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稱2.52億年前地球高溫導致生物大滅絕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史上最大生物滅絕原因找到了

核心提示

近日,中外古生物研究團隊對距今2.52億年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原來,「高溫」是滅絕的致命殺手!這一成果被刊登在權威的《科學》雜誌上,又被媒體所廣泛報導。而高溫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二疊紀末大滅絕後持續500萬年的生物銷聲匿跡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大滅絕對我們又有哪些啟示?今天,我們採訪了研究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的賴旭龍教授,請他給我們詳細解讀。

2.52億年前的地球高溫導致生物大滅絕

遼寧日報:作為常識我們已經知道地球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說距今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滅絕事件是最大的一次?

賴旭龍:地球生命經歷了5次生物大絕滅,第一次發生在距今4.4億年的奧陶紀末期;第二次在距今3.75億年的晚泥盆世早期;第三次在距今2.52億年的二疊紀末期;第四次在距今2.08億年的三疊紀末期;第五次在距今65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而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這次全球生物大絕滅,大約有90%的海洋物種和70%的無脊椎動物在該次事件中消失,活躍於古生代的大量生物滅絕,「種」一級生物滅絕了近96%。其他各次大滅絕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種類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可以說,此次滅絕程度是最為深廣的。

遼寧日報: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滅絕這樣的大事件註定要為我們所關注。而二疊紀末這次滅絕是最大的,一定也引起了科學界極大的研究興趣,您的團隊對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進行了研究,那麼造成這次滅絕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賴旭龍:我們和英國利茲大學、德國愛爾蘭根大學-紐倫堡大學在合作研究中發現,導致這次滅絕及其後的早三疊世赤道低緯度區生態系坍塌長達500萬年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氣溫過高。

遼寧日報:高溫是如何得出的?

賴旭龍:簡單的說,通過對牙形石氧同位素比值的計算,首次得到最為詳細和精確的二疊紀末到早三疊海洋溫度曲線,從曲線上得知赤道附近海洋表面溫度最高可達40℃,遠遠高於現代赤道海面溫度,無疑發生了高溫事件,接近了海洋生物死亡及光合作用停止的致命溫度值。

遼寧日報:為什麼要測定牙形石?

賴旭龍:牙形石是地質歷史時期一種像鰻魚一樣的古代魚類的牙齒,一般個體大小為0.1毫米左右。牙形石不僅是劃分海相地層地質年代的標準化石,由磷酸鈣組成的牙形石骨骼也很好地記錄下了古代海水的氧同位素組成。而生物骨架中的氧同位素是由形成時的環境溫度所控制的,通過牙形石標本中氧同位素的比值研究可以恢復數億年以前的古溫度。

遼寧日報:如何確定哪個化石或哪個地區、地層是二疊紀末期的?

賴旭龍:由於地球經歷過多次複雜的改造和變動,地球地質年齡需要從地球自身的物質記錄來探討。地質時代的時間有相對時間(年齡)和絕對時間之分。地質學家根據巖石沉積順序、生物演化的階段性和地質體之間相互的關係確立了地質歷史的相對年代,平時我們說的寒武紀、二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等都是相對地質年代。例如寒武紀是三葉蟲的時代,而在二疊紀-三疊紀時期,牙形石是最好的海相地層劃分時間的生物化石證據。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地質體中的某些放射性元素如鈾等的衰變程度即同位素年齡來測定地質體的「絕對」年齡(時間),比如二疊紀與三疊紀的界線的絕對年齡通過測定,大概在距今2.52億年左右。我們在做這項研究時,通常都是相對年齡跟絕對年齡相結合使用,即巖相,化石與同位素聯合確定這個久遠的時間。地層時間確定了,我們就可以對它所呈現的「古信息」進行系統研究。

生物多樣性極低狀態延續500萬年之久

遼寧日報:在2.52億年的滅絕之前是什麼樣的?都有哪些生物?

賴旭龍:在二疊紀末滅絕前的地球上充滿了種類豐富的植物和動物,包括原始的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還有包括三葉蟲、腕足類、珊瑚和海百合在內的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

遼寧日報:這個滅絕過程持續了多長一段?如何斷定滅絕了?滅絕後的地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賴旭龍:在二疊系-三疊系界線之下幾十至百餘釐米處普遍存在一條生物大滅絕線,這已被廣泛發現。滅絕這個動態過程持續了20萬年,這個時間段在地球地質史上只能算一瞬。生物大滅絕後呈現出大片「死亡區」:在赤道低緯度地區異常潮溼但幾乎沒有什麼生物生長。而僅有少數門類生存下來,古生代高大的植物也僅存矮小類型。在陸地上沒有森林和動物,僅有一些灌木和蕨類。海洋裡沒有魚和海洋爬行類,只有一些貝殼類生物。

遼寧日報:您剛才說此次滅絕使地球生物圈500萬年沒恢復「元氣」?

賴旭龍:在二疊紀末大滅絕後的早三疊世早期,生物多樣性極低的死亡區竟延續了長達500萬年的時間。

遼寧日報:也是高溫所致?

賴旭龍:是的,因為早三疊世赤道低緯度區也是極熱高溫。生物的高新陳代謝速率難以適應當時的高溫,只有在緯度更高的地區才給動物提供了逃避熾熱高溫的避難所。

在海洋中,古生代佔優勢的腕足類受到了重創從此一蹶不振,這主要是因為溫室效應產生的高溫所造成的海水溶氧量降低對於本來就受高溫折磨的海生動物更是雪上加霜。只有一些更容易調節新陳代謝和適應高溫環境的軟體動物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好的恢復。

現代地球生物滅絕率超出史上化石記錄水平

遼寧日報:對於導致這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一直都是國際上研究的熱點問題,而現在滅絕的直接原因我們找到了,那就是高溫,那麼造成高溫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賴旭龍:通過研究發現,當時大規模的火山噴發是導致溫室氣體的釋放及相關機制引起的溫室效應而造成致命高溫的主要原因。目前國際學術界普遍認為西伯利亞超大規模的玄武質火山噴發是這類事件中最重要的事件。另外,我國華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等地的許多剖面(當時的赤道低緯度地區)的二疊系一三疊系界線特別是生物滅絕線之上出現大量中酸性火山凝灰巖,這說明當時這裡也廣泛存在中酸性的火山活動,自然對我們所研究的赤道低緯度地區的高溫是有關係的。當時這些火山活動的頻發又是與當時的地球內部的運動密切相關。總之,這些火山噴發及陸地上大火事件等高溫事件與海相生物滅絕及海洋缺氧緊密相關,幾乎同時發生。

遼寧日報:劇烈的火山噴發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賴旭龍:火山噴發及排入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產生溫室效應,而許多植物光合作用會在30℃以上大幅減弱,菌類作為分解者的作用卻會隨著溫度的提高而大大加強,這些因素導致了陸源碳不能埋藏成煤,從而使得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直線升高再導致溫度繼續升高。高溫會導致赤道低緯地區生產力的大幅降低,而海洋卻會因為陸源風化的加強而傾向於富營養化。除火山噴發外,目前有關生物滅絕的其他原因也在研究和探討,如小行星撞擊與宇宙輻射、板塊運動、大規模的海退、海侵等,科學家在努力找到更多的證據,以全面揭示此次生命大滅絕的原因。

遼寧日報:回到當下。聯合國2006年發布的 《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中稱:人類目前正在導演第六次地球生物滅絕事件,這也是自恐龍滅絕之後最大的一次。那麼,二疊紀末期這次由高溫主導的生物大滅絕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賴旭龍:中外都有科學家統計過現今的生物滅絕率,結果顯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滅絕率正在加速,一些科學研究成果顯示,現代地球生物的滅絕率要比地質歷史上化石記錄所顯示的滅絕率高,人類急需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雖然是大規模火山噴發等劇烈地質運動造成的高溫所引起的,但也足以給我們極大的警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態環境的惡化特別是溫室效應造成的高溫等大氣環境的急劇變化,因為我們的地球也正在受溫室效應的困擾、氣候變化很劇烈,而現在的溫室效應多與人類活動有關。無論人類多聰明、科技有多先進,始終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始終是地球生命世界這張大網中的一環,所以保護這張「網」,避免地球生態環境的急劇變化,應該說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王麗娜/本報記者/劉洪宇

專家檔案

賴旭龍 博士。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副校長,古生物學及地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近20多年來長期從事生物地層學、生態地層學、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分子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和主要參加者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攻關項目及國際合作項目20餘項,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作為主要作者出版學術專著5部。

相關焦點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這是有史以來海洋生命遭受的最慘烈打擊。對於滅絕因何發生,數十年來科學界提出很多假說。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二疊紀末海洋生物大滅絕?是天體撞擊,海洋酸化還是地球變暖?其他幾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又是什麼?這個神秘「殺手」會不會再次出現,上演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 2.52億年前地球上物種為何大滅絕?公認的五次大滅絕事件
    大約在2.52億年前,地球上曾發生被稱為最嚴重「大滅絕」(Great Dying)的物種滅絕事件,幾乎摧毀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這次二疊紀至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殺死了96%的海洋物種和73%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一事件後果如此嚴重。
  • 中科大揭秘 2.52億年前生物大滅絕之謎
    中科大揭秘 2.52億年前生物大滅絕之謎 2018-03-28 09:06:22   來源:市場星報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疑在進行中!研究者稱:下一個十年是關鍵!
    在2010年,一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水鳥德氏小鸊鷉,被宣布滅絕,同時,研究者也發現,在馬達加斯加群島上,很多水鳥的數量都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其中很多也和德氏小鸊鷉同時期滅絕,研究者認為,伴隨著德氏小鸊鷉的消失,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正式拉開序幕。
  • 2.33億年前發生的「卡尼期洪積事件」是生物大滅絕事件 之後恐龍稱霸地球
    :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不僅導致生物多樣性驟降,還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發生巨變。這說明不僅在寒冷期地球上存在顯著的多樣性緯度梯度,在溫暖期也同樣可以存在。這些發現表明穩定的環境(而不是寒冷氣候條件)可能是維持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高峰的關鍵因素。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生物大滅絕,導致生物古地理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多樣性緯度梯度逐漸減弱,熱帶地區顯著的生物多樣性高峰消失,生物多樣性從兩極向赤道沒有顯著區別。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2.5億年前的故事,一場大滅絕降臨地球,鳥類的祖先「中頭獎」
    據報導,在2.5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降臨地球,當時多達95%的生物喪命,其中受損最嚴重的是海洋生物,僅有4%的物種倖存下來,其餘的倖存者是30%的陸地脊椎動物,不過,災難過去後的世界卻並不樂觀,這也讓倖存者開始被迫快速進化,以此來適應氣候環境的變化。
  • 什麼原因導致了存活2.7億年的三葉蟲突然滅絕?
    三葉蟲是一種奇怪的生物--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的巨大遊動的「土豆」蟲,在地球上生活了驚人的2.7億年。這些裝甲無脊椎動物的種類曾經多達數千種,它們在海洋中覓食、挖洞,茁壯成長,甚至在兩次大規模滅絕中都能倖存下來。但大約2.52億年前,三葉蟲從化石記錄中消失了。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地球46億年歷史,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生命通過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形成了物種豐富的生物群,地球也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生命星球。可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歷史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基本都滅絕了大部分的生物,最後經過漫長的進化,新的生命物種出現後再一次迎來生物大滅絕。那麼導致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對它們進行探索和分析。
  • 地球正經歷第七次物種大滅絕?
    主流觀點認為,地球目前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但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過去可能還發生過另一起此類事件,只不過研究人員直到現在才發現。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日報導,來自美國紐約大學的米歇爾·蘭皮諾和中國南京大學的沈樹忠(音譯)發表論文稱,目前我們正經歷的生物多樣性喪失應該被稱為「第七次」大滅絕。因為發生於約2.6億年前的「瓜德魯普統末期生物滅絕」事件的嚴重性此前一直被低估。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末期,考古學家綜合了紅砂巖層的分布地區、厚度、植物化石特徵以及其他證據,最後推算出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這場史前大洪水持續時間長達100萬年,也就是說在二疊紀末期,地球斷斷續續下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就是這場大暴雨導致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生物大滅絕,史稱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而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被認為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這場生物大滅絕導致當時地球近90%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90%生物滅絕,恐龍藉機才能統治地球
    自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地球就迎來了生命的春天,無數的生物形成了複雜而又繁榮的生物圈。在這5.4億年左右的時間裡,地球生命也曾經面臨過嚴冬,那就是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雖說適者生存,生物的滅絕和更替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這5次生物大滅絕的規模實在太大,遠遠超出了自然界生物輪換的速度和法則,它們是受到了外界環境的劇變,才被迫退出了歷史舞臺。
  • 2.5億年前隕石撞地球,導致地球96%生物滅絕,也因此造就了人類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並且每次災難都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史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共造成了當時地球96%以上的生物消失,海洋幾乎全部蒸發。
  • 地球歷史上的那些「大滅絕」:2.5億年前96%物種死亡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物種滅絕一直在發生。事實上,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形式有90%以上已經滅絕,一種生物滅絕了,會有另一種生物演化出來,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過去5億年中,有5個物種滅絕速度很快、在地質時間上相對短暫的時期,殺死了當時50%到90%的生命形式。
  • 哺乳動物和鳥類成恆溫動物 與2.5億年前最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有關
    哺乳動物和鳥類成恆溫動物 與2.5億年前最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有關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0-22 16:39:04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導致85%物種莫名消失,我國科學家發現其成因
    但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沈延安課題組運用新方法研究認為,是火山大噴發導致氣候劇變是這次大滅絕的真正原因,沈延安研究團隊在華南地區找到與大滅絕同時代的黃鐵礦,對其中的硫同位素進行高精度分析,發現奧陶紀末期發生的火山大噴發曾將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氫等輸送到大氣層20公裡高空,抵達了大氣平流層並在那裡形成以硫酸鹽為主的「氣溶膠層」,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熱量因此減少,全球氣候變冷,導致地球海洋大範圍結冰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