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今年第26號颱風玉兔正在菲律賓以東洋面咆哮,它曾經是2018年年度「風王」,如今卻也已經減弱為強颱風,連風眼都已經模糊快要看不出來了。當初風王的氣勢已當然無存,不過,它的雲系開始逐漸登上菲律賓呂宋島,菲律賓東部沿海的風雨逐漸加強,它登陸菲律賓已是板上釘釘。
颱風玉兔的強度似乎已經不是關注的重點——它所處海域的海水溫度不高,又要登陸菲律賓,強度將再度因為菲律賓呂宋島上的高山被削弱。連颱風山竹這樣的超強颱風在菲律賓高山削弱下也變成了強颱風,更別說正在減弱期的颱風玉兔登陸一次再進入南海了,中央氣象臺最新預測指出,它進入南海更是可能會減弱到強熱帶風暴級別。
由於南海北部的海水溫度條件並不太好,中央氣象臺預計其進入南海後會略有加強,但隨著其逐漸轉北,緯度越來越高,海水能量越來越少,颱風玉兔會迅速減弱,11月2日前後就可能在南海北部海面上減弱為熱帶風暴。
颱風玉兔越弱,對於我國的影響就越小,中央氣象臺最新路徑預報中也指出,颱風玉兔在11月1日前後將逐漸轉向,這意味著其登陸華南沿海的可能性顯著降低,不過,轉向意味著其有可能會登陸我國臺灣。歐洲數值集合預報目前也較為統一,除了少部分認為會直撲廣東珠三角地區外,大概率是在南海北部轉向並且趨向臺灣海峽。
但會不會登陸我國臺灣變數也不小,從最新海水溫度監測來看,南海北部海域水溫已經普遍低於27度了,臺灣海峽海水溫度更是低至24-25度左右,對於颱風來說這水溫實在是太冷了,颱風玉兔在轉向的過程中或因為海水溫度過低而在海上減弱消散,不登陸我國,但也有可能以熱帶風暴登陸。
總的來說,我國沿海地區的水溫已經顯著下降,這已經成為保護我國沿海地區不受颱風影響的「防風牆」,但因為颱風玉兔個頭和風圈都不小,在它登陸菲律賓並進入南海的這段時間裡,不僅南海風急浪湧,臺灣福建廣東沿海多地也要陸續起風並且開始下雨,若有去海邊遊玩的朋友還是應該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