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14個國家的南極科考隊2月25日公布了一項科考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兩大冰架的坍塌,原本被冰架覆蓋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海床顯露出來,科學家們得以發現許多之前不為人知的生物物種。
科考隊領隊朱利安·格特說,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南極地區氣溫升高,拉森-A和拉森-B冰架先後於1995年和2002年坍塌,這片原生態海洋世界才最終展現在人們眼前。這片海床已經沉睡數千年,海床的年齡至少有5000年,拉森-B冰架下的部分海床年齡可能會達到1.2萬年。
海床上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科考隊伍已經採集了1000多種海洋生物標本,其中有至少15種是之前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科學家介紹,這些新物種均為甲殼類動物,有一種外形像蝦的甲殼動物身體長度達到10釐米。
科學家還在這片海床發現了被疑為新物種的4種刺細胞類動物,其中包括一種寄居在蝸牛殼上的海洋生物,蝸牛帶動它行動,同時這種刺細胞生物也可以對蝸牛起到保護作用。
儘管海床位於海洋的淺水區域,深度只有220米,科學家們卻在這裡找到了以前在深海中才能發現的生物,例如海百合、海參和海膽等。通常這些生物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海域。
另外,冰架坍塌後,一些非本地的物種很快「侵入」到這片不被覆蓋的淺海中來,其中包括凝膠狀的海鞘、玻璃海綿和小鬚鯨。
科學家們在為發現新物種而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意識到溫室效應加劇將對物種帶來前所未有的危險。
劉莉莉(新華社專稿)
1.海星
2.珊瑚
3.南極藤壺
4.甲殼類動物
5.甲殼類動物
6.海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