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這裡是小花苞AI課
小花苞周末看到楊迪因為下跪上了熱搜,本以為是什麼譁眾取寵的事情,由於好奇心趨勢,跑去看了看具體情況,沒想到被片段感動到流淚。
在綜藝《青春環遊記》裡親友聯歡會的尾聲中,楊迪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夢想,在追夢的路上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說到動情處,便不由自主地下跪向父母表達了感謝之情。
小花苞相信楊迪是真的對父母充滿感激。其實早在楊迪接受《人物》的採訪時就曾說自己是典型鼓勵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母親永遠不會對他否定地表達,都是肯定的、鼓勵的,因此他也天天過得高興。
說到這裡小花苞想到一個朋友的故事,她從小到大成績一直都很好,母親雖然心裡知道孩子的優秀,卻從來不當面誇出來,說到嘴邊只有一句「我從來沒想過你會考差」,而當孩子放假回家,無論是在家裡做家務,還是在家放鬆休閒的時候,母親只會嫌棄這裡不對,那裡不好。孩子最後終於在一次爭吵中表達了自己的憤怒,表示自己在母親眼裡除了會讀書就一無是處。
其實我是很理解這位朋友的感受,哪怕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優秀的學生、優秀的孩子,沒聽過一聲真正來自母親的讚揚,就等於沒被真正的承認。
這也讓小花苞意識到鼓勵式教育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經典名言:「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
我們常常在講挫折式教育和鼓勵式教育,有的家長就認為這是兩個對立的概念,其實不然。
挫折式教育提倡兩個重要的點:
1.讓孩子適當承受一定的壓力
2.讓孩子獨立地做力所能及的事
而鼓勵式教育的側重點是「通過肯定的表達,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勇氣」
這些方式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自信的、抗壓的人,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花苞是做英語教育的,因此見過很多暴躁式家長。孩子明明才開始接觸英語,一個單詞不會讀,家長就開始發火生氣。家長自以為自己把孩子批評一頓,孩子就能奮進了,就能被推著前進,其實不然。孩子只會越來越膽怯,怕自己說不好英語就會被罵,進而開始畏怯張嘴…
小花苞AI課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就考慮到孩子會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放棄未來的學習,因此在難度設置上循序漸進,讓零基礎的孩子都能夠輕鬆跟上進度。
詳細講來有6個level,主題涵蓋親子、情感、生活、學習、場景和遊戲;每個level有8個單元,每單元內容包括單詞+句子+歐美外教直播課
其次我們在測評了市面上許多同類學習軟體以後,發現基本所有軟體在讀詞打分環節都不夠嚴謹,哪怕孩子不讀,他們也能給孩子100分。但是這樣會導致一個問題——孩子不知道自己讀得到底對不對。因此小花苞的智能打分系統是真正地在根據孩子發音情況打分,共有四個等級:
Not bad:30-49分,這是最低的一個等級沒有星星。
Good:50-69分,算是一個「良」的等級,及格或者勉強及格。只有一個星星並且帶音效。
Great job:70-85分,寶貝很棒啦,發音標準而且音色飽滿,屏幕上方會出現兩顆星星。
Perfect:把星星全部點亮哦!你就是最棒的!
那這個和鼓勵式教育有什麼關係呢?
你會發現哪怕處於沒有星星的等級,系統給孩子的英文評價是「not bad」(還不錯),而且小花苞形象依舊笑著給孩子豎起大拇指,讓孩子能更有信心繼續讀下去。
而為了解決「父母不知道孩子發音好壞」的情況,每一課結束後的學習報告裡會有孩子這一節課每次讀音的統計,配上外教標準的糾音視頻和老師的讀音糾正反饋,家長就能夠清楚直觀地看到孩子的表現。
小花苞還有一個創新的環節,完美匹配了激勵式教育的要點:
主界面可以看到一個【收藏館】按鍵,這裡面有很多玩具形象,孩子每完成一個章節的學習就會點亮一個玩具,當所有玩具都被點亮以後,小花苞就會給孩子寄一整套實物玩具。這和其他app是不同的,這個設置就是在鼓勵孩子獨立做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為自己爭取獎品。長久堅持下來,孩子不知不覺中就會明白,努力是最有效果的成功方法。
楊迪的一跪,讓我們看到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教育,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當然,鼓勵孩子,並不是為了讓孩子感謝自己,而是為了讓孩子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希望各位爸爸媽媽都能明白這一點。
有問題歡迎大家聯繫小花苞,或者在評論裡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