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海洋生物普查發現數百極地新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導,2月16日公布的海洋生物普查結果顯示南極有7500種生物,北極有5500種生物,其中包括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新物種的數百種生物。 參加這次南極調查的澳大利亞南極署研究人員維多利亞·瓦德雷說:「教科書上說兩極的物種差異比熱帶小,但是我們發現,南極和北極的海域生物非常豐富。我們正在改寫教科書。」 研究人員稱,最驚人的發現之一是相距1.1萬公裡的南北極海域生活著至少235種相同的物種。現在,你一定想知道它們是怎麼分開的。
-
海洋生物普查發現奇特物種:從雪人蟹到冰海天使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8日報導,這組照片展現了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發現的一系列奇特物種,其中包括雪人蟹、冰海天使、聖誕樹蠕蟲、深海「小飛象」以及毒海蛤蝓。此次海洋生物普查於4日宣告結束,旨在對所有海洋生物進行記錄。
-
生物谷盤點2010年公布的新發現物種
這種動物是韓國生物多樣性研究計劃第二階段所發現的8個新甲殼綱物種之一,科學家將其暫定名為Ascidicola secundus。這個動物與生活在大西洋的甲殼綱動物A. rosea 具有很多相似之處,後者早在1859年即被科學家所發現。據韓國國家生物資源研究院本土物種保護項目負責人金敏荷介紹,經過仔細檢查,他們發現二者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被認定為新物種。
-
北極浮遊植物大爆發 影響海洋生物生存繁衍
新技術的應用使得研究更富效率,也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3月9日的《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雜誌上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北冰洋海域的浮遊植物暴發時間正逐年提前。作者認為,這個趨勢將為北極的生態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
-
首次水生生物資源普查啟動 擬對放生說「不」
近日,在無錫召開的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專家論證會上傳出利好,江蘇將用3年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次大普查中,將對江河湖的魚類資源進行調查,就連無錫一些小河道也被列入調查範圍,食蚊魚這樣小指大小的魚正是被調查對象。 本土魚類不敵外來「強龍」 「在蘇南地區一些小河溝裡發現了來自南美的食蚊魚。
-
極地浮遊生物現身日本海 被稱「流水天使」(圖)
恣意暢遊的「但馬流水天使」 國際在線專稿:據《朝日新聞》7月1日報導,日本兵庫縣但馬附近海域近日迎來一批神秘的「客人」——「冰海小精靈」的浮遊生物。據悉,這次捕獲的「冰海小精靈」數量眾多,而且是首次發現於當地溫暖海域。 據了解,這種海洋浮遊生物學名叫做Clionelimacina),通常生活在南極、北極的寒冷海域。由於其喜好寒冷且身體晶瑩透明,於是便有了「冰海小精靈」的美稱。有部分該生物生活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地區,被當地人視為吉祥的象徵,稱為「流水天使」。
-
遼寧鐵嶺普查水生生物發現東北七鰓鰻 比恐龍還早
-本組圖片由鐵嶺市環科院供圖 一支由13人組成的科考小組,完成了鐵嶺歷史上首次水生生物全面普查,發現兩種瀕危魚類。 這次發現的東北七鰓鰻是比恐龍還早的「活化石」。 首次發現東北七鰓鰻和九棘刺魚 昨日,鐵嶺市環科院科研室主任呂興娜介紹了事情經過。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李彥亮主任認為,江蘇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專項調查,在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背景下,保護漁業資源,修復長江生態,為全國樹立典範。漁獲不及十年前三分之一11日上午9點,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石臼湖漁民徐青松收了網,準備收工回家。當天他撒了兩網,捕到100來斤魚,全是昂刺、鯽魚等常見魚。他渴望捕到一條鰻魚給家人嘗嘗,卻落了空。
-
小浮遊立大功 歷時最久全球海洋調查 從浮遊生物記錄窺探海洋健康
CPR調查已儲存超過2億種物種的紀錄 任何人都能免費取得資料新冠肺炎(COVID-19)讓這項研究面臨90年來最大威脅,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因為在旅行限制之下,CPR要往返港口變得非常困難。CPR研究科學家之一奧斯特(Clare Ostle)博士分析了800多種不同類型的浮遊生物,包括浮遊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和浮遊動物,包括幼魚和水母。她說:「春季浮遊生物開始蓬勃生長,是收集樣本的關鍵時期。很多人依賴這些資料做研究,因為自己的監測活動在新冠肺炎期間無法繼續進行。這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
科學家繪製全球浮遊生物發光圖
你可能會認為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海洋生物的發光行為在太空中是無法看到的,然而如果這些生物的數量足夠多,並且儀器足夠敏感,那麼這一切真的能夠實現(如上圖),而且能為人類提供一幅有關海洋健康的動態圖像。
-
8種新發現的奇異深海生物
遠在太陽的觸角下,在最黑暗的深處,剛剛發現了大量神秘的生物和噩夢般的風景。僅在過去的10年裡,由於海洋生物普查的冒險研究人員,數千種以前未知的物種被從深海中拉了出來。這裡有八個最奇怪的發現。、原始、凝膠狀的「Dumbo」章魚,包括這一種,這可能是科學界的新發現。
-
滬對生物物種"地毯式"普查 含網格化調查和歷史標本整理
在即將舉行的第六屆新聞晨報東灘論壇上,他希望通過水杉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經驗和觀念。 發現活水杉像發現活恐龍 馬金雙與植物打了半輩子交道。因為植物,他曾在美國長期就學,從本科到博士;同樣因為植物,他又回到了中國,在上海繼續追逐他的夢想。而水杉,正是他這半輩子研究的最多的物種。
-
海洋生物普查精彩照片:從雪人蟹到冰海天使
此次海洋生物普查共在兩極地區發現數百種令科學家吃驚的物種,冰海天使便是其中之一。這種新物種長有基於剛毛的「槳」,用於在水中遊動,頭部則長有觸鬚。面對這樣一種奇特生物,海洋普查項目的研究人員大為困惑,只能舉手認輸,簡單地將其稱之為「魷魚蠕蟲」。這隻魷魚蠕蟲是遠程遙控潛水器2007年在西裡伯斯海海下大約1.7英裡(約合2.8公裡)處發現的。它身長4英寸(約合10釐米),是多毛綱身體分節蠕蟲世界一個新家族的第一位成員。
-
我國發現「新天牛」物種,約5釐米長,地球消失生物為何重現?
當然按照現有的情況來說,這可能也是2020年我國發現的第1個新物種,是值得高興的,本身來說在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情況之下,發現新物種就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如今能夠發現實屬不易。天牛新物種發現意味著什麼?當然本次發現新物種之後,福建未來可能還會發現更多的種類群體,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更多稀缺的生物也可能再次出現,所以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當然這裡也有一個擔心的問題,很多人說新物種被發現之後,很容易出現滅絕或消失,因為人類介入了,但是從保護的角度來說,這種事情應該不會發生,所以不用擔心,下面我們來說說整個地球物種情況。
-
極地浮遊生物"冰海小精靈"群現身日本海(圖)
恣意暢遊的「但馬流水天使」 國際在線專稿:據《朝日新聞》7月1日報導,日本兵庫縣但馬附近海域近日迎來一批神秘的「客人」——「冰海小精靈」的浮遊生物據悉,這次捕獲的「冰海小精靈」數量眾多,而且是首次發現於當地溫暖海域。 據了解,這種海洋浮遊生物學名叫做Clione limacina),通常生活在南極、北極的寒冷海域。由於其喜好寒冷且身體晶瑩透明,於是便有了「冰海小精靈」的美稱。有部分該生物生活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地區,被當地人視為吉祥的象徵,稱為「流水天使」。
-
最新研究發現生物進化速度限制物種多樣性恢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4月8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在地球物種大規模滅絕之後,生物進化限制了物種多樣性的恢復速度。科學家普遍認為,物種在大規模滅絕後至少需要1000萬年才能恢復。而許多科研人員表示,環境因素限制了物種多樣性的恢復速度。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就恐龍滅絕後的物種恢復進行了仔細研究,以便更好地探究為什麼物種需要1000萬年才能恢復。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化石追蹤了在恐龍滅絕後的數千年來有孔蟲類浮遊生物的恢復情況。研究分析顯示,浮遊生物種群在恢復其物種多樣性之前,需要先恢復其生理複雜性。
-
歷時最久的全球海洋調查 從浮遊生物記錄窺探海洋健康
CPR調查已儲存超過2億種物種的紀錄 任何人都能免費取得資料新冠肺炎(COVID-19)讓這項研究面臨90年來最大威脅,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因為在旅行限制之下,CPR要往返港口變得非常困難。在CPR內部,海水帶進的浮遊生物隨著過濾用的絲布往內卷進入留存盒中,由其中的甲醛保存。經過數十年的實驗和測試,這些記錄器一次最多可以拖曳500海裡,絲布每卷10公分代表10海裡的樣本。CPR調查負責人強斯(David Johns)說:「我們已經獲得了超過2億種物種的生物學紀錄。
-
福建發現天牛新物種,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有的人甚至還會和夥伴們比賽看誰抓得最大,其中天牛這個物種估計很多人都有見過。近日國際最權威的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認可了一種在福建深山發現的新天牛物種,按照國際命名法則規定,新物種的發現者對該物種擁有命名權。因此新物種被命名為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蟲林野趣工作室的昆蟲專家劉鵬宇稱,新物種是他工作室內的兩名隊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現的。
-
葬送無數人的詭異恐怖百慕達三角
潛艇立即與前蘇聯海軍總部進行無線電聯繫,聯繫結果證實他們潛艇的位置的確在印度洋而不在百慕達。這艘潛艇回到黑海的潛艇基地後,艇上人員立即由飛機送往莫斯科一個實驗室接受專家檢查,結果發現他們明顯地衰老了,典型特徵是:皺紋、白髮、肌肉失去彈性和視力衰退等。從使人衰老這方面看,這的確是一個悲劇,但從科學上看,這卻是一個可喜的新發現。
-
NOAA科學家發現 「美麗而獨特的 」櫛水母新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 「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能夠完全基於高清視頻來描述一個新物種,」NOAA漁業科學家Allen Collins在11月20日的一份聲明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