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苞」楊迪節目下跪感恩父母的支持:鼓勵式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2021-01-08 小花苞AI課

Hello,這裡是小花苞AI課

小花苞周末看到楊迪因為下跪上了熱搜,本以為是什麼譁眾取寵的事情,由於好奇心趨勢,跑去看了看具體情況,沒想到被片段感動到流淚。

在綜藝《青春環遊記》裡親友聯歡會的尾聲中,楊迪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夢想,在追夢的路上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說到動情處,便不由自主地下跪向父母表達了感謝之情。

小花苞相信楊迪是真的對父母充滿感激。其實早在楊迪接受《人物》的採訪時就曾說自己是典型鼓勵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母親永遠不會對他否定地表達,都是肯定的、鼓勵的,因此他也天天過得高興。

說到這裡小花苞想到一個朋友的故事,她從小到大成績一直都很好,母親雖然心裡知道孩子的優秀,卻從來不當面誇出來,說到嘴邊只有一句「我從來沒想過你會考差」,而當孩子放假回家,無論是在家裡做家務,還是在家放鬆休閒的時候,母親只會嫌棄這裡不對,那裡不好。孩子最後終於在一次爭吵中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表示自己在母親眼裡除了會讀書就一無是處。

其實我是很理解這位朋友的感受,哪怕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優秀的學生、優秀的孩子,沒聽過一聲真正來自母親的讚揚,就等於沒被真正的承認。

這也讓小花苞意識到鼓勵式教育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經典名言:「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

我們常常在講挫折式教育和鼓勵式教育,有的家長就認為這是兩個對立的概念,其實不然。

挫折式教育提倡兩個重要的點:

1.讓孩子適當承受一定的壓力

2.讓孩子獨立地做力所能及的事

而鼓勵式教育的側重點是「通過肯定的表達,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勇氣」

這些方式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信的、抗壓的人,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花苞是做英語教育的,因此見過很多暴躁式家長。孩子明明才開始接觸英語,一個單詞不會讀,家長就開始發火生氣。家長自以為自己把孩子批評一頓,孩子就能奮進了,就能被推著前進,其實不然。孩子只會越來越膽怯,怕自己說不好英語就會被罵,進而開始畏怯張嘴…

小花苞AI課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就考慮到孩子會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放棄未來的學習,因此在難度設置上循序漸進,讓零基礎的孩子都能夠輕鬆跟上進度。

詳細講來有6個level,主題涵蓋親子、情感、生活、學習、場景和遊戲;每個level有8個單元,每單元內容包括單詞+句子+歐美外教直播課

其次我們在測評了市面上許多同類學習軟體以後,發現基本所有軟體在讀詞打分環節都不夠嚴謹,哪怕孩子不讀,他們也能給孩子100分。但是這樣會導致一個問題——孩子不知道自己讀得到底對不對。因此小花苞的智能打分系統是真正地在根據孩子發音情況打分,共有四個等級:

Not bad:30-49分,這是最低的一個等級沒有星星。

Good:50-69分,算是一個「良」的等級,及格或者勉強及格。只有一個星星並且帶音效。

Great job:70-85分,寶貝很棒啦,發音標準而且音色飽滿,屏幕上方會出現兩顆星星。

Perfect:把星星全部點亮哦!你就是最棒的!

那這個和鼓勵式教育有什麼關係呢?

你會發現哪怕處於沒有星星的等級,系統給孩子的英文評價是「not bad」(還不錯),而且小花苞形象依舊笑著給孩子豎起大拇指,讓孩子能更有信心繼續讀下去。

而為了解決「父母不知道孩子發音好壞」的情況,每一課結束後的學習報告裡會有孩子這一節課每次讀音的統計,配上外教標準的糾音視頻和老師的讀音糾正反饋,家長就能夠清楚直觀地看到孩子的表現。

小花苞還有一個創新的環節,完美匹配了激勵式教育的要點:

主界面可以看到一個【收藏館】按鍵,這裡面有很多玩具形象,孩子每完成一個章節的學習就會點亮一個玩具,當所有玩具都被點亮以後,小花苞就會給孩子寄一整套實物玩具。這和其他app是不同的,這個設置就是在鼓勵孩子獨立做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為自己爭取獎品。長久堅持下來,孩子不知不覺中就會明白,努力是最有效果的成功方法。

楊迪的一跪,讓我們看到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教育,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當然,鼓勵孩子,並不是為了讓孩子感謝自己,而是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能明白這一點。

有問題歡迎大家聯繫小花苞,或者在評論裡留言噢~

相關焦點

  • 鼓勵式教育為什麼在我孩子身上沒效果?「阿倫森效應」來幫你解析
    面對孩子教育問題,各位寶爸寶媽一定是絞盡腦汁,各有主張。前段時間,一個話題#鼓勵式教育有多重要#登上了微博熱搜。原來,是藝人楊迪在綜藝節目談起父母對自己的教育,讓大家感觸很深。楊迪表示,從小到大,父母一直都是激勵和支持自己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讓他覺得自己非常優秀,對未來充滿信心。
  • 楊迪節目中笑談辛酸過往,感嘆自己生命力頑強,粉絲聽後淚目
    作為娛樂圈中的著名諧星,楊迪的名字想必在座的各位都不會感到陌生。雖然在網上,對於楊迪的質疑和詬病,至今仍然存在不少;但不置可否的是,依然有很多粉絲堅定地支持著楊迪。近日,楊迪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偶然聊到了自己的小時候。
  • 看到楊迪妹妹,終於知道什麼是「偏心式遺傳」,楊迪自己都想哭!
    基因真是個奇妙的東西,科學家們研究了大半輩子才算把他們摸清楚了個頭緒,不過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對基因最直觀的認知就是一對夫妻,他們的子女長得跟父母像不像?有很多家庭爸爸媽媽都長得好看,但是兒子和女兒卻長殘了,反之亦然,但是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楊迪和他的妹妹,楊迪大家應該都認識娛樂圈裡知名的諧星主持人。都說是諧星了,他的外表肯定就沒有多麼的出眾,但是他的妹妹可是一等一的美人。眾所周知,想要在娛樂圈中混得好,吃得開,首先就有一要有一副好的皮相。
  • 為啥你一直用鼓勵式教育卻沒效果?阿倫森效應告訴你答案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01 鼓勵式教育引發阿倫森效應之前楊迪的鼓勵式教育上了熱搜後,在很多家長沉浸在鼓勵式教育的漩渦中時,也有一批家長「反對」鼓勵式教育。一位網友留言說,從小就給自家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雖然在幼兒園是個小淘氣,但是孩子很可愛,老師也非常喜歡他,因為知道孩子很喜歡聽讚揚的話語,老師和家長便會常常稱讚孩子。再加上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忙,陪伴的孩子的時間很少,所以有空陪孩子時儘量都會滿足孩子的願望。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模樣很是令人羨慕,但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後,一切都變了。
  • 「非正式會談」不火,宣傳得背鍋
    不得已,派爺打開了 「沒有買版權」、「沒半毛線熱度」、「各種山寨風」 的―― 《非正式會談》 這檔節目一共有三個部分: 羞恥小劇場、 全球文化相對論和提案環節。 開場是成員演一段混搭風 「小劇場」。 不得不說他們為了賺得投資費也是蠻拼的。
  • 郎朗汪涵楊迪來吐槽,父母有哪些神操作?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
    關於父母的話題一直都是熱門話題,而且話題層出不窮。花哥近日看了《火星情報局》5最新的一期,對於明星藝人吐槽父母的奇葩事,父母都有神操作,花哥真是感觸頗深。下面我我們來看看幾位明星藝人怎麼吐槽的自己父母。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很多家長知道瓜瓜龍,是因為其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奇妙的小森林》多個綜藝節目中「露臉」。近期,瓜瓜龍在線下開始了新一輪的密集投放,進一步走入家長和孩子的視野。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會有學習的挫敗感,而合理的課程設置是要在「課程難度」和「感興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儘量消解孩子在學習當中有可能面臨的挫敗感。以英語課程為例,每一位孩子在視頻課中「化身」為五歲的瓜瓜龍,與北美外教(Dr.Y)一起探險,後者承擔的是學習陪伴者的角色。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很多家長知道瓜瓜龍,是因為其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奇妙的小森林》多個綜藝節目中「露臉」。近期,瓜瓜龍在線下開始了新一輪的密集投放,進一步走入家長和孩子的視野。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會有學習的挫敗感,而合理的課程設置是要在「課程難度」和「感興趣」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儘量消解孩子在學習當中有可能面臨的挫敗感。以英語課程為例,每一位孩子在視頻課中「化身」為五歲的瓜瓜龍,與北美外教(Dr.Y)一起探險,後者承擔的是學習陪伴者的角色。
  • 有種「基因突變」叫楊迪兄妹,哥哥長得搞笑,妹妹酷似「球球」
    顏值,是現在人所看重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長相都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念,在外貌上,哥哥長相搞笑,但卻有不小的上進心,這也是為什麼哥哥能火速出圈的理由。在茫茫人海中,不能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在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也不能完全相同。造成楊迪兄妹二人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呢?
  • 「活動回顧」感恩有你,株洲書房第二場經典誦讀讀書會
    此次讀書會以「感恩」為主線,節目蘊含感恩中國、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等內容,節目的形式有朗誦、講故事、歌曲、詩詞朗誦及家長分享等節目,表演者中年紀最小的僅三歲半。國學經典承載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此次國學經典讀書會活動的開展,不僅教育孩子們從小養成講禮貌
  • 《非正式會談》楊迪李雪琴見面狀況多
    《非正式會談》楊迪李雪琴網友見面狀況多,非正現場扎心不斷幾天前,曾跟吳亦凡以及網際網路「大佬」李彥宏有過互動的高人氣視頻博主李雪琴,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段接機楊迪的視頻。視頻中,李雪琴苦苦等待,卻一直未見楊迪身影。
  • 《非正式會談》,讓我們看到楊迪居然還會害羞!
    對於《非正式會談》,很多網友可能並了解這個節目,甚至有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個節目。但是隨著這次《親愛的熱愛的》劇中華波波的出演。這次讓華波波上了微博熱搜,順帶也炸出了很多非正式會談的粉絲,大家紛紛開始帶話題宣傳《非正式會談》。畢竟上個熱搜不容易,這個節目組可是出了名的窮穿地心啊!
  • 感恩教育總靠洗腳 教育方式黔驢技窮
    近日,黑龍江省密山市某中學舉行了一場獨特的「感恩會」,1080名高一新生在軍訓閉營式上,端著腳盆給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洗腳。校方相關負責人說,此舉是希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孩子懂得感恩,且此類活動今後還將持續。歷數過往報導,在很多以「感恩教育」為名的場合,總少不了子女幫父母洗腳的景象。有的正如此次,是在公開場合下集體為之。
  • 家庭教育中,父母必知的「二八法則」!那20%到底有多重要?
    無論是孩子好習慣的養成還是孩子多種多樣才藝的學成都需要父母有耐心地引導和幫助 雖然說一切以孩子興趣為主但興趣並不決定人能否做好一件事 比如喜歡思考的學習好習慣比如早睡早起的生活好習慣督促孩子堅持下去,總是有好處的 另外,爸爸媽媽也要以身作則做事不要三分鐘熱度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20%的父母主動陪伴,
  •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瘋狂前行的「AI教育」,「含AI量」到底幾何? 關鍵詞 >> 湃客,AI教育
  • 一份「清單」和一個「坐標軸」:這是2018年我看教育的方法論
    這篇文章將針對這兩個問題,首先分享一個優秀教育產品的「檢查清單」,然後探討一個幫助快速判斷的「坐標軸」。希望你無論是消費者、創業者還是投資人,看完文章後,都能對教育產品有更清晰的認識。是不是越優秀的教育產品越難盈利呢?但是這麼說,又對那些認認真真地做教育創新的獨角獸或潛在獨角獸不公平,所以我總結了這麼一個坐標軸,來幫助我快速解答文初提到的第二個問題:這個能以多快的速度、賺得多少回報?教育產品規模化「坐標軸」可以肯定地說,第一象限就是風險投資的最愛。
  • 【月亮與太陽哪個重要?】
    一天,有人問一位老先生,太陽和月亮哪個比較重要。那位老先生想了半天,回答道:「 是月亮,月亮比較重要。」
  • 強勢父母有多恐怖?孩子30歲還在被「早教」
    這從宋丹丹對兩個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看出端倪: 正如她主演的情景喜劇《家有兒女》一樣,左手是繼女,右手是親生兒子。對待繼女,她有一顆包容心,和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界限感;對待親生兒子,則要多嚴厲有多嚴厲,愛得太用力,反而讓孩子多了束縛,少了自信心和自我探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