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陝西天坑群發現飛鼠,一跳可飛百米遠,原來它就是傳說中的寒號鳥
大家都聽過寒號鳥的故事吧,講的是這種鳥在寒冷的冬天來臨之前,只顧玩耍卻不做窩,最後就凍死在冬天了。這只是為了教育孩子要珍惜好時光,勤奮努力才編造的故事嗎?還是說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鳥。其實,有一種動物——復齒鼯鼠,也叫寒號鳥。
-
課文《寒號鳥》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第三,寒號鳥是什麼鳥?為什麼部編版教材課本插圖是一隻鼠類的模樣?寒號鳥也叫復齒鼯鼠(飛鼠),不是鳥類,寒號鳥的體型和松鼠很像,鼯鼠的生活習性和蝙蝠很像。所以課本的插圖就是鼠類的樣子。它前後肢間生有寬大多毛的飛膜,耳基部有一束黑色常毛。背毛棕黃、雜黑色常毛。
-
歸屬於松鼠科的寒號鳥,不是鳥類就算了,為啥還叫「蟲」?
在這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中,反面角色寒號鳥每天得過且過,終於在冬日裡自食惡果。當年雖不敢說可以將這篇課文倒背如流,但也能舉一反三將文中寓意生動講解說明一番。可是那時的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卻只停留在了背誦和理解寓意上。似乎從未在意過寒號鳥長什麼樣?
-
俗語「小寒節氣到,山中寒號鳥叫」。你知道寒號鳥是什麼鳥嗎?
寒號鳥享受著太陽的溫暖,卻說:「嗦囉囉,嗦囉囉,太陽一出就暖和,不用再壘窩。」可是,一到晚上寒號鳥被凍得忍受不住時又哭著大叫:「嗦囉囉,嗦囉囉,快要凍死我,明天就壘窩。」又可是,第二天太陽一出,它找個背風向陽的地方一呆,照樣唱著「太陽一出就暖和,不必再壘窩。」如此一天推一天,終於在三九天,寒號鳥凍死在石縫中,山中再也聽不到它悽厲的叫聲。人們哀嘆:這就是「得過且過」的下場!
-
【第二屆分省院科普徵文大賽作品展示】寒號鳥:我只是一隻「會飛的...
《辭海》中「五靈脂」一詞的解釋為:「鼯鼠科動物復齒鼯鼠的乾燥糞便」。明代盧之頤的《本草乘雅半偈》中寫道:「五靈脂,寒號蟲所遺也,寒冬號呼因名寒號」。古代先民把自然界的動物均稱為蟲,比如水滸傳武松打虎,叫老虎叫大蟲。所以此處的寒號蟲也就是所謂的寒號鳥,那寒號鳥是復齒鼯鼠嗎?
-
現實版「地心」冒險 陝西竟藏世界級天坑群
隨著這一發現的公布,漢中這一世界級天坑群也首次揭開面紗,考察專家組一致認為:漢中天坑群的典型性、原始性、稀有性、完整性等資源稟賦優異,具備科學研究、科考探險、觀光旅遊等多種價值,達到了世界級地質遺蹟的標準。國際著名洞穴探險家讓·波塔西在考察寧強禪家巖地洞河天坑後,讚譽其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
-
寒號鳥是鳥嗎?研究發現它其實不是鳥
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寒號鳥》的課文。文中的寒號鳥因為苟且偷安,總是偷懶不肯築巢,最終在寒冷的冬天被凍死。因其叫聲十分慘烈,所以也被命名為「寒號鳥」。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少會見到寒號鳥,更不用說見過它的樣貌。
-
陝西漢中天坑群調查發現劍齒象化石
近日,中外專家在對陝西漢中天坑群進行的一次科學考察中,在漢中的巖溶地下水調查中發現劍齒象化石。此次發現的劍齒象化石是繼20世紀80年代在漢中盆地初次發現劍齒象化石之後,再次發現此類化石,也是首次在漢中天坑群溶洞中發現劍齒象化石。
-
寒號鳥現身神龍架,外形像松鼠,不管去多遠覓食都要「回家」排洩
當它睜大眼睛看著某一處,機靈又調皮的樣子,惹人喜愛。它長著橙色的四足,四肢短,爪子呈鉤狀。前後肢體間有寬大多毛的翼膜,與腹部的顏色接近,邊緣為灰白色,可以清楚地看出背腹分界。翼膜主要由前肢到後肢經過體側展開的膜,也就是由皮膚皺褶形成的結構。
-
節氣大雪:大雪與寒號鳥的傳說,寒號鳥其實不是鳥,而是鼴鼠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節氣時更大了,並不說降雪量一定很大。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
寒號鳥不是鳥?那你知道它到底是什麼物種嗎?
很多80後的朋友看到這句,可能都會想起小學時的課文「寒號鳥」。那很多朋友是不是一直以為「寒號鳥」就是一隻鳥呢?如果你這麼以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原來寒號鳥不是鳥,而是一種鼠類,是不是很驚訝?寒號鳥的學名叫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
-
北回歸線以南發現的最大天坑群,廣西天坑群,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前兩天有一個好消息傳來:在百色市那坡縣發現了世界級天坑群。這是繼廣西大石圍天坑群、陝西漢中天坑群後,新發現的又一世界級天坑群。這是近期開展西南巖溶地質遺蹟調查時,在廣西西南邊境發現的,它是目前北回歸線以南發現的最大天坑群。所以,這一次的發現,更進一步確立了廣西作為「天坑王國「的地位,且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
寒號鳥竟然不是鳥?原來它有手有腳長這個樣子!網友:我一定是上了個假的小學…
寒號鳥不是鳥嗎,會多羅羅的發出叫聲,我從小到大就是這麼個意識啊,怎麼會是像松鼠一樣的動物。立刻查了資料,課本上畫的是對的,寒號鳥屬於嚙齒類動物,又叫鼯鼠,飛鼠。寒號鳥,其實就是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飛鼠、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
-
明明是「鼠」,卻叫做「貓」,科普漢中新發現珍稀動物
漢中發現世界級天坑群,多麼振奮人心的消息!隨著天坑話題的熱議,「飛貓」這種天坑中特有的可愛動物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飛貓」的中文學名為「復齒鼯鼠」(英文學名:Trogopterus xanthipes)也叫橙足鼯鼠、黃足鼯鼠、寒號鳥、寒號蟲、寒搭拉蟲,是嚙齒類動物。棲息於海拔1200米左右的針闊混交林。在高大喬木樹上或陡峭巖壁裂隙石穴築巢,為森林動物。
-
陝西漢中世界級天坑群底到底有什麼?
陝西漢中寧強地洞河天坑也被稱作是「世界上最美天坑」。天坑實際上就是一種地表的巨大深坑,是一種地質上的神奇景象,並不是隕石留下的痕跡。地理學上被稱為「喀斯特漏鬥」,這種壯觀的喀斯特地貌最多可以達到數百米深,2016年發現的漢中天坑群遺蹟200餘處,震驚了世界,這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甚至達到了世界級地質遺蹟的標準。
-
《山海經》中記載的飛鼠既不是蝙蝠,也不是兔子,而是它
通過上面的記載,我們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大概是在某地發現了一種長得和兔子很像,卻長了一個老鼠頭的動物,這種動物用後背進行飛翔,它的名字叫做飛鼠。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種動物的個頭應該像兔子一樣,起碼要比老鼠大得多。對於長了數頭的動物來說,肯定是嚙齒類動物無疑,但是會飛的老鼠,我們還真沒聽說過,起碼在我們國家是肯定沒見過的。
-
飛 鼠
飛 鼠 「哆羅羅,
-
陝西漢中世界級天坑群底到底有什麼?
在陝西漢中,寧強地洞河天坑也被稱作是「世界上最美天坑」。天坑實際上就是一種地表的巨大深坑,是一種地質上的神奇景象,並不是隕石留下的痕跡。地理學上被稱為「喀斯特漏鬥」,這種壯觀的喀斯特地貌最多可以達到數百米深,2016年發現的漢中天坑群遺蹟200餘處,震驚了世界,這裡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甚至達到了世界級地質遺蹟的標準。
-
會飛的老鼠認識一下
寒號鳥並不是鳥類,而是屬於松鼠科。說寒號鳥你不一定知道,若是說飛鼠,你大概會明白它是一種什麼動物。大概是由於前後肢間有飛膜,可以借之滑翔,因而古人將之認為是鳥類。連著名的《本草綱目》也把它列在「禽類篇」中。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寒號鳥不屬於鳥類,而是一種學名叫復齒鼯鼠(也叫橙足鼯鼠)的齧齒動物。
-
峨眉山的復齒鼯鼠(寒號鳥)和我槓上了
復齒鼯鼠是一種會飛的鼠,翅膀收攏的時候,前半部分樣子和老鼠差不多,尾巴卻又像松鼠。當它翅膀張開飛起來的時候,又像鳥。所以又叫寒號鳥。 復齒鼯鼠的屎尿,是一味中藥,名字叫五靈脂。和蒲黃粉組成的方劑,叫失笑散。專治瘀血引起的心腹疼痛、女性痛經等。 峨眉山上的寒號鳥,把我折騰得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