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考古學指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消滅了地球上將近70%左右的生物,但事件過後又會有新物種出現,使得地球的生物史十分漫長且豐富。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科學進展》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由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共同合作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除了已知的五大滅絕事件之外,還存在一起新的滅絕事件。
中國地質大學的宋海軍教授聯合布裡斯託大學的麥克·本頓教授等多位科學家對發生在距今2.33億年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進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此次事件所造成的影響或許超出了已有的認知,它不僅造成大量物種的滅亡,還幫助恐龍登上了地球霸主的寶座。那麼卡尼期洪積事件到底發生了什麼?
卡尼期洪積事件指的是什麼?
卡尼期洪積事件發生在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期的中間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大陸基本都連成一塊,即所謂的「盤古大陸」。在大約2.33億年前左右,地球上突降暴雨,而且這場暴雨一下就是上百萬年。如果只是下雨的話問題還不是那麼嚴重,更可怕的是地球上一些地方出現了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活生生把地球變成了一間「桑拿房」。
參與該項研究的科學家指出,他們在加拿大西部的朗格利亞地層中發現了火山爆發的痕跡,這意味著該地區很可能是卡尼期洪積事件的導火索。而且朗格利亞周圍至今仍存在幾座火山,因此研究人員推測2.33億年前這些火山受到影響一起噴發了,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湧入大氣層中,從而提高了全球平均氣溫。
為什麼說卡尼期洪積事件幫助恐龍成為了地球霸主?
這就是地球早期自然形成的溫室效應,這種氣候問題導致了大量生物無法適應變化而逐漸走向滅絕的邊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地質學家麥克·希姆和他的團隊就通過研究發現,如果地球長期處於潮溼狀態中,那麼會給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造成致命打擊。充沛的雨水對於植物來說是發展的良好時機,因此研究人員認為卡尼期洪積事件後地球上的植物迎來了瘋狂生長期。
為什麼說卡尼期洪積事件幫助了恐龍登上地球霸主的寶座呢?因為恐龍在該事件的前2000萬年左右就出現了,當時它們種群規模並不龐大,但是卡尼期洪積事件篩選掉了大部分地球原來的霸主,而恐龍卻在這次大事件中倖存了下來,這相當於為恐龍掃平了大部分稱霸的障礙。其次,大量植物的出現讓食草恐龍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從而促使整個恐龍隊伍壯大。
此事件的發現有何意義?
首先,卡尼期洪積事件的發現豐富了地球生物史,除了已知的五大滅絕事件之外,人類通過卡尼期洪積事件更全面地認識到地球的生物史。其次,該事件為研究恐龍種群的演變提供了新解釋。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們都不太清楚恐龍是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物種變成稱霸地球的物種,這次事件讓我們意識到自然選擇的作用十分關鍵。
參與該研究的研究人員柯索表示,卡尼期洪積事件雖然無情地將大多數物種都消滅了,但是從地球生物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這次「洗牌」是為了讓後面的生物有機會登上歷史舞臺。從這次發現中我們也可以得到啟示,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都是渺小的,都有可能隨時被大自然的力量抹除,稱霸地球長達一億多年的恐龍最後也滅絕了。
因此人類應該思考目前自身的情況,雖然我們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但是我們對大自然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然進程,長此以往怕是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資料來源
環球網 9月18日 《中英科學家確定新生物大滅絕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