架。據預測,這座冰山可能是最近一百年來最大的。
  • 南極冰架斷裂,除了溫度上升,強風暴也起著重要作用!
    氣溫升高、海洋環流和鹽度變化正在推動南極洲冰蓋的破裂,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強烈的風暴可能有助於將該系統推向崩潰的邊緣。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
  • 南極最大冰架斷裂 面積為柏林7倍
    南極最大冰架斷裂 面積為柏林7倍 2017-07-13 08:14: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整個冰架結構因此不穩,恐會徹底解體。科學家們估計地球變暖導致了這個結果。  據悉,這一塊脫離南極拉森C冰架的超大冰山面積約有6000平方公裡,是德國首都柏林面積的近7倍,也是有史料記載以來最大的冰山。科學家們幾個月來一直密切關注這座冰山,並且預測它將完全從南極拉森C冰架崩解。  2010年首次出現了可見的裂紋,最近幾個月,裂縫不斷延伸。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組圖)
    影片製作了二十四世紀海平面上升120英尺的可怕場景,法國艾菲爾鐵塔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均淹沒在水中。包括倫敦、上海、柏林等等一座座富可敵國的城市都不能倖免於難。什麼導致了如此恐怖的場景?是因為氣候變化。解說詞展開說:海平面上升的危險來自這裡—南極。這塊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總和的南極洲,既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塊尚未被人類汙染的大陸。
  • 南極冰架發生融化崩裂
    它是由南極冰架的融化崩裂造成的。英國南極署於2個月前準確預測了這次崩裂。專家們比較了美國海洋大氣署近期拍攝的衛星照片之後確認,南極洲北部半島面積約12000多平方公裡的「拉森B」冰架東端現已缺失了約200平方公裡。科學家們分析說,全球氣候變暖是這一冰架半島融化崩塌的主要原因。該地氣溫自40年代以後已上升了2.5攝氏度。
  • 南極5800平方公裡冰山與冰架分離
    英國研究人員12日宣布,一座巨大冰山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
  • 外媒:南極冰架裂縫加大 可能形成最大的冰山(圖)
    中新網6月1日電 據外媒報導,橫切南極著名的拉森冰架的大裂縫最近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個裂縫可能會將拉森冰架切掉,形成人們從未見過的巨大冰山。目前這條巨大的裂縫綿延長達200公裡左右,劃出一塊約沿著一個5000平方公裡的冰原,斷裂開就會形成面積相當於1/4威爾斯面積的冰山。
  • 北極最大冰架斷裂
    9月22日,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證實,已經在北極的冰天雪地中挺立3000年的巨型冰架「沃德·亨特」斷裂為兩部分。這是繼去年南極冰架崩塌之後的又一起事件。  美加兩國的科學家通過雷達勘察了解到,「沃德·亨特」的崩裂是一個看似緩慢實則觸目驚心的過程:2000年,388.5平方公裡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現一個小裂縫;2002年,這個裂縫擴大為77米,旁邊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裂縫,一塊6平方公裡大小的浮冰已經分離出去,漂在「沃德·亨特」附近;就在前幾天,「沃德·亨特」最終一分為二。  有人猜測,這可能和北極地區氣候變化有關。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大陸冰架 全球變暖人類如何生存?
    這不剛剛又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了: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大陸冰架。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它的面積為5800平方公裡,接近上海市土地面積,冰層厚度大約350米,總重量約為1萬億噸。這座冰山分離後,拉森C冰架的面積減少了12%。
  • 南極最大冰架斷裂滑入大海形成冰山,英國人曾經想過用冰山造航母
    英國廣播公司7月12日報導,美國衛星檢測到一塊佔地面積6000平方公裡,約有四分之一個威爾斯大小的冰山從拉爾森C冰架上崩離,滑入大海。這次從冰架上斷裂出來形成的冰山,因其面積巨大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冰山之一,重量超過1兆噸。圖片:斷裂的南極拉爾森C冰架。讀完這個新聞,再看看窗外的豔陽酷暑,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清涼從遙遠的南極大陸吹來。
  • 6000年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南極冰架穩定性遭到威脅
    一個英美聯合研究團隊首次實地勘測了南極洲麥克默多冰架,對其因表面融水湖的水流進出所造成的彎曲度分析後認為,正是融水湖的充水和排水導致了漂浮著的南極冰架彎曲,並可能威脅到其穩定性。論文刊發在13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
  • 巨大南極冰山將撞南喬治亞島
    2017年,一座冰山從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上脫落,開始在海上漂浮。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冰山,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科學家給它編號A68a。根據衛星測量,它的面積在6000平方公裡以上,相當於一整個上海,2個莫斯科,9個新加坡,或8個紐約,更是梵蒂岡的1360倍。雖然每隔幾年都有冰山從冰川和冰架上破裂,但在過去34年裡,比A68a大的冰山只有5個。最大的B-15在2000年3月從南極洲的羅斯冰架上斷裂時,面積達11000平方公裡。但A68a並不僅僅是面積驚人。
  • 跨越6000年的冰川記錄顯示 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氣溫升高、海洋環流和鹽度的變化正在推動南極洲冰蓋的破裂,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冰震」主要發生在2016年1月至3月之間,4月7日,冰蓋前端分裂成兩座巨大的冰山。研究人員說,冰山從冰架上漂走的那天,正好趕上該地區在過去七個月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低壓風暴系統。
  • 氣溫上升,冰山斷裂,南極洲的消亡走向不可逆的趨勢
    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南極洲冰架出現斷裂,滑落的冰山被命名為「D-28」,這座冰山原是南極洲第三大冰架埃默裡冰架上的一部分,約1600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雪梨市或是兩個新加坡那麼大。這也是自1963年以來埃默裡冰架的第一次重大開裂。表明南極洲附近的海水溫度在不斷升高,今後冰川脫落只會更加頻繁。
  • 南極冰架正加速變薄,或是更深重氣候危機
    2017年,南極半島發生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冰架崩塌事件——位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上巨大的裂隙導致了冰架最終產生了一次崩塌,導致面積約為5800平方公裡的冰山從冰架上脫離下來。儘管冰山從冰架上的崩塌並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但被認為是南極變暖的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