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01-11 中國科協

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

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

為做好2021年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開展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現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工作要求,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選單位和名額

(一)推選單位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

2.中國科協推薦(提名)的院士候選人由中國科協所屬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有關全國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以下簡稱省級科協)推選。不受理院士候選人本人申請。

3.有關全國學會可推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省級科協可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推選。

(二)推選名額

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的推選名額不作限制,但應該嚴格堅持標準,寧缺毋濫。

二、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

有關推選單位推選院士候選人應嚴格執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院士的標準和條件,以及學術團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的有關要求。

(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祖國、品行端正、學風正派的中國公民,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系統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成就,並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或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突出貢獻,可被推薦為院士候選人。被推薦人應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為院士候選人。

(三)院士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1956年7月1日以後出生)。

(四)凡2015、2017、2019年已被推薦至中國科學院或被提名至中國工程院的有效候選人,兩院合計連續3次的,2021年停止1次院士候選人資格。

(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推薦為院士候選人。提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公安機關任警務技術職級、國家安全機關任專業技術職級的除外;軍隊行政幹部不作為候選人,兼任專業技術職務的除外。

(六)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不在推選範圍。

三、推選工作程序

根據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有關規定,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推選工作程序如下:

(一)成立機構。推選單位須成立如下機構:推選專家委員會,負責評審工作,由相關領域具有學術權威性和學術影響力的研究員、教授、正高級工程師或同等職稱的知名專家組成,人數應不少於11人,專家應具有廣泛代表性,且應包含一定數量的院士;材料審核小組,由相關專家組成,負責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把關;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小組,由推選單位有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組成,負責日常組織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推選單位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組織領導,規範工作程序,開展推選工作。全國學會、省級科協的工作方案和推選專家委員會、材料審查小組組成原則,須分別經全國學會理事長(會長)辦公會、省級科協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相關會議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推選結果須向全國學會理事長(會長)辦公會、省級科協黨組會議報告。

(三)推選人選。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分別面向本行業領域或本行政區域發布推選信息,通過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進行推選。全國學會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為分支機構、會員單位、省級學會。省級科協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為省級科協所屬學會以及有關基層組織,具有推選資格的基層組織由省級科協確定。被推選人應由三名或三名以上同一學科(專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家進行評議並獲得同意推選,材料上需專家籤名。

(四)審核材料。被推選人所在單位須對材料的真實性以及被推選人的政治表現、廉潔自律、道德品行和材料涉密等情況進行審核,並加蓋單位公章。推選單位負責學術審核,審查被推選人材料的完整性,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進行把關。

(五)組織評審。由推選專家委員會採取會議或通訊方式進行評審,投票確定被推選人。參加投票的專家應超過推選專家委員會人數的三分之二。獲得贊成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人選,方有資格向中國科協推選。

(六)進行公示。通過審核和評審後,在被推選人所在單位和推選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僅受理書面實名投訴,投訴人應提供具體聯繫方式。如被推選人被投訴,推選單位及被推選人所在單位應進行調查核實提出書面調查材料及結論性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在規定時間內報送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

(七)報送結果。推選結果報送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辦公室。

四、推選工作要求和說明

(一)推選單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化紀律意識,按照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增選工作的有關通知和實施細則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選工作實施方案,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好推選工作。工作中應堅持學術導向,堅持客觀公正,堅持專家主導,倡導科學家精神,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確保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

(二)注重發現和舉薦新興學科領域、交叉學科領域優秀人才,關注和舉薦優秀中青年專家。在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中,注重對在西部地區的貴州、雲南、廣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9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累計20年(含)以上的專家的推選,注重對長期工作在工程科技一線及民營企業專家的推選,注重對尚無院士和院士人數較少的學科、行業、地區專家的推選。

(三)推選單位應充分了解掌握本行業本行政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狀況,全面做好深入細緻的組織服務工作。全國學會要在人才發現和選拔中充分聽取所聯繫的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人事人才有關司局和多方面專家意見,拓寬渠道、擴大視野。省級科協要主動聯繫溝通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才工作有關部門爭取支持,充分動員本行政區域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舉薦優秀人才。

(四)推選單位和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要嚴把法律和社會道德關,在被推選人的政治立場、廉政建設和學風道德方面切實負起責任,全面綜合考察被推選人學術水平和學風道德,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進行把關。

(五)報送的所有材料均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五、報送材料內容和要求

(一)推選工作材料

推選單位應提交如下推選工作材料,每份紙質材料須加蓋單位公章:

1.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細則紙質件1份(如已在中國科協備案且無修改則不必提交)。

2.2021年推選工作方案紙質件1份。

3.推選工作組織機構成員名單一覽表(格式見附件1)紙質件1份。

4.推選院士候選人名單一覽表(格式見附件2)紙質件1份。

5.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情況報告(須按照「推選工作要求和說明」,詳細說明工作思路、針對性舉措、落實情況及公示情況等)紙質件1份。

6.光碟1張,內容為以上材料電子文件。

(二)候選人材料

推選單位應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要求,提供被推選人材料紙質件及電子文件。報送的所有材料如涉及國家秘密需進行脫密處理。報送材料違反保密規定的,取消被推選人的被推薦(提名)資格。

1.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材料

(1)《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書(學術團體推薦用)》(以下簡稱《推薦書》)紙質件5份,其中原件3份。

(2)《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被推薦人附件材料》(以下簡稱《附件材料》)附件1紙質件5份,其中原件3份。

(3)《附件材料》附件2至附件6紙質件1套。

(4)《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紙質件2份。

(5)《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由被推選人所在單位出具)紙質件2份。

(6)U盤1個,存儲內容為《推薦書》和《附件材料》附件1的word格式電子文件,《附件材料》附件1至附件6、《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和《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等材料的PDF格式電子文件(文件大小不應大於100兆)。

以上材料模板請登錄中國科學院網站(www.casad.cas.cn)下載、查詢。

(7)同行專家評議表(格式見附件3)紙質件1份。

2.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材料

(1)《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書(中國科協提名用)》(以下簡稱《提名書》)紙質件8份,其中原件6份。原件由被推選人籤名,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負責審核,並加蓋單位公章。

(2)《提名書》附件材料紙質件1套,包括科技獎項獲獎證書複印件(不超過5項),發明專利證書複印件及其實施情況證明材料(不超過5項),論文和著作原件或複印件等材料(不超過10篇、冊),工程設計、建設、運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原件或複印件(不超過5篇、冊)。

(3)光碟1張,內容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系統生成的mdb格式數據文件、word格式《提名書》和附件材料電子版(PDF格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系統及使用說明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有關文件請登錄中國工程院網站(www.cae.cn)下載、查詢。

(4)關於《提名書》、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由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蓋章出具)紙質件2份。

(5)被推選人籤字的《中國工程院關於嚴肅院士增選紀律的「八不準」》紙質件2份。

(6)同行專家評議表(格式見附件3)紙質件1份。

(三)報送材料要求

1.所有推選工作材料和被推選人材料應由推選單位報送,謝絕被推選人本人報送材料。

2.材料需完整報送,且所有材料紙質件必須與相應電子文件完全一致。

3.報送材料前,推選單位需註冊、登錄「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https://www.scimall.org.cn/),點擊「人才評獎」,使用分配的「推選單位用戶名、密碼」進入「中國科協專家服務平臺與遠程評審系統」,根據要求在線填寫提交相關信息,所填信息需與正式提交的材料保持一致。登錄「中國科協專家服務平臺與遠程評審系統」所需用戶名和密碼,將通過中國科協公文發布系統發送。

4.材料請報送至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僅限郵寄方式報送),請嚴格按照郵寄地址信息填寫,時間以當地郵戳為準,於3月2日前寄出。公示情況可推遲至3月7日前提交。

六、聯繫方式

(一)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材料接收單位)

聯繫人:劉婷婷 李楊錦鈺 高文洋

聯繫方式:

(010)62165293 62165291 68586625

15801529299 18810781731 18910903210

收件單位: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

地點: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86號 中國科協綜合業務樓西側604室

郵編:100081

(二)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

聯繫人:馬文斌 範永健

聯繫方式:(010)68578091 68526144

相關焦點

  • 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21〕1號各學科/專業委員會、女化學工作者委員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單位會員、省級學會、各學會理事: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
  • 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新聞—科學網
    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負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
  •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市學會、基金會、基層組織: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要求,北京市科協作為推選單位,現就北京地區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重要通知】中國力學學會關於開展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
    中國力學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工作組,各團體會員單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力學學會: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力學學會啟動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
  • 中國化學會發布擬推選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清華大學張新榮等...
    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19〕1號)精神及《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方案》要求,現將中國化學會擬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2019年2月21日-2月28日。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公布中國科協九大代表2017年優秀調研課題報告...
  • 河南大學宋純鵬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王源超教授獲中科院院士候選人提名
    按照《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科協發組字〔2014〕98號)、《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中國科協組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 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 化學領域都有誰?
    日前,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啟動,其中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推薦截止到2月17日下午,全國已經有35個學會和5省科協公示了200多名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  中科院院士名額為60,中國工程院院士不超過75名  據介紹,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名額基數為60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0名、化學部10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2名、地學部10名、信息技術科學部7名、技術科學部11名。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公示我省科學家馮起榜上有名  中國甘肅網6月2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理文/圖)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馮起榜上有名。
  • 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主任宋德雄履新江西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 來源:澎湃新聞 擔任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主任已有3年的宋德雄現已赴江西履新。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消息不實。真實情況怎樣?
    近日,屠呦呦第四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傳遍網絡。中國工程院表示:消息不實。除屠呦呦外,往屆院士選舉中也有不少熱門人選最終落選。直到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後,袁老才在1995年最終當選。2011年饒毅和施一公落選,饒毅之後公開發布聲明,稱今後永遠不再參選院士。2017年,清華「美女教授」顏寧(施一公的學生)落選院士,也曾一度引發媒體關注。尤其是顏寧又離開清華,出走美國兩年之後,又評選上了美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布。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名教授入選院士候選人!
    近日,山東省科協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山東省科協擬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公示」並通過公示期。該公示稱,經山東省科協推選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專家委員會評審,共評選出11名擬向中國科協推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人選,分別是尹學軍、田原宇、宋明春、張訓華、張學義、陳玉民、胡三元、夏延致、崔洪芝、董雙林、董蒨。
  • 吉大六名校友當選201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吉大校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校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研究員閆楚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 校友鄭泉水、徐建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校友鄭泉水、徐建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公布2020年度科技志願服務先進典型的通知
    科協辦函普字〔2021〕8號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和志願服務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中國科協決定表揚宣傳王雅紅等10名科技志願者、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技志願者總隊等10支科技志願服務隊
  • 中國工程院 2019 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李彥宏在列
    IT之家4月30日消息 根據官方的消息,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予以公根據官方的消息,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
  • 袁隆平等為何評不上科學院院士?又如何促成中國工程院成立?
    院士作為科研人員的最高奮鬥目標,是國際通用的榮譽稱號,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有院士這一群體。如美國的國家科學院和工程院、德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和工程院以及澳大利亞科學技術與工程院等。因此,中國科學院的一些院士開始為成立工程院奔走疾呼,並開始做輿論上的準備。中國工程院成立始末1981年,中國科學院的李薰院士就提出了成立工程院的設想,並得到了張光鬥和師昌緒等院士的支持。但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建議在當時並沒有被批准。工程院雖然沒有被建立起來,但這個問題還是得解決。
  •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區別以及級別待遇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那麼院士是什麼級別幹部的待遇呢?1院士的級別待遇院士沒有行政級別,只是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相當於副部級。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