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架加速變薄或將坍塌;英國造出20年後上班族模型

2021-01-17 騰訊網

【今日封面】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24日,德國薩克森州,薩克森州考古辦公室展出了一系列在易北河發現的凱爾特人時期考古文物。

新發現

圖片來源:《自然》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稱,美國科學家團隊詳述了腸道菌群的破壞會如何影響學習行為。此前有研究認為,微生物群的改變與行為調節存在關聯,但其作用機制一直不甚明了。這一最新研究發現了微生物來源的信號,可以改變相關的神經元功能和結構。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純科技

2019年10月24日,在新疆喀什嶽普湖縣300畝耐鹽鹼海水稻試驗基地,袁隆平團隊培育的海水稻開鐮收割,經嚴格實地測產,實際畝產為546.74公斤。並且通過鹽鹼地改良,土壤中的含鹽量也降到了千分之三左右。

消息站

10月24日,「雪龍2」號駛過赤道時,考察隊員排成數字「36」圖案隊形,以此告別北半球,繼續向南極挺進。

據農業農村部消息,9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後備母豬銷量繼續大幅增長,豬飼料產量和銷量都有回升。按照此趨勢,年底前生豬生產產能有望探底回升。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人像比對系統

10月27日,大興機場將迎來首架國際航班,機場邊檢站也將迎來首批出入境旅客。該邊檢站在全國機場中率先使用了人像比對系統,旅客辦理手續將更加便捷。

看天下

LeoLabs的雷達

首個追蹤太空碎片的商用系統將在紐西蘭啟用,該系統由一個新型雷達陣列組成,將跟蹤大約25萬個高速環繞地球的微小物體。這些碎片直徑小至2釐米,可能會威脅到衛星和太空人。所提供數據也可以幫助衛星運營商和政府機構的太空設備避免與太空碎片發生災難性的碰撞,還有助於防止軌道垃圾失控。

10月23日報導,英國行為未來學家William Higham等專家對英法德三國3000多名工人進行了調查,預測辦公室在未來20年內將如何改變人體,並做出了一個20年後上班族的模型。可以看出,模型的外表與現在的人差異巨大。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牛玉姍(實習)、沈豔雲(實習)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6000年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跨越6000年的冰川記錄顯示 南極冰架加速變薄 或將坍塌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一份跨越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  地球上冰架的體積一直在減小,它們融化、斷裂,甚至整個消失不見。
  • 6250年歷史確認!南極冰架正加速變薄,或是更深重氣候危機
    而來自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於10月24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研究指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是導致冰架坍塌的根本原因之一。南極半島的冰原正在經歷持續不斷的加速流冰,但1992年至今的短暫觀測記錄讓科學家們難以確定南極洲的冰原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損失冰層,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加速。
  • 南極冰架或將坍塌!一份跨越6000年的報告讓全人類揪緊了心!
    根據自然科研分析下一份報告顯示,來自英國南極觀測局的科學家威廉士團隊通過分析一種單細胞藻類的氧同位素分布情況,成功構建了一份跨越6000年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顯示了一份駭人的事實,幾百年來,位於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如果現狀繼續維持下去,將導致冰架坍塌,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 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或將坍塌
    6千年的冰川記錄顯示:南極冰架或將坍塌  Emma Chou • 2019-10-25 14:03:16 來源:前瞻網
  • 南極冰架或將坍塌——你所不知道的南極之美就要「毀」於《後天》
    《科學報告》在24日發表的一份冰川記錄顯示:幾百年來,南極半島東部的冰架一直在變薄,這或將導致冰架坍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進行,該地區的冰架一直在變薄,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各種人為因素加劇了氣候變暖,南極冰架可能會坍塌。這種現象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在2007年拉森C坍塌事件引起全球轟動,《科技日報》更是把這一事件定義為「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臨界點」。
  • 首次有證據表明南極洲的冰架變薄導致更多的冰從陸地移到海洋
    研究人員得出了第一個基於物理學的可量化證據,表明南極洲的冰架變薄導致更多的冰從陸地流到海洋。他們的發現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1994年至2017年之間進行的衛星測量發現,南極冰原周圍的浮冰架厚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冰架崩塌後,會加速內陸冰流向海洋,最終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不僅是部分島嶼面臨消失的威脅,許多國家沿海城市也面臨嚴重環境問題,還會影響大氣和海洋環流,風暴潮致災概率上升。,2017年南極也曾出現史詩級冰架——拉森C崩塌。
  • 北極冰架坍塌,全球變暖加劇,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冰架崩塌後,會加速內陸冰流向海洋,最終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不僅是部分島嶼面臨消失的威脅,許多國家沿海城市也面臨嚴重環境問題,還會影響大氣和海洋環流,風暴潮致災概率上升。△「加拿大最後一個完整北極冰架坍塌」微博話題南極冰架研究意義重大,有利於預測海平面變化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北極冰架坍塌,2017年南極也曾出現史詩級冰架——拉森C
  • 南極冰架坍塌驚現海底新物種(組圖)
    第1頁: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第2頁:拉遜冰架曾經被冰雪覆蓋第3頁:還有11000多種海洋生物有待發掘第4頁:探測者發現許多海百合、海參和海膽第5頁:南極冰架下海底地形多變第6頁:本次考察活動分別在12年前和5年前開始  南極冰架坍塌 驚現海底新物種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
  • 南極冰架坍塌「露出」神秘新物種(組圖)
    來自14個國家的南極科考隊2月25日公布了一項科考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這片海床已經沉睡數千年,海床的年齡至少有5000年,拉森-B冰架下的部分海床年齡可能會達到1.2萬年。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種類繁多,形態各異。
  • 南極羅斯冰架正在融化或引發更大風險
    但新的研究表明,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穩定的巨大的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正在融化,並可能引發更大風險:曾經被羅斯冰架阻擋的冰川將以更快的速度滑入海洋,或將導致海平面緩慢上升38英尺。研究人員懷疑其他重要的冰架也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 南極告急!衛星照顯示冰架崩塌加速,海平面還將上升半米?
    松島冰川是南極西部的重要冰川之一,今年9月,它在南極海岸線上的冰架脫離下了一塊面積達258平方千米的大型冰山,這塊冰山隨著洋流逐步飄入南太平洋,隨後在風洋流的衝擊下粉碎為眾多細碎的冰山。南極洲近些年頻頻出現冰架崩塌產生冰山的事件,不久前,南極半島拉森C冰架也發生了崩塌,產生了一塊面積達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巨型冰山。
  • 南極「末日冰川」正加速迎來「末日」
    兩大冰川消融或將引發大範圍冰蓋崩塌位於南極洲西部阿蒙森海沿岸的松島和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最大、移動速度最快的兩個冰川,現在它們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已造成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約5%。其中,思韋茨冰川的厚度達4000米,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裡,面積與英國的面積大致相同。
  • 南極冰架11年變化有多大?厚度每年減少約2.7米!
    根據美國宇航局捕捉的圖像顯示,拉森C冰架裂縫增長的變化令我們無法現象,在短短的南極冰架11年變化之中,這個裂縫的變動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一點一點的溫度變化侵蝕到我們的地球冰川區域,並且已經發生了斷裂。冰架11年變化動圖通過極地軌道上觀測整個地球。太空飛行器先進的傳感器跟蹤了冰川和海冰的運動,我們的南極冰山出現大規模的分離。早在2017年,英國南極研究中心就公布了冰山超過了1.1萬億噸的變化,這些斷裂是從底部的海洋水而引起的。
  • 由於氣候變暖,一半的南極冰架可能瞬間崩塌
    隨著大氣變暖,這種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陸上至少有一半的冰架正在受到這一過程的影響。這些漂浮的冰架,本來應該環繞著南極洲的冰川,阻止它們滑入海洋。如果沒有這些冰架,冰川將更快地流入水中,導致大陸收縮,加速海平面上升。
  • 由於氣候變暖,一半的南極冰架可能瞬間崩塌!
    如果沒有這些冰架,冰川將更快地流入水中,導致大陸收縮,加速海平面上升。這項新的研究顯示,大約50%到70%的南極冰川架,可能會隨著融化水的湧動而變得脆弱,並會隨時崩塌。相關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量很重要,但融化發生在哪裡也很重要。這項研究,強調了哪些冰架最有可能崩塌,但不是本該發生這種崩塌的時候。
  • 第一個證據證明:南極洲冰架變薄,導致更多冰從陸地流向海洋!
    博科園:本文為地球科學類科學家首次提出了基於物理學的量化證據,證明南極洲的冰架變薄正導致更多冰從陸地流入海洋。其研究發現已經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1994年至2017年間進行的衛星測量發現,南極冰蓋周圍的漂浮冰架厚度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冰架支撐著陸地上的冰,像安全帶一樣將它們固定在適當的位置。雖然有科學家提出,變薄的冰架是導致冰從陸基冰蓋直接流失到海洋中的原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際證據表明這一點與數據和物理之間的聯繫。英美科學家現在進行了第一次全大陸範圍的評估,評估變薄的冰架對南極洲冰流的影響。
  • 視頻:南極冰架裂縫進一步擴大 科學家稱巨型冰山「很快」會形成
    「冰山崩解是冰川循環中的正常環節,拉森C冰架也有可能維持穩定,重新長出缺失的部分。」英國南極研究項目的冰川與海洋建模師保羅·霍蘭德博士(Dr Paul Holland)指出,「然而,此次冰架崩解也有可能破壞拉森C冰架的穩定性。若果真如此,拉森C冰架將出現回撤。
  • 南極冰架逐步消失 加速大陸冰川沉入海洋
    在這一過程中,南極陸地之上的冰蓋,將會加速沉降進入海洋中,這將在全球範圍內導致海平面上升。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費爾南多·保羅(Frnando Paolo)表示,很難對海平面上升水平作出預測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南極冰蓋對氣候變化如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