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發生融化崩裂

2020-11-26 光明網

本報倫敦4月19日電(記者張鳴)據此間媒介報導,一座長約40公裡、寬約5公裡的巨大冰山,正漂浮於南極洲洋面。它是由南極冰架的融化崩裂造成的。

英國南極署於2個月前準確預測了這次崩裂。專家們比較了美國海洋大氣署近期拍攝的衛星照片之後確認,南極洲北部半島面積約12000多平方公裡的「拉森B」冰架東端現已缺失了約200平方公裡。科學家們分析說,全球氣候變暖是這一冰架半島融化崩塌的主要原因。該地氣溫自40年代以後已上升了2.5攝氏度。此次崩塌有可能是整個「拉森」冰架消失的開始,其三分之二的面積現已處於進一步崩裂的危險之中。面積約1700多平方公裡的「拉森A」冰架早已於1995年初坍塌消失了。

專家們擔心,全球變暖趨勢會在未來500年內使南極冰架完全消失,並將給全球帶來更大的災難性後果。

相關焦點

  • 南極布魯特冰架即將崩裂,北極頻現萬年前生物,人類需要重視了
    從數據可以看得到,雖然北極地區人煙稀少,很少會受到人類直接的影響,但是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北極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也不斷出現了萬年前生物。北極頻現萬年前生物在北極地區存在大量的永久凍土層,在凍土層內,埋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如存在大量碳物質(甲烷等),還有一些史前生物的殘骸。
  • 巨大冰山脫離南極冰架 冰山擱淺 開始崩裂
    巨大冰山脫離南極冰架 冰山擱淺 開始崩裂 2020-12-25 19:01:04   來源:央視網
  • 南極5800平方公裡冰山與冰架分離
    英國研究人員12日宣布,一座巨大冰山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
  • 南極羅斯冰架正在融化或引發更大風險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業界對南極冰川融化的擔憂主要集中在迅速融化的西海岸,這裡的冰融化能夠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3英尺。位於俄勒岡州科瓦利斯的物理海洋學家勞裡·帕德曼(Laurie Padman)表示,「我主要擔心的是,大型冰架融化和崩塌的可能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由於目前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變化跡象,這些冰架並沒有被重視起來。但在100年的時間尺度上,它們有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帕德曼在西雅圖的一家名為「地球與空間研究」( Earth And Space Research)的非營利組織工作。
  •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強風暴在南極冰架崩塌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氣溫升高、海洋環流和鹽度的變化正在推動南極洲冰蓋的破裂,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冰震」主要發生在2016年1月至3月之間,4月7日,冰蓋前端分裂成兩座巨大的冰山。研究人員說,冰山從冰架上漂走的那天,正好趕上該地區在過去七個月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低壓風暴系統。
  • 最新研究表明:南極冰架縮小多因底部融化(圖)
    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海水變暖導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極冰架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南極對海平面影響預測研究的改進。  冰架是延伸於南極洲大陸周邊海面上的大面積固定冰蓋。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近年來南極冰架不斷崩解,面積逐年萎縮。
  • 相當於紐約城大小的冰架斷裂 南極半島氣溫上升令人擔憂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一些科學家4月28日表示,南極地區一架冰橋在本月坍塌,隨後一塊與美國紐約城面積相當的冰架斷裂。這進一步表明,全球變暖已經越來越顯著地改變著南極地區的環境狀況。任教於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冰河學家安格麗卡·亨伯特指著歐洲航天局拍攝的衛星照片說:「威爾金斯冰架的北端變得很不穩固,並脫落下了第一座冰山。」她告訴記者說,這次斷裂的冰有大約700平方公裡,面積比新加坡或巴林島還大,幾乎與紐約城的大小相當。這些冰從威爾金斯冰架脫落下來並破碎成一堆小冰山。就在月初,連接科特島和南極半島的冰橋突然崩塌,這是造成威爾金斯冰架破裂的原因。
  •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面積佔比近兩成 冰架底部融化加劇 科技日報 | 2020-11-30 08:37:47 11月27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報告首次將「南極冰蓋變化」專題納入專題系列。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冰架 冰架是什麼?
    上周四,一則「面積大小接近上海的南極冰山與冰架分離」的新聞,再次讓遙遠的南極登上了各大網站科技版面的頭條。這條新聞包含了豐富的冰凍圈科學和海洋科學知識,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讀一下。大多數新聞報導引用了英國研究團隊的觀點:「這座冰山與冰架分裂前已經漂浮在海面上,因而不會對海平面高度立即造成影響。」而實際上,已經漂在海裡的冰(包括冰山、冰架和海冰),即使全部融化,也不會造成海平面升高。如果你能做對前面的冰山體積估算題,應該能想明白這個問題。如果還不明白,可以拿一杯加冰塊的飲料,耐心觀察一下冰塊融化會不會改變液面高度。
  • 南極冰蓋大融化——局外人
    石溪大學企鵝生物學家海瑟·林奇(Heather Lynch)說:「一些戲劇性的變化正在發生。我們真的不知道在發生什麼,這應該使我們感到不安。」我們能夠看到的足夠令人不安了。在南極半島西部,阿德利企鵝種群數量銳減,有些達到了90%甚至更多。龐賽特說,有一個海灣裡眾多企鵝大群落的記載可以追索到1904年,如今那裡「只剩下大約6個鳥窩。」
  • 南極近五分之一冰面本世紀以來發生融化
    據新華社電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 接近上海市面積
    面積如德拉瓦州大小英國研究人員12日宣布,一座巨大冰山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  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  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它的面積為5800平方公裡,接近上海市土地面積,冰層厚度大約350米,總重量約為1萬億噸。  這座冰山分離後,拉森C冰架的面積減少了12%。
  • 南極冰架斷裂,除了溫度上升,強風暴也起著重要作用!
    2015年12月由美國和韓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南極羅斯海的南森冰架(Nansen Ice Shelf)海域部署了三個系泊處,並安裝了水聽器,能夠記錄下數百個表明冰架斷裂的短時間寬帶信號。「冰震」主要發生在2016年1月至3月之間,4月7日,冰蓋前端分裂成兩座巨大的冰山。
  • 本世紀以來南極近五分之一冰蓋表面發生融化
    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裡,約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 世界第二大冰原加快融化:約2個曼哈頓島大的浮冰從格陵蘭島崩裂
    在過去的兩年裡,一塊44平方英裡(面積相當於2個曼哈頓島大小)的冰塊從格陵蘭島東北部的北極最大的冰架上脫落,科學家們擔心它會迅速融化解體。該地區的冰川是世界上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冰原,每年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每年上升1毫米以上。
  • 減緩冰川融化!南極冰架下發現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巨大構造板塊
    科學家們在南極洲表面下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此前他們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構造板塊,這個板塊對南極洲的融化模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南極洲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下發現了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巨大構造板塊的會合,這有助於減緩融化模式。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加拿大冰架崩塌,面積達到80平方公裡,比紐約曼哈頓還大
    2020年2月,巴西科考團隊在南極測得的溫度竟然首次突破了20℃,打破了歷史高溫紀錄,溫度達到了20.75℃。,2010年南極就發生了冰山崩塌事件,一座2900平方千米大小的巨型冰山崩裂,企鵝覓食變得更加困難。
  • 去年脫落的巨大冰山A-68沒怎麼融化,不過未來很不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沒有數據顯示 A-68 有明顯融化,但這可能與目前南極仍處於冬季有關。然而,今年 5 月發表的一篇論文稱,儘管自 2000 年以來,還沒有看到冬季冰山融化量的增加。但如果溫室氣體繼續在大氣中增長,冬季的極寒氣候下的冰山融化將成為常態。
  • 最新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增加
    最新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中的「南極冰蓋變化」專題,基於衛星遙感技術,開展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的大範圍監測,進而分析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徵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南極冰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