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登陸了,艾莎尼即將再升至12級,伊塔再入海,2次增強在即
即將入我國,颱風艾莎尼雲系北上臺灣,權威預報:局地180mm大暴雨
不管怎麼說,如今來到了11月初了,北半球即將立冬,但熱帶低緯度洋面依舊十分活躍,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發的多個風暴大共舞,就是明證。從實況看,雙颱風和雙颶風在西北太平洋、東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區共舞,只不過到了11月6日,雙颱風減了1個,因為19號天鵝風力降低到熱帶低壓了,即將撤編。但雙颶風依舊在,不過奧達莉斯也快消亡,反而伊塔還將增強。
官方最新預報:天鵝登陸了,12級颱風艾莎尼或馬上到,即將入我國,雲系開始北上臺灣,權威預報:局地180毫米大暴雨來襲,風暴伊塔再入海,2次增強在即。6日上午,風雲4號實時衛星雲圖顯示,南海一帶和臺灣以南洋面2個明顯的熱帶系統在盤旋,西側為19號颱風天鵝,只不過如今風力降低到7級了,成熱帶低壓,另外它也在9時55分登陸了越南平定省沿海一帶。
當然,至於風力,還是7級,熱帶低壓等級,而且自這後,它將快速消亡在中南半島,這個全球風王將結束了。與此同時,6日9時,20號颱風艾莎尼也前行到了我國臺灣以南洋面,地理坐標為21.1N,121.8E,中心最低氣壓1004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風速28米/秒,風力9級。事實上,颱風艾莎尼的發展過程較為坎坷,最初預計要成超強颱風的,結果被天鵝搶了風頭。
抵達菲律賓以東北上後,走勢更加糾結,一度升至12級颱風 ,然後跨過24小時警戒線,且繼續西行靠近我國。到了11月6日上午,此時艾莎尼也進入臺灣以南洋面,即將跨過海洋國界線,進入我國南海區域。另外衛星雲圖上,颱風艾莎尼的風圈半徑西北側達到了330公裡,已覆蓋了臺灣的整個中南部,也就是說艾莎尼的北側雲系已抵達我國臺灣了,對這裡的影響已經開始。
颱風藍色預警就是例子,颱風除風力影響外,主要就是天氣系統,更別說官方預計艾莎尼繼續西北行,大致6日15時還將升級,重新達到12級,這樣一來離臺灣更近,風雲影響更大,尤其是颱風雨,或更強。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指出,6日14時-7日14時,24小時內,臺灣島將有強降雨,尤其是最南部將有大到暴雨,局地最大降水達180毫米,為大暴雨級別。
官方預報路徑顯示,艾莎尼影響臺灣後,又將轉向西南,大致在東沙群島西南部一帶逐步減弱。說完西北太平洋,我們看下北美地區,尤其是北大西洋,這幾天,一個叫伊塔的風暴十分活躍,最強達到了17級以上風力,然後登陸了尼加拉瓜,繼續影響周圍多國。6日上午,NHC播報顯示,風暴伊塔僅有7級了,且再次進入加勒比海,不過官方認為,它還將2次增強,繼續東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