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2021-01-22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周一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認為,位於俄羅斯北部的「西伯利亞地盾」(Siberian Traps)的火山活動,可能是導致「大滅絕」的主要驅動因素。

法國巖相學和地球化學研究中心(Centre for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Research)的博士後麥可.布拉德利(Michael Bradley)公布了地球外殼——巖石圈在大滅絕發生之前和發生之後的滷素(Halogen)的豐富程度的精細估算。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滷素噴發進入平流層催化了破壞臭氧層的反應,提高了對生物表皮具有破壞性的紫外線輻射的水平。這可能引發了後面的一系列反應。」「有可能是大量的滷素和其它揮發物被釋放到大氣中,導致了物種在二疊紀末危機期間的衰退和滅絕。」

這些富含滷素的羽流只是判斷大滅絕到底有多糟糕的神秘因素之一。但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人類的活動對氣候變化會帶來何種影響,回顧史前那段悲慘的歷史,還是值得的。

大滅絕,也叫生物集群滅絕,是指在一個相對短暫的地質時段中,在一個以上並且較大的地理區域範圍內,生物數量和種類急劇下降的事件。這個概念主要是指宏觀生物,因為微生物的多樣性和數量使其很難被測定。

據科學家推測,自地球誕生以來,曾經出現過的各種生物中,超過98%的物種已經滅絕了。同時,每次滅絕事件所滅絕生物的比率都有較大的差別。

以下為科學界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1.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在奧陶紀晚期或奧陶紀與志留紀過渡時期,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約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從滅種的生物分類的數量來看,它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中的第三位。

2.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接近泥盆紀石炭紀過渡時期。這次主要是海洋生物的滅絕,陸地生物受影響不顯著。約19%的科、50%的屬滅絕。這次大滅絕事件持續了近2000萬年,期間有多次滅絕高峰期。

3.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發生在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過渡時期。這是已知的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早古生代繁盛的三葉蟲全部消失。總共約57%的科、83%的屬以及53%的海洋生物的科、84%的海洋生物的屬、大約96%的海洋生物的種滅絕,估計有70%的陸地生物包括昆蟲的物種滅絕了。

4.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過渡時期。約23%的科與48%的屬的生物滅絕。

5.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縮寫為K-T滅絕或K-T事件):6500萬年前,約17%的科、50%的屬、75%的物種滅絕。這次滅絕事件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中的第二位。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從概念上來說,當一個物種的所有存活個體全部死亡,那麼這個物種就會被判定為「滅絕」。「大滅絕」,指的是在一個地質學意義上的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高階分類群(綱、目、科)的滅絕事件或多樣性減少。一次大滅絕發生的原因很多,但是這些原因並不會直接直接導致物種滅絕,而是作為一種推動力存在。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翻開地質歷史,會發現地球曾經發生了五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 這些事件造成當時海洋中至少75%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直到今天,各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仍然對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存有爭議。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對於滅絕因何發生,數十年來科學界提出很多假說。
  • 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由於被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眾多,所以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 關於奧陶紀大滅絕原因的說法有兩種。 1.有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由於大陸板塊是在移動的,在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
  • 地球│五次大滅絕
    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歷經兩個高峰。(中間間隔100萬年,發生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時間: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
  • 研究者稱2.52億年前地球高溫導致生物大滅絕
    史上最大生物滅絕原因找到了核心提示近日,中外古生物研究團隊對距今2.52億年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原來,「高溫」是滅絕的致命殺手!這一成果被刊登在權威的《科學》雜誌上,又被媒體所廣泛報導。而高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地球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你都知道嗎?
    >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超長時間,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時間的幾十倍)。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地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泥盆紀大滅絕3.: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法門階至早石炭紀之際,分為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所以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大多海洋生物消失在此次大滅絕中,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二疊紀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有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突然「消失」,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此次事件持續時間大約30萬年,影響波及全球,造成全球90%的物種消失,即便是躲過兩次生物滅絕事件的三葉蟲,也在此次事件中徹底滅絕了。
  • 地球46億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生命通過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物群,地球也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生命星球。可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基本都滅絕了大部分的生物,最後經過漫長的進化,新的生命物種出現後再一次迎來生物大滅絕。那麼導致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對它們進行探索和分析。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請問第六次什麼時候發生?哪些生物將滅絕?
    地質史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大家都比較關注,因為最後一次距離現代已經6500萬年了,而且除了最後一次基本可以確定是小行星導致以外,其它四次可能連真正的元兇都找不到,有的只是大概率的猜測!那麼地質史上的大滅絕都是怎麼發生的,僅僅只有這幾次滅絕事件嗎?
  • 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
    現在,因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進入第6次大滅絕時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在首都科學講堂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最著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這次大滅絕被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科學家認為,該事件是在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發生的,恐龍並不是這次事件的唯一受害者,當時地球上近50%的生命形式也遭到了滅頂之災。 不過,這並不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4.4億年前,奧陶紀在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中結束了,地球進入冰河期,生物活動歸於冷寂。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在滅絕事件之後,陸地與海洋的生態圈花了數百萬年才完全恢復,此時滅絕的影響可謂空前絕後,故此又被稱為大死亡,在學術上還是稱之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二疊紀「大死亡事件」過後,時間來到了距今2.5億年前,經過數百萬年的生態恢復地球終於又回到了適宜生存的樣貌,這也標誌著中生代三疊紀的開啟。
  • 地球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恐龍滅絕」並不是最具毀滅性的
    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傑克·塞普科斯基的科學家實施了有史以來最瘋狂的生物信息梳理工作,由此引發了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被公認的「五大物種滅絕」,包括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摧毀了非鳥類恐龍,以及二疊紀末期更具毀滅性的大滅絕,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都滅絕了。
  •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百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放在宇宙上百億年的歷史中都是十分頻繁的,而人類文明此刻就在小概率事件的「夾縫」中生存著,誰也不知道宇宙深處正在發生著什麼,或者已經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