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衍射神經網絡是一種在人工設計的衍射表面上完成計算的光學機器學習平臺。它可通過最新深度學習算法進行全自動設計,隨後便能使用三維列印或掩模光刻等手段進行批量製造。這種經算法設計的三維結構由若干光學透射或反射表面構成,並可依次作用於入射光,從而以光速完成機器學習的計算任務。此類架構不需要除照明光之外的能量,對於提高當今深度學習框架的運算速度,同時降低能量消耗有著顯著意義。與此同時,深度衍射神經網絡很可能為自動駕駛、安防等相關領域的相機設計帶來重大突破。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們首先通過圖像分類和相干光成像的實驗檢驗[1],證明了這一平臺的計算潛力。隨後,通過耦合光學神經網絡和常見的深度學習網絡模型提升了該平臺的性能[2]。
近日,研究人員充分利用了光學計算的並行特徵,極大地提高了光學神經網絡分類的精確度,進一步縮小了光學神經網絡與先進卷積神經網絡之間的差距。最新研究進展發表在Advanced Photonics 2019年第1卷第4期上(Jingxi Li, Deniz Mengu, Yi Luo, Yair Rivenson, Aydogan Ozcan. Class-specific differential detection in diffractive optical neural networks improves inference accuracy )。
該研究最重要的創新點在於使用了差分的測量方法:每一種類別的預測都由一對光電探測器測量值的差給出,從而將負值引入到光學探測器的測量值中。擁有最大歸一化差值的一對探測器所代表的類別即被預測為分類結果(例如飛機,汽車,船舶等)。除此之外,得益於光學計算的並行能力,入射光還可分成若干平行光路,從而使每一個差分光學神經網絡可以分解成若干負責特定類別識別的子網絡,且不引入新的電子計算負擔。這些新的設計方法將光學神經網絡的性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用差分衍射光學神經網絡進行仿真訓練的結果顯示,其盲測準確率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一些早期深度神經網絡(如LeNet)的表現。儘管光學神經網絡的表現距離近期提出的一些神經網絡架構(例如殘差神經網絡ResNet)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學神經網絡擁有可達光速的計算速度、高度並行的運算能力、可擴展性以及超低的功耗性能比,這些優點都是數字神經網絡所望塵莫及的。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加州納米系統研究院(CNSI)副主任Aydogan Ozcan主導。其他作者還包括研究生Jingxi Li, Deniz Mengu,Yi Luo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兼職教授Yair Rivenson。Ozcan教授表示,這項成果體現了將光學應用於機器學習中所帶來的低能耗、低延遲的優勢。同時,差分光學衍射神經網絡的優勢可能推進下一代智能計算相機的設計進程。該研究由科奇公司,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和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贊助。
參考文獻:
[1] All-Optical Machine Learning Using Diffractive Deep Neural Networks, ScienceDOI: 10.1126/science.aat8084 (2018).
[2] Analysis of Diffractive Optical Neural Networks and Their Integration with Electronic Neural Networks,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DOI: 10.1109/JSTQE.2019.2921376 (2019).
推薦閱讀
Advanced Photonics | 混合介電聲子系統中的高Q諧振態
Advanced Photonics | 超表面材料讓三維成像技術更輕、更快、更小
Advanced Photonics | 玻色取樣:通往量子霸權的光學之路
Advanced Photonics | 深度神經網絡實現透過厚散射介質成像
如需轉載,請直接留言。
商務合作:高先生 13585639202( 微信手機同號)
本文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或網站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20個工作日之內來電或來函聯繫,我們將協調給予處理(按照法規支付稿費或刪除)。
最終解釋權歸《中國雷射》雜誌社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