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生物,有用手走路的魚,有長相奇特的果蝠,有迷你的小青蛙…… 在這裡,小編帶大家一一看來。
一.年度明星系列
1.用手走路的魚
你可能會認為手魚懶惰,但是,或許,它們就喜歡沙子滑過手底的感覺。沒錯,是手。不是遊泳,手魚是通過形狀像手的鰭在海底快速行走。澳大利亞海岸最近發現9種新手魚,包括「粉紅手魚」和「黃鰭長手魚」,但是,它們可能不會存活太久,手魚極易受環境的影響,如水溫和汙染,因此,它們正快速消失。
2.「尤達大師」果蝠
這種新發現的果蝠同樣生活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叢林中。看上去又難看又可愛。它在樹林中飛行,到處尋找果子以便填飽肚子,在此過程中它幫助將植物種子散播各處。因此這種小動物對自然生態系統非常有好處。
3.食木鯰
照片在水下拍攝,展現了一種新發現的帶甲食木鯰魚。這種鯰魚是2006年在亞馬遜雨林發現的,以秘魯桑塔阿納河中的倒樹為食。其他吸口帶甲鯰魚利用它們獨特的牙齒從沒入水中的木頭表面啃掉有機物質。根據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9月報導,這種新發現的食木鯰魚尚未命名,是已知十幾種能夠消化木頭的鯰魚種群之一。
4.自克隆蜥蜴
科學家於11月宣布了一項令人吃驚的發現,越南菜譜上的一種流行食物(蜥蜴)居然是科學界此前並不知曉的一個新物種。這種新發現的蜥蜴學名「Leiolepis ngovantrii」,是一種非比尋常的爬行動物。根據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11月報導,這個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是雌性,能夠通過克隆繁育下一代,並不需要雄性蜥蜴參與。
5.澳大利亞蜥蜴進化為「胎生」
今年夏天的一項研究表明,一種澳大利亞蜥蜴放棄了「卵生」,選擇了「胎生」。這種黃腹、三趾蜥蜴通常在新南威爾斯州沿岸溫暖的低地產卵孕育後代。然而,在同一個蜥蜴種群,有些生活在新南威爾斯州更高、更冷高山的個體幾乎全部以「胎生」的方式令幼仔出生。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6.暴君水蛭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4月報導,暴君水蛭(Tyrannosaurus rex,與暴龍的英文名相同)這種新物種是在秘魯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它們是叢林中的水蛭之王。暴君水蛭的身長可達到3英寸(約合7釐米),長有巨大的牙齒,這一點與暴龍類似。研究論文合著者、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無脊椎動物園館長馬克·西達爾表示:「這種新發現的水蛭生殖器相當小。」鑑於這些因素,編輯將暴君水蛭請上2010年十大最怪異新物種排行榜。
二、青蛙系列
1.芝麻大小的青蛙
小青蛙也能鬧出大動靜。這是在婆羅洲的森林中進行考察的馬來西亞和德國科學家們的感受。當時他們正試圖弄清森林中那些刺耳響聲的來源。這種聲音常在日落時分出現。科學家們循聲而去,敲打樹葉,看看是否裡面藏著什麼東西。接下來,他們便看到一群古銅色的小青蛙跳了出來,它們體長僅有大約1釐米,這是人們已知最小的成年蛙類,真正叫「芝麻大小」。要想像它們到底有多小,如果你將一隻這樣的青蛙放在一枚硬幣一頭,它還得一大跳才能到另一頭。
2.渾身透明的青蛙
要是所有青蛙都像瞻星蛙科這樣全身透明,那麼就可以有無數青蛙免於被解剖的命運了。其中最極端的一個例子於去年發現於南美洲國家厄瓜多。這種青蛙的身體極度透明,甚至它跳動的心臟都清晰可見。這種青蛙新種應當屬於廣泛分布於中南美洲的大約150種透明蛙類中的一種,但毫無疑問這種青蛙看上去是最吸引人的。
3.長鼻子樹蛙
護國際基金會(CI)表示,當這種蛙鳴叫時,它鼻子上像皮諾丘的凸起部分會指向上方,但是當它不太活躍時,這個凸起就會向下傾斜。
4.寧巴山非洲樹蛙
動物保護組織者9月20日宣布,他們在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的沼澤地發現了寧巴山非洲樹蛙。寧巴山非洲樹蛙學名Hyperolius nimbae,亦稱寧巴山葦蛙,科學家原以為這種青蛙早已滅絕。寧巴山非洲樹蛙身長1.3英寸(約合3.3釐米),在象牙海岸與賴比瑞亞邊境附近的沼澤地發現它們以前,這種蛙種已經消失了40多年。
新項目由「保護國際」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兩棲動物專家小組聯合實施,旨在尋找一百種據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但主要還是尋找十個具有高度科研和審美價值的物種。近年來,由於淡水棲息地喪失以及威脅兩棲動物的壺菌的擴散,世界範圍內的兩棲動物種類快速減少。據「保護國際」組織介紹,在已知所有兩棲動物中,近30%面臨滅絕的威脅。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5.桑庫魯葦蛙
在消失數十年以後,科學家原本以為滅絕的桑庫魯葦蛙(學名Hyperolius sankuruensis)最近又重新被發現。桑庫魯葦蛙亦稱奧馬尼溫杜葦蛙,最早於1979年發現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偏遠森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喬斯·基爾加斯特(Jos Kielgast)又在距最早找到這種青蛙之地大約185英裡(300公裡)處發現了它們的蹤影。
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生態學家傑森·洛爾今年8月在接受國家地理雜誌採訪時表示,尋找像桑庫魯葦蛙這樣消失已久的兩棲動物的努力應該受到表揚。洛爾沒有參與最新研究。他說:「有人認為,重新發現這些物種說明以前科學家的工作出現了失誤,或是某些物種尤其是所有兩棲動物並沒有『消失』的證據,我並不贊成這種觀點。雖然現存一些個體或孤立物種的發現肯定比它們徹底消失要強,但鑑於兩棲動物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消失,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勝利。」
三、化石系列
1.大型史前企鵝
並非所有新物種都仍然倖存於世,在那裡安靜的吃東西,等著人們去發現。在秘魯,人們找到了一種巨型史前企鵝的化石。它大約生活在3600萬年前。由於保存完好,它的羽毛和腳蹼的細節栩栩如生。這就給研究人員提供了有關最早的企鵝動物顏色和羽毛的大量信息。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早期企鵝和現代的企鵝完全不同,它們的顏色可能是紅灰色或灰色的。不過雖然它們魅力不足,但體型有餘:這些史前企鵝站立時的身高是現存最大的帝企鵝的兩倍。
2.韓國首次發現有角恐龍物種
科學家宣稱,在韓國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日前,在韓國境內挖掘發現1.03億年前一種三角龍新物種,它的體形近似拉布拉多獵狗,長著縮小比例的三角龍頭冠,尾部呈扇狀。
這種恐龍新物種是朝鮮半島發現的第一種有角恐龍,其學名為「ceratopsian」。相關的詳細資料發表在11月18日出版的《自然科學》雜誌上。科學家挖掘發現的恐龍骨骼樣本包括:脊骨、部分後腿骨和接近完整的尾骨。
相關連結:
Naturwissenschaften :韓國首次發現有角恐龍物種
四、蟾蜍系列
1.長著豬鼻子的蟾蜍
一支由「保護國際」基金會派出的科考隊日前深入到南美哥倫比亞的叢林中。此行的目的是尋找幾種已有數十年未曾出現,被懷疑是否已經滅絕的蛙類。考察的結果是,那些已經消失不見的種類還是沒有發現,但是卻在考察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些新的物種,其中之一就是喙蟾蜍(beaked toad)。這種蟾蜍體色和枯樹葉很像,它屬於僅有的幾種不經過蝌蚪階段而直接從卵孵化的蟾蜍種類之一,非常罕見。這種蟾蜍體型非常小,體長僅有約2釐米,這使它很容易躲進枯樹葉內,從而避開掠食者。但是它最引人注意的特徵是它長著一個豬鼻子。此次考察隊的首席科學家甚至將它比喻成辛普森動畫系列中的人物:大惡棍Mr. Burns。
2.長著紅寶石眼睛的蟾蜍
長著紅寶石眼睛的蟾蜍新物種體長為3-4釐米,它們生活在森林地面植被上。目前,研究人員除了掌握它們生活的地點之外尚未掌握該物種的其它信息,它們生活在海拔2000米的喬科山區雨林地區。
3.長著較長喙狀嘴的蟾蜍
這種喙狀蟾蜍屬於Rhinella物種,發現於哥倫比亞雨林。這種蟾蜍頭部的外形和顏色類似於枯葉,其體長為2釐米,通常隱蔽在樹葉之下。很可能這種蟾蜍可以跨越蝌蚪發展階段,雌性蟾蜍直接將卵排在森林地面植被上,然後直接孵化成為成年體蟾蜍。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五、老鼠系列
1.樹鼠
它的長相可能看起來並不陌生或者奇特,但是,誰能抵擋一隻會爬樹的毛茸茸小老鼠的可愛呢?Pogonomys sp. nov. 是在紐幾內亞島偏遠地區由發現長鼻子的「皮諾曹」樹蛙的科學家發現的。
2.巨型長毛鼠
如果你見到這種新發現的老鼠,你一定不知道改怎麼描述它,你或許會說「它太大了,真難以置信」。斯蒂文·巴克肖(Steve Backshall)是一支深入巴布亞紐幾內亞考察的探險隊隊長。他們在叢林深處撞見了一種巨大的老鼠。和一般家裡的那些躲躲閃閃的小老鼠完全不同,這種老鼠完全不怕人。「它們就在你面前津津有味地嚼著塊莖,」巴克肖說。這種老鼠有一個圓圓的鼻子,讓它看上去挺可愛,但是還不至於引起你想去抱抱它的衝動。「它的大小就像一隻貓,」巴克肖說,「而且是一隻不小的貓,你知道,就是那種被餵地肥肥的貓。」一個好消息是,這種老鼠看上去似乎對這裡的生活心滿意足,因此,城市裡的地鐵線仍然是安全的——至少暫時如此。
3.世界上最小的沙袋鼠
兩棲動物專家保羅·奧利弗發現這種蛙坐在露營地的米袋上,這個科研組的目的是在該地尋找新物種。福賈山是一座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位於印尼巴布亞省的紐幾內亞島上,由30多萬公頃原始雨林組成。史密森學會的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赫爾根發現的這種沙袋鼠,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小的袋鼠家族成員。
六、蜘蛛系列
1.藍牙捕鳥蛛
接下來的這種生物幾乎一無是處。它早在十年前就在法屬蓋亞那被首次發現,但直到今年才被正式宣布。它體長2.5~8釐米左右,渾身長滿剛毛,對於蜘蛛來說,這是很大的體型。更加令人脊背發涼的是,它喜歡捕食鳥類,這完全顛覆了傳統意義上「鳥類吃蟲子」的自然順序。不過它們的牙齒看上去是藍色的,像是一塊藍寶石,很漂亮——不過這可能也就是它唯一的優點了。
2.直徑達25米的蛛網
如果說,蜘蛛懂得儲藏食物,你相信嗎?這種在馬達加斯加島發現的達爾文黑蜘蛛可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作為蜘蛛中最驚人的織網高手,這種黑蜘蛛產生的蛛絲強度比任何已知的蛛絲高出100%。這樣高強度的蛛絲確保了它能織出巨大的蛛網。有記錄顯示科學家曾經發現它織出了一張直徑達25米的大網,跨越一條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小河。在它的蛛網上科學家們至少看到了30多隻昆蟲被黏住,黑蜘蛛大可以慢慢享用,永遠沒有尋找食物的困擾。
3.無尾海蜘蛛
這隻海蜘蛛正在印尼的一個洞穴中飽餐一隻蟋蟀。這種海蜘蛛是本月公布的新發現的四種海蜘蛛新物種之一,學名為「Sarax yayukae」,長約半英寸(約合13毫米),發現於2004年。
這些節肢動物,也被稱為「無尾海蜘蛛」。不過,它們既不是蜘蛛,也不是蠍子,它們長長的腿已經進化成又長又柔軟的鞭狀觸角。生物學家對這種怪異的動物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還擁有扁平的身體以及多刺的附屬肢。
印度尼西亞科學院生物學家卡由-拉瑪迪介紹說,儘管海蜘蛛早在4.16億年前泥盆紀時就已經爬行於地球的熱帶地區,但是現存的海蜘蛛物種並不多。現存的海蜘蛛大多只發現於一些小型的洞穴中,而且正在受到婆羅洲當地煤礦和石灰石開採計劃的威脅。拉瑪迪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七、其他
1.適應高山缺氧環境的螞蟻
這是科學家們最近在巴布亞新幾內發現的超過200種新物種之一,這種樹螞蟻在海拔2900米處安家。在這一海拔高度,空氣開始缺氧,環境相當惡劣。生活在這裡的螞蟻必須同時適應炎熱乾燥和寒冷潮溼的環境。它們採取的方法是降低新陳代謝的強度,以便更好的利用所吃下的食物,而它們有力的下顎則有助於它們提高獵物的捕獲成功率。它們的頜骨張開180度,用前端的觸鬚仔細感受動靜,即便最輕微的動靜就會讓它們立即合上嘴巴。那些路過的昆蟲們可就遭了殃了。
2.食肉海綿
雖然它們沒有眼睛、胃或者神經系統,但是,海綿依舊是動物,雖然它們大多數漂浮水中,吸收細菌和海藻,但是,這種海綿卻是殺手:它是食肉動物。Chondrocladia turbiformis看起來像一個蘑菇,它會使用奇特的氣球狀的結構捕捉獵物。對我們來說它可能是新物種,但是這種海綿或許藏身海洋深處至少1.5億年,通常,這種海綿非同尋常的針狀體結構只在來自侏羅紀早期的化石中發現過。
3.「長頭夢想家」的琵琶魚
照片中的這條被稱為「長頭夢想家」的琵琶魚是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發現的奇異物種,它看起來就像是來自科幻電影中的外星動物。這種琵琶魚其實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恐怖,可以長到6.7英寸(約合17釐米)長,是科學家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首次發現的38個魚種之一。根據今年2月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在這些魚種當中,有10種在科學上是首次發現。
4.無法飛行的蒼蠅
這一稀有品種屬於蝨蠅總科。這種蠅的體型是同類中較大的,雄蠅身體全長可達1釐米,腿部細長,周身包裹著黃色茸毛,眼睛較其他品種小。這種蠅的翅膀已在進化過程中失去飛行能力,外形整體類似蜘蛛。
科學家認為,由於這一蠅種無法飛行,並長期以石洞內的蝙蝠糞便為食,
5.紫章魚
7月在加拿大大西洋沿海進行的一次深海考察發現了11種潛在新物種,這隻未經證實的紫章魚便是其中之一。根據研究人員的博客,此次深海遠徵之旅為期20天,揭示了原始而怪異的環境下冷水珊瑚與其他底棲動物之間的關係。
6.打噴嚏的塌鼻猴
環保人士10月表示,這隻新種猴子是在緬甸發現的,它長著塌鼻子,下雨的時候雨水會流入鼻孔,導致它忍不住要打噴嚏。照片中的猴子便是會打噴嚏的塌鼻猴,它是唯一一個經過科學觀察的塌鼻猴標本。在研究人員發現它時,當地獵人已經把它殺死,不久後,它的肉也被吃掉。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7.捕食魚類的蝙蝠物種
這種蝙蝠名為長爪蝙蝠,重約9克,體長僅4釐米。西班牙畢爾巴鄂巴斯克國家大學的約克斯拉·艾哈特扎(Joxerra Aihartza)教授與其同事近日運用小型無線追跡裝置抓拍到了長爪蝙蝠捕食活魚的視頻。在視頻中,它們會低飛到水面,然後用爪子抓取在水面活動的魚類,例如食蚊魚。
8.看上去像植物的南極動物
9.如玻璃般透明的新物種
如玻璃般透明的新物種(圖片提供:NIBR)
這個微小的半透明動物是韓國科學家日前在日本海(韓國稱之為東海)海岸發現的全新物種,屬於甲殼綱動物。這種動物是韓國生物多樣性研究計劃第二階段所發現的8個新甲殼綱物種之一,科學家將其暫定名為Ascidicola secundus。這個動物與生活在大西洋的甲殼綱動物A. rosea 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後者早在1859年即被科學家所發現。據韓國國家生物資源研究院本土物種保護項目負責人金敏荷介紹,經過仔細檢查,他們發現二者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被認定為新物種。
植物和動物之間的分界線似乎越來越不明確,科學家在南極新發現的兩種海洋無脊椎動物看起來就像海底的植物。Tauroprimnoa austasensis 和 Digitogorgia kuekenthali 在威德爾海東部發現,對我們來說,它們是海鞭或者海扇罕見生物體的新例。而且,更為特殊的是這些動物常分布在熱帶水域,而不是冰涼的極地水域。
10、最小的海馬
這些海馬比豌豆小海馬還嬌小可愛,後者的體型比普通海馬要小。它以在印尼海礁收集到第一份標本的潛水引導員薩託米·奧尼什的名字命名,這種世上最小海馬的育兒袋中帶著它們3毫米長的幼崽。
11、幽靈般玻璃蝦
照片於9月對外公布,展現了一隻韓國玻璃蝦。韓國國家生物資源研究所的金敏合表示,玻璃蝦長著幽靈般的透明身體並且喜歡夜間活動,因此很難被人發現。這些獨特的特徵可能幫助解釋為何最近才在韓國濟州島附近水域發現玻璃蝦的蹤影。此前,人們曾在香港和日本發現這種蝦並進行記錄。金敏合說:「人們經常發現這些身體透明的蝦生活在其他動物身上,例如海葵、海參以及軟珊瑚和硬珊瑚。」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12、雪人蟹
雪人蟹(圖片來源:A. Fifis, IFREMER)
看著它毛茸茸的冬白色外套,人們可能認為雪人蟹的故鄉就是喜馬拉雅山,但實際上,這種甲殼類動物是2005年3月在復活島沿岸南太平洋海下大約1.5英裡(約合2.4公裡)的熱液噴口周圍發現的。這隻盲蟹長6英寸(約合15釐米),正式名稱為「基瓦多毛怪」,是海洋生物普查發現的6000多種新物種之一。海洋生物普查為期10年,於4日宣告結束,旨在對所有海洋生物進行記錄。
此次海洋普查過程中,研究人員共上演了500多次遠徵考察之旅,拍攝了大量奇特生物的照片。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刊登了其中13幅最精彩的海洋生物考察照,雪人蟹便是其中之一。
13、藍色聖誕樹
藍色聖誕樹(圖片來源:John Huisman, Murdoch University)
只要被外物輕輕地觸碰,這些「聖誕樹」便會暫時縮回洞內,縮回速度之快超乎我們想像。實際上,這是聖誕樹蠕蟲的一種防禦機制,它們中絕大多數棲身在活珊瑚表面的「地道」內。這幅照片是海洋生物普查遠徵隊在澳大利亞蜥蜴島沿海地區拍攝的,兩棵藍色「聖誕樹」實際上是一隻蠕蟲的「冠」,每一個螺旋結構由一系列觸鬚構成,用於呼吸和被動捕食漂浮的小型生物。
14、深海小飛象
深海小飛象(圖片來源:David Shale)
深海「小飛象」是2009年發現的,外表可能給人一種渾身長滿耳朵的感覺。這些突出物實際上是它的鰭,幫助其在海下1英裡(約合1.6公裡)漆黑一片的環境中遊動前行。在遠徵大西洋中脊期間,深海生物普查項目組捕獲了這個深海「小飛象」,它是此次海洋普查發現的數千種此前未知的物種之一。深海「小飛象」身長6英尺(約合2米),重13磅(約合6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軟體動物Grimpoteuthis(一種類似章魚的動物)家族體型最大的成員。
15.忍者蛞蝓
科學家4月表示,目前只在馬來西亞的婆羅洲發現這種新近被描述的長尾蛞蝓蹤影。它們的尾巴長度是頭部的3倍。這種新物種會向配偶射出由碳酸鈣構成的「愛情之箭」,「箭頭」含有激素,因此被暱稱為「忍者蛞蝓」。科學家認為這種與丘比特類似的行為可能提高它們的繁殖成功率。
16.用前腿戳人的紡織娘
紐幾內亞的科考新發現了20種新的螽蟴科昆蟲,其中包括這種渾身綠色,眼睛粉紅的品種,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但這種紡織娘可是非同一般。它長著長滿刺的粗壯後腿,武裝到牙齒。當它遇到威脅,它會抬起後腿往前伸出,猛戳潛在的攻擊者。發現它的科學家們由於對這樣的攻擊方式一無所知,所以充當了一次試驗品,也著實體會了一次它的厲害。(生物谷Bioon.com)
盤點2010 生物研究、產業進展,更多內容盡在盤點2010--賽業.生物谷特別專題
註:本文根據新聞資料整理而成,或存在不全面性,歡迎大家指正其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