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甘肅慶陽籍科學家

2020-09-09 慶陽參考快訊

慶陽市地處甘肅省東部,俗稱隴東,這裡地處黃土高原,是甘肅的東大門,素有「隴東糧倉」、「皮影之鄉」、「香包之鄉」的美稱,慶陽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被稱為「中國杜拜」,這裡人傑地靈,素來人才輩出,古有中醫鼻祖——岐伯、周先王——不窋、西漢丞相——公孫賀、西漢關內侯——李息等名臣大家,建國以來,慶陽人才輩出,先後從慶陽走出三位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多人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院所,為中國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趙紅衛,中國科學院院士,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兼任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和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HIAF副總經理,主要從事加速器物理與技術研究工作。今年代表蘭州重離子國家實驗室參加出席武威腫瘤醫院重離子治癌新聞發布會,為重離子治癌關鍵裝置研究做出巨大貢獻。

盧柯,出生於慶陽市華池縣,高中就讀於甘肅省慶陽第一中學,籍貫河南省,盧柯是從慶陽走出去的最為傳奇的一位科學家,16歲以高於60分的成績考入南京理工大學,38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該記錄至現在無人打破,盧柯也是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擔任遼寧省副省長,就職於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近日獲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100萬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李寧,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中就讀於甘肅省慶陽市環縣一中,為我國第一位測井學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研究院,任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為我國石油勘探測井做出了巨大貢獻。

蘇剛,1966年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經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也是蘭州大學磁學和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賀超英,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就職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該實驗室首席研究員。

周小紅,1968年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就職於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物理學會理事。

嶽天祥,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博士生導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理信息科學首席教授,曾在隴東學院、蘭州大學任教,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持過多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也是為數不多的在甘肅省地方高校工作過的重量級科學家。

方創琳,出生於甘肅省慶陽市,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曾擔任汶川、玉樹災後重建規劃專家小組成員,為北京、南京、鄭州、重慶等多個城市建設規劃方面的專家顧問。

在這些重量級科學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三人,其中趙紅衛為慶陽市寧縣籍貫,而盧柯、李寧是在高中時就讀於甘肅省慶陽第一中學和甘肅省環縣一中,雖然籍貫不是慶陽但是在慶陽接受高中教育,因此也算作從慶陽走出去的重量級科學家,蘇剛、賀超英、方創琳、周小紅、嶽天祥均為慶陽市籍貫,也都在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院所工作,當然除了這些科學家還有很多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慶陽籍重量科學家,他們都是祖國的棟梁之材,是甘肅的驕傲,是慶陽人的驕傲!

我是參考快訊,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和觀點,請關注我,一起分享探討你我關心的話題!

相關焦點

  • 甘肅走出去的院士!蘭州慶陽平涼天水定西金昌白銀臨夏州上榜!
    蘭州市8人、分別為吳有生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文蘭199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柴天佑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賈承造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德龍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價值很高
    其實了解甘肅慶陽的朋友,或許都知道:慶陽,不僅是長慶油田的發源地,地下石油資源豐富,同時,慶陽,還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再比如: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的翼龍化石,也說明了這一點。下面,我們簡單來聊聊1978年,甘肅慶陽發現翼龍化石的大致過程。
  • 環江翼龍化石,出自甘肅慶陽三十里舖
    土娃一到,雞飛狗跳大美慶陽慶陽的黃土之下,埋藏了億萬年的寶藏正在被發現並發掘,為華夏的建設做出貢獻。而甘肅省慶陽市的慶城縣,出土的空中巨無霸——環江翼龍,是中國考古史上一件無比重大的事件。其存在的年代比準葛爾白堊紀的翼龍,要久遠的太多。環江翼龍的出土,對於科學界研究慶陽乃至中國及世界,古地理與古氣候環境,提供了寶貴及獨特的依據。設想一下,地球漫長歷史中的侏羅紀晚期,古慶陽地域,河流密布,森林浩瀚無邊。
  •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舉行
    中國甘肅網9月21日訊據甘肅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9月17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慶陽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慶陽行活動舉行,「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等5位科學家後人組成的報告團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名單,靖江籍專家邵新宇當選! 11月22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公布
  • 四川巴中籍科學家吳偉仁、韓傑才當選院士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記者 仲健鴻)12月7日,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分別發布通告,宣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據了解,今年中國工程院增選70名院士和8名新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增選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去嗨皮國內遊|甘肅慶陽,陝甘寧邊界上一座低調的黃土高坡城市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甘肅慶陽旅遊,慶陽,陝甘寧邊界上一座低調的黃土高坡城市。此前,因為交通不便,人們一提起它,想到是的偏僻、荒蕪、落後有關;而今,當銀西高鐵經過,這裡的美,終於要甦醒了!這裡不僅有優美的高原林海風光,還有悠久燦爛的文化遺存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被譽為隴東大地的「綠色屏障」「天然氧吧」,黃土高原的「天然水庫」。董志塬▼八百裡秦川,頂不過董志塬的一個邊
  • 中國有個黃河古象骨架,慶陽黃土中掩埋了億萬年。
    1972年,甘肅慶陽合水縣在馬蓮河板橋公社段,開始修建一個水電站,名叫河口水電站。由於當時沒有多少大型機械,工程建設多半靠人力,因此工地異常熱鬧繁忙。這一發現,經過層層匯報,立刻引起當時慶陽及甘肅省的重視,省文化館急忙派人奔撲現場並匯報中央科學院。與此同時,合水縣文化局嚴格保護現場,並命人向老百姓,宣傳文物法律知識,和國家關於古化石的相關政策,積極動員群眾交回被拿走的部分骨節。
  • 甘肅三個市:酒泉、慶陽、定西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在我國眾多省份中,甘肅是很特別的一個省份,因為說到甘肅,大家可能就會想到與沙漠、戈壁相關的自然景觀,的確,甘肅有著非常多的著名類似景觀,比如大家熟知的鳴沙山月牙泉、嘉峪關等,但是除了這一類,還有一些自然風景非常優美的景觀,比如崆峒山、麥積山等,這些景觀風景宜人,與大家想像中的那些沙漠景觀截然不同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然而,科研無高低,無論基礎自然科學研究還是應用工程研究的每一名院士均是其領域的頂尖人才、集大成者。從院士規模而言,兩家單位並無高低之分。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中國甘肅網6月2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理文/圖)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馮起榜上有名。
  • 甘肅慶陽黃土塬告別「土炕」「火爐」 多措治汙享藍天
    甘肅慶陽黃土塬告別「土炕」「火爐」 多措治汙享藍天 2019-01    甘肅慶陽地處黃土高原,窯洞和土坑一直伴隨著當地農戶。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大美中國 黃土奇觀 甘肅慶陽
    雄偉廣袤的黃土高原腹地億萬年的時光將大地雕刻出千姿百態的奇觀這裡是世界上黃土層最深厚的地方這裡就是甘肅慶陽蒼虯懸空攀巖、突兀異石鑲嵌其間人行澗底腳下河床石礫蜿蜒迴轉峽內大小積水潭各具形狀玲瓏剔透,氣勢恢宏抬頭看天峽谷像被巨斧切割和剪刀裁剪過的一般
  • 甘肅慶陽檢測器具國家認可的證書機構
    甘肅慶陽檢測器具國家認可的證書機構   如果某個部件工作異常,就需要判斷是否是總線傳輸過程出了問題。DL850V的CAN總線監視模塊就可以幫助工程師判斷這一問題。   DL850V可以直接接入到汽車的CAN/LIN網絡節點中,從CAN/LIN信號中提取為數字量的傳感器信號,並還原為模擬波形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其特點在於:   ?多監測240個物理量,彌補模擬通道數的不足地址。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新院士名單公布!50所高校新晉...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同在今天(11月22日)公布。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 房縣籍鄧子新院士被俄羅斯國家工程院授予金質獎章
    日前,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院長В.V.Gus e V和秘書長L.A.Ivanov代表俄羅斯國家工程院主席團籤署證書,授予房縣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獎章,以表彰鄧子新院士在科學與學術素養方面的傑出造詣,在發展和利用生物技術及其發展洲際科技事業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貢獻
  • 2名鹽城籍科學家入選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
    5月15日晚,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東方生活報記者注意到,江蘇34人入選這一名單,其中鹽城籍有2人,分別為河海大學的唐洪武和江南大學的蔣高明。江蘇入選的34人中,有29人來自高校,另有5人來自研究院所、醫院和疾控中心。他們平均年齡54歲,其中,河海大學的唐洪武最年輕,只有48歲。
  • 華羅庚的所長就職報告與中國科學院的數學事業
    這份重要的報告不僅成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建所綱領,而且繪就了一幅新中國數學發展的藍圖。原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於 1949 年春遷往臺灣,並帶走了大部分圖書設備。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建立伊始,即著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 年 7 月 1 日,中科院數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數學所」)正式成立。
  • 乾旱缺水的慶陽,曾經真的是一碧萬頃的大湖嗎?
    於是,他們一面保護化石挖掘現場,一面電告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因這具翼龍化石發現於慶陽的環江河畔,故取名為「環江翼龍」。中生代侏羅紀,甘肅大部分河流向東流淌,在隴東形成大湖和沉積。侏羅紀後期,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甘肅陸地再次抬升,陝甘寧盆地湖泊曾一度乾涸,在湖區西部出現南北走向的賀蘭山和六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