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公布十年來新發現物種:雄性庫蘭達樹蛙等

2020-11-22 科學網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9月公布了一份報告,公布了1999年以來發現的新物種,其中包括能快速交談的雄性庫蘭達樹蛙、短平鼻海豚等。

 

以下為其中的部分物種:

 

1.雄性庫蘭達樹蛙

 

雄性庫蘭達樹蛙(Kuranda tree frog)是一種渾身上下光溜溜的兩棲動物,它的叫聲非常特殊,科學家將之稱作「快速交談」。據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WWF Australia)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庫蘭達樹蛙是在澳大利亞東部熱帶的昆士蘭州發現的,它是自1999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至少1300種新的動植物中的一種。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把庫蘭達樹蛙劃歸到瀕臨滅絕的物種中,這種青蛙的棲息地佔地面積僅有1.3平方英裡(3.5平方公裡)。據該報告說,競爭對手之間的「快速交談」很快轉變成具有攻擊性的摔跤,這篇論文發表是為了紀念9月7日澳大利亞瀕臨滅絕物種日。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澳大利亞分部的麥可·羅奇(Michael Roache)在一份聲明中說:「澳大利亞擁有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非常令人吃驚,在這裡經常會發現動植物新種。」過去十年間,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每周至少平均發現兩個新物種。

 

2.澳大利亞短平鼻海豚

 

2005年,澳大利亞短平鼻海豚(snubfin dolphin)成為30多年來在澳發現的第一種海豚新種。最初人們將這種哺乳動物與短吻海豚(Irrawaddy dolphin)混為一談。據澳大利亞隱形珍寶組織(Australia's Hidden Treasures)的最新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短平鼻海豚似乎更喜歡生活在受到保護的沿海水域。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澳大利亞分部於2009年9月公布了這份報告。分部的羅奇說:「在澳大利亞各地的這些新發現,只是迄今發現的所有動植物新種中的一小部分。」

 

3.寬足袋鼩

 

小型有袋食肉動物寬足袋鼩(Agile antechinus)是自1999年以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7種新型哺乳動物之一。環保學家在2009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在該國不斷發現動植物新品種,但是棲息地面積減少和條件變差、海蟾蜍(cane toad)等物種入侵,以及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可能會對該國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破壞。

 

羅奇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把該國的1700多種植物和動物歸入瀕危生物行列。他說:「隨著很多振奮人心的動植物新品種被發現,努力不讓它們進入瀕危動物名單至關重要。」

 

4.新發現的一種雨濱蛙

 

澳大利亞的雨濱蛙屬Litoria jungguy蛙跟它們的「快速交談」近親不太一樣,Litoria jungguy沒有聲囊。環保學家表示,這種青蛙通過發出微弱的咕嚕咕嚕振顫聲吸引雌性。這種蛙類是在昆士蘭州雨林中的河流裡發現的,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澳大利亞分部2009年9月9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上,Litoria jungguy是過去十年來在澳大利亞發現的13種新兩棲動物中的一種。

 

5.新蘭花品種

 

據2009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說,過去十年間在澳大利亞發現165種新蘭花品種,其中包括Arachnorchis oreophi。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其他植物還包括「食肉」捕蟲草,這種草可以生長到39英寸(100釐米)高,能夠「吞下」小老鼠、蜥蜴,甚至小鳥。

 

6.新種壁虎

 

壁虎新品種Gehyra koira是2005年在西澳大利亞州發現的。據2009年9月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自1999年以來,科學家已經在澳大利亞發現74種爬蟲動物新品種。環保學家表示,在該國發現一種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蛇Central Ranges taipan,也說明澳大利亞內陸可能生活著很多種未知蛇類。

 

7.卡賓條紋蛙

 

據環保學家說,卡賓條紋蛙只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卡賓高原(Carbine Tablelands)上氣候涼爽,海拔較高的雨林裡,這裡容易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這種青蛙是過去十年間在該國發現的13種兩棲動物新品種中的一種。2007年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出警告說,由於氣溫迅速上升,它們可能會在2050年完全失去賴以生存的棲息地。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發現巨型樹蛙:缺少天敵竟長成這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近,澳大利亞一家人在外出遊玩時,孩子們意外發現了一隻綠油油光滑的「大石頭」。當孩子的母親Tahnie Saltner走近後被嚇了一跳,發現這原來是一隻巨型樹蛙,體型比成年男子的手掌還大。隨後,Tahnie將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絡上,引發網友熱議。
  • 生物谷盤點2010年公布的新發現物種
    這種新發現的蜥蜴學名「Leiolepis ngovantrii」,是一種非比尋常的爬行動物。根據美國「國家地理新聞」網站11月報導,這個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是雌性,能夠通過克隆繁育下一代,並不需要雄性蜥蜴參與。
  • 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原標題:澳大利亞發現豆娘新物種   新華社雪梨10月23日電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23日發布新聞公告說,該博物館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豆娘物種,對評估特定生態系統變化有重要意義。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2017-09-19 15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攝  這一新發現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完成,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ONE)。
  • 澳大利亞:遊覽庫蘭達和外堡礁
    今天訂了套票去庫蘭達森林公園~庫蘭達是凱恩斯以北約27公裡處,隱身於熱帶雨林中的小鎮,最早作為一個火車站始建於1850年。由於當時砍伐業和採礦業成為了當地主要的工業,庫蘭達作為當時該地區唯一的交通樞紐,起到了運輸和儲存貨物;也為往來人員提供住宿以及宣傳當地土族文化的作用。
  • 喜馬拉雅地區發現數百新物種(全文)
    353個新物種。該物種最早於2002年在泰國被發現,後來也緬甸山區也發現其爬行的蹤跡。緬甸也是東喜馬拉雅物種豐富的地區之一,自1998年以來在該地區共發現了300多個新物種。它也是過去十年在東喜馬拉雅山區新發現的16種爬行動物之一。琥珀還完好地保存了該壁虎粘稠的腳趾絨毛,被稱之為「剛毛」,在今天的壁虎身上也能找到。這些絨毛能夠讓這些小型的爬行動物附著在垂直的表面上下行走——也許人類還是從中得到靈感創造出蝙蝠俠呢。
  • 功夫樹蛙打自衛拳 與少林功夫動作如出一轍(組圖)
    黑蹼樹蛙集中分布於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經公布2017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地區至少有北京、天津、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安徽、吉林、內蒙古等9個省區市。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澳大利亞發現了六個壁虎新物種
    昆士蘭博物館和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在長達20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區分出)了六種新的澳大利亞本土壁虎物種
  • 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原標題: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如果時間倒流至1981年,英國著名重金屬搖滾樂隊「而時隔20餘年後,一種新樹蛙被科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你想錯了!這種身體嬌小的亞馬遜樹蛙Dendropsophus ozzyi不會咬掉蝙蝠的頭,它們會發出有如蝙蝠一般的尖銳鳴叫聲。美國《國家地理》報導稱,這種樹蛙中的雄性擁有尤其大的聲囊,可以讓它們發出極其尖銳的噪音,然後與其他雌性樹蛙交配。(魯捷)
  • 科學家發現三個「滅絕」兩棲動物物種
    而根據他們公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努力中,他們已經發現了三個原以為已經滅絕的兩棲動物物種。  寧巴山非洲樹蛙(圖片提供:Ngoran Germain Kouame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動物保護組織者9月20日宣布,他們在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的沼澤地發現了寧巴山非洲樹蛙。
  • 【中國科學報】「小」樹蛙驗證「大歷史」
    Hillis院士的指導下,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家堂等通過對樹蛙類物種的生物地理學研究,揭示了漸新世時期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著快速的物種交流。近日,該研究在線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被認為是生物學和地質學交叉合作研究的精彩範例。據介紹,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撞擊事件被認為是目前地球上最大和最積極的造山運動。但至今對該事件的碰撞時間等模式仍備受爭論。
  • 樹蛙揭喜馬拉雅造山史:板塊碰撞時間在3500萬年前
    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合作研究中,對樹蛙類物種進行了系統進化和詳細的生物地理分析,從生物角度為地質學上板塊撞擊這一備受關注的問題提供了獨立的新證據。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
  • 叫聲洩露「天機」——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英成功培育越南稜皮樹蛙 十分擅長偽裝
    ,英國牛津郡科茨沃爾德野生動物園(Cotswold Wildlife Park)成功培育出了8隻稀有的越南稜皮樹蛙(Vietnamese Mossy Frogs),這也是該公園首次成功培育該品種蛙類。 越南稜皮樹蛙原產於越南北部的深山中,首次發現於1903年。它的皮膚棕綠相間,好似披著一層苔蘚,堪稱自然界的「偽裝大師」。
  • 科普一下,了解日本樹蛙的請舉手
    日本樹蛙,拉丁學名為Buergeria japonica,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溪樹蛙亞科的一種動物。它又稱日本溪樹蛙,日本河鹿樹蛙,溫泉蛙,是樹蛙科溪樹蛙屬的一個不會爬樹的樹蛙物種,體型較其他樹蛙小,而雌性的日本樹蛙比雄性樹蛙稍大,成年的雄性長2.5至3釐米,雌性長3至4釐米,而其頭部的寬度約相等於全身的寬度。它們身體背面有一些小顆粒突起,表面極其粗糙,它們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其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 地球11大新物種:匹諾曹樹蛙和用手行走的魚
    原標題:地球11大新物種:匹諾曹樹蛙和用手行走的魚   據國外媒體報導,數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致力於發現地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物種,神秘的地球自然環境不斷地給科學家們帶來驚喜。近幾個月,科學家徒步旅行在原始森林,在海底最深處進行勘測,他們先後發現了一些奇特的新物種,比如:長著像「皮諾曹」鼻子的樹蛙、用「手」行走的魚類,甚至還發現可以揭示人類進化之謎的遠古人類進化缺失環節物種。以下最新發現的11種最具吸引力的新物種:   海參通常以素食為主,它們主要吃各種海藻,身體主要成份是水份,然而當科學家們發現新物種艾藤海參之後,便改變了這一觀點。
  • 二十種動物新物種
    在過去20年中,世界各地研究動植物的科學家共發現了1300多種新物種,然而,到目前為止,其中僅500種已經有正式分類和命名。以下是已經有正式分類和命名的20種代表性物種,既有求偶時會發出彩光的魚和長達15公分的樹蛙,也有長毛的巨型蜘蛛和藍色的蠍子。它們讓物種繁多的地球更加精彩紛呈、絢麗多姿。
  •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極為罕見的貓鯊物種
    在最近一次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任務中,「Falkor 」號科考船的船員們發現了 "世界上最稀有的鯊魚品種之一",從而體驗到了深海的奧妙。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鯊魚專家Will White在10月17日探索大堡礁的過程中,從拍攝到的畫面中辨認出了短尾貓鯊Parmaturus bigus。Falkor的遙控潛水器SuBastian號發現了這種大眼睛的生物。
  • 美麗物種「紅眼樹蛙」餓起來,連同類都不放過
    紅眼樹蛙生活在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那裡經常下雨,天氣炎熱而且非常潮溼。然而,那裡的人們為了建造房子和開墾農場,正在不斷砍伐森林,它的居住地在一點一點地縮小。當紅眼樹蛙從睡夢中醒來,它蜷縮著翠綠的身體,突然睜開兩隻巨大的血紅色眼睛,還真是能嚇人一跳呢。紅眼樹蛙分布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中,0~1200米的海拔高度都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