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三個「滅絕」兩棲動物物種

2020-12-06 科學網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保護國際」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兩棲動物專家小組今年8月10日聯合實施了一個研究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尋找頗具科研價值的兩棲動物物種。而根據他們公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努力中,他們已經發現了三個原以為已經滅絕的兩棲動物物種。

 

 

寧巴山非洲樹蛙(圖片提供:Ngoran Germain Kouame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動物保護組織者9月20日宣布,他們在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的沼澤地發現了寧巴山非洲樹蛙。寧巴山非洲樹蛙學名Hyperolius nimbae,亦稱寧巴山葦蛙,科學家原以為這種青蛙早已滅絕。寧巴山非洲樹蛙身長1.3英寸(約合3.3釐米),在象牙海岸與賴比瑞亞邊境附近的沼澤地發現它們以前,這種蛙種已經消失了40多年。

 

新項目由「保護國際」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兩棲動物專家小組聯合實施,旨在尋找一百種據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但主要還是尋找十個具有高度科研和審美價值的物種。近年來,由於淡水棲息地喪失以及威脅兩棲動物的壺菌的擴散,世界範圍內的兩棲動物種類快速減少。據「保護國際」組織介紹,在已知所有兩棲動物中,近30%面臨滅絕的威脅。

 

 

桑庫魯葦蛙(圖片提供: Jos Kielgast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在消失數十年以後,科學家原本以為滅絕的桑庫魯葦蛙(學名Hyperolius sankuruensis)最近又重新被發現。桑庫魯葦蛙亦稱奧馬尼溫杜葦蛙,最早於1979年發現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偏遠森林,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喬斯·基爾加斯特(Jos Kielgast)又在距最早找到這種青蛙之地大約185英裡(300公裡)處發現了它們的蹤影。

 

美國南佛羅裡達大學生態學家傑森·洛爾今年8月在接受國家地理雜誌採訪時表示,尋找像桑庫魯葦蛙這樣消失已久的兩棲動物的努力應該受到表揚。洛爾沒有參與最新研究。他說:「有人認為,重新發現這些物種說明以前科學家的工作出現了失誤,或是某些物種尤其是所有兩棲動物並沒有『消失』的證據,我並不贊成這種觀點。雖然現存一些個體或孤立物種的發現肯定比它們徹底消失要強,但鑑於兩棲動物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消失,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勝利。」

 

 

洞穴膜螈(圖片提供:Sean Rovito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物學家肖恩·洛維託(Sean Rovito)日前在墨西哥杜蘭戈州發現了隱藏於地下的洞穴膜螈。洞穴膜螈學名Chiropterotriton mosaueri,是墨西哥獨有的一種蠑螈,於1941年最早被發現,但同時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它的蹤影。當洛維託看到這種原本以為已經滅絕的蠑螈爬在巖石上面時,他倍感驚訝。洛維託在一份聲明中稱:「我覺得非常的幸運,不僅發現了這些奇異的蠑螈,還知道這兩個物種多年來一直生活在野外。」

 

據「保護國際」組織介紹,除了壺菌的擴散以外,因農業和城市開發導致的淡水棲息地喪失,也是兩棲動物物種迅速減少的罪魁禍首。發現洞穴膜螈的山洞還是當地村莊的飲用水源。「保護國際」專家稱,這個洞穴可能正因森林砍伐而乾涸——森林砍伐削弱了土地吸收和留住水的能力,使得周圍環境更加不適於兩棲動物生活。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人類活動使全球兩棲動物生存艱難 三分之一要滅絕
    15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一項調查,全球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正在急劇下降。尤其是自1980年以來,已有122種兩棲動物滅絕,更有近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物種面臨滅絕危險。
  • 兩棲動物或走向滅絕:將重蹈恐龍滅亡之路
    目前,全球青蛙的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減少,一些本地種類甚至已經滅絕。在許多地方,青蛙種類和數量的下降速度每年都在增加。科學家們知道青蛙對於地球的重要性,全球範圍內為了保護青蛙等兩棲動物以及防止它們的滅絕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加大保護力度、進行人工繁殖等。然而,要想提高公眾對青蛙的保護意識,並非易事。與其它更瀕危物種相比,青蛙等兩棲動物並不會引起普通民眾的重視。
  • 棲息地被分割導致兩棲動物滅絕
    自然棲息地的破壞嚴重威脅著許多動物,特別是兩棲動物的生存空間,甚至導致熱帶區域動物的滅絕。然而,最近巴西科學家研究發現,棲息地被分割是大西洋沿岸森林中兩棲動物死亡和滅絕的主要原因,它導致成年兩棲動物生存區域與繁殖水域之間的交換難度大大增加。該科研成果發表在11月30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 怪異的已滅絕兩棲動物有著能快速發射的彈弓式舌頭
    據外媒CNET報導, 周四發表在 《科學》 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現已滅絕的兩棲類動物-Albanerpetontids(或Albies)是「彈弓式」舌頭的最早使用者,用於通過收縮和高速發射從空中搶奪獵物。
  • 新發現 | 科學家在厄瓜多北部森林中發現一隻已經滅絕的……
    詞語點擊make a surprising discovery 有一個驚人的發現一個生物學家團隊最近研究了厄瓜多北部森林中的雨蛙。在此過程中,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他們發現了一隻明多斑足蟾。人們已經30多年沒有見過這種生物了。科學家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8個跡象證明這不是玩笑
    一些科學家們認為,造成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要歸咎與氣候變化,並警告今天的人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事實上,2018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在歷次滅絕事件發生前的一段時間(短至數千年,長至70萬年),就已經出現了諸多物種滅絕的跡象。
  • 宏都拉斯熱帶雨林驚現已滅絕物種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宏都拉斯熱帶雨林深處的一座「失落城」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充滿稀有和瀕危物種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一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保護團隊花了三周時間在莫斯基夏雨林中探索了一個被稱為「猴神失落之城」或「白色之城」的古老定居點,發現了一個多樣化的野生動物聚集地,包括數百種蝴蝶、蝙蝠和爬行動物。科學家們還重新發現了三種被認為不再生活在宏都拉斯的物種:狹面矛吻蝠、假樹珊瑚蛇和虎甲蟲,這些物種只在尼加拉瓜有記錄,均被認為已經滅絕。
  •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各個生物之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兩棲動物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青蛙就是最為重要的兩棲動物,但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全世界的兩棲動物開始走向大規模的滅絕,原本大家以為是受到了
  •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
    生物界的殺手:滅絕了290種兩棲動物,至今無法阻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各個生物之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兩棲動物也是整個生態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青蛙就是最為重要的兩棲動物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圖片來源:Roger de la Harp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根據科學家的說法,地球現在正處於物種大滅絕的進程中,這是地球歷史上的第六次。近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物種滅絕的速度比預期要快上百倍千倍。
  • 壺菌病將導致全球物種滅絕—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Karen Warkentin   ■本報記者 唐鳳 自1998年以來,科學家記錄了全球兩棲動物的消失。由於真菌病原體batrachochyum,即通常所說的壺菌,500多種兩棲動物數量下降,其中90種已經滅絕。
  • 科學家發現大多數兩棲動物可以在黑暗中「發光」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32種青蛙、蠑、和鰻魚暴露在藍光或紫外線下,發現這些生物在「生物螢光」過程中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圖案。科學家報導說,發光的兩棲動物可能比想像中的要普遍得多,這表明這種能力有可能是幫助他們在昏暗的燈光下相互定位。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科學家:恆溫動物的崛起,起源於地球上最大的物種滅絕事件
    最近,來自布里斯托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邁克·本頓教授(Mike Benton)在《岡瓦納大陸研究》(Gondwana Research)雜誌上指出,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祖先同時變得溫血,大約在2.5億年前,當時生命正從有史以來最大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中恢復過來。
  • 冰凍方舟計劃:第六次物種滅絕前保留生物基因
    科學家近日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希望能在地球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之際,將即將滅絕的瀕危物種的DNA保存下來。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從5000個物種身上收集了48000個樣本,包括西伯利亞虎和遠東豹等瀕危物種。「許多物種在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前就已經滅絕了。」諾丁漢大學人類基因學教授,該項目主持人約翰·阿穆爾(John Armour)說道。
  • 物種滅絕速度加快1000倍?科學家:人類讓全球進入第二滅絕潮
    人類直接或者間接使多少動物滅絕?總數恐怕永遠統計不出來,但如果僅僅算哺乳動物,科學家給出了一組數據,到2100年,也就是再過80年,將有558種哺乳動物滅絕。比如說如果非洲羚羊滅絕了,獅子吃不飽,就會改吃水牛,水牛的消耗量不斷增大,最終突破了繁衍需要的最低數,水牛滅絕了,獅子吃不到水牛,最終也只能滅絕了……所以說,物種滅絕的速度是累積的,只要開始加速,就會越來越快。那麼,為什麼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了呢?科學家表示:這全是人類的鍋。
  • 浙江仙居國家公園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
    圖為:仙居角蟾 吳軍 攝中新網台州1月22日電(記者 範宇斌)22日記者獲悉,浙江仙居國家公園內發現了一個兩棲動物新物種——仙居角蟾。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第517種兩棲動物,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角蟾屬。
  • 中英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滅絕事件,消滅了其它物種,卻幫助恐龍稱霸
    近現代考古學指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消滅了地球上將近70%左右的生物,但事件過後又會有新物種出現,使得地球的生物史十分漫長且豐富。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科學進展》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由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共同合作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除了已知的五大滅絕事件之外,還存在一起新的滅絕事件。
  • 瀕臨滅絕的物種05:中國巨型蠑螈
    當我說我們現在處於滅絕事件的中間時,特別是我們的兩棲動物在全球滅絕時,有些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僅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僅120多種兩棲動物已經滅絕。目前,超過500隻兩棲動物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人口以每年3.7%的速度下降。也許最著名的兩棲動物是中國大蠑螈,這些是當今最大的兩棲動物,也是最稀有的兩棲動物之一,它們是這個系列的完美兩棲動物。
  • 全球瀕危物種資料庫低估滅絕風險
    這是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發現,由於未能整合新的技術,例如衛星和航空圖像,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瀕危物種紅皮書」對數以百計的動物面臨的威脅進行了錯誤的分類。因此,動物保護組織可能會錯過許多物種面臨的滅絕風險。負責為IUCN跟蹤鳥類的英國劍橋市國際鳥類聯盟科學主管Stuart Butchart認為,這項研究的總體方法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