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發生過五次大滅絕,都有哪五次?

2021-01-18 鍾銘聊科學

我們知道,生物的分類為界、門、綱、目、科、族、屬、種。智人的分類就是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族、人屬、智人種。


生物大滅絕並不是指一個物種滅絕,而是整個科、目、綱的生物全部都滅絕。比如:我們較為熟悉的恐龍大滅絕,就屬於整個目被滅絕。事實上在恐龍時代不僅恐龍被滅絕,還有其他目的生物也滅絕了。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概6200萬年一次。歷史上地球曾經出現過5次生物大滅絕,也就是說,地球上曾經存在著6代霸主,但前五個霸主都因為生物滅絕退出了舞臺。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5次生物大滅絕。

第一次大滅絕

在地球40億歲時,也就是距今4.4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科學家把這一次大滅絕稱之為:奧陶紀大滅絕。

我們知道,早期的地球由於臭氧層還未形成,因此太陽的紫外線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紫外線帶有輻射,大量的輻射會造成生命無法誕生。


因此,早期的生命誕生於海洋熱泉口附近,這是因為深度海水可以隔絕紫外線,熱泉可以保證能量來源。


而在奧陶紀時,生命還離不開海水, 因此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海洋生物(有極個別生物已經上岸,但陸地之於奧陶紀生命來說,相當於沙漠之於人類)

在這個時期,海洋無脊椎動物的種類異常繁榮,可以說無脊椎動物就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

但是好景不長,「第一代霸主「還沒統一陸地,就被全球變冷的氣溫給滅絕了85%,其他倖存生物繼續在地球上生存。


關於全球變冷,其實也很好理解。我們知道,地球溫度從來不是穩定不變的,而是有一個周期,比如:大冰期和間冰期。

在大冰期期間,全球氣溫變冷,海洋被冰封,整個地球像是被凍住了一樣。直到間冰期氣溫才會上升,溫度適宜人類生存。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冰期每個1.5億年會出現一次,在兩個大冰期之間就是間冰期,目前我們就生活在間冰期。


而奧陶紀很不幸,就是大冰期。科學家發現,在4.5億年前的奧陶紀末,冰河時期出現。時至今日,奧陶紀大冰期的痕跡還可以在撒哈拉沙漠中找到。氣溫劇烈變化,海水大面積冰封,因此引起了第一次地球生物大滅絕。


第二次大滅絕

在地球41.45億歲時,也就是距今3.65億年前,地球進入了泥盆紀晚期。這一次地球的霸主是魚類。相比於奧陶紀時代,在泥盆紀時代生物演化的更複雜一些,兩棲動物和脊椎動物開始出現,植物也開始走向陸地。但全球數量最多的,還屬於各種各樣的魚類,因此 從數量上來看,魚類是地球上第二代霸主。


和第一次生物大滅絕一樣,在泥盆紀時代,生物滅絕了近65%,不過這個時期海洋生物滅絕的比例比陸生生物滅絕的比例要高很多。這主要和泥盆紀的滅絕原因有關。

在泥盆紀時代,地球的大陸和海洋並不是如今的版圖,而是如下圖。


在這個時期,有一個300億立方千米被稱為「超級地幔柱」的巖漿,脫離了地核,於是,超大質量火山爆發。大量高溫氣體融入海水,造成海水沸騰,直接殺死一批生物。不僅如此,巖漿還使海水酸化,導致環境劇烈變化,很多不適應的生物又被淘汰了一批。


巖漿噴射出的大量有毒氣體也會造成酸雨,給泥盆紀時代的生物帶來了大量的災難。超級巖漿爆發帶來的影響非常非常深遠,直到爆發200萬年後地球生命才從陰影中走出來,微生物才開始大量繁殖。

第三次大滅絕

在地球42.5億歲時,距今2.5億年前,地球迎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這一次又被稱為二疊紀大滅絕,超過96%的物種都在這一次消失了,比如:著名的三葉蟲。


關於這一次的生物大滅絕,科學家有很多解釋,比較合理的一個解釋是大陸漂移說和自然災害說。和泥盆紀時代一樣,二疊紀時代的世界大陸和海洋也不是現在的模樣,但不同的是,這個時期地質活動比較活躍,各個板塊之間的運動相對加速。


我們知道,板塊活動會引起火山和地震的爆發,比如:我們現在的地震帶和火山帶就是位於各大板塊連接之間。


而二疊紀地質活動比較活躍,這也意味著火山和地震爆發的比較頻繁,對生物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打擊。

另一方面,在二疊紀時代還發生過海平面下降,導致很多生物失去了生存空間的災難。還有,由於海平面下降,因此有些地方海底會暴露在陸地上,海底的有機物會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因此消耗了地球大量的氧氣,釋放出二氧化碳,造成溫度上升。現在地層中還存在著大量富含有機物的頁巖就是支撐這一假說的證據。


因此,關於這個時期的生物滅絕,主流說法是大陸漂移說和自然災害說。而這次的物種大滅絕也是幾次物種大滅絕當中最嚴重的一次。

第四次大滅絕

距今2億年前,三疊紀時期也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這一次共有76%的物種消失殆盡。這一次的地球霸主為「爬行動物」。

和前幾次相比,這一次生物大滅絕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標誌,但滅絕的原因似乎與缺氧有關,具體還需要等待科學家研究才可以解答。

第五次大滅絕

白堊紀末期恐龍大滅絕。這一次生物大滅絕我們比較熟悉,因為恐龍是上一代的地球霸主,而他們留下的化石也比較多,因此人類對他們可謂是既陌生又熟悉。


這一次生物大滅絕的主流說法和隕石撞擊地球有關。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中的火星外圍,有一個小行星帶,裡面的小行星大概有上億顆大小不等的天體,它們時不時地會在引力的作用下進入到太陽系的內側,所以就有一定的概率撞到太陽系內側的行星上。

只不過,地球很幸運,在外圍有一顆質量比自己大很多的木星守護,因為木星的質量較大,因此引力也較大,大多數行星在進入太陽系內測時,會被木星用引力彈弓的方式清理出太陽系內部。比如:前段時間來太陽系作客的「奧陌陌」就是被木星給送走的。

但是,木星也有失手的時候,恐龍滅絕的這一次,就是木星一次比較嚴重的失手。


證據就是在白堊紀地質界線上,科學家發現了衝擊石英和銥元素,而這些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殘留的證據。也有專家認為撞擊地球的並不是一顆星球,而是多次隕石,撞擊使得大量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導致陽光無法照射到地球表面,因此造成溫度下降,很多生物都饑寒交迫而死。

會不會有第六次大滅絕?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發現來說,地球已經發生了五次大滅絕事件。那下一次是否該輪到人類了呢?


事實上很有可能,畢竟地球生態並不是穩定的,而是不斷的波動。再加上人類自身活動也會給地球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下一輪生物大滅絕何時會到來,誰也無法預計準確。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生物大滅絕還沒到來之前,儘可能保護環境,提高科技水平,這樣或許提高我們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我們目前已知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根據分析,約每2600萬年地球生物會周期性滅絕一次,那麼為什麼地球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呢?其實就是隕石。一項新的研究推測,宇宙中有無數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每顆恆星都有一對雙胞胎伴侶,或許太陽也有。地球上生命的滅絕將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就好像地球上生命的滅絕是周期性的,這證實了宇宙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周期性地接近太陽系。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請問第六次什麼時候發生?哪些生物將滅絕?
    地質史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大家都比較關注,因為最後一次距離現代已經6500萬年了,而且除了最後一次基本可以確定是小行星導致以外,其它四次可能連真正的元兇都找不到,有的只是大概率的猜測!那麼地質史上的大滅絕都是怎麼發生的,僅僅只有這幾次滅絕事件嗎?
  • 地球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地球上都經歷過什麼樣的「大滅絕」呢?如果某個時間段的地層中「科」的數量有大幅度減少或新物種的出現率降低,那麼可以推測這個地層中可能有滅絕事件發生。No.2 查看滅絕事件發生的速率滅絕事件在任何時期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如果在一個特定時間段裡出現的頻率增加,說明這個時間段走向滅絕的物種很多,那麼就可以判斷出這個時間有發生大滅絕的可能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在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上就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使地球生命徘徊於徹底滅絕的邊緣,好在生命的種子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那麼,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具有某種必然性呢?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的行為讓第六次提前了?
    自大爆炸以來,宇宙已經150億歲了,而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地球,年齡也才46億歲,還不到宇宙的三分之一!而地球生物從出現到現在也僅僅是6億年,但是地球生物在這佔據不到地球三分之一的6億年裡,生物已經遭受過5次物種大滅絕了!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雖然如果提早發現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可以使滅絕的動物「去滅絕」,但你可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就曾經有過50億種物種,但根據科學測定,這些物種已經滅絕了99%,從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巖石中發現了約41億年前的早期生物化石,到現在21世紀的人口大爆炸,你們可曾想過地球生命曾經歷了多少次以新帶舊,地球有過幾多滄海桑田呢?
  • 盤點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但第六次我們卻「視而不見」
    在瑪雅文獻中記載的五個太陽紀以及它們是如何毀滅的,無獨有偶,在地球的歷史中世界的物種也經過五次大滅絕毀滅的方式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可怕的「生物大滅絕」。雖然如果提早發現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可以使滅絕的動物「去滅絕」,但你可知道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就曾經有過50億種物種,但根據科學測定,這些物種已經滅絕了99%,從澳大利亞大陸西部巖石中發現了約41億年前的早期生物化石,到現在21世紀的人口大爆炸,你們可曾想過地球生命曾經歷了多少次以新帶舊,地球有過幾多滄海桑田呢?
  • 有沒有躲過地球五次大滅絕的生物?
    如果我們考慮躲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的生物時,考慮上進化這個因素,那麼今天倖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躲過這五次生物大滅絕危機的生物。 如果不考慮進化這個因素,那麼幾乎沒有任何生物能從生命開始出現,一直演化到今天。
  • 地球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你都知道嗎?
    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地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泥盆紀大滅絕3.: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法門階至早石炭紀之際,分為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所以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大多海洋生物消失在此次大滅絕中,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地球│五次大滅絕
    奧陶紀末期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其分布範圍包括非洲,特別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維亞以及歐洲的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等地。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冰川鎖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豐富的沿海生態系統被破壞,導致85%的物種滅絕。)
  • 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當中?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二疊紀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有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突然「消失」,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此次事件持續時間大約30萬年,影響波及全球,造成全球90%的物種消失,即便是躲過兩次生物滅絕事件的三葉蟲,也在此次事件中徹底滅絕了。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其實地球上根本不止五次生命大滅絕,從三十八億年前第一個生命誕生開始到寒武紀的滅絕性事件並未做記錄,而此後到白堊紀最後一次生命大滅絕就結束了嗎?其實從第四紀到上新世,陸陸續續還有很多次生命大滅絕,而且最近一次就發生在不久以前。
  • 為什麼會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會來臨?
    什麼是生物大滅絕?「生物大滅絕」這個詞彙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但是很少人真的了解這事咋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話說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地球上至今為止已經生活過100億種物種。比今天的人類都多,但是絕大多數的物種,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地球歷史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又如《聖經》中記載的「史前大洪水」等自然災害。但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中類似災害卻不止發生過一次,並且還給出了幾種明確的計算結果,如唐初國子監算經之一的《周脾算經》記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 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
  • 【地理視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是什麼,地球是否正處於第六次大...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誕生於30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5.4億年前左右,然後接下來的5億多年間,發生過幾十次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
  • 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 是什麼引起五次生物大滅絕?
    然而,由於人類歷史相對於地球歷史非常短暫,要闡明這樣一個事關地球生物圈發展趨勢的關鍵問題,僅僅依據人類觀察所獲得的幾百至上千年的數據,是難於給出明確答案的,人類歷史時期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趨勢應該納入到地質歷史中去分析和研究。在整個顯生宙的歷史中發生了至少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曾經導致當時的地球生物多樣性明顯減少,對整個生物圈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