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

2020-10-10 柒指閣樓

環境保護生物學家、動物學家、生態學家、古生物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眾多科學家越來越確信人類的活動正在對生物圈造成巨大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正在進入地球上即將發生的第六次大滅絕的早期階段,也被稱為「全新世滅絕」或「人類世滅絕」。

滅絕事件在整個進化史上非常常見

第六次生物滅絕的規模與地球上前五次物種大滅絕基本相同。大規模滅絕事件被歸類為地球上75%或更多物種滅絕的事件。這個數字十分龐大,因為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有1000萬種,而每個物種中個體動物的數量更多。

根據化石記錄,地球自誕生以來大約99.9%的生命已經滅絕,有些物種要麼已經進化成了其他物種,要麼就是有些物種的進化之路走進了死胡同(由環境壓力造成的)。所以不可否認,滅絕事件在整個進化史上非常常見。據估計,自1500年以來,地球上1%的物種已經滅絕,如果照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會在數萬年後發生。但問題是,科學家認為這種趨勢不會穩定的繼續下去,由於人類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會更早地達到大規模滅絕的時期,有可能是一個世紀或兩個世紀。

最近的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在大約6300萬年前,這次滅絕事件徹底消滅了恐龍。在大約5.41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上生命的複雜性一直在緩慢增加(當寒武紀大爆發時,氧氣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然而,第一個單細胞生物被認為是在大約40億年前出現的。最嚴重的大滅絕是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它消滅了地球上大約95%的物種!與人類的壽命相比,大滅絕事件通常發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大多在數萬年以上。但就地質時間而言,這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如果把地球自形成以來的歷史壓縮成24小時,那麼人類的歷史將只有不到一分鐘的事件。

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信息的?古生物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已經研究了化石記錄,可以看到在當代的地質時代之前,大規模滅絕事件是在哪個時期打斷了地球上生命進化的連續性。通過使用碳年代測定法和研究化石記錄等技術,科學家已經觀察到了過去的五次物種大滅絕,這使科學家得出結論,劇烈的環境變化導致了這些大規模的滅絕事件,從化石證據和我們目前所掌握的科學知識來看,物種滅絕的原因包括地球氣候的巨大變化,冰河時代、小行星撞擊和火山活動。

人類的活動,會加劇物種的自然滅絕率

化石記錄表明,在沒有大規模滅絕事件的情況下,物種也會趨向於一個穩定地滅絕過程。這被稱為「背景滅絕率」或者「自然滅絕率」,即每年每百萬個物種中就會有一個物種自然滅絕,或者換一種說法:如果地球上只有一個物種,它將在一百萬年後滅絕。目前認為,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一自然滅絕率已經大大提高,大多數的估計表明,目前這一比率大約是之前的100倍。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發布了一份紅色名單,這是一個全球物種資料庫,記錄了地球上物種的保護狀況,大約從1500年開始,估計大約有1%的脊椎動物物種已經滅絕。目前我們有一些很好的保護措施,如大熊貓已經成功的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極度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中除名。然而,就在同年,澳大利亞考拉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總體而言,物種滅絕的趨勢似乎正在惡化,物種滅絕的速度並沒有放緩。生物多樣性的總體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種的種群規模(單個物種的總數)、物種豐富度(在我們的生物圈中有多少不同類型的物種)、遺傳多樣性(同一物種內的單個動物之間的遺傳構成有多大差異)、以及物種棲息地範圍(每個物種在地理上的分布情況)。自2006年以來,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和倫敦動物學會一直在發布所謂的「星球生命指數」,該指數估計了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總量和動物個體的數量。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開放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供籤署,迄今已得到全世界196個國家的批准。該公約旨在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下降,並指出「對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威脅從未像今天這樣嚴重」。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滅絕正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生物多樣性公約》將地球生命力指數作為衡量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指標之一。

「地球生命力指數」是同類資料庫中最大的,經常被引用在學術研究論文中。在2016年發布的最新版本中,該報告指出,1970年至2012年間,脊椎動物數量減少了58%。這個指數是由地球上三種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組成的,它顯示了陸地種群減少了38%,淡水種群減少了81%,海洋物種減少了36%。因此,這些大規模種群數量的減少比單個物種的滅絕要快幾個數量級。科學家們擔心的是,在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之前,通常會出現大規模種群數量下降。也有文獻記載,在前五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也出現了海洋酸化導致海洋珊瑚礁消失這樣的事件,在其中一次大滅絕事件中,珊瑚礁受到的影響最大。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和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數據,「目前10%的珊瑚礁已經遭到無法修復的破壞,如果我們繼續像往常一樣,世界資源研究所預計,到2030年90%的珊瑚礁將處於危險之中,到2050年將全部處於危險之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生命大滅絕中?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地球第六次大滅絕之中,這是不是真的呢?所以這些事情堆積在一起,讓我們不得不想起人類真的是「太難」了,或者說地球「更難了」。對於這些說法,確實有,科學家們擔心的也是有必要的,雖然人類如今覺得地球非常的安全,但是不代表地球真的會一直安全下去,確實某天人類可能真的是處於在地球的新滅絕之中,或者說如今其實已經在了,部分科學家說的可能是真的。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人類正在製造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有物種在誕生;也有一些物種由於不能適應環境,群體的數量越來越小,最終走向了滅絕。自有生命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按照發生的先後順序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大滅絕。
  • 15000名科學家對人類發了二次警告:人類已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人類自誕生少說也有幾十萬年了,但人類卻只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就把這個世界「糟蹋」得不成樣子了。有人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未來會滅絕麼?而相關科學家給出了準確答覆,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期。可惜因為有了人類的存在,這個時期可能會縮短到一兩個世紀。不過和前五次生命大滅絕不一樣,這一次完全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且我們不得不認清的現實是,人類也可能成為這次大滅絕中的一員,可以說是人類在親手葬送自己的未來。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據BBC的7月20日報導,專家警告:若不採取更多措施,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滅絕。
  • 修正,科學家: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人類如今正面臨什麼?
    而聯合國說的這個災難性主要是針對飢餓問題可能會在不少國家出現,所以這是直接提醒了人類的節約問題。而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嚴峻性的問題,那就是《保護科學前沿》雜誌發表一篇論文,人類應該警惕了。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的歷史上,科學已經記錄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過程,其中每次帶來的影響都非常的巨大。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而且我們都知道就算是一些高等生物,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緩慢的物種都出現了永久性的消失,能夠經歷過生物大滅絕的可能是少之又少。而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大規模的集群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約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所以說不少人就在說,我們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出現,那到底出現沒?有跡象表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出現?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也就是說,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動物都才變成了珍稀動物,需要人類的保護。赫拉利甚至還認為其他的人屬物種也是因為人類而滅絕的。 大約在1萬年前,農業出現了,人類不再滿足於從天然的生態系統當中獲取食物,而是通過種植穀物、飼養家畜家禽來獲得食物,為了種植更多的穀物,飼養更多的家畜,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棲息地的被燒毀,使得大量的草食動物滅絕了,有利用價值的動植物在人類的幫助下則迅速發展壯大,而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動植物在生態系統中處于越來越處於劣勢,甚至瀕臨滅絕,當然,也有一部分動物是因人類的直接獵食而滅絕的
  • 南京地質專家:人類或正"製造"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沒有人類的幹預,我們應該生活在一個物種高度繁榮和快速繁殖的時代,而不是面臨物種迅速滅絕的時代。」人類可能正在用自己的雙手「製造」一場大規模滅絕。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漢奎在新書《古災害——生物滅絕》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
  • 生物大滅絕,人類正處在第6次大滅絕中是真的嗎
    然而,如此強大的生物卻滅絕了,對於恐龍的滅絕有很多的說法,比如火山爆發說,氣候變化說、隕石撞擊說等等,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隕石撞擊說了。而今時今日,隕石撞擊說已經不再是一個假說,而是一個明確的科學論斷。    2010年,41位科學家通過會議正式確立了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科學論斷,科學家通過測量發現,在歐洲一些地區,白堊紀末期所形成的黏土層中含有大量的銥元素。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悄悄來臨!科學家:人類所剩的時間已不多
    據報導,近日《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發布《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表示2010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中設立的60個目標僅有7個成功完成,這意味著,此前科學家們預言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發生,為了避免未來讓人類陷入困境,人類僅剩下幾年的時間來阻止這場災難的發生。
  • 人類已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邊緣?
    5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預測我們正逐步走向第六次大滅絕。世界上的物種以令人驚訝的速度不斷減少,而且人類也給地球帶來深遠的影響,這些變化促使更多的物種走向了滅絕的邊緣。   自從人類出現以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後,由於人類只注意到具體生物源的實用價值,對其肆意地加以開發, 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和潛在的價值,使地球生命維持系統遭到了人類無情的蠶食。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人類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每年50種動物瀕臨滅絕
    《侏羅紀公園》正在熱映,電影中那些橫衝直撞的恐龍,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時期就消失了。如今,在人類佔主導的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行星撞地球這樣的突發自然災難,但科學家們已經提出警告。近日,《科學進展》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地球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
    地球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為給高等生物讓路,人類已停止進化據考證地球的歷史已經非常古老,差多都有46億年了,海洋的出現大約42億年前,而生命的出現時間較晚一些,大約在35億年前。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生命體的繁衍與迅速蓬勃的發展,幾乎佔據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來臨,人類就是罪魁禍首!盤點前五次大滅絕
    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第6次還有多遠
    基礎裝備完善之後,接下來生命就該出現了,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一些磨礪,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地球已經歷經了5次大滅絕事件了,並且它現在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如果發展下去這也將是我們人類真正經歷的一次大滅絕。奧陶紀末期一股極寒襲擊了我們的地球,海平面下降,海水被冰川封鎖住,導致85%的海洋生物都遭了殃。
  • 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第6次還有多遠
    基礎裝備完善之後,接下來生命就該出現了,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總要經歷一些磨礪,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地球已經歷經了5次大滅絕事件了,並且它現在正在進入第六次大滅絕,如果發展下去這也將是我們人類真正經歷的一次大滅絕。
  • 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8個跡象證明這不是玩笑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歷史上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最具毀滅性的為距今2.5億年的為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地球上約有90%的生物在那場浩劫中消失。一些科學家們認為,造成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要歸咎與氣候變化,並警告今天的人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事實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