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作為地球最南端的「冰凍沙漠」,一直是科學家和業餘愛好者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地球溫度不斷升高,南極的冰川開始逐漸融化。由於南極是目前地球上唯一沒有被人類大肆開發的陸地,這裡還保留著億萬年前的古老面貌。科學家表示,在沃斯託克冰川湖泊3700米冰層之下,可能就存在著數百萬年前的新物種細菌。
為了減慢或者讓冰川融化的速度停止,許多國家已承諾到2050年將碳排放量降至零,儘管澳大利亞最近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季之一,但澳大利亞仍被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拖了後腿。今年以來,南極迎來了破紀錄的高溫,南極半島的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蘭薩記錄到了18.3°C 的氣溫,南極洲的西摩島也出現了20.75℃ 的高溫記錄。南極半島地區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的區域之一,在過去50年間溫度上升了將近3℃!
為了進一步了解南極的溫度和冰川融化情況,科考隊集合了來自不同國家的21位頂級專家,今年他們乘坐紐西蘭的考察船共赴南極了進行了科學考察,他們利用最先進的生命探測裝置發展了一個透明的生物,外型呈現凝膠狀,讓科學家們非常驚訝。
科學家為了有所發展,冒著冰暴與設備恐被損壞的情況下,花了2個月的時間,航行了12000公裡考察南極洲。考科隊還在冰床上鑽洞,期間拍攝了8000多張照片,收集到4700多個樣本,並將巨型拖網放入3500公尺深的海床,期間花費6小時等待,最終捕到12桶淤泥與一條魚。
在辛苦努力的工作之後,他們在淤泥中,發現了一個貌似海參的生物,但外觀卻呈現透明無色,讓科學家們非常好奇。
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透明的生物其實並不少見,在南半球的深海中要發現透明烏賊不難,而且透明烏賊總共有 60種,一起隸屬於酸漿魷科。鱷冰魚生活在南極和南美海域,它們靠捕食魚蝦和橈腳類甲殼動物維生。鱷冰魚的血完全透明,因為它們沒有血紅蛋白。此外,它們的代謝系統只依靠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氣,而生物學家認為鱷冰魚直接透過皮膚吸收氧氣。
這種生物是章魚嗎?很多科學家推測這就是玻璃章魚,不像同樣居住在深海的其它生物那樣擁有大大的圓眼睛,它們的眼睛從外面看幾乎是矩形的,事實上是個管狀器官,其一頭是水晶體,另一頭是視網膜。這對眼睛向上豎起,以便收集射到深海裡的微弱光線。這種圓柱形的眼睛能夠幫助章魚在無法藏身的開闊海域中進行偽裝。在海底,透明章魚眼睛的影子比起其他種類章魚那種半球狀眼睛影子小很多。
這種生物究竟是哪種生物,科學家目前已經將這種生物帶到科學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研究,如果大家對這種生物有了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