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西根大學L. Jay Guo教授InfoMat:利用高自由度神經網絡設計超平面光學濾波器

2021-01-14 InfoMat

重要通知:由於微信改版,不再以時間排序推送新聞,導致很多讀者不能每天準時收到我們的推送。為避免類似情況,請為「InfoMat」設置星標,讓我們與您不見不散!具體步驟如下:
(1)點擊本頁最上面「InfoMat」進入公眾號;(2)點擊右上角三個小點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

利用亞波長尺度的周期性結構可以構建超材料或超平面,實現對材料本徵的光學特性(ε、μ)與光參量(振幅、相位、極化、軌道角動量等)的調控,因此具有很強的應用前景。在超結構的設計過程中,不同的空間圖形以及材料組分為設計者提供了很高的自由度,優化相關的參數是一項艱巨複雜的工作。在超結構的設計過程中,有兩個核心問題。正向模擬過程:對於特定的光學結構做出光譜學上的準確預測;逆向設計過程:根據實際需求開發特定的光學結構。前者通常通過基於各種算法,如嚴格耦合波分析、時域有限差分法、有限元建模等方法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後者傳統上利用伴隨靈敏度分析來實現設計。然而,這些方法通常相當費時,並且通用性較差。目前的超平面資料庫往往參數有限、光譜特性有限,難以得到優化解。
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現代機器學習算法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蛋白質組織學等領域構建了從輸入參數到材料性質的映射關係,因此可以用於光學器件逆向設計的求解。為實現可見光波段的濾波器超平面設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L. Jay Guo團隊引入了對比向量訓練的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 Trained by Contrast Network),設計了兩個串行的專用網絡,稱之為模擬器和生成器,在維持較高自由度的同時,有效的減少了逆向設計過程中的計算成本。該工作在InfoMat上以題為「Inverse design of metasurface optical filters using deep neural network with high degrees of freedom」在線發表(DOI:10.1002/inf2.12116)。

圖1. 在濾波器的設計過程中,更高的自由度往往意味著更多的參數,需要更多的計算成本。為在一個較低的訓練成本下得到優化解,對比向量訓練的神經網絡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圖2. a)基於透射譜特性的輪廓提取對比向量;b)本文採用的計算流程:1)利用嚴格耦合波分析獲取數據;2)利用數據訓練模擬器;3)凍結模擬器,用相同的數據訓練生成器;4)利用獲得的訓練好的模擬器與生成器分別進行正向模擬與反向設計過程;c)模擬器結構:包含從圖像中提取信息的卷積層與連接圖像和對比向量的連接層;d)生成器結構:包含從二進位序列中構建圖像的轉置卷積層與從圖像中導出特徵的連接層。

圖3. 神經網絡生成的器件:人工設計的對比向量作為輸入,器件作為輸出,以及對應的模擬譜特性。紅色曲線為人工設計的對比向量,藍色曲線為嚴格耦合波分析計算得到的光譜特性。a-c對應於谷值為綠光(492‐577nm)、黃光(577‐597nm)和紅光(622‐700nm)的器件設計,d-f對應於峰值為綠光、黃光和紅光的器件設計。

——————猜你喜歡——————

1+1大於2——二維異質結提升紅外光電探測性能策略

湖南大學機械院ACS sensors 報導了超高頻超靈敏MEMS傳感器

PRL:研究進展——無監督學習整合先驗的統計物理理論 

相關焦點

  • Advanced Photonics | 全新設計顯著提升光學神經網絡性能
    這種經算法設計的三維結構由若干光學透射或反射表面構成,並可依次作用於入射光,從而以光速完成機器學習的計算任務。此類架構不需要除照明光之外的能量,對於提高當今深度學習框架的運算速度,同時降低能量消耗有著顯著意義。與此同時,深度衍射神經網絡很可能為自動駕駛、安防等相關領域的相機設計帶來重大突破。
  • 用人工智慧設計:自然界不存在,用於隱形衣的超材料!
    通過精確地設計小於光波長的人造原子,並通過控制光的偏振和自旋,研究人員獲得了自然界所沒有的新光學特性。然而,目前的方法需要反覆試驗才能找到合適材料。這種努力既費時又無效率;人工智慧(AI)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博士後機械工程系、化學系的Junsuk Rho教授、Sunae So教授和Jungho Mun教授的研究組開發了一種自由度更高的設計。
  • 用人工智慧,設計隱身衣的超材料,網友:什麼時候能賣?
    POSTECH機械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系的Junsuk Rho,Sunae So和Jungho Mun教授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具有更高自由度的設計,使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深度任意選擇材料和任意設計光子結構學習。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幾個期刊上,包括應用材料與接口,納米光子學,微系統與納米工程,光學快報和科學報告。
  • 基於模擬退火神經網絡的I型FIR數字濾波器設計
    摘要:提出一種基於模擬退火神經網絡設計FIR數字濾波器的方法,是對用神經網絡設計方法的一種改進。由於線性相位FIR數字濾波器的幅頻特性是有限項的傅立葉級數,因此構造了一個三層餘弦基神經網絡模型,並用模擬退火算法進行了優化,然後給出了高階濾波器優化設計的實例。仿真表明經優化設計後的濾波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穩定的效果。
  • 光學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通過光學實現更強大的人工智慧
    近日,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與深度科技創業公司Optelligence LLC共同開發出一種光學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每秒能夠處理拍字節(1拍字節=250位元組)級的大量信息。這項創新利用了光的巨量並行性,預示著用於機器學習的光學信號處理新時代的到來,應用領域眾多,包括無人駕駛汽車、5G網絡、數據中心、生物醫學診斷、數據安全等。
  • 美國密西根大學郭凌傑教授做客長春應化所
    郭凌傑教授做學術報告3月5日,美國密西根大學郭凌傑教授應邀做客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郭凌傑在報告中介紹了其課題組在低成本、高效率有機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和取得的最新進展,如用具有納米結構的透明金屬電極替代ITO電極、 用SPR增加有機半導體的光吸收、調控PCBM與P3HT的組份在互穿網絡中的分布以及 低成本2R DNI加工技術。郭凌傑教授199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5年和1997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電子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
  • 光學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通過光學實現更強大的人工智慧!
    導讀據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與深度科技創業公司 Optelligence LLC 共同開發出一種光學卷積神經網絡加速器,每秒能夠處理拍字節(1拍字節=2^50位元組)級的大量信息。
  • 中國科大實現多自由度超糾纏態的量子存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存儲研究方向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教授史保森小組實現了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高維糾纏及多自由度的超糾纏,主要研究成果分別於10月21日和11月14日發表在國際光學期刊《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 & Appl.
  • 「超自由度」矢量渦旋光束雷射器誕生
    >申藝傑(清華大學精儀系博士)和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 AndrewForbes 等研究人員產生了一種新型矢量渦旋光束,突破了傳統自旋-軌道雙自由度糾纏態限制,而具多重自由度操控,首次實現可模擬多粒子糾纏態的經典模式,這種「超自由度」光束可以直接產生於一個緊湊型微片雷射器
  • 南京大學現代工學院徐挺教授、陸延青教授團隊在多維度光學信息檢測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
    光場的多維調控是微納光學的重要研究方向,而超構表面在光場調控中的優異表現有目共睹,因此研究者開始關注超構表面的復用和多種功能一體化實現,從而進一步推動集成納米光子學的發展。其中復用是通訊和計算機網絡中的常用概念,意為在一個信道上傳輸多路信號或數據,而在光學中通常意味著多個自由度作為獨立的信號通道。
  • 華中科技大學:大幀數、高幀率超表面動態3D全息顯示新方法
    華中科技大學:大幀數、高幀率超表面動態3D全息顯示新方法2020-09-19 09:06以下文章來源於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作者WNLO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在超表面動態全息顯示技術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超自由度」矢量渦旋光束雷射器誕生
    of Southampton)的申藝傑(清華大學精儀系博士)和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的 AndrewForbes 等研究人員產生了一種新型矢量渦旋光束,突破了傳統自旋-軌道雙自由度糾纏態限制,而具多重自由度操控,首次實現可模擬多粒子糾纏態的經典模式,這種「超自由度」光束可以直接產生於一個緊湊型微片雷射器,為新型結構光束的廣泛應用拓展創造了無限可能
  • 一種新型微帶髮夾帶通濾波器的設計
    儘管微帶的損耗大,Q值低,結構不易調整,其某些指標(如通帶損耗和阻帶衰減)較低於其他形式的濾波器,但是由於微帶在平面版圖和製版上的方便,且易於和別的電路集成,所以微帶帶通濾波器仍在現代微波通信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過去的十多年中,科研人員圍繞「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工藝、結構設計和器件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眾多的研究。密西根大學L.Jay Guo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張誠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寧波融光納米科技CTO季陳剛博士、密西根大學Yong-Bum Park博士系統總結了金屬透明導電薄膜在材料選擇、微納加工製備、性質表徵、光學結構設計以及光電子器件應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 片上光學濾波器可處理各種光波長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晶片上設計了一個光學濾波器,可以同時處理來自極寬光譜範圍的光信號,這是以前從未有過使用光處理數據的集成光學系統所能提供的。該技術可以為設計光通信和傳感器系統提供更高的精度和靈活性,通過超快技術和其他應用研究光子和其他粒子。
  • InfoMat 2021年第一期正式上線!
    本期文章分別由華中科技大學翟天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史迅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許建斌教授,韓國慶北大學Youngkyoo Kim教授,南京郵電大學趙強教授,吉林大學段羽教授許建斌教授團隊針對微納光學結構增強的二維材料光電子器件,從二維材料的基本光電子學特性到微納光學結構的基本原理,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大學張立軍教授團隊InfoMat綜述—半導體光電功能材料的計算設計
    近日,吉林大學張立軍教授「半導體光電材料模擬與設計」團隊聯合華南師範大學劉準特聘研究員與李京波教授所在的「新型半導體摻雜機制研究及器件應用」團隊在Wiley出版集團新推出的信息材料領域高影響力期刊InfoMat上發表了題「Computational functionality‐driven
  • 3D 列印造出人工神經網絡,UCLA團隊實現全光學機器學習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電氣工程師 Aydogan Ozcan 希望改變這種情況,所以他的研究團隊同時使用了機器學習技術、光學工具和 3D 列印技術,開發出了可高速識別物體的識別系統。不像普通的計算機,這種系統不需要提供外接電源,只需要提供初始光源和一個簡單的探測器即可。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竊取中國專利,誘捕中國科學家
    不知道大家對我國濾波器晶片研發者被美國拘捕的事情有沒有了解?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誘捕中國科學家,竊取中國專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多數出現在智能的手機和家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於生活,由於其晶片利用價值高且先進,一直是比較新穎的高科技技術。 l 在張浩一行人的努力下,「諾思微系統」是現在國內第一家「FBAR射頻濾波晶片」生產公司。其也一直和天津大學有著密切的聯繫,榮獲了好幾百項專利。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植物生理系教授丁士友做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植物生理系教授丁士友做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創新論壇 2016-11-2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