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編將會以晶矽組件為例,結合應用環境進行分析,討論了組件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因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受外界環境等影響從而造成功率衰減、發電量減少的問題,總結了影響組件輸出功率以及衰減的相關因素。
由於電池片隱裂、黑心、氧化、虛焊,以及背板等材料缺陷和長期使用老化等因素,導致組件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功率受到影響,從而造成組件發電量低下。值得關注的是,單晶的晶體結構決定了其在抗隱裂方面表現更為優異。
PID效應組件在外界長期工作中,由於水汽透過背板滲透至組件內部,造成EVA水解,醋酸離子使玻璃中析出金屬離子,致使組件內部電路和邊框之間存在高偏置電壓而出現電性能衰減、發電量急劇下降。
組件安裝方式由傾斜面上的太陽輻射總量及太陽輻射的直散分離原理可得:傾斜面上的太陽輻射總量Ht是由直接太陽輻射量Hbt天空散射量Hdt和地面反射輻射量Hrt組成,即: Ht=Hbt+Hdt+Hrt。相同的地理位置上,由於組件安裝傾角的不同,對太陽光的吸收累積量不同,輻射量的累積差異造成發電量差異。
天氣原因也是影響組件發電效能的因素之一。陰雨天氣以及雲層較厚時,太陽光輻照強度減小,電池片吸收的太陽光較少,發電量降低,低輻照下單晶弱光響應優於多晶。在太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一定的情況下,
光伏系統的發電量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決定的。
光伏電站的發電量直接與太陽輻射量有關,太陽的輻射強度、光譜特性是隨著氣象條件而改變的。
陰影遮擋組件在工作過程中由於陰影的部分遮擋以及灰塵的沉降程度不一、鳥糞的汙染會造成「熱斑效應」,被遮擋部分組件將不提供功率貢獻並在組件內部成為耗能負載,同時造成組件局部溫度升高,過熱區域可引起EVA加快老化變黃,使該區域透光率下降,從而使熱斑進一步惡化,導致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失效加劇。
晶矽電池的溫度係數一般為-0.4%~-0.45%/℃,並且單晶溫度係數小於多晶。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及組件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致使組件溫度升高,也會造成組件的發電功率下降。
清潔保養組件長期處於野外條件下,灰塵等雜物會降落覆蓋在玻璃上,長期大量的灰塵或沙塵沉降,削弱了太陽光的穿透,同時導致組件表面溫度升高進而影響組件發電的效能。在組件表面灰塵較嚴重時,對比清洗前與清洗後的發電量差異為5.7%,如長期不進行清理在組件表面形成區域汙垢發電量影響差異可達10%以上。
總結:上述僅從組件本身和外部環境因素方面進行影響組件發電的分析,除卻上述提及到的因素影響發電效率及發電量外,還存在由於電氣系統端及其它因素會造成的組件在工作過程中的功率衰減、發電量降低等,後續還有待工藝改進、技術提升、材料研發和更多的相關性研究來解決和改善影響組件發電的因素。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