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溫室效應進入公眾的視野,南極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致使科學家憂心忡忡,有些地方人心惶惶,甚至有一個小島國,舉國搬往了紐西蘭。
南極是一個冰雪大世界,溫度最低降到了零下80度,我國東北漠河才零下40度,實在是真冷!令人擔憂的一點是,從1992年到2017年,南極冰川正在加速流失,迄今為止,一共損失了3萬噸冰。
最近,科學家在研究南極冰川時,有了一個大發現:冰川下面有一個「火爐」。這個「火爐」大小大約5000平方公裡,是深圳面積的兩倍多。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冰川融化是因為溫室效應等環境原因。這個發現提供了新可能,這會不會冰川融化真正的原因呢?
科學家對這一發現興奮不已,但也出現新的困難。因為南極冰川露出水面的只有「冰山一角」,絕大部分還是位於水下。再加上,天寒地凍,氣溫零下幾十度,給研究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
不過,隨著研究的進行,科學家在南極東南角發現了一個5000平方公裡的「空檔」,是被「火爐」融化後,冰空出來的。這個地方直接導致了冰川的鬆動和不穩定,很可能會出現「雪崩」的危險,給探險愛好者和遊客帶來危險。
經過艱難的研究後,研究人員根據手中不多的資料推論:這個「火爐」竟然在寒武紀時期就形成了,至少存在了上萬年的時間,形成原因可能是放射性巖石發出了熱量,或者是地底下斷層了,導致地熱噴射出來。
根本這個推論,我們可以得知的是:冰川融化和「火爐」沒多大關係。在南極洲,有一個叫特懷特的冰川,每年都消失掉400米的厚度。研究的結論,一直認為是溫室效應導致的。因此,這個「火爐」到底是怎麼回事,科學家還在探究之中,到時會有更加準確的消息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