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2021-01-09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中國甘肅網6月2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理文/圖)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馮起榜上有名。這是自201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取消單位推薦,僅存院士提名、有關學術團體提名兩種渠道後,通過甘肅省科協(學術團體提名)推選的唯一進入第二輪評審的院士候選人。

  日前,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審閱材料、專業組評審、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從531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22位。根據工作安排,7月1日至30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的材料將在其單位進行公示。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及各學部的名額分配,由主席團研究決定。2019年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80名。

  馮起,生於1966年3月,研究員、博導。現任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黨委書記、祁連山研究中心主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排一),省部級科技獎項7項,其中一等獎6項。獲授權專利30項,出版著作8部,發表論文460餘篇。包括Science在內SCI收錄150篇,引次4600多次。

  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十三五科技部生態專項建議專家、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諮詢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研究方向主要為流域區域環境保護與治理(流域水文學、流域水土資源學、流域恢復生態學)。

相關焦點

  • 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21〕1號各學科/專業委員會、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單位會員、省級學會、各學會理事: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
  • 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新聞—科學網
    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
  • 2015年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浙江14位科學家入圍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曾福泉)中國工程院日前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浙江省14位科學家入圍。他們是:浙江大學的陳純、任其龍、倪明江、喻景權、周繼勇和金偉良,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程式華,海洋二所的李家彪,浙江工業大學的鄭裕國,浙江省農科院的徐子偉,浙醫一院的金潔,浙醫二院的沈華浩,溫州醫科大學的李校堃,杭州市化工研究院的姚獻平。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3.有關全國學會可推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省級科協可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推選。(二)推選名額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的推選名額不作限制,但應該嚴格堅持標準,寧缺毋濫。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名教授入選院士候選人!
    近日,山東省科協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山東省科協擬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公示」並通過公示期。該公示稱,經山東省科協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專家委員會評審,共評選出11名擬向中國科協推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分別是尹學軍、田原宇、宋明春、張訓華、張學義、陳玉民、胡三元、夏延致、崔洪芝、董雙林、董蒨。
  •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市學會、基金會、基層組織: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要求,北京市科協作為推選單位,現就北京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2017院士名單最終官方完整版 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結果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6月4-10日,召開了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會議,選舉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05位。
  • 在皖3位科學家候選工程院院士 年齡最小的剛50歲
    本報訊 5月15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了521位有效候選人,其中有3名在我省工作的科研人員上榜。據了解,經過多輪評選後,今年年末將公布正式當選的院士名單。記者在名單中看到,521名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
  • 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 化學領域都有誰?
    日前,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啟動,其中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推薦截止到2月17日下午,全國已經有35個學會和5省科協公示了200多名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  中科院院士名額為60,中國工程院院士不超過75名  據介紹,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名額基數為60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0名、化學部10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2名、地學部10名、信息技術科學部7名、技術科學部11名。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中國化學會發布擬推選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清華大學張新榮等...
    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19〕1號)精神及《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方案》要求,現將中國化學會擬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2019年2月21日-2月28日。
  • 中國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 最小年齡47歲(名單)
    中國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最小年齡47歲  記者從中國工程院獲悉,備受關注的院士增選名單上午出爐,新當選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人,佔95.7%,女性3人,佔4.3%;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2歲,比2013年下降0.7歲;60歲(含)以下的56人,佔80%;61歲至70歲(含
  • 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公示
    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公示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院士後備人選培養工程實施方案》(廳發〔2015〕40號)有關規定和《關於開展第二批廣西院士後備人選遴選工作的通知》(桂人才辦〔2018〕45號)要求,經自治區科技廳委託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組織評審,產生了廣西院士後備培養工程第二批人選候選人5名。
  • 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入榜院士候選人 兩院院士原來有這麼多江西人!
    昨天中國科學院公布了今年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共157人被譽為「中國矽基發光之父」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光榮入榜為信息技術科學部20名候選人之一,專業為發光材料與器件。去年,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結果揭曉,由江風益教授團隊完成的「矽襯底高光效GaN基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中唯一一等獎,這也是我省自主創新成果首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初步候選人產生後,將對初步候選人材料進行公示,公示內容為個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公示時間為1個月。
  • 袁隆平等為何評不上科學院院士?又如何促成中國工程院成立?
    由於中國科學院在遴選院士中,對候選人的要求中默認在理論上要做出一定的成果。因此,一些在理論上沒有重大建樹,卻在工程技術的發展上做出巨大成果的候選人很難通過院士投票,從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但這並非是科學院的院士妒賢嫉能,而是擔心一旦開了這個口子,會造成院士質量的下降。
  • 24歲被委以重任、35歲破格晉升,41歲他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6月6日,中國工程院發布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通知稱,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第一輪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各學部經過審閱材料、專業組評審、學部評審和投票等程序(工程管理學部候選人在相關專業背景學部評審),產生了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222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監督。根據工作安排,7月1日-30日,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的材料將在其單位進行公示。
  •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新聞...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 中國科協 11 王國慶 1966年04月 機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動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回應稱消息不實-虎嗅網
    網上傳聞界面新聞注意到,根據《中國工程院章程》和《中國科學院章程》,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中國工程院章程》明確,每次的增選院士名額,由主席團討論決定;《中國科學院章程》明確,候選人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推薦,有效候選人由學部主席團審定,新當選院士由具有投票權的全體院士投票產生。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凡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連續3次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和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的有效候選人,2021年將停止1次被推薦資格。   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88名   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