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2020-12-04 侃侃科學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

詮釋生物大滅絕

「滅絕」又稱絕種指某個物種完全消失的自然過程,能造成一個物種滅絕的原因很多食物鏈缺乏、棲息地破壞、生育率下降甚至是環境變化,這些都可以讓一個物種的個體數量減少到三十隻以下,這是這個物種的滅絕就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雖然如果提早發現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可以使滅絕的動物「去滅絕」,但你可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就曾經有過50億種物種,但根據科學測定,這些物種已經滅絕了99%,從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巖石中發現了約41億年前的早期生物化石,到現在21世紀的人口大爆炸,你們可曾想過地球生命曾經歷了多少次以新帶舊,地球有過幾多滄海桑田呢?

圖 / 奧陶紀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奧陶紀是距今4.4億年前的地質年代,這是用來描述地球大尺度歷史事件的時間單位,一般只用在地質學和考古學種使用,我們不用知道這些什麼奧陶紀、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劃分的?大家只需要知道某某系代表著多少年前到多少年輕時間範圍就可以了。

地球生物起源於海洋,在奧陶紀的地球上淺海廣布、氣候溫和是浮遊生物的種類與數量都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我們熟悉的三葉蟲就是與奧陶紀繁盛的典型生物,在陸地上綠草佔據了大部分海岸線的沃土,並以菌根共生的方式從而在陸地上擴張,這些就是奧陶紀生物繁盛的模樣。

4.45億年前岡瓦那超大陸移動至南極地區,陸地上形成了厚厚的積冰。這些冰川連接著海水進而連鎖反應影響到全球的環流變化,其後果就是,導致了全球進入了一段很長時間的冰河時期。本來溫和的氣候環境逐漸變得惡劣海水溫度迅速下降了五度,海平面降低了沿海的生物圈遭到破壞,本在海岸線生長的植物被殺死、苔蘚動物、腕足動物、珊瑚、浮遊生物、三葉蟲等大量減少,這就剩85%的物種滅絕異事件,一時間世界陷入冷寂。

圖 / 三葉蟲

這次生物大滅絕4.39億年前,距地球六千光年的一顆恆星衰老死亡進而爆發出強烈的伽馬射線。伽馬射線穿過宇宙空間擊中地球,雖然只有短短十秒,但也使得地球的臭氧層遭到破壞紫外線長驅直入,殺死了大量的原始浮遊生物,進而引起了連鎖反應造成大滅絕。

不過,無論過程如何結果都是地球上85%的物種滅絕地球短暫的繁盛狀態被打破,一切歸於寂靜,等待下一次物種的在爆發這就是奧陶紀紀滅絕事件,也成為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4.4億年前,奧陶紀在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中結束了,地球進入冰河期,生物活動歸於冷寂。在這片冷季中,志留紀開始了,淺海、海岸、陸地上的動植物在幾千萬年的演化中種類和數量逐漸豐富了起來,兩千五百萬年後志留紀結束,泥盆紀開始。自此之後的蕨類植物逐漸繁盛,也是在泥盆紀時期海納螈登陸陸地顯示出四足動物的特徵。

此後,昆蟲和兩棲動物興起,地球生物演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在泥盆紀開始的三千多萬年後,也就是距今3.7億年前,當地球生物呈現出異常繁盛之事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初期,3000億立方千米的巖漿衝出了地球外核。從西伯利亞地區的海床中噴出,海水開始沸騰海洋溫度大幅提高,導致大量生物被燙死,似乎巖漿遇海水產生大面積化學反應,酸化的海水使得倖存的生物無法呼吸進而死亡。

5000年後,汙染物擴散是大氣中形成的溫室氣體,全球氣溫迅速升高,並伴隨著酸雨降下高溫環境使得更多的動植物滅絕。全球生命都在經歷這場駭人的災難整個地球有如烈火地獄般滅絕,持續了150萬年,地球終於迎來了第一次降雪量,大雪持續了數年,幾乎覆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地區。

伴隨著氣溫下降,迅速的生物經歷如此劇烈的急冷急熱便開始大量死亡海洋中的動物基本滅絕,地球從烈火地獄一下子變成了寒冰地獄生物的蹤跡幾近消失。因為此次滅絕事件的成因,現在地質學上也將其叫做「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已成為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

在泥盆紀後期的大滅絕事件結束後,因為海洋的生物幾乎全部滅絕,只有給一些海洋微生物創造了生存空間。

微生物大量繁衍植物面積逐步擴張,搭配的植物也給地球製造大量氧氣。在50萬年後,地球重新恢復了生機。泥盆紀就在這災難過後的希望中結束了,緊接著繁榮的石炭紀緩緩而來,在這段時間裡,古蕨類植物演化生長形成了壯觀的森林。同時,裸子植物出現軟骨魚類支配著海洋,昆蟲和脊椎動物種類繁盛佔據著陸地的資源。

石炭紀也在如此形勢的場景中過渡到了二疊紀,其地殼運動活躍使得陸地面積進一步增大,海洋面積縮小,自然地理環境產生了變化,以此促成了生物界的演化。二疊紀如同生物的盛世一般,已經有了現代都讓生物的影子了。

直到二疊紀紀末期,距今2.5億年前根據地質學研究,此段時間發生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但是詳細原因一直未名,我們只知道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消失96%的海洋生物消失。

據推測,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多個行星撞擊或是連續性的火山爆發,甚至是因為大陸的面積增長而造成的乾旱氣候增加亦或者是所有可能原因的複合。在滅絕事件之後,陸地與海洋的生態圈花了數百萬年才完全恢復,此時滅絕的影響可謂空前絕後,故此又被稱為大死亡,在學術上還是稱之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

二疊紀「大死亡事件」過後,時間來到了距今2.5億年前,經過數百萬年的生態恢復地球終於又回到了適宜生存的樣貌,這也標誌著中生代三疊紀的開啟。

當時的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名為盤古大陸。因為三疊紀時期只有一塊超級大陸,大陸內部氣候乾旱,所以這時植物便有了許多耐旱的特性。陸地上裸子植物逐漸興盛繁茂,在海洋中現在珊瑚種類帶上形成了珊瑚群,海生爬行動物出現沒繁衍,並且地球未來的霸主恐龍就此演化誕生了。

三疊紀5000萬年的繁盛帶來的地球的無限生機,但是,隨著時間來到三疊紀晚期一次大滅絕便悄然降臨了,這次滅絕災難在地質上沒有明顯標誌,人們只是發現海平面的下降過後又突然上升了,由此造成了大面積的還是缺氧這時的水生生物大面積缺氧致死,能推斷原因可能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從而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不過也只是可能,此事大滅絕只有造成70%的物種滅絕以及盤古大陸的分裂這些結果。但過程我們現今卻無法得知。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距今2億年前三疊紀再一次大滅絕中結束了,而後侏羅紀開啟了。我們一聽到侏羅紀腦海中就會下意識地想到恐龍,仿佛現代人的意識裡恐龍已經和侏羅紀掛鈎了。的確在侏羅紀初期,地球還是處在生態的恢復起各種動物植物少之又少,本來喧囂的地球一下子便安靜了下來,就是在這時恐龍大肆繁衍,並在生態圈中逐漸佔領了海洋、陸地、天空的霸主地位,儼然一副食物鏈頂點的驕傲模樣持續了1.4億年。

從恐龍2億年前的三疊紀的出現到交替侏羅紀再到1.45億年前侏羅紀結束,白堊紀開始,隨後又過了8000萬年,直到又一次大滅絕事件的到來讓這些地球霸主就此消失恐龍時代霎然終結,這就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因此恐龍滅絕的原因就是幾乎等同於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最普遍的說法就是在距今六千五6500年前一顆10公裡寬、2萬億噸重的小行星碎片撞擊地球砸到了中美洲尤卡坦半島附近,現在我們依然能看到這個隕石坑撞擊當時所產生的能量十分巨大的,但這次撞擊註定不會是「短痛」其「長痛」還在後面呢。

小行星的撞擊引發了巨大且難以想像的地震、海嘯撞擊所產生的氣體和灰塵在大氣層形成了高溫高密度的雲層,雲層包圍著地球是太陽光無法照射在地面,地表溫度迅速降低,植物萎動物餓死。地球上的大型動物尤其是恐龍居然在此次滅絕事件中死去了,只有小型的哺乳動物依靠殘存的食物存艱難度過了地球的凜冬,才有了現在的繁盛。

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長時間的火山爆發也會造成大量的灰塵進入大氣層,降低植物光合作用從而連鎖反應式的大型動物滅絕。不過,無論是何種方式,如果沒有這次大滅絕事件,我們人類或許就不會出現在地球上。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很多人好奇,不是只有五次生物大滅絕嗎?白堊紀結束就是新時代的人類該出現了,但是你沒有聽錯確實有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且就是現在。

據統計,全世界每天就有75個物種滅絕,每小時有三個物種永遠消失在時間長河,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以前任何一次生物大滅絕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的大死亡事件都自愧不如。而這些並不是因為什麼火山爆發或是伽馬射線之類的,而是因為人類近百年來人類幹預下的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

甚至有時候我們發現新物種的速度還比不上它們消失的速度,有些生物人類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他曾經也和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生存過,人類的觸手真是無所不及。居住地擴張造成的環境破壞,生產發展所使用的自然資源科學進步所帶來的遺留物排放,甚至是人類一手造成的溫室效應這些都是現階段生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當然原因有很多,但全有人類的幹預在裡面,如果我們消極的來思考只能發現我們自己也沒有什麼辦法。人類不斷繁衍擴張只是生存的需要,這是發展的定力,現在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避免這一點。只要地球上還存在集體之間的競爭,還存在一定的差異,還生存的需求,那我們就永遠都無法避免其他生物的逐一滅絕,卻永遠無法避免資源的底層需求,永遠無法避免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對地球的改變。

所以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界建立生態保護區制定瀕危物種保護措施,這都是我們現階段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我們說了那麼久的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多樣性,可到頭來望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

轉頭回想過去幾千年的人類發展史,我們為這個生態又做了什麼呢?但好在至少大家都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做出了很多改變和措施。雖然有些話我們說了無數遍,但他確實是避免人類走向滅絕的諫言,是幾千年來知道以後都不會過時也不會變的真理。那就是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因為此次滅絕事件的成因,現在地質學上也將其叫做「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已成為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請問第六次什麼時候發生?哪些生物將滅絕?
    地質史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大家都比較關注,因為最後一次距離現代已經6500萬年了,而且除了最後一次基本可以確定是小行星導致以外,其它四次可能連真正的元兇都找不到,有的只是大概率的猜測!那麼地質史上的大滅絕都是怎麼發生的,僅僅只有這幾次滅絕事件嗎?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來臨,人類就是罪魁禍首!盤點前五次大滅絕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又稱泥盆紀大滅絕,發生在3.77億年前,大約72%的生物滅種;泥盆紀是脊椎動物發展的高峰期,魚類成為了海洋中的霸主,比如鄧氏魚身長可達10米,屬於當時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
  • 六次生物大滅絕,前五次早已經歷,第六次卻已離我們不遠
    你們知道在人類之前的那些生物為什麼都滅絕了嗎?地球一共經歷了多少次這樣的物種滅絕事件?在瑪雅文獻中所記載的5個太陽紀中,就詳細的記錄了他們滅絕的原因。無獨有偶,在世界歷史上,地球的物種也經歷了5次大滅絕,那這五次滅絕事件都有哪些原因呢?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在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上就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使地球生命徘徊於徹底滅絕的邊緣,好在生命的種子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那麼,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具有某種必然性呢?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只不過人類私心的認為自己是有所不同的,這是因為地球上曾經雖然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依照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人類能夠推算出來的大約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五次,每一次生物大滅絕到來的時候,都會使得80%甚至以上的生物死亡,那如果地球上再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的話,這次消失的會不會就是我們人類的呢?地球上曾經經歷的多次的生物大滅絕。
  • 地球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已經來臨,人類會是罪魁禍首嗎?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已經發生過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以及已經悄然臨近的第6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理視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
  • 面對可能發生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應該怎麼做?
    地球自誕生一直到現在,地球上的生命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而現如今的人類是十分幸運的,並沒有碰到任何一次。在早已發生過的五次大滅絕中,每一次地球上的生物都遭到了血洗。像第四次大滅絕,雖然使得生物從二疊紀向三疊紀發生轉變,但是當時地球上96%的物種都已完全死亡。
  • 細數地球史上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你可能不知道,第六次已經到來
    自從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人類已知的已經有過五次比較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而在這五次重大生物滅絕事件中,幾乎每一次都會將一種物種推向頂峰,然後再推倒重來。引發生物滅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板塊移動等等。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災難!地球發生過五次大滅絕,我們正在經歷第六次!】
  • 地球上發生過五次大滅絕,都有哪五次?
    歷史上地球曾經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也就是說,地球上曾經存在著6代霸主,但前五個霸主都因為生物滅絕退出了舞臺。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5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在地球40億歲時,也就是距今4.4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科學家把這一次大滅絕稱之為:奧陶紀大滅絕。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五次生物大滅絕或許和太陽公轉有關,第六次會在3000萬年以後
    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原因,太陽公轉就是一種新的假說。該理論不再拘泥於地球上的條件,而是從太陽系運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但這些是生物界內部的爭鬥,整個生物界還得提防大滅絕事件再次上演。生物界的演變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漫長的歷史中,總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次大滅絕都會對生物界造成毀滅性打擊,超過八成的生物喪生,活下來的生物日子也不好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恐龍滅絕,宣告了一個統治地球上億年的動物走向了末路。
  • 恐龍是第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不僅正在發生,而且還在加速
    我們知道地球上生物曾發生五次生物大滅絕,而現在第六次大滅絕將因人類影響而開始。科學家警告說,我們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上個世紀,數百種獨特,珍貴的動物生命消失了。這就是大規模物種滅絕的樣子,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部分。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為什麼會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會來臨?
    尤其是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生物大滅絕的悲劇就會在地球上發生。迄今為止,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和數不清的小滅絕。根據大衛.駱普與傑克1982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地球至少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現在也有部分科學家提出,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