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2020-08-04 亦君說書

科學家的收入遠遠不如明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然而奇怪的是,明星賺得再多仿佛都不夠,總想著避個稅,哭個窮;而科學家拿一點獎金好像也覺得燒手,還沒捂熱乎,又給捐了。

世間奇事有甚於此乎?越多越貪心,越少越知足,這是為什麼呢?

近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800萬獎金一併捐出,以自己和妻子的名義設立了獎學金,拿來培養母校哈工大的電子與信息科學人才。

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科學家的愛情就是這樣樸實無華而枯燥。我愛你,與子偕老,我愛你,獎學金裡我倆名字各佔一半。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不像明星,愛的時候轟轟烈烈,只可惜花無百日紅,分手也分得轟轟烈烈。)

劉永坦,何許人也?

劉永坦堪稱中國的雷達之父。

他出生於南京的一戶書香門第,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

他周歲的時候就遇上了南京大屠殺,跟著父母四處流離。從小爹娘就一邊給他講著《滿江紅》,一邊告訴他,國家有難,實因太弱,有朝一日,定要報效國家,以科技興國。

1953年,劉永坦考上了哈工大。當時哈工大的物理和數學還不算頂尖,劉永坦就自己找來各種原版教材,自己學。所以他的英語也是極好的。

後來哈工大為了創立無線電工程,派了六個頂尖的優秀學生去清華「取經」。劉永坦就是這六分之一。

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1959年,哈工大為了接國防工委的「大單子」,又把劉永坦派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進修。

在學術上,劉永坦也稱得上是「吃百家飯」成長起來的電訊工程專家了。正當他準備大展身手時,卻因為時代的原因,他被派往黑龍江五常縣種大米去了。(難怪五常大米貴,這裡頭有高科技人才整整兩年的汗水啊!)

1978年,劉永坦回到了哈工大,還被提拔成了副教授。當年8月,他成了第一批公派出國的學者。

劉永坦本來英語就不錯,再經過半年特訓,語言上完全不存在問題。他被派到了英國伯明罕大學,跟著國際雷達技術領域的大師謝爾曼一起做研究。

在劉永坦之前,謝爾曼瞧不上中國留學生,一方面語言溝通有問題,另一方面專業素養也達不到他的要求,直到遇到了劉永坦。

劉永坦的勤奮和專業加上出色的語言能力打動了謝爾曼,他讓劉永坦參加了新型雷達的核心部分信號處理器的研發。

劉永坦拼了。

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他自發放棄了節假日和周末,每天從早到晚泡在實驗室裡,終於讓這個項目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謝爾曼也對他大加讚揚,伯明罕大學授予他名譽研究員稱號,並許以重利讓他留下。

劉永坦完全沒半點猶豫地拒絕了。1981年,他坐上了回國的航班。

從西方取了真經的劉永坦,急不可待地把自己在英國的所學用到了國內。

別怕給科學家高薪,給劉永坦800萬,他能都捐了

90年代後,我國的雷達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2020年,劉永坦已到耄耋之年,他一生為中國的雷達事業做了巨大的貢獻。

他這一輩子也沒有享受過大富大貴,平時穿的也都十分樸素。

說實話,劉永坦院士比誰都有資格享享清福,含飴弄孫,拿著800萬尋一個清靜之處頤養天年。可是他沒有,他還惦記著要給哈工大的學子們留個種子,讓國防事業薪火相傳。

何妨給科學家多一些獎勵呢?他們的思想境界原本就比常人高上不少,該讓他們過過好日子了。

這讓我想起之前鍾南山先生的兒子因為戴了一條愛馬仕的皮帶,令不少網友眼紅。鍾南山先生的兒子也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百千萬人才,戴一條愛馬仕的皮帶都要上熱搜,這說明我們還是不認可搞科研的拿高薪。

何妨多給科學家一些獎勵,他們捐也好,花也好,都是他們應得的。我們應該鼓勵多給他們獎金。

只有當科學家都拿了高薪,下一代才不會動不動就說:「我要去做網紅。我要去當明星。」

相關焦點

  • 800萬,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兩院院士劉永坦捐出800萬元獎金,旨在培養更多人才
    8月3日,一則消息引爆全網——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為國家培養更多國防電子工程領域的傑出人才。仔細了解劉永坦院士的事跡後,愕然發現,通過捐款這件事情才知道他,實在是太不應該了。劉永坦於1936年出生於江蘇南京,他在1953年到1960年間,先後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俄語和電機;在清華大學學習無線電技術;以及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學習微波技術與天線。
  • 荒島潛心研究40年後獲獎,劉永坦夫婦卻把800萬獎金捐給母校
    獲得表彰的那一刻,劉永坦一直秉承著這份榮譽不屬於自己一個人、它是團隊的榮譽,更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劉永坦便和妻子商量,想全部捐出獎金。這種默契,要從劉永坦成長經歷說起。2、童年播下的種子,總是要生根發芽長大1936年,劉永坦出生在江蘇南京,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就算是這樣的知識分子家庭,也免不了顛沛流離。劉永坦出生的時候,家人希望他能擁有一個平安通坦的未來,便取名「永坦」。可他的人生並沒有一路坦途,反而充滿了波折和挑戰。
  •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劉永坦: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點讚這位「我們該追的星」!
  •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劉永坦將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今年8月3日,劉永坦院士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工大劉永坦院士捐800萬獎金,直言榮耀屬於愛國學者
    獲獎無數,卻把榮耀歸於團體2019年,劉永坦院士獲得了我國科學家最高獎項,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但劉永坦院士坦然面對,坦言:雖然提名的是他,獲獎的是他,但榮耀卻是背後整個團隊,是整個哈工大。除了最高科學技術獎外,劉永坦獲獎無數,但他從來不講,心中只有為國效力。
  • 劉永坦院士: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與夫人馮秉瑞教授一道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學校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劉永坦院士致力於我國海防科技事業40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部對海探測的新體制雷達,打造了一支響噹噹的「雷達鐵軍」,為中國海疆鑄起了一道「海防長城」。2017年11月6日,光明日報曾以《劉永坦:愛國心 強國夢》為題對劉永坦院士的事跡做整版報導。
  •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這是「真奉獻」
    據新華網等各媒體報導,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劉永坦院士謙虛地表示,這份殊榮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 劉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設立永瑞基金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通訊員 張妍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皓為劉永坦院士、馮秉瑞教授頒發捐贈紀念獎牌、證書及教育貢獻獎獎牌。哈工大校長周玉主持捐贈儀式。
  • 國家獎勵劉永坦伉儷800萬,如果是你如何抉擇800萬?
    800 萬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都是一筆巨款,可能是買房,買車存銀行等等的選擇今有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無償捐獻800萬元,未來可期。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科學伉儷,捐出800萬獎金,你能理解嗎?
    在這個物慾橫飛的年代;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年代;如果我們擁有800萬,會捐嗎?就在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
  • 捐出800萬獎金的劉永坦,報考哈工大有前途
    劉永坦,出生於1936年的兩院院士,今年84歲,與鍾南山老爺爺是一個時代的人,那一代人是執念於奮鬥的人。劉老是哈工大教授,於2018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然而,他與家人商量後,將這800萬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目的是為發展哈工大的國防電子工程領域。
  •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設立人才培養基金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工大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從20世紀80年代起,劉永坦院士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致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劉永坦!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曾從20世紀80年代起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帶領團隊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祖國海疆雷達打造「火眼金睛」,讓我國海域監控面積從不足20%到全覆蓋。
  • 劉永坦院士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劉永坦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首先要致敬劉院士!國家棟梁,致敬!偉大的科學家,您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一定要點讚這位「我們該追的星」其次我也要說一說心裡話,劉永坦等科學家真的不容易,既要為國貢獻畢生精力,還要為囯樹立精神標杆。望我們善待劉永坦等國寶級科學家,社會要形成新的機制,讓這些了不起的中華兒女及其家人,得到應有的,有尊嚴的美好生活。
  • 劉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永瑞基金,旨在聚焦國防電子工程領域,助力學校培養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
  • 劉永坦將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全部捐出
    昨天,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他說:「這份殊榮不單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的團隊,屬於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網友:這是最該追的星,致敬!(總臺央廣記者 遲嵩)
  • 800萬的獎金,他全捐了
    8月3日,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從劉永坦、馮秉瑞夫婦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用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