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分化獲漁利 印度邁向手機出口基地

2021-01-13 札記小鋪

2020年對印度乃至於全球智能型手機產業而言都是嚴峻的一年,一方面,COVID-19疫情嚴重打擊市場供需,但基於廣大人口基數及產品低滲透率,印度仍能保持明顯優於其他市場的出貨成長。

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延燒下,儘管先天仍有許多不利的結構性因素存在,但印度作為區域生產基地的吸引力也正在提升中,這個趨勢不僅驅使臺灣三大蘋果代工廠在印度加速布局,連印度本土手機組裝廠、甚至是整個手機供應鏈都可能雨露均沾。

在其他成熟手機市場瀕臨飽和、必須期待5G重新刺激需求的情況下,印度半數以上人口仍未曾使用智能型手機的現象,將進一步凸顯印度作為智能型手機需求引擎的價值。此外,在蘋果供應鏈大舉投資印度後、以及印度政府的手機製造獎勵加油添柴下,未來幾年內,印度手機產量佔比可望大幅提升,全球手機生產出口基地的地位指日可待。

印度2020年手機市場多災多難 新一波低價創新醞釀中

印度約14億人口中有近10億人口尚無緣擁有1支智能型手機,因此各業者無不看好印度市場的潛在市場價值,印度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僅次於中國大陸的第二大智能型手機市場,其與美國的差距也將進一步擴大,IDC預估,2021年印度智能型手機出貨量將達1.68億支,大幅超越美國同期的1.41億支出貨。

儘管如此,不能否認的是,印度功能型手機升級至智能型手機用戶的速度已經明顯減緩,2019年已經跌破兩位數字比率,2020年上半,一方面受到印度將手機加值稅上調6個百分點,其次是長達數個月的封城措施,第三,印度於2020年出現獨立建國以來第一次技術性衰退,導致印度智能型手機出貨遭到腰斬,2020年下半需求雖然爆發,卻也難以彌補2020年上半所留下的巨大缺口。

印度智能型手機市場仍有機會再獲一劑強心針,有鑑於印度仍有數億不願升級至智能型手機的功能型手機用戶,2020年已有Google與Jio Platforms合作打造超低價行動OS及智能型手機,電信業者也重啟交叉補貼策略,以低價智能型手機爭取用戶升級,Google、高通另外投資HMD Global,希望打造出更適合新興市場需求的低價手機,而其中最值得觀察的是,Jio Platforms能否在Google的協助下,再次掀起JioPhone在4G功能型手機市場所創造的奇蹟。

這意味的是,過去數年間,全球智能型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的下滑,主要是拜中國品牌在供應鏈優勢、成功成本管控下為市場帶來高性價比手機所賜,但接下來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場的低價創新將進入下個階段,其中印度業者、以及主攻新興市場的業者將扮演主導性角色。

蘋果印度走出谷底 對競爭者威脅大增

2018~2019年間是蘋果在印度的低潮,這段期間iPhone在印度市佔率大幅下滑,並跌到1%的水平,在其他業者順利從印度持續成長的智能型手機市場大餅中獲益時,iPhone銷售反而從2017年的340萬支腰斬到200萬支不到,但蘋果在經過2019年的深蹲(包括重新整頓營銷團隊、調整通路合作夥伴等)後,於2020年逐漸反彈,預計2021年起將重新在高階手機市場對一加、三星電子等業者帶來強大威脅。

蘋果2019年會計年度在印度營收衰退19%、淨利衰退20%,但在2020年會計年度,蘋果營收年增29%,淨利成長25%,此外蘋果也在10月底發布財報時表示,其7~9月印度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只是蘋果並未透露具體數據。

蘋果2020年在印度走出谷底,2021年也可望進一步成長,主要因素包括,蘋果供應鏈正大舉進軍印度,無論新、舊款或旗艦及中階的iPhone SE生產都蓄勢待發,有助為為蘋果省下逾20%的手機關稅,以及介於10~20%之間的零組件關稅。

此外,在iPhone提高印度在地附加價值後,也為蘋果設立在線門市及實體旗艦店鋪路,10月時蘋果在線門市已開張營運,2021年將有1~2家蘋果自有實體旗艦店開張,讓蘋果能夠進一步確保在印度的銷售及服務質量。

蘋果大軍助陣 印度手機供應鏈加速成形

自Narendra Modi上任以來,印度一直將電子製造視為重點扶持的產業,並且在手機製造領域達到可觀成就,使印度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生產國,但延燒已經超過2年的中美貿易戰將讓印度手機製造更上層樓。

印度過去幾年間已經公布多項政策以吸引手機製造業者前往投資,例如2019年下半起先後調降企業稅、放寬代工業外資持股規範,放寬零售業外資經營規定、以讓蘋果供應鏈落腳換取蘋果在當地設自有旗艦店及在線門市。

2020年這股趨勢進一步加快,蘋果三大代工廠中,緯創印度Kolar新廠已經投產,並正準備擴大產能,鴻海已經開始生產更高階的iPhone,和碩則於2020年在印度申請設立子公司,並敲定在印度投資15億美元。

除了臺灣業者外,印度電子信息科技部長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印度仍成功吸引約8~9家的蘋果供應鏈前往,而2014年時因為諾基亞(Nokia)撤離而留下的空曠諾基亞經濟特區近一年也受惠於Salcomp等蘋果供應鏈進駐而再次恢復活力。

目前印度蘋果供應鏈主要分布在以南方清奈及邦加羅爾一帶,已經與北方由三星電子、步步高集團及印度本土OEM/EMS業者如Dixon Technologies等業者所在的北方邦諾伊達遙相輝映,形成印度兩大手機生產重心。

除了中美貿易戰外,印度於2020年4月公布、10月確定獲得補助業者列表的手機製造獎勵計劃生產連結激勵(PLI)被視為足以掀起下一波印度手機供應鏈投資熱潮的另一關鍵,在這項總額約66億美元的計劃中,印度希望在未來5年內實現1,500億美元的手機產值,其中,蘋果供應鏈及三星電子雙雙向印度政府承諾,將各自達成500億美元的生產目標,其中有60%將用於出口。

印度行動電子協會(ICEA)估計,在生產聯結激勵的刺激下,印度包含手機、售後服及零組件在內的出口額將以每年54%的速度成長,到2025年時將達到1,590億美元。在具指標性意義的iPhone生產中,DIGITIMES Research估計,未來數年內,印度將佔iPhone全球產量的3成。

生產聯結激勵中,鴻海、和碩、緯創及三星在內的外國業者必須生產出廠價格1.5萬盧比(約200美元)以上的手機始能獲得補助,但彭博旗下研究機構Bloomberg Intelligence認為,有鑑於近年印度中階以上手機的銷售佔比連年提升,鴻海等業者也將從中高價手機製造活動中受惠。

在臺灣、南韓供應鏈布局印度之際,生產聯結激勵以及中美貿易戰分化供應鏈,也成為印度本土手機供應鏈崛起的契機,印度本土業者近期已承諾將加碼投資,以滿足生產聯結激勵的補助資格,但由於美國電信商減少採購中國ODM手機,讓印度ODM獲得轉單,中國ODM業者如聞泰、光弘本身也在市場需求及關稅壓力下,近年已擴大投資印度。

近期擴大委外代工對象的HMD Global一方面強化與中國ODM業者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已經開始在印度業者間尋找可能的委外合作機會,顯示中美貿易戰及印度補助政策不僅帶動臺灣、南韓業者在印度的投資,也嘉惠規模較小的印度本土業者。

印度仍難挑戰中國

DIGITIMES Research認為,中國、越南及印度將成為手機製造的三大基地,但Bloomberg Intelligence也指出,由於印度在發展製造業上仍存在瓶頸,因此印度難以動搖中國作為最主要生產基地的地位。

Bloomberg Intelligence表示,中印關係不睦、進口高關稅及盧比疲軟,恐成為印度吸引電子業者投資的障礙,雖然印度致力建立起更完整的手機製造供應鏈,但受到數十年來進口替代政策的影響、印度本土供貨商競爭力不足,以致印度逾半手機零組件仍須仰賴中國進口,同時須支付高昂關稅。

在另一方面,即使退而求其次,雖然印度因為其龐大成本低廉的年輕勞動人口而獲得製造業者肯定,但相較之下,製造業者更青睞越南在低成本人力及政策優惠上所具備的投資吸引力。(作者:蕭景嶽/編輯:HQBUY.com)

相關焦點

  • 印度已禁止進口中國山寨手機 指其缺少IMEI代碼
    行業影響  手機出口印度數量大幅減少  「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是全國最大的山寨手機集散地,明通數碼城則是華強北山寨手機最集中的電子城。記者特地採訪了明通數碼城管理層徐總,他說業務上受到的影響很大。
  • 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的「象山實踐」
    2010年,我縣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實驗區,2013年2月保護區總體規劃獲國家文化部批准實施。2019年,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根據海洋漁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與集中程度,我縣將保護區分為核心保護區、特殊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
  • 這「漁獲」把人看饞了
    據河邊的漁民講,二十多年前黃河中還有二、三十斤的大鯰魚,雖比不上印度的「食人鯰」,但體型也夠大的。傳說歸傳說,可能黃河中還真的會有大鯰魚,就「蟄伏」在我們見不到的神秘地方。直到最近,看過一個專業釣黃河鯰魚小夥的視頻直播之後,改變了筆者對黃河鯰魚的看法。在黃河中不是沒有鯰魚,而且數量還很多!只是以前沒有掌握住野釣的技巧而已。
  • 明明氣壓不低,為什麼釣魚人卻漁獲慘澹?
    影響漁獲多少的因素很多,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因素主要是天氣,氣壓、溫度、溼度、風向等,其中氣壓對釣魚的影響最為明顯。氣壓高水中的溶氧量就高,魚兒進食活躍。反之魚兒覓食不積極,甚至出現浮頭現象。所以講究點的釣魚人出釣前看氣壓高低成為一種習慣。
  • 印度突然爆出驚人消息:經多年觀察後確認,喜馬拉雅山有外星基地
    印度最知名的報紙《印度時報》,它的一位大編輯Sukhbir Siwach,他是一位著名的朝聖者。長期以來,他始終在懷疑,有關喜馬拉雅山外星人飛碟基地的消息被印度官方隱瞞了。但這種事瞞不過他,因為他自己就是一位奇怪現象的目擊者之一。
  • 意外漁獲浪費嚴重 美國每年損失高達10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估計,所謂的兼捕漁獲(意外漁獲)——也就是無意間捕獲的非目標魚類的數量,每年多達20億磅(約90.7公噸)。 報告作者、海洋科學家阿曼達·凱利德耶恩(Amanda Keledjian)說,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魚被拋回海中時經常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她表示:「我們扔掉的不只是雜魚。我們扔掉的是食物。」
  • 野釣經常中雙尾,預示著漁獲的減少?別不信!看完就明白了
    「雙飛」漁獲,一般情況下,需要兩條魚幾乎在同一時間,分別吃中兩個鉤餌,所以在野釣中很少出現。原因是野釣自然水域,大都水廣魚稀,打窩聚魚作釣時,魚在窩點的數量不夠,很少出現兩條魚同時吃雙鉤的情況,即使有也是偶爾現象。不過在實際野釣中,特別是作釣鯽魚類小型魚時,很多釣友卻會經常出現「雙飛」漁獲。
  • 平潭海洋價值2000萬美元的阿根廷魷魚漁獲運抵福州
    此批阿根廷魷魚上岸漁獲量5100多噸,目前市價每公斤4美元以上,價值約2000多萬美元,預計一周時間左右完成卸載入庫。管理層評述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卓新榮先生表示:「阿根廷魷魚是公司下半年的主要產品之一,我們將利用中秋和國慶假期期間完成漁獲卸載入庫。
  • 蘋果脫中,旗艦機iPhone 11開始在印度清奈廠生產
    蘋果正計劃把iPhone 一大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加速推動部分iPhone手機生產脫離「中國製造」,這使得繼緯創和鴻海兩大蘋果供應商到印度設廠後,蘋果另一大供應商和碩也傳出已在清奈註冊子公司,計劃到印度設廠。
  • 印度冷凍蝦出口減少10%-15%
    來自Intrafish 12月24日消息,印度海鮮出口商(SEI)稱,由於該行業面臨「多重問題」,印度今年的海鮮出口,主要是冷凍蝦,可能會減少10%到15%。與其他地方一樣,印度今年也受到了COVID-19的影響,不僅如此,暴雨和疾病也襲擊了印度蝦行業,同時,冷凍貨櫃的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到蝦類行業的出口。港口的情況更為糟糕,不僅是貨櫃短缺的問題,貨船缺口導致海產品在港口的滯留時間長達15-20天,95%的印度蝦用於出口,中國是其最重要的購買國,貨船和貨櫃的短缺,嚴重影響不能按時收貨的問題。
  • 出海釣一種身穿豹紋外套的魚,漁獲直接爆桶
    給大家展示我第一條漁獲。金鼓魚一看就是充了會員,買了皮膚,還是豹紋的。果然長得越是漂亮的東西越毒,別給金鼓魚漂亮的外表騙到,它背上的刺帶有強大的毒性。今天我們船上的一位美女就給金鼓魚刺傷了,傷口開始流血,把裡面殘留的斷刺取出,有麻痛感,慢慢開始變得越來越疼。我們把冰魚的冰塊拿給美女敷傷口,血是止住了。
  • 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
    打開APP 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 高工LED 發表於 2020-12-02 14:35:33 一邊是與利亞德合資的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量產基地正式投產,另一邊是與隆達的換股合併成立的控股公司富採投控將於明年1月正式掛牌上市。
  • 銅陵經開區先進結構材料基地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
    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日前發布2020年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名單,我省共有8個基地入圍,其中新認定的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3個,考核通過並獲認定的老基地5個。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結構材料基地成為新認定的基地之一。
  • 廈門24艘海捕漁船陸續靠岸 百萬斤漁獲已運抵市場
    滿載漁獲的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供圖 人民網廈門8月26日電(陳博)據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消息,8月24日下午,滿載漁獲的「閩龍漁運60858」和「粵南澳漁31338」相繼在高崎漁港靠岸,一筐筐新鮮的花鰻、目魚、花蟹、黑石蟹、虎斑、彩眉、赤鯮魚、花斑魚、東星斑、瓜螺、貓鯊等海鮮被搬上了岸,岸上等候多時的貨車立即裝貨
  • 印度白蝦出口因貨櫃短缺面臨困境!
    2020年度印度的水產品,尤其是冷凍蝦的出口可能下降10%至15%,因為冷凍貨櫃的短缺已經嚴重的影響到蝦類行業的出貨。「從新冠疫情開始,今年我們就遇到了很多問題。開始雨季影響了蝦的產量,現在,我們的貨櫃供應出現了問題。」印度海鮮出口商(SEI)Elias Sait表示。
  •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他們的牛肉是宰殺「神牛」來的嗎?
    印度一直以來就是牛肉出口的大國,從2014年到2019年印度的牛肉養殖供給一直是世界第一,連巴西都望塵莫及,如下圖:但是,同樣印度也是世界上對牛最崇拜的國家。那麼牛肉出口世界第一不是跟最崇拜牛互相矛盾了嗎?
  • 東南亞情報站|超級高鐵HTT欲在印度建立試驗基地,王思聰參投的17...
    獵·獨家融資印度民族商品電商平臺Indofash Ethnic獲14.6萬美元融資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Indofash是一個銷售印度民族商品的電商平臺。近日,該創企從天使投資人Shekhar Sahu和Nitesh Pant處獲14.6萬美元融資。
  • 張彥:尊牛為聖的印度為何是牛肉出口大國
    提到牛肉出口國,很多人都會想起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和紐西蘭。但實際上,近年來印度也躋身於世界牛肉出口大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印度牛肉出口達到180.6萬噸。 然而眾所周知,在印度這個有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的國家,牛被認為是極為神聖的。
  • 這一船漁獲沒上百萬也值幾十萬吧
    這一船漁獲沒上百萬也值幾十萬吧在浩瀚無際的大海之上,海釣可以說是最刺激最解壓的娛樂運動了,深海中各種體型各種品中的海魚等你來挑戰,對於職業海釣人來說大海充滿了未知性,不知道下一竿會釣上什麼魚,可能就是一尾價值上百萬的金槍魚類在職業海釣人遭遇最巔峰的海釣時,真的會釣魚釣到手抽筋,如果隨船的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船長和久經沙場的導釣那麼他們就會探尋魚群,抓住各種機會,追上海魚魚群,
  • 2018年3月份印度油粕出口減少56%
    生意社04月11日訊   據印度煉油協會(SEA)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3月份印度油粕出口量為75393噸,比上年同期的170496噸減少56%。  但是,2018財年迄今為止油粕出口總量為2839623噸,相比之下,2017財年為1885480噸,因為菜籽粕(增加26%)、米麩(27%)和蓖麻粕(51%)出口增加。  就價值而言,出口產值增至4489千萬盧比,比上年同期的3219千萬盧比增加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