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發生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二疊紀大滅絕最嚴重,90%以上的物種消失

2020-11-23 騰訊網

在地球的演化歷史中,曾出現過許多奇形怪狀、或大或小的生物,但現存至今的卻寥寥無幾,而導致它們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環境的劇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史上發生過的幾次物種大滅絕事件。

首先讓我們看看地質年代表

一.奧陶紀大滅絕事件

奧陶紀大滅絕也稱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因發生在奧陶紀而得名。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於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奧陶紀是地球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世界許多地區都廣泛分布有海相地層,奧陶紀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區(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較寒武紀更為繁盛。

在奧陶紀大滅絕中,有約80—85%的物種消失在這場災難中,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由於被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眾多,所以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

關於奧陶紀大滅絕原因的說法有兩種。

1.有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由於大陸板塊是在移動的,在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當陸地匯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除此之外,奧陶紀末期4億多年前英國還發生了3次大規模8級火山爆發,可能也導致了全球變冷,並殺死了大量生物,最終導致了大部分物種的滅絕。這也是目前的主流理論。

2.伽馬射線暴。有科學家認為在當時距離地球6000光年的一顆衰老恆星發生爆炸,釋放出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在穿越了宇宙後,當時地球被射線擊中,伽馬射線摧毀了30%的臭氧層,導致紫外線長驅直入,浮遊生物因此大量死亡,在食物鏈中,浮遊生物屬於海洋中的生產者,而當時的奧陶紀大部分地區被海洋覆蓋,生產者的消失,導致食物鏈斷裂,產生饑荒。同時被伽馬射線打亂的空氣分子重新組合成帶有毒性的氣體,這些氣體遮擋了陽光中的熱量,地球因此一度沒有任何生機。

伽馬射線暴

二.泥盆紀物種大滅絕

泥盆紀大滅絕又稱中晚泥盆紀大滅絕、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為第二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這次滅絕呈現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而被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次事件時間相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

導致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3000億立方千米的巖漿不知道為啥脫離了外核,從西伯利亞地區噴湧而出,導致周圍的海水沸騰,殺死了大量生物,同時當時出現了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巖漿中大量有毒氣體洩露在空氣中、大量海藻導致海水缺氧。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嚴重的災難——超級地幔柱滅絕事件。

三.二疊紀物種大滅絕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毫無爭議的是,這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屬於五次中最嚴重的一次。

現今對二疊紀大滅絕原因的主流理論是劇烈的火山活動,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下面發現了綿延數千公裡的火山巖,這一套巖石的分布區被稱為"西伯利亞大火成巖省"。實際上,二疊紀末的大規模火山活動從2.6億年前中國的峨眉山玄武巖噴發一直到2.5億年前西伯利亞的玄武巖大火山噴發。連綿數千公裡的地殼被火山熔巖撕裂,巖漿如洪水般湧出,在數千萬平方公裡土地上肆虐蔓延,總的說來,在那個時間段裡,地球表面基本上被火山巖漿給覆蓋,這也導致了絕大多數物種慘遭滅種。

四.三疊紀物種大滅絕

三疊紀介於二疊紀與侏羅紀之間,2.03億年前,地球正處於三疊紀晚期,此時的地球與現在的有很大不同,當時地球上所有陸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塊超級大陸:盤古大陸也就是泛大陸。但這塊超級大陸在當時屬於即將分裂的狀態。軟流圈的巖漿活動異常劇烈,在其中形成巨大壓力,最終巖漿噴湧而出,形成物種大滅絕,還將盤古大陸切割成兩半:勞亞古大陸和岡瓦納大陸。

因此,導致這場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還是頻繁而劇烈的火山活動。其主要的災難因素有:火山噴發導致的滾燙的蒸汽和1800立方千米巖漿,巖漿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連下數萬年的酸雨、極低的含氧量……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中大西洋巖漿區滅絕事件。

五.白堊紀物種大滅絕

相信這是大多數小夥伴最為熟知的物種滅絕事件。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為中生代最後的一個紀,始於距今1.37億年,結束於距今6500萬年,其間經歷了7000萬年。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在白堊紀都經歷了重要變革,位於侏羅紀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堊紀物種滅絕事件中,侏羅紀以來長期統治地球的恐龍全部滅絕了,同時全部菊石類滅絕。這也是恐龍大滅絕的由來。

關於這次滅絕,最通常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6500萬年前,一顆十公裡寬的小行星碎片抵達地球,它質量達20000億噸,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從每小時6.5萬公裡增加到7.2萬公裡,合每秒20公裡,這麼快的速度,大氣層根本無法減速。它進入大氣層,開始燃燒,溫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陽表面的100萬倍,它飛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當時的中國東海岸也能看見它。它5秒內就穿越了近地大氣層,爆炸威力相當於1億兆噸TNT當量。它撞擊了墨西哥灣淺水區,那裡的海水被蒸發,以每小時16萬公裡的速度衝擊外太空。撞擊使大量的氣體和灰塵進入大氣層形成了一片溫度高7800℃的雲層,5小時內,這片熱雲便包圍了地球,但卻難以消散,小行星還引發了地震和海嘯,致使火山大量噴發,雲層厚幾千米,以至於陽光不能穿透, 全球溫度急劇下降,這種黑雲遮蔽地球長達數十年之久,植物不能從陽光中獲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類和成片的森林逐漸死亡,食物鏈的基礎環節被破壞了,大批的動物因飢餓而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龍。

下圖是五次滅絕中生物數量的折線圖。

果然,大自然的偉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不知道要是未來也出現這種人類無法抵抗的災難,我們該如何應對?有好點子的小夥伴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妙計。

相關焦點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在宇宙中運轉了46億年之久,46億年裡地球上的物種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演變,有些物種適應了大自然的變化存活至今,有些物種卻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逐漸走向滅絕,有科學家統計出從古至今地球上一共出現過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距今4.49億年前的奧陶紀大滅絕、3.7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滅絕、1.95億年前的三疊紀物種大滅絕和
  • 地球經歷過幾次物種大滅絕?(史前物種大滅絕)
    ,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8%的海洋物種滅絕。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如果沒有海納螈,就沒有今天的人類。
  • 地球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你都知道嗎?
    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地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為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泥盆紀大滅絕3.:距今約3.77億年前的晚泥盆紀法門階至早石炭紀之際,分為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因發生在晚泥盆法門階的早期,所以稱為法門大滅絕,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石炭紀與泥盆紀交接,兩事件中間間隔100萬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種滅絕事件,大多海洋生物消失在此次大滅絕中,該滅絕事件五次物種大滅絕中時間持續最長的,大約持續了兩百多萬年或更長。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進化之道的一個重大的突破,最早的陸地脊椎動物海納螈登上了陸地。
  • 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
  • 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無數物種徹底消失,人類或許正經歷第六次
    寒武紀大爆炸以後,地球出現過形形色色的生物,但最終卻因氣候的變換,生存環境的改變,而導致滅絕,其中,最著名的生物大滅絕共有五次,今天就來說一下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看完之後,我們會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我們人類,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的到來。第一次:奧陶紀大滅絕奧陶紀開始於公元前5億年,持續了長達6500萬年,是歷史上海域最廣泛的時期。
  • 地球│五次大滅絕
    (中間間隔100萬年,發生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種滅絕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時間: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導致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 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
  • 2100年,地球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在近5.5億年歷史中,地球已經歷過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每次都會造成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短時間內從地球上集群性消失。而現在,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植物生存環境破壞、自然資源過度開發以及汙染和氣候變化,物種正以比過去快千倍的速度滅絕,專家們預言稱,人類正在迎來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罪魁禍首」或是細菌
    他和同事們認為,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持續了成千上萬年,而不是像小行星撞擊地球那樣一下子把動植物毀滅。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生有脊椎動物滅絕。著名的三葉蟲、叱吒海洋數億年的海蠍子都消失了。  福尼爾說:「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是生物最接近全部滅絕的一次。」他認為,不少存活下來的物種是幸運地「苟且偷生」,只有少數硬捱過了那段時光。
  • 歷史上五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嚴重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在奧陶紀與志留紀之間隔著一起大規模物種大滅絕——伽馬射線暴。在此次物種大滅絕中,60%的物種滅絕,主要滅絕動物有:圓月形鐮蟲、彗星蟲、原始生物。奧陶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485.4±1.9Ma(Million Anniversary,百萬年、),結束於443.4±1.5Ma。
  • 地球誕生以來的五次大滅絕,最慘的並不是恐龍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有了20多萬年的歷史了,其實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已經前後發生了5次大滅絕。下面小編給大家列舉一下這五次大滅絕。第一次滅絕時間是在4.5億年前,叫做奧陶紀,這次滅絕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顆超新星釋放了非常強悍的伽馬射線,雖然沒持續幾分鐘,但是極大的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
  • 地球正在經歷第6次物種大滅絕?
    現在,因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進入第6次大滅絕時期。7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在首都科學講堂上,呼籲保護生物多樣。■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自然》雜誌稱,50年後100多萬種陸地生物將從地球上消失。
  • 地球上有五次大滅絕,請問第六次什麼時候發生?哪些生物將滅絕?
    地質史上的五次大滅絕事件大家都比較關注,因為最後一次距離現代已經6500萬年了,而且除了最後一次基本可以確定是小行星導致以外,其它四次可能連真正的元兇都找不到,有的只是大概率的猜測!那麼地質史上的大滅絕都是怎麼發生的,僅僅只有這幾次滅絕事件嗎?
  • 地球的二疊紀——三疊紀物種大滅絕中,蟑螂為什麼活下來了
    大約距今2.5億年前,在二疊紀與三疊紀之間,發生了一次極其可怕的物種滅絕,是五次物種大滅絕裡最嚴重的一次,大越98%的物種滅絕了。當時西伯利亞地區發生了有史以來最恐怖的火山爆發事件,地殼被炸開了一個直徑50公裡的大口子,無數地幔物質噴湧而出。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是從那個時候至今的5億多年時間中,地球上經歷了至少5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分別是:第一次物種大滅絕,又稱奧陶紀大滅絕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史上第一次物種滅絕事件發生了,約85%的物種滅亡,原因被認為是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不過具體原因一直有爭議,國際古生物學界為滅絕原因爭論了30多年。
  • 美國科學家:細菌致二疊紀九成生物大滅絕
    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過一次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科學家此前曾提出火山噴發、氣候變化、隕石撞擊等多種理論探索「大滅絕」的原因,但均未盡人意。  細菌猛增產生大量沼氣  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多樣性總體變化曲線,紅色箭頭是最慘烈的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大滅絕。  這種細菌名為「甲烷八疊球菌」。它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很早就存在於海洋中,至今仍生活在油井、垃圾堆以及牛等動物的內臟裡。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但是別看這個地球現在這樣一片生機勃勃的模樣,在地球成長的過程中,可是經歷五次大大小小的災難。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
  • 生物滅絕遠超新物種的產生,人類正處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嗎?
    一個舊物種的消失和一個新物種的出現,是大自然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內物種消失的速度遠大於新物種出現的速度,就會造成地球物種的減少,我們稱之為生物大滅絕,有足夠證據表明,我們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當中,生物滅絕速度是正常的一千倍,是前面五次大滅絕速度的一百倍。
  •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而下一次最可怕!
    據科學家探索發現,其實我們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了一半以上。美國太空總署(NASA)認為,原因可能是一顆超新星釋放出了極強的伽馬射線,摧毀了地球上一半的臭氧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