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地下的甲烷氣體從地殼巖石縫隙中向外逸出,但是被地表凍土層蓋住,形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氣泡(不清楚歷史有多久)。現在,氣泡破裂,造出一個深達50米大坑。
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當科學家前往調查時,乘坐直升機的電視攝製組率先發現了那個深坑。迸飛的冰塊和巖塊距大坑有數百米之遙。
甲烷氣體早已消失,只留下巨大的空洞。
目前尚不清楚大坑是如何形成的,或者氣候變化是否起了作用,但在連續異常溫暖的夏天后,2014年,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亞馬爾半島上也發現了類似的怪異現象(同樣令人不安)。
實際上,這至少是該地區迄今發現的第17個「大洞」,也是近年來同類中最大的一個。
巨大的洞被認為是因丘陵突然坍塌或凍原膨脹造成的。
由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正在迅速消退,但少有研究調查這一變化。那是一個疏忽。甲烷作為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升溫效率的84倍,因此大量釋放這種氣體可能會引發惡性反饋循環,使當前的全球氣候危機更加嚴峻。
通過分析可追溯到1970年代的歷史圖像,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西伯利亞出現的陷坑在最近幾年有所增多,這表明永久凍土融化至少部分導致了此類塌陷,以及北極甲烷庫的釋放。
同年,另一項研究在亞馬爾半島下發現了7000處天然氣庫。
不過,我們不知道這些氣穴是否是新的。永凍土約佔俄羅斯領土的三分之二,大多在世界上最偏遠和人跡罕至的地區,而負責勘測的機構人手嚴重不足。
除了有一天會噴出大量甲烷之外,科學家們還擔心,融化的永久凍土釋放出我們一無所知的古老微生物。
實際上,這可能已經發生了。2016年,炭疽病暴發導致一名12歲男孩喪生,其原因可追溯到永久凍土融化,將舊病毒洩漏到當地的水文環境裡。
這還不是唯一的危險。就在今年,永久凍土融化造成了北極歷史上最嚴重的燃料洩漏,考慮到更多的燃料管道結構和位置,科學家憂心忡忡,尤其是亞馬爾半島正處於這一危險之中。
即使不會釋放病毒或引發石油洩露,突然出現在地面上的巨大裂口通常也不是一個好兆頭。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