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或將坍塌——你所不知道的南極之美就要「毀」於《後天》

2021-01-17 讀音舍

《科學報告》在24日發表的一份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進行,該地區的冰架一直在變薄,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各種人為因素加劇了氣候變暖,南極冰架可能會坍塌。這種現象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在2007年拉森C坍塌事件引起全球轟動,《科技日報》更是把這一事件定義為「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臨界點」。

你還記得當年的科幻大片《後天》嗎?其背景正是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北半球冰川融化,整個世界進入第二次冰河紀。

正如《後天》中的那句臺詞:我們終於知道人類有多渺小,大自然反撲的力量有多大。你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欣賞大自然溫情的一面,就被它的兇狠吞噬了。

《南極:終極之旅》這本書從不同角度向我們介紹了南極獨特的風光,在書中作者把極地比作「地球上最後的淨土」,那裡有世界最大的冰原,世界最純淨的「土壤」,世界最聖潔的靈魂。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去領略下南極的風光,即使是通過電視,相信南極也能帶給屏幕前的你極大震撼,那時,相信你會重新審視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

1、 你所不知道的「冰雪世界」

「這是一個純潔而神奇的大地,一個遠離人類社會、充滿亙古之謎的世界,一部講不完的夢幻故事。」——《南極:終極之旅》

整個南極大陸有約1230萬平方公裡,但它的冰原面積達到了1383萬平方公裡,冰面的平均厚度達到了2450米,大陸中部的厚度更是高達4000米以上。當你站在冰原上面,極目遠眺,會感受到天地一線,白色的冰面與天空連為一體,整個世界都是白皚皚的一片。

在大陸的邊緣漂浮的冰山是南極的一大特色景觀,這些冰山漂浮在海面上,形態各異大小不一。這些冰山在海上隨著海風和流向四處漂流,像四處流浪的孩子。

冰山是大自然的傑作,海浪對冰山不斷衝擊,日積月累,冰山成為了天然冰雕。另外,在漂流的過程中冰山不斷改變在海面上的漂浮姿勢,各個部分都經過海水的洗禮,顯得晶瑩剔透。冰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美麗無比。

除此之外,南極大陸的邊緣還有小塊的無雪地域,俗稱南極大陸的「綠洲」,其總面積約佔整個大陸的2%。其形成原因是因為夏季積雪消融,所以這裡是各國科學考場站的主要分布區和人類南極活動的主要地帶。

南極除了自然景觀,南極的生命也是充滿奧妙,這些生命在南極必定有著奇特的生存方式。在南極有很多冰雪植物,例如中山站附近巖石表面的地衣、苔蘚都體現著頑強的生命力。除企鵝外,南極還有著大約150多種微小動物,以及無脊椎的小動物。

南極,雖不同於我們居住的土地,但它也有著自己的生命,有著自己獨有的風光。

2、 正在消融的冰雪世界

南極冰川隨著氣候變暖的加劇正逐步消融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隨之慢慢消融的,還有南極的美。試想一下,假如某天南極不再有冰川,不再有企鵝,那會是什麼樣子。

有資料顯示,南極的融化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快!據統計,從1992年到2017年南極共失去了3.3萬億噸的冰,其中大約40%的冰是在2012年到2017年間損失的。

有人預計,如果冰川繼續加速融化,可能會導致冰融化失控,海平面迅速上升。聯合國氣象組織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將上升30~50釐米,到2100年,將上升1米。很多低海拔的國家將遭受滅頂之災。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南極冰川融化,那些「不可逆轉」「冰架融化」等字眼絕對會讓你觸目驚心。

即使你對這些毫不關心,換一個角度講,那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大自然的傑作,那些冰川上堅強的生命,那美麗的冰原,神奇的南極,就或許真的再也看不見了。

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不要讓人為導致的全球變暖進一步惡化,就當是為了我們自己和後代留下一份南極的幻想。

相關焦點

  • 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或將坍塌
    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或將坍塌  Emma Chou • 2019-10-25 14:03:16 來源:前瞻網
  • 南極冰架坍塌驚現海底新物種(組圖)
    第1頁: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第2頁:拉遜冰架曾經被冰雪覆蓋第3頁:還有11000多種海洋生物有待發掘第4頁:探測者發現許多海百合、海參和海膽第5頁:南極冰架下海底地形多變第6頁:本次考察活動分別在12年前和5年前開始  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
  • 南極冰架或將坍塌!一份跨越6000年的報告讓全人類揪緊了心!
    根據自然科研分析下一份報告顯示,來自英國南極觀測局的科學家威廉士團隊通過分析一種單細胞藻類的氧同位素分布情況,成功構建了一份跨越6000年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顯示了一份駭人的事實,幾百年來,位於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如果現狀繼續維持下去,將導致冰架坍塌,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 南極冰架坍塌「露出」神秘新物種(組圖)
    來自14個國家的南極科考隊2月25日公布了一項科考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這片海床已經沉睡數千年,海床的年齡至少有5000年,拉森-B冰架下的部分海床年齡可能會達到1.2萬年。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 6000年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跨越6000年的冰川記錄顯示 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史上最大冰山脫離南極冰架 冰架是什麼?
    USNIC預測,在未來的幾個月中,A-68將隨著威德爾流渦向東-東北方向漂移;在進入更北部的南極繞極流之前,A-68有可能分裂為幾個更小的冰山。這些小冰山,將依次命名為A-68A,A-68B等。從拉森C冰架上崩解出來的冰山A-68(USNIC)史上最大冰山,不僅面積大,體積也大。這座新生的大冰山,體積算出來是一萬億平方米。那麼,咱們是怎麼算出這個體積的呢?
  • 南極冰架發生融化崩裂
    它是由南極冰架的融化崩裂造成的。英國南極署於2個月前準確預測了這次崩裂。專家們比較了美國海洋大氣署近期拍攝的衛星照片之後確認,南極洲北部半島面積約12000多平方公裡的「拉森B」冰架東端現已缺失了約200平方公裡。科學家們分析說,全球氣候變暖是這一冰架半島融化崩塌的主要原因。該地氣溫自40年代以後已上升了2.5攝氏度。
  • 由於氣候變暖,一半的南極冰架可能瞬間崩塌
    你可能還不知道,南極冰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有時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隨著大氣變暖,這種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冰架正在受到這一過程的影響。這些漂浮的冰架,本來應該環繞著南極洲的冰川,阻止它們滑入海洋。如果沒有這些冰架,冰川將更快地流入水中,導致大陸收縮,加速海平面上升。
  • 由於氣候變暖,一半的南極冰架可能瞬間崩塌!
    你可能還不知道,南極冰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有時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隨著大氣變暖,這種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冰架正在受到這一過程的影響。這些漂浮的冰架,本來應該環繞著南極洲的冰川,阻止它們滑入海洋。
  • 南極冰架加速變薄或將坍塌;英國造出20年後上班族模型
    此前有研究認為,微生物群的改變與行為調節存在關聯,但其作用機制一直不甚明了。這一最新研究發現了微生物來源的信號,可以改變相關的神經元功能和結構。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 相當於紐約城大小的冰架斷裂 南極半島氣溫上升令人擔憂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一些科學家4月28日表示,南極地區一架冰橋在本月坍塌,隨後一塊與美國紐約城面積相當的冰架斷裂。這進一步表明,全球變暖已經越來越顯著地改變著南極地區的環境狀況。任教於德國明斯特大學的冰河學家安格麗卡·亨伯特指著歐洲航天局拍攝的衛星照片說:「威爾金斯冰架的北端變得很不穩固,並脫落下了第一座冰山。」她告訴記者說,這次斷裂的冰有大約700平方公裡,面積比新加坡或巴林島還大,幾乎與紐約城的大小相當。這些冰從威爾金斯冰架脫落下來並破碎成一堆小冰山。就在月初,連接科特島和南極半島的冰橋突然崩塌,這是造成威爾金斯冰架破裂的原因。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而冰蓋向海洋流動,海洋冰與陸地冰蓋相連,就形成冰架。「簡單理解,海水溫度高於冰點,因此靠近海洋一側的冰會逐漸融化,而內陸的冰較厚,所以內陸的冰就會往海洋一側滑動,維持冰架的存在。」而此次冰架坍塌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以前兩極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現在加拿大境內的冰架幾乎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北極增溫非常厲害。」另一個影響是將給生存環境帶來變化。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而冰蓋向海洋流動,海洋冰與陸地冰蓋相連,就形成冰架。「簡單理解,海水溫度高於冰點,因此靠近海洋一側的冰會逐漸融化,而內陸的冰較厚,所以內陸的冰就會往海洋一側滑動,維持冰架的存在。」而此次冰架坍塌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王召民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就是全球變暖。「以前兩極有非常多的冰架,而現在加拿大境內的冰架幾乎消失了。這就意味著北極增溫非常厲害。」另一個影響是將給生存環境帶來變化。
  • 氣候變化對南極的真實影響 有關氣溫、企鵝和冰架的傳言
    解說詞展開說:海平面上升的危險來自這裡——南極。這塊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總和的南極洲,既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塊尚未被人類汙染的大陸。  相信電視、報紙的資訊嗎:南極的氣溫上升了6攝氏度,冰架大面積崩塌,海平面上升;南極企鵝即將消失,等等。這塊曾給人們帶來自然震撼與純淨之美的大陸,已經與人類製造的災難相連。
  • 南極冰架出現寶藍紋理,讓明一個不好事實,美衛星拍到完整照
    趣味探索訊 雖然很多學者不太接受地球變暖的事實,但是我們地球一直在出現不可逆變化,有科學數據表明,氣候環境變得更極端,南北極冰川融化速度更快,海平面加速升高,自然災害在變多,或許人類早已在不知不覺情況下,與自然災害交上手了,或許一場長期人與自然的拉鋸戰早已拉開。
  • 南極冰架正加速變薄,或是更深重氣候危機
    2017年,南極半島發生了一次舉世矚目的冰架崩塌事件——位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上巨大的裂隙導致了冰架最終產生了一次崩塌,導致面積約為5800平方公裡的冰山從冰架上脫離下來。儘管冰山從冰架上的崩塌並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但被認為是南極變暖的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 南極5800平方公裡冰山與冰架分離
    英國研究人員12日宣布,一座巨大冰山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這座冰山原先屬於南極半島的拉森C冰架。英國斯旺森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研究人員說,它於7月10日至12日之間從拉森C冰架斷裂。這座冰山可能將被命名為A68。
  • 萬億噸級巨型冰川從南極大陸冰架斷裂脫落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南極研究所和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科學家們證實,美國和歐洲的衛星都觀測到,一塊重量超過1萬億噸,面積約為6000平方公裡的巨型冰川已經從拉森C冰架脫離,預計將形成有記錄以來最大冰川之一。2017年7月12日,歐洲航天局發布衛星圖象顯示冰山一角,約6000平方公裡。
  • 南極裂縫將可能導致不穩定冰架崩潰並帶來可怕後果
    據外媒報導,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南極冰架上的巨大裂縫可能會導致超一半不穩定的結構消失,這是氣候變化不穩定的最新潛在後果。儘管北極和南極冰層的融化一直是氣溫上升的已知問題,但冰川可能出現更劇烈的變化為應對全球變暖增加了新的緊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