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 9月28日下午,「人民星雲-鄭州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成立儀式暨「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發射新聞發布會在鄭州大學舉行。鄭州大學、人民網·人民數據(國家大數據災備中心)(以下簡稱:人民數據)、中科光啟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光啟)在會上共同成立了「人民星雲—鄭州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會上同時宣布:「人民·黃河鄭大號」衛星將於2020年10月14日通過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發射。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該研究院將「沿黃城市帶資源承載力、沿黃綠化與生態屏障建設、黃河支流水旱災害防禦、南水北調沿岸植被生長、數字水土保持」課題作為研究方向,整合國內外資源,建設以生態環境大數據為前提的前沿科學研究院,聚焦我國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以衛星遙感技術、生態環境等學科資源和優勢為依託,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深入推進生態與衛星遙感大數據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地落實。
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宗敏表示,三方聯合共建「鄭州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是推進衛星遙感技術應用、提升生態環境遙感服務能力的基本保障。建立生態環境研究院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增強院校為地方建設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該校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深化成果轉化的切實需要。
本次籤約,標誌著鄭州大學發揮多學科優勢、成果創新轉化、實現校企社會雙贏,對於推動河南省生態環保科技研發、突出企業科創主體和打造生態環保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產業示範基地、成果推廣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王宗敏說,「人民星雲—鄭州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的重點任務是聚焦解決生態治理過程中的核心問題點,打造一個機制體制靈活、跨學科「產學研一體」轉換中心;緊抓中原經濟區建設新機遇,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河南省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黃河生態監測與高質量發展,助力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河南省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提升,生態優先切實管護耕地資源,生態治理新格局。為河南省生態建設領域培養了更多的高精尖技術型人才,提升在省內外的影響力,形成空天生態大數據的教學、科研和產業相互關聯與銜接、相互支撐與促進的管理體系。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數據總經理鄭光魁介紹,2019年人民數據聯合中科光啟成立了「人民星雲數據中心」。合作中將於10月14日發射的 「人民黃河鄭大號」由鄭州大學冠名,Satellogic公司生產。「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人民星雲—鄭州大學生態環境研究院將打造「全領域、全天候、全天時、全要素、全尺度、可視化」的空天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為黃河生態監測、生態治理、南水北調水環境監測、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持續的信息源,為政府規劃、決策、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中科光啟是2015年在中科院遙感所支持下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鄭州建設「人民星雲衛星大數據產業基地」,打造衛星和大數據生態產業鏈,不斷探索為各行業提供高時效、低成本、更便捷的「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應用及服務。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強子在發言中介紹,此次三方聯合將加速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將生態環境科研與衛星遙感大數據跨界深度融合,真正實現生態資源數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