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霍金《喬治的宇宙》,開啟宇宙世界觀

2020-11-02 IF枕邊育兒

文|全文共2145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說起史蒂芬·霍金你會想到什麼呢?是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還是黑洞面積定理?或者是黑洞蒸發理論呢?對於我們大多數人,霍金或許只是一個「身殘志堅」的科學家。但是他的發現卻足以改變人類的歷史,他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

偶然的機會,我帶大寶和二寶去朋友家過生日,朋友六歲的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部紀錄片,大寶和二寶也加入進去。

三個孩子沉迷於宇宙的絢爛甚至都忘了他們聚在一起是為了給哥哥過生日,後來我才知道這部記錄片叫做《霍金的宇宙》。我們都知道孩子對於世界上的事物都非常好奇,而在神秘宇宙面前,這個好奇心會變得無限強大。


「仰望星空」是種超能力

康德說:讓心靈深深震撼的東西只有道德和頭上燦爛的星空。

其實在孩子6歲左右,隨著抽象能力的發展,會進入到一個「天文敏感期」,具體表現在他對宇宙的想像和理解上。

比如,大寶現在就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個問題:

哪些星星上有什麼?外星人真的存在嗎?黑洞會不會把我們也吸進去?……

有些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這些事情跟我們的生活離得十萬八千裡,不如多把精力用在功課上」,然而許多人不明白的是,對宇宙的興趣,其實是孩子的一種「超能力」

首先,對宇宙的興趣,能拓展孩子的思維認知。

人和人本質上的不同,其實是認知上的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渣為了作對一道題而努力的時候。學霸看到的則是所學知識點在試卷中的比例。思維拓展對孩子的價值是巨大的。而善於「仰望星空」的孩子,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提升一個層次。

其次,對宇宙的興趣有助於形成「大格局」。

對宇宙有興趣的人,格局一般都很大,比如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都是對宇宙非常有興趣的人。這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會用一種更宏觀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社會的運作,在決策上也會有「大格局」。

最後,對於宇宙的興趣能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無邊無際的宇宙比現實世界更能給孩子提供想像力馳騁的場所,因為有太多"大人也不知道"的問題,所以孩子們在這裡想像會更加自由。而因此而生的強大創造力,或許就是造就另一個"霍金"的原動力。

另一個霍金:《喬治的宇宙》

當孩子對宇宙產生興趣,並不定意味著要帶他去天文館,給他買顯微鏡。其實宇宙的浪漫和美好,正在於可以包容孩子的奇思妙想。給他的書架上添一套兒童科幻讀物,或許更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首位獲得雨果獎的華人、《流浪地球》、《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就說過:我只是一個愛讀科幻小說的孩子,科幻小說排列的可能性,讓人們擁有了更開放的大腦。

而在兒童科幻文學領域,有一套「神作」是熱愛宇宙,熱愛幻想的孩子們都不該錯過的。那就是由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聯手打造的《喬治的宇宙》,這本書的創作初心,就是來自一個小男孩關於宇宙的提問:如果我掉進黑洞,我會變什麼呢?

於是這位小男孩成了霍金書中的主角「喬治」,他和朋友女孩「安妮」因為發現了「外星人」留下的蹤跡,開始了充滿歡樂的宇宙大冒險,瀏覽恆星系統、解決地球危機、進行時間旅行每一個精彩的故事,都讓孩子們好奇心爆棚。

我把第一次把這套書當做禮物帶給大寶時,他就纏著爸爸講了一整個下午。表哥來家裡時,他立刻就拿出來炫耀,結果表哥也成功的「沉迷」其中了。帶著好奇,我一口氣讀完了整套,為還沒入手的爸爸媽媽總結了三大「必買理由」。

理由一:理論紮實靠譜,充滿科學精神

不同於其他幻想類的童書,這套叢書的科學事實部分非常的「靠譜」,即便是幻想的部分,也都帶著科學幻想的意味。比如在書中大膽猜想的一種「希格斯子」的粒子,在本書出版後不久,就被科學家宣布發現了

這正是優秀科幻小說的共同之處,從儒勒凡爾納到大劉,都能用紮實的理論和靠譜的想像「預見未來」。

看到上圖的致謝部分,我終於明白原因:不僅霍金化身書中的埃裡克教授直接講授宇宙知識,她還請來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專業人士、麻省理工的人工智慧研究者、達倫大學數學和天文系教授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所研究主任等「超專業人士」親子為孩子講授科學理論知識。

理由二:深入淺出,孩子一看就懂。

如果單單是理論紮實,孩子們看不懂,也不會對這套書這麼愛不釋手。雖然理論艱深,但是經過科學家充滿幽默感的講解,孩子一看就能明白。在《大爆炸》中,宇宙膨脹理論被寫成吹氣球,宇宙是氣球表面上的斑點,隨著氣球變大,斑點也會相互分離。這樣說,就連大寶給二寶講,二寶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不單單是充滿靈氣的比喻在幫孩子理解,插圖也有七分功勞。上圖中為了介紹地球環境適合生命,用小豬在各個星球的境遇來表示,配圖也是非常好玩搞笑。

理由三:更深度的思考

如果說《喬治的宇宙》僅僅是一套逗趣的科學探險類書籍,那未免有點小看作者霍金的「野心」了。在我們這樣的大人看來,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部分,比如科技和社會的關係,政治和人性等等。在書中借爸爸之口,霍金告訴小朋友們:科學研究既能做很多好事兒,也能造成巨大的災難。在閱讀這套著作時,爸爸媽媽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我們人類該如何更好的使用科學。

枕邊育兒寄語:

就像本書寄語中所說:獻給所有好奇的仰望星空的人。這不只是一套給孩子的科幻小說,更適合全家人一起閱讀,從小將這份對於星空的遙想植入孩子的心靈,不管生活怎樣,都不會失去遙望星空的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童書上頭條#

相關連結一:

相關連結二:

相關連結三:

相關焦點

  • 霍金女兒露西攜《喬治的宇宙》長沙開講 「全沉浸式宇宙探險」等你來
    在結束首站北京讀者見面會後,6月4日,露西現身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開啟長沙科普之行,並為星城讀者送來一連串驚喜:6月4日下午,在長沙博物館舉行以「喬治的宇宙」為主題的科普演講;7月20日起,「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將在長沙博物館盛大呈現,為孩子們的暑期生活帶來震撼的科普體驗。
  • 霍金新作《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中文版首發
    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首次為少年兒童撰寫的作品《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中文版,4月27日在鄭州召開的第十八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首發,它將帶領中國的孩子們進入探索時間和神秘宇宙的奇幻旅程。
  • 開啟科普之旅,霍金女兒攜父女合著小說《喬治的宇宙》來長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少年喬治和安娜一起在銀河系探險,參加未來火星之旅,走向宇宙深處……這是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霍金為孩子們撰寫的《喬治的宇宙》的故事。今日,露西·霍金和母親簡·霍金攜《喬治的宇宙》在長沙舉行媒體見面會,並與讀者交流。
  • 去星球樂園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科普展,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將落戶嶽陽星球樂園。還記得去年持續了兩個月的宇宙聚會嗎?「霍金與喬治的宇宙」——這個吸引了48000人觀看的科普展,讓更多人感受到好奇的力量,很多人因此對展覽藝術和宇宙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
  • 史蒂芬·霍金與女兒合著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引進出版
    《喬治的宇宙》是一套英國引進版科普故事讀物,由史蒂芬·霍金與女兒露西·霍金共同創作的少年科學探險故事,主要講述喬治與安妮在超級電腦Cosmos的幫助下,進行太空探險的故事。書中還包括了一些有關時間旅行以及大爆炸的科學知識,以及一些世界級科學家特此講述的科學理論。
  • 仰望星空:霍金和他的先行者
    一位網友在霍金去世後留言,表達了中國乃至世界人類發自內心的讚美。奇妙的時間節點,連接起人類仰望星空的深情目光。霍金有過悲觀失望乃至絕望:「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期望值成零也可以說是期待、希望和理想歸零,可知霍金當時內心的沉鬱和憂傷。但此種心境持續的時間似乎並不長,霍金理智地接受了這一現實,並且繼續享受生命。開始時病情較輕,還可以正常活動。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簡相識於劍橋大學。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周六空降長沙!
    7月20日,「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以下簡稱「霍金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其中,「科學家書房」場景將再現長沙。霍金關於宇宙的想像,在這裡將以太陽系光波球池、踏入月球、引力場域、時空隧道、逃離黑洞等形式直接生動地展示。展覽到底什麼樣?記者提前探秘。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科普展登陸長沙 我們去太空探險吧
    長沙晚報7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鄧曉麗 林夢絮)「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將於7月20日起在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開展,展覽以湖南科技出版社新書《喬治的宇宙》為藍本,喬治與COSMOS超級電腦將在展覽中化身宇宙嚮導,從實景還原的「霍金書房」出發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以智者的思想思考牛頓的萬有引力霍金的黑洞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產生的引力波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尋找潘建偉團隊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北鬥導航的衛星系統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 沉浸式科普展20日開展 締造今夏網紅打卡點
    長沙首個「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將於7月20日上午在長沙博物館開展。作為科普展覽領域首個以「霍金「為主題的原創全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將刷新長沙沉浸式展覽體驗的標高,充實今夏湖南的科普與藝術生活。領跑科普傳播,數字媒體藝術創新助力青少年科普教育「霍金與喬治的宇宙」的展覽內容改編自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女兒露西·霍金唯一共同創作的作品《喬治的宇宙》,這本書被譽為兒童版的時間簡史。
  • 一起去探秘宇宙吧 寶安科技館「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覽開展啦!
    頭頂那片宇宙究竟藏著多少奧秘?我們為何探索月球甚至火星?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記者從寶安科技館了解到,為推廣和普及天文科普知識,「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近日在寶安科技館球幕天象館三樓展廳開展啦!
  • 《飛向宇宙深處》:送給所有仰望星空的人
    在這50年間,人類對月球乃至整個宇宙又有了怎樣的新成就和新認知?我們以為亙古不變的真理是否也曾受到撼動?霍金曾說:「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
  • 「宇宙之王」霍金的名言和預言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 「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體驗展7月20...
    7月20日起,「霍金與喬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動體驗展將在長沙博物館盛大呈現。展覽以《喬治的宇宙》為藍本,喬治與Cosmos超級電腦將在展覽中化身宇宙嚮導,從實景還原的霍金書房出發,穿越由裝置和多媒體藝術所構建的沉浸式宇宙場景,接受「宇宙從何而來?」「是誰創造了宇宙?」
  • 霍金說記得抬頭仰望星辰! 送你最美的宇宙星空
    霍金曾告誡大家要始終記得要抬頭仰望星空,而不是始終盯著自己的腳。現在就讓我們帶你走近美麗震撼的宇宙星辰。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新華社記者朱煒攝近期,人類通過大型天文望遠鏡對宇宙的探索有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美國航天局7月23日宣布,天文學家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近的宜居帶行星。一名俄羅斯投資家20日宣布,將提供1億美元資金給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等科學家主持的項目。該項目計劃利用大型天文望遠鏡等設備探索外星智慧生命。新項目和新發現層出不窮,不斷帶給人們新的驚喜和鼓舞。
  • 雙語 | 宇宙還在,但霍金死了(中英文霍金書單)
    暢銷數百萬冊的《時間簡史》一書的作者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女兒露西向所有年齡層的讀者解釋宇宙。喬治的父母一直非常排斥現代技術產品,並警告喬治警惕新鄰居:埃裡克是一位科學家,他的女兒安妮似乎也對科學十分感興趣。但是喬治與他們,以及他們的超級電腦科斯莫斯成為了朋友,他在了解物理、時間和宇宙的同時,踏上了瘋狂的冒險。在科斯莫斯的幫助下,他可以登上其他星球以及黑洞。
  • 推薦五部最偉大的太空電影,讓你暢遊在浩瀚的宇宙星空
    NO.1《星際迷航》系列推薦五部最偉大的太空電影,讓你暢遊在浩瀚的宇宙星空和《星球大戰》一樣,《星際迷航》有著龐大的世界觀,複雜的人物關係和盪氣迴腸的史詩故事,《星際迷航》系列一直是最受歡迎的科幻電影之一。
  • 回到星辰宇宙的霍金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1968 年,霍金與喬治·艾利斯證實宇宙大爆炸。1973 年,霍金與艾利斯共同撰著的《時空的大尺度結構》出版,這是霍金的第一本著作。1972-1973年間,霍金與傑姆斯巴丁、布蘭登卡特合作提出四條黑洞熱力學定律。
  • 霍金:宇宙那麼大,神住哪裡呢?
    在霍金出生和去世的時間節點中,兩個偉大的名字赫然在目:1642年1月8日伽利略去世,300年後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139年後即2018年3月14日霍金仙逝。奇妙的時間節點,連接起人類仰望星空的深情目光。仿佛看到偉人們一代又一代地接過智慧的接力棒,在銀河裡奔馳,願你們在星辰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