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2021-01-19 MaterialsViews

透明導電薄膜是構成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發光二極體、平板顯示器、觸控螢幕、和智能窗等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元件之一。近些年,隨著可穿戴設備和曲屏手機等柔性光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透明導電薄膜的機械柔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氧化銦錫(ITO)。ITO具備良好的可見光透過率和較低的電阻率,但其機械強度和柔韌性較差,不適用於柔性光電子器件。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ITO-free的透明導電薄膜,包括金屬薄膜、金屬網格或納米線、二維材料、導電聚合物等。其中,金屬薄膜的製備工藝簡單,機械柔韌性優良。通過卷對卷(roll-to-roll)等製造工藝,可以實現金屬薄膜在柔性襯底上的大面積、低缺陷和低成本的沉積。過去的十多年中,科研人員圍繞「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工藝、結構設計和器件應用等方面開展了眾多的研究。

密西根大學L. Jay Guo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張誠教授(共同通訊作者)、寧波融光納米科技CTO季陳剛博士、密西根大學Yong-Bum Park博士系統總結了金屬透明導電薄膜在材料選擇、微納加工製備、性質表徵、光學結構設計以及光電子器件應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該綜述文章發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om.202001298)。

文章首先圍繞金屬材料的電阻率和光學折射率的相關理論基礎進行分析,討論了適宜於透明導電電極應用的金屬材料的選取方法。通過對金屬材料薄膜沉積的物理機制的說明,指出常見金屬材料(如:金、銀、銅)在薄膜製備中會遭遇難以形成高品質超薄膜的挑戰。隨後,詳細介紹了多種打破薄膜沉積的內在限制,製備超薄(< 15 nm)、表面平整、高穩定性和低損耗的金屬薄膜的方法,並對每種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進行了分析。文章詳細介紹了光譜橢偏測量技術的基礎知識及其在金屬薄膜的光學折射率、膜厚等參數表徵中的應用。圍繞高光學透過率的金屬導電薄膜的設計,文章以研究人員經常使用的介質-金屬-介質(DMD)結構為例,討論了其工作原理、分析設計步驟和高階的衍生結構。最後,文章總結了金屬透明導電薄膜在多種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包括有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半透明太陽能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光學濾波器、低輻射玻璃和透明電磁屏蔽塗層。

L. Jay Guo教授課題組和張誠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他們於2013年提出了利用摻雜工藝製備高性能且穩定的超薄銀膜的創新技術,多項研究成果發表在Wiley旗下Advanced系列期刊。該技術目前正被科技創新公司Zenithnano推向產業化。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903173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1901320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605177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enm.201500768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306091

LPR:高壓調控二維層狀銦化硒納米片中的晶體對稱性

Small Methods: 剪切力輔助液相剝離二維黑磷納米片用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進展 | 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透 明 導 電 薄 膜(TCF)作為 一 種 重 要 的 光 電 材 料,在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常用的 ITO製備工藝涉及高溫高真空的耗能且工藝複雜。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ITO薄膜,但是由於ITO是氧化物,具有脆性,且銦是稀有金屬,儲量少,價格昂貴目前研究較多,因此開發可代替ITO的,具有柔性可摺疊性質的透明導電薄膜越來越迫切!目前,研究較多或者正在產業化中的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以下幾類:1.金屬柵格,包括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金屬網格透明導電薄膜;2.碳納米透明導電薄膜,主要包括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和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3.導電聚合物,其中的主要代表是Pedot:Pss薄膜;4.新型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
  • 中科院物理所: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透 明 導 電 薄 膜(TCF)作為 一 種 重 要 的 光 電 材 料,在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②噴塗成膜天津工業大學在CN104021879A中公開了強附著力的碳納米管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方法,對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底依次進行硝酸浸泡、水洗和晾乾的預處理,將放有PET的加熱板經低速噴塗並升溫高速噴塗製得FTCFs。
  • 合肥研究院在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迄今,TCO薄膜已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電池、觸控螢幕和發光二極體等領域。理論設計已表明在銅鐵礦體系中可獲得透明和p型導電共存。   此外,研究人員基於電子-電子關聯作用可有效調節材料的能帶結構和電子結構,設計並製備了兩種新型
  • 南京郵電大學黃維院士/趙強教授《AFM》綜述:柔性透明超級電容器的...
    因此,系統地對FTSCs的電極材料設計、電極製備和器件結構進行綜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概述了FTSCs的器件結構、儲能機理、光電性質和機械柔性。然後,討論了電極材料的設計原則,總結了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包括光電性質FoMe和電容性質FoMc)、機械柔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的製備策略。接下來,討論了薄膜超級電容器、微型超級電容器、電致變色超級電容器、光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類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多功能FTSCs的研究現狀。
  • 專稿|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發展歷程: (1)1907 年Badeker等人第一次通過熱蒸發法製備了CdO透明導電薄膜,開始了對透明導電薄膜的研究和利用(2)十九世紀 50 年代分別開發出基於 SnO2和 In2O3的透明導電薄膜(3)隨後的 30 年裡又出現了ZnO基的薄膜 這個時期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隨著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透明電極的性能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挑戰,既要求高透光率,同時還要求低電阻。與此同時,對於材料本身的機械強度、耐化學性、耐熱性以及功函數都有極高的要求。而石墨烯作為優良的導電材料,其綜合性能恰能應電子行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其在透明電極領域的應用必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技術
    金屬系透明導電膜金屬膜系導電膜的製備方法主要為濺射型和金屬柵網型兩大類,主要用作透明電磁屏蔽材料。濺射型是指將金屬直接濺射在基材上。金屬導電性好,但一般只有當其厚度低於20nm時,對光的吸收和反射才會大大下降,呈現出好的透光性,而膜層厚度過低,得不到連續膜,導電性惡化。因此,受其性能及成本的所限,該製備工藝市場應用很少。金屬系透明導電膜多以金屬柵網型為主,其又可分成蝕刻法,纖維編織法,印刷法以及銀鹽法等。
  • 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ITO在各種領域中的應用,均圍繞其透明和導電的優異特性。ITO薄膜的光學性質主要受兩方面的因素影響:光學禁帶寬度和等離子振蕩頻率。前者決定光譜吸收範圍,後者決定光譜反射範圍和強度。一般情況下,ITO在短波區吸收率較高,在長波長範圍反射率較高,可見光範圍透射率最高。以100nm ITO為例,400-900nm波長範圍平均透射率高達92.8%。
  • 既透明又導電的金屬有機框架(MOFs)薄膜,你見過嗎?
    ZIF-8薄膜中並成功合成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金屬有機骨架複合薄膜的有效方法。金屬有機框架物(MOFs)是一類新型多孔晶體材料,因具有許多優異性質近年來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然而,將MOFs應用於光電催化裝置中的透明電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雖然其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積但絕大多數的MOFs是透光性差導電率低。此外,大多數MOFs合成後都是粉末狀的,在薄膜器件中應用時需額外添加粘結劑或利用其他較複雜的方法才能製成薄膜。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透明導電膜是一種既有良好導電性又具有高光學透過率的薄膜。其在觸控屏、顯示面板、智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2017年的需求量將超過6000 萬平方米。目前,市場上的透明導電膜材料主要採用以氧化銦錫(ITO)為代表的金屬氧化物。然而,銦作為一種稀土元素,地殼豐度低,且具有一定毒性,存在市場價格變動較大等問題。
  • 淺析透明導電油墨中的導電溶質和溶劑
    隨著有機電子學的快速發展,有機電子器件,特別是基於液相法製備的電子器件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印刷作為一種成熟的方案,具有工藝簡單、快速製備以及成本低廉等優勢。而通過印刷的方式即可實現電子器件的製備,這即為印刷電子技術。印刷電子的關鍵在於材料的選擇和墨水的配置,特別是隨著納米技術和有機電子學的快速發展,很多功能性材料都可以配置成墨水,通過印刷方式製備成功能性薄膜。
  • 導電薄膜ITO的應用、缺陷和替代材料
    是透明導電氧化物TCOs的一種,由於最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的組合性能,成為最主要的透明導電材料,主要應用於液晶顯示器,觸控螢幕,太陽能薄膜電池,照明用有機EL元件等領域。  ITO薄膜的導電性能,不僅與ITO薄膜材料的組成(包括錫含量和氧含量)有關,同時與製備ITO薄膜時的工藝條件(包括沉積時的基片溫度、濺射電壓等)有關。  影響ITO薄膜導電性能的幾個因素包括:ITO薄膜的面電阻(γ)、膜厚(d)和電阻率(ρ),這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是:γ=ρ/d,即為了獲得不同面電阻的ITO薄膜,實際上就是要獲得不同的膜厚和電阻率。
  • 一種高導電性透明金屬有機骨架物薄膜
    金屬有機框架(MOFs)以其優良的特性和廣泛的應用而備受關注。然而,當應用於透明導電薄膜器件時,其導電性差且透光率低。因此提高MOF基材料的導電性和透光性成為最棘手的難題。近日,浙江大學彭新生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將高導電性PEDOT:PSS引入透明金屬有機骨架ZIF-8薄膜中並成功合成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金屬有機骨架複合薄膜的有效方法。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與此同時,許多世界級企業如美國IBM、德國BASF、韓國三星等紛紛投入巨資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期在這一新材料開發領域佔據有利位置。三星公司更是宣布在不久的將來要將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商品化。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科廷光電專注於納米材料高分子複合薄膜的結構設計,深耕高效納米組裝技術,高性能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是其系列產品之一。《現代觸摸顯示屏》雜誌有幸採訪了這一獨有技術的創造者王海量博士。王博士長期從事光電活性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及薄膜應用研發,研究領域包括導電高分子,發光高分子,富勒烯,納米碳管,石墨烯,納米銀線等材料及薄膜。是13項美國授權專利的第一發明人,著有20餘篇國際學術論文,在納米銀線導電薄膜及觸控螢幕傳感器領域新增5項美國發明專利正在審查中。    Q1 就目前觸控螢幕產業而言,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的應用前景如何?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透明導電薄膜是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部件。氧化銦錫(ITO)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但ITO不具有柔性且銦資源稀缺,難以滿足柔性電子器件等的發展需求。單壁碳納米管(SWCNT)相互搭接形成的二維網絡結構具有柔韌、透明、導電等特點,是構建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的理想材料。但已報導SWCNT薄膜的透明導電性能仍與ITO材料有較大差距。
  • 光學薄膜的研究新進展及應用
    對光學薄膜的3種製備技術:物理氣相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化學液相沉積(CLD)進行了分析。綜述了幾種新型光學薄膜(金剛石薄膜及類金剛石薄膜、軟X射線多層膜、太陽能選擇性吸收膜、高強度雷射膜)的研究進展以及光學薄膜的應用情況。
  • 新型玻璃狀聚合物薄膜材料 可實現透明電子元件導電
    新型玻璃狀聚合物薄膜材料 可實現透明電子元件導電2018-03-29 11:1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摘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全新的可導電玻璃狀透明聚合物薄膜材料,這種材料導電性優於普通聚合物,易於大規模製造,成本低於氧化銦錫薄膜導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