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代科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線性認識不同,古文化尤其是中華傳統文化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周而復始的循環,如歲月年復一年,如季節四節更迭,如朝代分分合合,如星辰周而復始,包括文明與物種在內也是如此。《漢書·藝文志》記載,中華文化群經之首的伏羲易學在傳承過程中便至少經歷過三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與人群,首先是伏羲、女媧所在的上古時期;其次是黃帝與蚩尤所在中古時期;之後才是文王與孔子所在的近古時期。因此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世歷三古,人更三聖」.。

那麼文明因何周而復始?中華古籍記載因為周期性的自然災害,如大小冰河時期。又如《聖經》中記載的「史前大洪水」等自然災害。但在中國的文獻記載中類似災害卻不止發生過一次,並且還給出了幾種明確的計算結果,如唐初國子監算經之一的《周脾算經》記載:「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 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生數皆終,萬物復始。」

按照《周脾算經》中的算法驗證,公元前2300年——2500年之間應當發生過一次規模不小的自然災害,因為這4500年間的歷史有據可查,並沒有發生過驚天動地的自然災害。只有《聖經》中記載的,發生在公元前2350年左右,歷時四十九天的持續降雨與之吻合。因為同一時期,中國也有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但很顯然中國的降雨強度沒有歐洲具有毀滅性,而緯度更低的埃及地區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同一場災難,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抵禦災害的能力不同,造成的危害與影響也不同。因此不能因為眾人口中的描述不同就否定它們是同一場自然災難的可能性。但類似的自然災難應當發生過不止一次,如柏拉圖口中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瑪雅人口中已毀滅了多次的太陽季。

以上猜測看似荒謬但卻與地質學,古生物學的諸多考古結論吻合,否則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為何會周而復始的出現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白堊紀等一系列的物種大滅絕?

與其爭論二十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三葉蟲上的奇怪鞋印。

不如好好地研究並未徹底失佚的上古文化《易經》,如果您也對《易經》感興趣請關注此號,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內容將持續為您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