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4日,德國薩克森州,薩克森州考古辦公室展出了一系列在易北河發現的凱爾特人時期考古文物。
新發現
圖片來源:《自然》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稱,美國科學家團隊詳述了腸道菌群的破壞會如何影響學習行為。此前有研究認為,微生物群的改變與行為調節存在關聯,但其作用機制一直不甚明了。這一最新研究發現了微生物來源的信號,可以改變相關的神經元功能和結構。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純科技
2019年10月24日,在新疆喀什嶽普湖縣300畝耐鹽鹼海水稻試驗基地,袁隆平團隊培育的海水稻開鐮收割,經嚴格實地測產,實際畝產為546.74公斤。並且通過鹽鹼地改良,土壤中的含鹽量也降到了千分之三左右。
消息站
10月24日,「雪龍2」號駛過赤道時,考察隊員排成數字「36」圖案隊形,以此告別北半球,繼續向南極挺進。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9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後備母豬銷量繼續大幅增長,豬飼料產量和銷量都有回升。按照此趨勢,年底前生豬生產產能有望探底回升。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人像比對系統
10月27日,大興機場將迎來首架國際航班,機場邊檢站也將迎來首批出入境旅客。該邊檢站在全國機場中率先使用了人像比對系統,旅客辦理手續將更加便捷。
看天下
LeoLabs的雷達
首個追蹤太空碎片的商用系統將在紐西蘭啟用,該系統由一個新型雷達陣列組成,將跟蹤大約25萬個高速環繞地球的微小物體。這些碎片直徑小至2釐米,可能會威脅到衛星和太空人。所提供數據也可以幫助衛星運營商和政府機構的太空設備避免與太空碎片發生災難性的碰撞,還有助於防止軌道垃圾失控。
10月23日報導,英國行為未來學家William Higham等專家對英法德三國3000多名工人進行了調查,預測辦公室在未來20年內將如何改變人體,並做出了一個20年後上班族的模型。可以看出,模型的外表與現在的人差異巨大。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牛玉姍(實習)、沈豔雲(實習)
審核: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