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炎是什麼
視神經發炎的情形叫「視神經炎」。有許多原因可引起視神經炎,如: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多發神經硬化症、梅毒、等。但是,卻有許多病例是找不到原因的。
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為視神經纖維化,神經膠質和結締組織混合填充視盤所致。多發生於晚期視盤水腫或視盤炎之後,視盤為滲出物結締組織所遮蓋,呈灰白色,汙灰色或灰紅色,邊緣不清,生理凹陷模糊或消失,篩板小點不見,動脈變細,靜脈狹窄彎曲,血管周圍可有白鞘伴隨,是為視神經炎型萎縮(neuritia atrophy)。
由廣泛性視網膜病變性引起者,視盤呈蠟黃色。常見病有視網膜色素變性,彌散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等,邊緣不清晰,血管很細,為視網膜型萎縮(retinitic atrophy)。
西藥如何治療
視神經萎縮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視神經萎縮發生之間開始治療者,已被證實有助於挽救視力。包括多種檢查項目,主要與視神經形態、功能、病因相關,包括超聲、CT、MRI、遺傳學、電生理、視光學等,具體項目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決定。
西藥治療可能有助於不同病因的視神經病的視力恢復。研究發現幹細胞治療在視神經損傷動物實驗中有效果,尚未應用於臨床。視神經是無法移植的。對某些嚴重視力受損的視神經炎病患是有幫助的。大劑量靜脈注射的效果不錯,口服藥的效果則不明顯。雖有少數病例,實施「視神經減壓術」有某種程度的療效,但是早期發現視神經萎縮的症候,找出病因,以便提早矯治防止惡化。
階段性治療
視神經萎縮多因肝腎不足,精氣耗損;或久病體虛,運化失調等引起氣血不足、肝失條達而致。憑藉「治其外必治其內,治其內必治其根」的中醫辨證理論而探索形成,進而對患者的身體進行整體的調理修復,調節體內各器官相互平衡,以養血舒肝,理氣解鬱,益氣固表,疏風祛邪為原則,已達到除表固本的功效。
中藥湯劑視神經萎縮治療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疏肝解鬱、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使身體達到一個祛瘀散結疏通經絡的狀態。
第二階段;補益脾腎,溫陽開竅、益肝明目。脾主運化水谷,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其水谷精微又靠脾的 轉輸和散精作用而上輸於肺,由肺臟注入心脈化為氣血,再通過經脈輸送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以及皮毛、筋肉等各個組織器官因此中醫注重健脾。
第三階段;營養視神經,開竅明目,擴散視野從而慢慢讓視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