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一號」衛星計劃於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發射
「人民星雲」項目啟動儀式暨「人民一號」衛星發射新聞發布會27日在京舉行。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中科光啟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會上共同啟動了「人民星雲」項目,它將為各行業提供高時效、低成本、更便捷的基礎空天信息,不斷提升空天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大眾生活、國際服務等方面的服務保障能力。
-
「人民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人民數據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太原1月15日訊 (記者 賀浪莎)北京時間1月15日10時53分,「人民一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搭載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標誌著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衛星大數據領域。
-
"貴陽一號"衛星,預計4月2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4月19日,「貴陽一號」衛星冠名儀式在貴陽舉行。儀式上,貴陽市政府與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歐比特」)正式將歐比特微納衛星星座02組五顆衛星中的高光譜03星冠名為「貴陽一號」,擬定於2018年4月26日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順利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2020,開頭一如既往的美好。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緊張忙碌著。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8年9月7日太原發射海洋一號C衛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8年9月7日11時15分,我國自行研製的「海洋一號C」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海洋一號C」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十二五」海洋業務衛星的首發星,也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三顆星,主要用於全球大洋水色水溫環境業務化監測,將為中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河口港灣的建設與治理、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調查與開發,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等領域服務。
-
「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發射成功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探月工程一期——「嫦娥一號」衛星於2007年10月成功發射,準確進入預定環月工作軌道,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科學探測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嫦娥一號」衛星達到了「一年壽命」的技術要求,共獲得1.37TB的有效科學數據。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
文 / 冷靜2020-11-07 15:43:22來源:FX168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
新聞來了丨2020年1月17日 星期五
要聞大事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16日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合情況報告》、《關於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和《關於2019年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重點工作情況的報告
-
天通一號發射升空 衛星通信產業鏈相關股票一覽
> 事件: 據新華網報導,四川西昌8月6日零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1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 這次發射的天通一號01星,系中國衛通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地面業務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負責運營,將與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共同構成移動通信網絡,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
-
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形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2020年06月11日02時31分 ,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為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海洋災害預警、海洋維權執法和海洋科學研究提供服務。
-
大漠問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2020
12月27日23時44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的下達,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順利升空,火箭尾部噴出的桔色烈焰映紅了戈壁灘。隨後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順利收官。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
1997年10月15日 「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2017-10-15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1997年10月15日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惠更斯號」發射升空。「卡西尼-惠更斯號」在發射之後並沒有直接前往土星,而是採取迂迴路線,借用引力彈弓效應,飛越35億公裡前往土星。這樣借力飛行,並未更加耗時,而且還大大節省了燃料。在空間飛行期間,探測器先後兩次掠經金星、一次掠經地球、一次掠經木星,經過7年時間,2004年7月,「卡西尼·惠更斯號」成功進入土星軌道,隨後在2004年12月,「惠更斯號」成功與「卡西尼號」分離,獨自前往土衛六。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9年9月12日太原發射資源一號衛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19年9月12日11時2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一號02D衛星(又稱5米光學衛星)發射升空。 資源一號02D衛星(5米光學衛星)是我國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重要型號,衛星入軌後,可有效獲取大幅寬多光譜及高光譜數據,並與後續系列衛星組網,將為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監理工作提供穩定的數據保障,同時兼顧防災減災、環境保護、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相關領域應用需求。
-
中國發射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
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2日15時5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包括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在內的7顆衛星送入太空。2月2日15時51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這標誌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
東方紅1號發射50周年,這些年來中國多少衛星發射上天?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今年的4月24日,是「東方紅1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我國的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
人民星雲項目下一顆衛星計劃於今年10月中旬發射
8月31日,人民網在互動平臺表示:人民星雲項目下一顆衛星計劃於2020年10月中旬發射。2019年年底,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中科光啟空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日前共同啟動「人民星雲」項目,將為各行業提供高時效、低成本、更便捷的基礎空天信息,不斷提升空天信息在經濟社會發展、大眾生活、國際服務等方面的服務保障能力。
-
今日航天快訊 2020年9月15日 海上發射一箭九星
今日航天快訊海上發射一箭九星2020年9月15日9點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其中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6顆推掃成像模式衛星,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可見光推掃影像和視頻影像,將為我國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提供遙感服務。此次發射任務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體組織實施,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
-
「航天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俄羅斯成功發射貨運飛船
>重型火箭從中國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幅照片是火箭升空到藍色的天空中。這枚火箭裝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火星軌道飛行器、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車。實際上,「天問一號」是計劃於2020年7月前往「紅色星球」的三個任務中的第二個任務,阿聯於7月19日率先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而NASA 計劃於7月30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它也是2020年火星計劃的最後一次發射。
-
「天琴一號」衛星年內升空 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將正式邁出第一步
原標題:「天琴一號」衛星年內升空 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6日表示,「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試驗衛星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該衛星將對高精度空間慣性傳感器、無拖曳控制技術、微牛頓量級的推進技術、雷射幹涉儀等核心技術開展在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