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透明又導電的金屬有機框架(MOFs)薄膜,你見過嗎?

2021-02-15 中國科學雜誌社

浙江大學彭新生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將高導電性PEDOT:PSS引入透明金屬有機骨架ZIF-8薄膜中並成功合成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金屬有機骨架複合薄膜的有效方法。

金屬有機框架物(MOFs)是一類新型多孔晶體材料,因具有許多優異性質近年來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然而,將MOFs應用於光電催化裝置中的透明電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雖然其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積但絕大多數的MOFs是透光性差導電率低。此外,大多數MOFs合成後都是粉末狀的,在薄膜器件中應用時需額外添加粘結劑或利用其他較複雜的方法才能製成薄膜。因此,製備連續完整且具有良好導電性和透光性的MOFs薄膜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期,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彭新生教授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利用室溫受限轉換法將導電聚合物PEDOT:PSS引入透明MOFs(ZIF-8)薄膜中,成功獲得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複合薄膜(圖1),為其應用於透明導電器件提供了可能。相關研究成果以「Highly conductive and transpar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hin film」為題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李卓異。   

圖1  PEDOT:PSS@ZIF-8薄膜的合成示意圖

該工作製備的PEDOT:PSS@ZIF-8薄膜兼具PEDOT:PSS和ZIF-8的優異特性,同時表現出了良好的導電性和透光性並且保持了較高的比表面積;此外,還利用二甲亞碸(DMSO)對PEDOT:PSS@ZIF-8薄膜進行了後處理,使其導電性和透光性有了進一步地提升(圖2)。處理後薄膜最高電導率可達57.03 S cm−1,相對於近乎絕緣的ZIF-8薄膜而言,電導率有了極大提高。

圖2  DMSO處理前後PEDOT:PSS@ZIF-8薄膜的導電率和透光率

兼具高導電性、高透光率和較高比表面積的PEDOT:PSS@ZIF-8薄膜的成功製備拓寬了MOFs的應用領域,也為製備透明導電MOFs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更多詳情請閱原文:

Highly conductive and transpar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hin film

https://doi.org/10.1007/s40843-019-9432-y



相關焦點

  • 一種高導電性透明金屬有機骨架物薄膜
    金屬有機框架(MOFs)以其優良的特性和廣泛的應用而備受關注。然而,當應用於透明導電薄膜器件時,其導電性差且透光率低。因此提高MOF基材料的導電性和透光性成為最棘手的難題。近日,浙江大學彭新生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將高導電性PEDOT:PSS引入透明金屬有機骨架ZIF-8薄膜中並成功合成具有高導電性、高透光性的PEDOT:PSS@ZIF-8 (PPZ)金屬有機骨架複合薄膜的有效方法。
  • 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作為新的導電固體材料家族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並已經在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傳感、電學器件、熱電器件和自旋閥等應用領域展現了誘人的潛力。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近些年,隨著可穿戴設備和曲屏手機等柔性光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透明導電薄膜的機械柔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氧化銦錫(ITO)。ITO具備良好的可見光透過率和較低的電阻率,但其機械強度和柔韌性較差,不適用於柔性光電子器件。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ITO-free的透明導電薄膜,包括金屬薄膜、金屬網格或納米線、二維材料、導電聚合物等。
  • 福建物構所金屬-有機框架薄膜的組裝及性能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曹榮研究團隊在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教育部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2011•iChEM)的資助下,設計合成特定的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隨後組裝構築形成金屬-有機框架膜。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透明導電薄膜是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部件。氧化銦錫(ITO)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但ITO不具有柔性且銦資源稀缺,難以滿足柔性電子器件等的發展需求。單壁碳納米管(SWCNT)相互搭接形成的二維網絡結構具有柔韌、透明、導電等特點,是構建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的理想材料。但已報導SWCNT薄膜的透明導電性能仍與ITO材料有較大差距。
  • :二維半導體金屬有機框架薄膜的製備及其在有機自旋閥中的應用
    金屬有機框架 (MOFs) 材料是由金屬節點和有機配體共同連接的晶態多孔聚合物,該材料在催化、氣體存儲與分離、化學傳感等領域展現出了獨特的優異性質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生產的新一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將在觸摸傳感, 光熱調控, 柔性光伏與顯示等方面滿足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教育醫療及智能家居產品的需要,是未來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
  • 透明導電薄膜 線上研討會
    隨著光電行業的擴張和升級,市場對透明導電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TCF)材料的需求水漲船高:平板顯示市場十分火爆,光伏和電磁屏蔽等應用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市場。具有高透光率的TCF是這些行業的基石:根據M&M的預期,近5年裡TCF市場將以近10%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飛速增長,在2026年時其市場價值將達到約85億美元。
  • 一文帶你了解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
    與此同時,許多世界級企業如美國IBM、德國BASF、韓國三星等紛紛投入巨資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以期在這一新材料開發領域佔據有利位置。三星公司更是宣布在不久的將來要將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商品化。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ITO薄膜,但是由於ITO是氧化物,具有脆性,且銦是稀有金屬,儲量少,價格昂貴目前研究較多,因此開發可代替ITO的,具有柔性可摺疊性質的透明導電薄膜越來越迫切!目前,研究較多或者正在產業化中的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以下幾類:1.金屬柵格,包括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金屬網格透明導電薄膜;2.碳納米透明導電薄膜,主要包括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和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3.導電聚合物,其中的主要代表是Pedot:Pss薄膜;4.新型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③電沉積成膜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CN101654784A中公開了柔性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製備方法和電沉積裝置。利用C10-C16烷基硫酸鹽等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超聲波作用下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鍍液,電沉積得到碳納米管薄膜。
  • 透明導電膜,你真的了解嗎?
    透明導電膜材料的研究起步於19世紀末,當時是在光電導材料上塗上很薄的金屬薄膜;到了1950年,第二種透明導電膜In2O3被製成,ITO導電膜開始在透明導電膜方面得到普遍應用;在最近20年裡,透明導電膜應用主要以ITO材料為主,而在製程上以磁控濺鍍工藝為主。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淺析透明導電油墨中的導電溶質和溶劑
    隨著有機電子學的快速發展,有機電子器件,特別是基於液相法製備的電子器件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印刷作為一種成熟的方案,具有工藝簡單、快速製備以及成本低廉等優勢。而通過印刷的方式即可實現電子器件的製備,這即為印刷電子技術。印刷電子的關鍵在於材料的選擇和墨水的配置,特別是隨著納米技術和有機電子學的快速發展,很多功能性材料都可以配置成墨水,通過印刷方式製備成功能性薄膜。
  • 可導電的新型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可能的下一代半導體
    蘇拉夫·薩哈的金屬有機框架研究於2020年3月18日登上ACS圖片:Sourav Saha 金屬有機框架(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是新興的多功能材料,它們正逐漸退出實驗室並進入無數實際應用中。例如,MOF可以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遞送藥物,甚至可以用於可充電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 東麗量產透明導電薄膜,讓雙層CNT帶電分散成膜
    在電子紙、柔性顯示器及柔性太陽能電池領域,透明電極除原有的性能外,還需要具備抗彎性和抗拉伸性。面向上述用途的透明導電薄膜的開發競爭逐步進入量產階段。    東麗2012年2月發布了用於雙層碳納米管(CNT)電子紙的透明導電薄膜量產技術。
  • 最新綜述:具有質子導電能力的羧酸類金屬有機框架研究進展
    作者將羧基類質子導電金屬有機框架劃分為脂肪基羧酸類MOFs(草酸類、甲酸類以及其它的脂肪酸類)、芳香基羧酸類MOFs(苯基羧酸、含有其它功能基團的苯類羧酸、稠環類羧酸、氮雜環羧酸從設計和製備策略、結構穩定性、質子導電性能、機理以及應用等方面對此類金屬有機框架進行了全面概述。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對採用單晶質子導電測試、分子動力學擬合、固態核磁測試以及準彈性中子散射,對質子導電機理的研究新進展進行了總結。同時,對該類金屬有機框架在燃料電池中的應用進展進行了亮點介紹。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微晶成立於2013年,由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主要從事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等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導領銜成立,背靠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優勢及南洋科技薄膜量產規模。目前,合肥微晶納米銀線薄膜已被多家觸控螢幕公司採用試樣,合肥微晶在納米銀線領域屬於後來者。
  • 進展 | 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透 明 導 電 薄 膜(TCF)作為 一 種 重 要 的 光 電 材 料,在觸控屏、平板顯示器、光伏電池、有機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和光電子器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常用的 ITO製備工藝涉及高溫高真空的耗能且工藝複雜。
  • 合肥研究院在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在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ng oxide, TCO)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相繼在自然界中透明的物質(如玻璃)往往不導電,導電的物質(如金屬)往往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