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嚴重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2021-01-09 觀天下

其實在人類誕生以前很多生物都已經滅絕了,像是恐龍、猛獁象等。不管什麼原因,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巨大災難才會導致這些物種的滅絕。而下面我們就要說一說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五大滅絕事件,嚴重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第一次:奧陶紀-志留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4.39億年

前原因:全球氣候變冷

後果:約有100個科的生物滅絕

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符號O),地質年代名稱,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原始的脊椎動物出現),開始於距今488個地質單位之前(4.8億年前)~444個地質單位之前(4.4億年前),延續了4200萬年。在奧陶紀與志留紀之間隔著一起大規模物種大滅絕——伽馬射線暴。在此次物種大滅絕中,60%的物種滅絕,主要滅絕動物有:圓月形鐮蟲、彗星蟲、原始生物。奧陶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萬年、),結束於443.4±1.5Ma。

第二次: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大滅絕

時間:3.67億年前

原因:淺水中含氧量下降

後果:70%物種消失,海洋中無脊椎動物損失慘重

晚泥盆紀弗拉斯期-法門期之交大滅絕 從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晚泥盆紀至早石炭紀之際發 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或稱為晚泥盆紀大滅絕,呈 現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物 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82%的海洋物種滅絕。 滅絕的科佔當時科總數的30%,海生動物達70多科, 其滅絕情況比陸生生物更為嚴重。這次滅絕事件的時 間範圍較寬,規模較大,受影響的門類也多。當時淺 海的珊瑚幾乎全部滅絕,赤道淺水水域的珊瑚礁則是 全部滅絕,深海珊瑚部分滅絕,層孔蟲幾乎全部消失, 竹節石全部滅亡,浮遊植物的滅絕率也達90%以上,腕足動物中有三大類滅絕,無頜魚及所有的盾皮魚類受 到嚴重影響。

第三次: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45億年前

原因:氣候變化

後果:物種數減少90%以上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節肢動物的三葉蟲只剩下少數代表,腹足類和雙殼類有了新的發展。二疊紀末,四射珊瑚、橫板珊瑚、筳類、三葉蟲全都絕滅;腕足類大大減少,僅存少數類別。

繁盛於古生代早期的三葉蟲、四射珊瑚、橫板珊瑚、蜓類有孔蟲以及海百合等全部絕滅,腕足動物、菊石、棘皮動物、苔蘚蟲等也遭受嚴重的打擊。

這次滅絕事件對魚類的影響相對較小,軟骨魚中的肋刺鯊類此時繼續發展,旋齒鯊和異齒鯊都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二疊紀時兩棲動物大量繁榮,常見的有迷齒類的蠑螈;爬行動物繼續發展,代表分子有中龍等;哺乳動物的先驅—溫血爬行動物獸孔類開始發展。植物的面貌在在二疊世晚期也發生重要變革,出現了繁榮於中生代的裸子植物如松柏類和銀杏類。我國二疊紀植物群以大羽羊齒植物群為特徵,稱為「華夏植物群」。二疊紀的植物景觀特點說明古生代的植物已趨衰退,逐漸過渡為另具一格的中生代植物。

第四次:三疊紀-侏羅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2.08億年前

原因:起因不詳

後果:滅絕程度相對較小,恐龍崛起

三疊紀(英語:Triassic)是2.5億至2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標誌。雖然這段時間的巖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確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結束,尤其對海洋生物來說它的摧毀慘重:牙形石滅絕,除魚龍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動物消失。腕足動物、腹足動物和貝殼等無脊椎動物受到巨大衝擊。在海洋中,22%的屬,大約一半的種消失。

這次滅絕事件並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殘程度都一樣。在有些地方幾乎它沒有任何影響。在其它一些地方實際上所有的迷龍和大多數合弓類動物都消失了。許多早的恐龍也均滅絕,而那些發達一些的恐龍卻倖存了。許多槽齒目動物也都滅絕了。倖存的植物包括針葉類和蘇鐵。

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還不清楚。在2.08至2.13億年以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這導致了強烈的火山運動,這是地球大陸形成後最強烈的火山運動了。其它可能的原因有全球性的氣候冷卻或隕星。加拿大魁北克的一處隕石坑曾一度被認作是這次滅絕事件的起因,但後來的調查認為這個隕石坑是在2.14億年前形成的,比三疊紀的結束早了120±20萬年,因此不太可能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直接原因。

甚至連滅絕的確切時間也不十分確定。一些研究認為實際上當時有兩次滅絕事件,其相隔時間是1200至1700萬年。 這次滅絕事件為恐龍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恐龍在此後的1.5億年中是地球上最主要、種類最多和數量最大的動物群。

第五次:白堊紀-第三紀之交大滅絕

時間:6500萬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墜落地球

後果:恐龍時代在此終結

白堊[è]紀(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中生代最後紀,始於1.455億年前,結束於6550萬年前,歷經7950萬年。

這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乾旱。開花植物,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

白堊紀(英語:Cretaceous Period)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長達7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

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370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白堊紀的巖石標誌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的準確時間卻無法非常精確地被確定,其誤差在幾百萬年之間。在侏紀與白堊紀之間沒有滅絕事件或生物演化的特點,可以明確分開兩個年代。白堊紀結束的時間定的比較準,是在6550萬年前左右(有科學家估計為6590萬年前),那時全地球的巖石層都含大量的銥。一般以為,那時有一顆巨大的隕石撞擊地球,在今墨西哥猶加敦半島附近有一個大坑。這個隕石造成了大量生物滅絕,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但是這個理論有爭議。

相關焦點

  • 地球歷史上經歷的五次大滅絕事件,期待不會有第六次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各種巨大災難導致這些物種的滅絕,而下面我們就要說一說歷史上曾經發生的五大滅絕事件: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時間: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事件: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地質年代名稱,是古生代的第二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
  • 地球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物種已經瀕臨滅絕」或者「如果人類再保護地球生態,某某物種就會走向滅絕」,那麼,「滅絕」,從概念上來說,當一個物種的所有存活個體全部死亡,那麼這個物種就會被判定為「滅絕」。
  • 今天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是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的徵兆嗎?
    研究表明,由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地球目前正面臨「第六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又稱全新世大滅絕,是當前時期發生的物種滅絕事件。這是對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威脅。到目前為止,大量瀕危動物已經消失,導致物種滅絕。由於人口數量和消費仍在快速增長,滅絕危機的加速是肯定的。
  • 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 地球歷史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與現代科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線性認識不同,古文化尤其是中華傳統文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周而復始的循環,如歲月年復一年,如季節四節更迭,如朝代分分合合,如星辰周而復始,包括文明與物種在內也是如此。《漢書·藝文志》記載,中華文化群經之首的伏羲易學在傳承過程中便至少經歷過三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與人群,首先是伏羲、女媧所在的上古時期;其次是黃帝與蚩尤所在中古時期;之後才是文王與孔子所在的近古時期。因此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世歷三古,人更三聖」.。
  • 第6次物種大滅絕開始,物種消失速度翻倍,人類文明或是曇花一現
    科學界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理論,文明的發展只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物種大滅絕之後的短暫繁榮。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基於某種目的存在於地球表面,一旦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就會進行自我修復。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在地球過往的歷史當中,總共有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
    環境保護生物學家、動物學家、生態學家、古生物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眾多科學家越來越確信人類的活動正在對生物圈造成巨大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正在進入地球上即將發生的第六次大滅絕的早期階段,也被稱為「全新世滅絕」或「人類世滅絕」。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專家警告:人類或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卑微的我們還有未來嗎?
    隨著全球溫度不斷上升,森林大火頻發,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人類的滅絕之路似乎成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可能。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發布的全球災難性風險調查顯示,到2100年人類世界滅絕的可能性為19%,導致人類滅絕的主要潛在原因可能來自超級人工智慧,分子納米技術武器和戰爭等等。換句話說,它們都是人類行為最終嘗到的惡果。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在地球的演化歷史中,曾出現過許多奇形怪狀、或大或小的生物,但現存至今的卻寥寥無幾,而導致它們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環境的劇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 科學家稱,地球正在加速走向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文明可能會被瓦解
    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地球上第六次野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正在加速。500多種陸地動物正處於滅絕的邊緣,可能在20年內消失。 瀕臨滅絕的陸地脊椎動物僅剩不到1000隻,包括蘇門答臘犀牛、埃斯帕尼亞巨龜和小丑蛙。其中77個物種的歷史數據顯示,它們在上個世紀失去了94%的種群。 此外,在上個世紀,400多種脊椎動物物種滅絕,在正常的進化過程中,滅絕需要長達1萬年的時間,這說明了人類對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深刻影響。
  • 科學家稱,地球正在加速走向第六次大滅絕事件,文明可能會被瓦解
    根據最近的一項分析,地球上第六次野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正在加速。此外,在上個世紀,400多種脊椎動物物種滅絕,在正常的進化過程中,滅絕需要長達1萬年的時間,這說明了人類對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深刻影響。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又稱泥盆紀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大約72%的生物滅種;泥盆紀是脊椎動物發展的高峰期,魚類成為了海洋中的霸主,比如鄧氏魚身長可達10米,屬於當時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
  • 地球46億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生命通過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物群,地球也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生命星球。可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基本都滅絕了大部分的生物,最後經過漫長的進化,新的生命物種出現後再一次迎來生物大滅絕。那麼導致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對它們進行探索和分析。
  • 珊瑚白化、南極西瓜雪,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嗎
    人類既有的地質研究表明,地球生命自進入顯生宙以來,至少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都意味著地球環境的巨大改變。雖然這五次物種大滅絕都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很可能將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一末世的重現——更確切地說,按照科學家的最新說法,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不是迫在眉睫,而是已經來了。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