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2020-11-22 騰訊網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種滅絕一直在發生。事實上,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形式有90%以上已經滅絕,一種生物滅絕了,會有另一種生物演化出來,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過去5億年中,有5個物種滅絕速度很快、在地質時間上相對短暫的時期,殺死了當時50%到90%的生命形式。

最著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導致了恐龍的滅絕。這次大滅絕被稱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科學家認為,該事件是在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發生的,恐龍並不是這次事件的唯一受害者,當時地球上近50%的生命形式也遭到了滅頂之災。

不過,這並不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大約2.5億年前,當時恐龍還未出現,發生了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當時近90%的地球生命滅絕了,這是已知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關於該事件的原因,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一些人認為是一顆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類似於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近年來,有科學家提出,如今西伯利亞地區在當時的大規模火山活動導致了大滅絕,火山釋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能使海洋酸化,地球變暖,進而導致物種滅絕。

2014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將火山理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他們假設,由於火山釋放出的鎳,導致了產甲烷生物甲烷八疊球菌(Methanosarcina)的蓬勃發展。這種古菌需要鎳才能生存,當鎳進入水循環系統並在世界各地流動時,甲烷八疊球菌也在擴散,釋放出越來越多的甲烷,由此引發的後果是氧氣供應枯竭,進而導致物種滅絕,它們腐爛的身體為甲烷八疊球菌提供了另一種食物來源,從而釋放出更多的甲烷。

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相信,一種單細胞生物有能力消滅地球上90%的生命形式。也許是小行星、火山和產甲烷生物一起作用的結果?科學家將繼續關注這一事件,並思考我們能否阻止這種規模的滅絕事件再次發生。

過往的大規模滅絕

廣翅鱟目(Eurypterida)動物又被稱為海蠍,在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中滅絕了。

為了更好地了解大規模滅絕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才能在類似事件中生存下來,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已經發生過的物種滅絕事件。到目前為止,地球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結束於4.43億年前,殺死了大約86%的物種;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結束於3.59億年前,殺死了大約75%的物種;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結束於2.51億年前,殺死了大約96%的物種;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結束於2億年前,殺死了大約80%的物種;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結束於6500萬年前,殺死了大約76%的物種。

這些都是導致無數生命消失的事件。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呢?這些事件的起因,聽起來就像是你能想像到的所有可怕景象的集合。火山爆發、流星撞擊、全球氣溫波動,以及大氣和海洋成分的變化,都是造成一次又一次大規模滅絕的原因。更可怕的是,以上滅絕事件大多發生在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裡,而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造成了嚴重破壞。

以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為例,因為規模最大,該事件被稱為「大死亡」(The Great Dying)。一種理論稱,這場大滅絕開始於大約2.52億年前,當時地球上有一塊巨大的陸地,稱為盤古大陸(Pangea)。當時全球氣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這使得盤古大陸內部的沙漠酷熱而乾燥,生命只能勉強維持。

然後,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開始了,熔巖覆蓋了大片土地,並向空氣中噴出大量火山灰和有毒氣體。在短暫的酸雨和全球變冷之後,整個地球開始大規模變暖。來自火山的二氧化碳充滿了大氣,造成了溫室效應。在經過16萬到280萬年的摧殘之後(以我們的標準來看,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但對地球而言並非如此),96%的物種滅絕了。

很顯然,要想在大規模物種滅絕中倖存下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未來大滅絕事件的跡象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地球似乎並沒有處於大規模滅絕的邊緣。即使是專家也承認,在過去的200年裡,只有1%或2%的物種滅絕。相比動輒滅絕75%物種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這一數字似乎微不足道。那麼,為什麼科學家會對滅絕事件如此緊張呢?

我們已經知道,當植物和動物的滅絕速度遠遠快於正常速度(或者稱為背景速度)時,就會發生大規模滅絕。所以,要想知道大規模滅絕事件是否正在發生,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了解當前的物種滅絕率和背景滅絕率。事實上,許多研究已經關注了這一問題。

其中一項較為悲觀的研究估計,所有物種的背景滅絕率為每年每百萬個物種中,有0.1個物種滅絕(即0.1E/MSY),而目前的滅絕率已經接近100E/MSY。這意味著目前地球物種的滅絕速度是正常情況下的1000倍!另一項僅針對哺乳動物研究則較為樂觀,將物種滅絕的背景速率定為1.8E/MSY,目前的滅絕率則為50~75E/MSY。然而,即使是在這種被認為「樂觀」的情況下,目前的滅絕速率也比背景值高出至少27倍。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原因之一是棲息地的喪失。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土地被用來耕種,留給原本生活在那裡的生物的空間越來越小。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短期經濟利益,比如偷獵和過度捕撈,許多物種正因此瀕臨滅絕。

不過,最受關注的解釋是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中,吸收了來自太陽的熱量,導致地球變暖。一些動植物無法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因此走上了滅絕之路。

如果我們確實正在經歷一次大滅絕事件,那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完蛋了。地球歷史上有很多生物都在滅絕事件中存活了下來。

如何避免物種大滅絕?

人類或許可以想出各種地球工程學的方法來應對大滅絕事件,比如通過先進的技術來控制地球氣候。這聽起來很神奇,但也引發了一些擔憂。首先,大規模的氣候實驗幾乎肯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也許在期待科學家拯救人類(以及其他物種)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可以採取一些行動。畢竟,是人類推動了地球走向大規模滅絕,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我們也應該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如果想要阻止物種大滅絕,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應對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可能已經越過了無法回頭的臨界點,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14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們還有一線希望。為了將全球變暖趨勢控制在2攝氏度(避免發生危險氣候變化的標準)以下,我們需要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這一數字有點令人氣餒。

如何減少50%?你可以更多地拼車旅行;購買更節能的汽車;冬天把汽車空調溫度調低一些,夏天則調高一些;騎自行車去上班;儘可能資源回收利用。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小的改變,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效果將是巨大的。就拿簡單的燈泡來說:如果每個美國人都用一個更加節能的燈泡來替代普通的白熾燈,那麼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相當於減少80萬輛汽車。

另一個導致物種滅絕的因素是棲息地的喪失。減少肉類的消費或許會有所幫助。每單位面積的農作物能比牲畜提供更多的卡路裡,因此可以用更少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在畜牧業中,除了放牧牲畜所需的土地外,還需要土地來種植牲畜飼料。

最後,還有偷獵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不要購買瀕危物種的產品(如象牙),儘量從可持續的漁場購買海鮮。我們可以查看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搜索瀕危物種,以及從科研機構尋找海鮮推薦。

最後,沒有人知道我們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也不知道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人類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氣候,上述這些措施可能只會推遲,但無法阻止大規模滅絕的發生。但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並嘗試一切可能。

相關焦點

  • 為何說今天的地球,正在重複3.6億年前「物種大滅絕」
    ,不需要小行星的撞擊依然可以完成,我們地球現在正處在物種大滅絕的階段,雖然整個過程需要幾百萬年,但是如果和地球45億年相比,也就是一瞬間。可是那些軟體動物是沒有堅硬外殼的,而且它們還佔據物種的絕大多數,比如微生物,它們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化石痕跡,所以40億種生物這個數字,只是科學家參照現在生物物種,做出的預估。不過化石從側面提供一個數據,那就是能夠反映生物演變的規律。生物學家們發現,地球大概經歷了5次的大滅絕,在一兩百萬年時間裡,突然大面積的減少。
  • 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 2.5億年前,地球發生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孕育過許多物種,而也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物種滅絕,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五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它們分別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恐龍就是在白堊紀末滅絕的。
  •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百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放在宇宙上百億年的歷史中都是十分頻繁的,而人類文明此刻就在小概率事件的「夾縫」中生存著,誰也不知道宇宙深處正在發生著什麼,或者已經發生了什麼。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對於滅絕因何發生,數十年來科學界提出很多假說。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過5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其中,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毫無爭議地被公認為地質歷史時期嚴重的一次滅絕事件。
  • 2.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究竟有多可怕?
    2.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究竟有多可怕?
  • 一切死亡都有冗長的回聲——物種大滅絕(上)
    一、生生不息萬物有生便有滅,如同個體生命一樣,物種也有壽命。平均來說,物種的壽命不長於1000萬年。地球自誕生以來出現過約40億個物種,其中的99%已經滅絕。物種滅絕是生物演化的正常歷程。如果所有的物種都永世長存,地球上早就擁擠不堪,哪裡有人類崛起的空間?
  • 那些在地球上活了幾億年,挺過多次物種滅絕的生物
    我們都知道,至今地球上已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了,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大滅絕、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物種大滅絕、2.5—2億年前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和三疊紀物種滅絕以及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物種滅絕。
  • 回顧地球歷史上的兩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我們人類能夠倖免嗎?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約是出現在41.5億年前的原生代,細菌可能是地球生命演化的源頭。這兩次生物滅絕事件中,地球上數以億計的生物死亡,但是生命並沒有消失,而是更加堅定的向前進化繁衍。地球生命演化史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古生代末期,也就是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距今大約2.5億年之前。
  • 地球歷史上5次大滅絕徹底改變地球生態(組圖)
    億年前的二疊紀,地球上的生物遭遇了一次大滅絕,幾乎95%的物種種類從地球上從此消失,這一次的滅絕比我們所熟知的6500萬年前恐龍遭遇的那次大滅絕嚴重得多。在上一期的《科學》期刊中,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稱,這次大滅絕不僅僅使許多物種滅亡,更是徹底地改變了地球的生態系統,而這,是其他幾次大滅絕都沒有做到的。  化石揭露這次滅絕真相  這次最新研究團隊的成員,美國芝加哥費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地質學皮特·華格納通過電子郵件向本報記者解釋了此次大滅絕的真實記錄。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造成了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大滅絕發生於4.5億年前,終結了當時地球上85%的物種。科學界暫時認為是臨近恆星的伽馬射線暴重創了臭氧層,進而造成了這次滅絕事件。
  • 2.5億年前地球超級火山爆發,引發90%物種滅絕,差點將生物團滅
    其中合弓綱的動物在2.5億年前的一次大滅絕事件中,差點兒被團滅,這次大滅絕就是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我們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是: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泥盆紀末生物大滅絕,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
  • 極端全球變暖將導致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
    一項新研究顯示,極端的全球變暖將導致海洋動物無法呼吸,並引發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消滅了96%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
  •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2.5億年前,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頃刻間,約有90%的海洋生物物種以及75%的陸地生物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絕大多數生物面臨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氣候發生了突變以及沙漠的範圍普遍擴張,再加上火山爆發等現象造成的一系列影響所致,科學家們曾在二疊紀末期的巖石樣本中發現,該時期部分區域的氣候產生了明顯變化,使得地球兩極出現了巨大的大陸冰川,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冷
  • 地球46億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生命通過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物群,地球也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生命星球。可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基本都滅絕了大部分的生物,最後經過漫長的進化,新的生命物種出現後再一次迎來生物大滅絕。那麼導致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對它們進行探索和分析。
  • 太陽每2.5億年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 與地球生態大滅絕有關嗎?
    地球近6億年來,已經經歷了5次生態大滅絕,現在正值第6次大滅絕時期,這些與太陽公轉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時空通訊認為地球物種大滅絕與太陽公轉沒有什麼關係。太陽50億歲了,地球也有45億歲了,不過這都是按照地球年來計算的,太陽一年應該怎麼計算呢?
  • 2.5億年前隕石撞地球,導致地球96%生物滅絕,也因此造就了人類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並且每次災難都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史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共造成了當時地球96%以上的生物消失,海洋幾乎全部蒸發。
  • 地球46億年歷史,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怎麼能主宰地球?
    人類歷史才500萬年,地球歷史都已經46億年了。和地球歷史相比,人類歷史真的太短了。更為重要的是,在地球歷史上,各類物種已經滅絕了多次,這就告訴我們一個最為深刻的道理——我們要保護環境,人類主宰地球是不可能做到的。下面,我就來說說地球歷史上發生的5次生物大滅絕。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演變和進化,所以才有現在這麼好的環境,提供給生命生存。但是別看這個地球現在這樣一片生機勃勃的模樣,在地球成長的過程中,可是經歷五次大大小小的災難。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是造成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的原因嗎?
    小到電子大到恆星,宇宙時空中的一切都在用無休止的運動,宣示著自身的存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