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的應用、配置以及基於散射參數的脈衝測量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當代社會對雷達的需求給雷達設計師及測試工程師帶來了諸多挑戰。為了滿足不斷湧現的各種新需求,可滿足不同應用的多用途/功能/模式自適應雷達應運而生。先進的雷達系統必須具備更高的精確度,從而可以測量更窄的脈衝寬度,達到更高的解析度,以便對脈內行為(包括一個脈衝壓縮信號內的上升/下降邊緣效應或波形)進行檢測。為充分了解現代雷達的複雜設計,最好先回顧一下雷達系統和脈衝測量的基本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826.htm

本白皮書介紹了雷達系統的常見應用與類型,雷達系統的關鍵要素及典型測試參數,以及三種常用的基於散射參數的脈衝測量方法。

雷達方程式

雷達是無線電偵測及測距的簡稱,其基本原理如下:當電磁波按照已知的功率及頻率向特定方向傳播時,遇到目標後會發生反射,即部分電磁波信號被目標反射回來,而被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信號則可以通過接收設備進行測量。接收信號的功率(Pr)或雷達發射器與目標之間的距離(R)可以通過以下雷達方程式計算出來:

其中:

Pr = 接收信號的功率;

R = 雷達發射器與目標之間的距離;

Pt = 發射信號的功率;

G = 雷達天線增益;

σ = 目標的雷達截面;

Ae = 有效的天線孔徑;

λ = 發射信號的波長。

除了測量距離,還能通過更改雷達系統參數來測量目標的其他信息,如速度和方向等。例如,採用高定向天線掃描某區域可以測量目標的方位角和高度,再通過這兩個參數就可以確定目標的方向,而通過測量接收信號的頻移則可以確定目標的速度。

基於用途的雷達分類

測量目標距離是多數雷達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然而,雷達系統的技術水平,包括製造工藝、所用的信號、獲取信息的範圍及所獲信息在各種應用中的用途等,已經有了顯著進步。雷達廣泛用於軍事和民用領域,具體用途包括(圖1):

圖1:雷達用途廣泛(由雷神公司提供)。

· 監視(例如威脅識別、運動物體探測或近炸引信製造);

· 探測與跟蹤(例如目標識別與追蹤或海上救援);

· 導航(例如汽車防撞或空中交通管制);

· 高清成像(例如地形地貌測繪或著陸導航);

· 天氣情況跟蹤(例如暴風雨避險或風廓線數據獲取)。

以下是一些使用不同類型信號的常見雷達系統(圖2):

圖2:雷達根據具體用途而採用相應的信號。

· CW(都卜勒)雷達:這種雷達系統按照恆定的頻率傳輸連續波信號。接收信號發生了都卜勒頻移,而都卜勒頻移可用於確定目標的速度。警方經常使用這種雷達系統對交通情況進行監控。

· FMCW雷達:這種雷達系統對CW信號進行調頻,以生成定時基準。用戶可以根據定時基準確定目標的距離及速度。基於CW的雷達(與脈衝雷達系統相比)有一個顯著優勢,即它們能夠提供連續的探測結果。航空器通常會安裝這種雷達系統,以便在著陸過程中準確測量高度。

· 脈衝雷達:這是一種基本(非相干)的脈衝雷達系統,它們通過測量發射脈衝與接收脈衝之間的時間間隔來計算目標的距離和方向。由於脈衝之間的相位雜亂無章,因此脈衝雷達系統屬於非相干雷達系統。這種雷達系統多用於遠距離空中監控。

· 脈衝都卜勒雷達:這是一種相干雷達系統,可根據接收脈衝之間的相位差異測量目標的距離、方向以及速度。脈衝都卜勒雷達系統一般採用高脈衝重複率(PRR),因而能更準確地測量徑向速度,但在測量距離時準確性較低。這種雷達系統常用於探測移動目標,同時抑制靜止雜波,在天氣監測應用中非常有效。

· 動目標顯示(MTI)雷達:這種雷達也使用都卜勒頻率將動目標回波與靜止物體及雜波區分開來。MTI雷達的波形為一連串低PRR脈衝,這種波形能夠避免距離模糊,但無法準確測算目標的速度。這類雷達常用於地對空搜索和監控。

· 脈衝壓縮雷達:窄脈衝信號可以達到更好的距離解析度,但測距有限。寬脈衝信號含有更多能量,測距更長,但解析度不佳。脈衝壓縮則結合了寬脈衝的功率優勢與短脈衝的解析度優勢。通過調節發射信號的頻率(例如線性調頻)或相位(例如使用巴克碼),可以按照調節信號寬度的倒數在接收器上對寬脈衝進行壓縮(圖3)。很多天氣監測系統都已經採用脈衝壓縮雷達。

圖3:脈衝壓縮結合了寬脈衝的功率優勢與短脈衝的解析度優勢。

基於天線配置的雷達分類

雷達系統可能會使用天線列陣,有時甚至會使用成千上萬的天線元素。因此,依據天線配置,雷達系統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單站雷達:在這種雷達系統中,發射器和接收器採用時域多路復用技術,從而共用天線。

· 雙站雷達:如果雷達系統的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分開部署(通常相距較遠或偏置角較大),則屬於雙站雷達系統。雙站雷達系統多用於探測隱形目標,即那些為了防止向發射器所在方向反射雷達信號而使用隱形技術的目標。

· 機械掃描雷達:在最初的雷達設計中,通過轉動雷達天線可形成天線輻射圖形。在這種雷達系統中,一旦發射器發生單點故障,可能會導致機械系統失能,所以它們通常更重、更容易發生故障。

· 相控陣雷達:在這種雷達系統中,通過精確控制每個天線元素的相位和振幅,可以控制或塑造天線陣列的整個波束圖形。由於相位陣列天線的單個或多個元素失效不會導致雷達系統整體失能,因此這種設計方案的可靠性更高。

· 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一般來說,這種雷達系統先從單一信號源獲取信號,再將獲取的信號分解為上百個通道(每個通道終結於一個單獨的天線),並在部分通道中應用選定的時延衰減。

· 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在這種雷達系統中,天線陣列的每個元素都有獨立的發射/接收組件(TRM)(圖4)。這種配置大大提高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靈活性,使其能夠同時在多個頻率上運行並生成多種波束圖形,從而完成不同的探測任務等。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目前最先進戰鬥機的基線裝備。

圖4:這一海基X波段(SBX)飛彈防禦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45056個收發組件,最大探測距離可達到4800公裡。

雷達系統的要素及其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上文對雷達方程式、信號類型以及天線配置進行介紹時,提到雷達系統中很多的元素。表1總結了雷達系統的一些要素以及它們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測試雷達

鑑於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雷達系統必須按照預定目標運行,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雷達系統必須經過嚴格測試。其中,檢驗射頻鏈(圖5)的性能是雷達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測試工作可以針對子系統(例如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收發組件)或射頻鏈中的特定元件(例如發射器的功率放大器或接收器的低噪聲放大器)進行。

圖5: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的簡化框圖。

典型測試中包含的測量項目如下:

脈衝測量類型

在雷達應用中,採用了很多常見的基於散射參數的測量類型及脈衝成形測量技術。本節將討論其中三種最常用的測量方法。

脈衝內定點測量

脈衝內定點測量對在脈衝內任一時間點的散射參數數據進行了量化。這類測量採用頻率或功率掃描技術,並在測量後按要求進行繪圖。當需要避免可能發生的脈衝邊緣效應時,這種測量方法較為適用。例如,放大器通常在脈衝開始時起到穩定作用。

對於脈衝內定點測量來說,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測量才能獲取到數據,同時用戶需對同步脈衝指定相應的間隔,即T0(圖6)。該時間間隔一般通過時延(T1)和所需的測量時間窗口寬度來量化。通過調整測量時間窗口啟動時間的時延(T1),可以避免初始效應,如放大器穩定時間等。可以使用以下方程式來確定最小測量時間窗口:

TMW≥1/IFBW

圖6:脈衝內定點測量對在脈衝內任一時間點的散射參數數據進行了量化。

如果使用安立(Anritsu)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選件035和042(PulseView),其200MHz的中頻帶寬(IFBW)可以形成5ns的最小測量時間窗口(TMW)。

如果需要額外的動態量程,可為此指定一個平均水平,從而通過多個脈衝對同一時間間隔進行分析,依據同一個相干時鐘對結果進行抽樣,並保持相位信息。

在無需對脈衝的內部結構和脈衝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而只需在整體上對脈衝進行測量時,這種測量方式較為適用。

脈衝成形測量

脈衝成形測量關注脈衝內的數據結構(圖7)。脈衝成形測量在時域中進行,期間頻率和功率保持不變。這種測量方法多用於確定脈衝的特徵,如過衝/下衝、波形頂降及邊緣響應(例如上升/下降時間)。

圖7:脈衝成形測量關注脈衝內的數據結構,如過衝/下衝、波形頂降及邊緣響應。

為了具體體現成形脈衝的特徵,需設定起始時間(Tstart)、終止時間(Tstop)以及與同步脈衝相關的多個時間點,即T0(圖8)。必要時,測量工作可以在世界時與協調世界時之差(DUT)期間且在出現物理脈衝之前開始,在DUT之後結束。測量時間窗口寬度已被指定,同時也可以在多脈衝之間取平均值。就脈衝內定點測量而言,其所允許的測量時間窗口寬度範圍較大。

圖8:為了具體體現成形脈衝的特徵,需設定起始時間、終止時間以及與同步脈衝相關的多個時間點。

在脈衝成形測量中,脈衝之間的差異往往不易察覺,因此測量結果可能是多個脈衝的平均值。然而,人們可以對測量過程進行設計,從某個絕對開始時間觀察脈衝的行為,同時不取平均值,從而觀察脈衝行為的整個演變過程。獲得測量數據後,通常會根據數據與時間的對應關係繪製圖形,因此還可以利用多種渠道或設置進行更複雜的測量。

脈衝到脈衝測量

脈衝到脈衝測量就是對脈衝流內各脈衝之間的差異進行量化的過程。該測量也在時域中進行,期間頻率和功率保持不變。這種測量方法多用於確定脈衝特徵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例如,高功率放大器可能會產生熱效應,而這會引起增益差異或相位差異。

圖9顯示了針對三個脈衝的脈衝到脈衝測量。在測量過程中,通過同步脈衝(T0)設定了相應的時延(T1),並對每個脈衝進行單獨處理。

圖9:脈衝到脈衝測量就是對脈衝流內各脈衝之間的差異進行量化,以了解高功率放大器產生的熱效應的過程。

在上文提到的幾種測量方法中,可用的測量時間窗口寬度和脈衝寬度範圍較廣,只要不超過記錄的最大寬度即可。其中,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上記錄的最大測量時間窗口寬度為0.5s。由此,即使是較寬或重複率較低的脈衝也能測量。另外,人們可以利用多種渠道或設置,通過循環使用各種頻率/功率進行測量。

總結

現代雷達系統對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越來高。現代測試方案要摒棄和突破脈衝測量中常見的折中和局限。安立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採用了高速數字轉換器架構,其解析度和計時精度達到了業內最高水平。欲了解有關脈衝測量測試摒棄折中的更多信息,請參見安立公司白皮書(11410-00709)—《摒棄和突破脈衝測量測試方案中的折中和局限》。欲了解有關MS4640B高速架構的更多信息,請參見安立公司白皮書(11410-00711A)—《VNA高速架構提高了雷達脈衝測量的定時解析度與精度》。

VectorStar系列是安立公司的高階矢量網絡分析儀系列產品,可在當代工作平臺上提供最出色的整體性能。其中,MS4640B系列的性能最強,可提供70kHz~70GHz的頻率覆蓋範圍。對於寬帶應用,ME7838A系列可為單個1mm同軸測試埠提供70kHz~110GHz的超寬頻率覆蓋範圍。對於多埠應用,MN469xB系列可支持4埠測量,此外支持12埠測量的VectorStar系統所能覆蓋的最高頻率達70GHz。而SM6430 VectorStar非線性系統則是最完善的高性能非線性分析系統,能夠通過多條路徑靈活升級。

安立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提供的性能更強,它有助於器件建模工程師實現精確可靠的器件建模;有助於RD工程師儘量擴大其產品設計的動態範圍,研發出最先進的設備,還有助於製造工程師在保證精準度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產效率。

安立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在單臺儀器中可提供從70kHz~70GHz的最寬頻率覆蓋範圍。能覆蓋高達70GHz的頻率固然令人讚嘆,但低頻端額外帶來的二十倍頻程更令人激動,因為有了它就可以在不使用射頻網絡分析儀的情況下更好地完成組件建模。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不僅具備出色的原始性能,而且當工作頻率為70GHz時,其動態範圍可達到業界領先的100dB,因此該儀器能以最穩定、準確的方式完成最具難度的測量工作。

當使用該儀器以業內最快的速度(20微秒/點)進行綜合掃描時,其靈敏度可達到80dB。此外,無論是在當前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與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相比,這種矢量網絡分析儀的測量結果最為精準和全面。

安立矢量網絡分析儀旨在成為理想的微波矢量網絡分析平臺。它基於開放的Windows架構,能與多種設備相連接,擁有直觀的界面,並且具備無限潛能,如在單渠道模式下可支持100,001個測量點。不僅如此,它還提供業界首個標準3年保修服務,加上響應迅速的銷售和技術支持隊伍,MS4640B是工程師最明智的選擇。

帶有選件035和042(PulseView)的安立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具備生成和測量脈衝信號的功能。該儀器所配備的四個內部信號發生器能生成單線態、雙線態、三線態、四線態/猝發脈衝信號。安立MS4640B矢量網絡分析儀支持多種脈衝測量方式,如脈衝成形測量、脈衝內定點測量和脈衝到脈衝測量等。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之雷射雷達技術以及其應用
    「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位置的電子設備.電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標和發現目標;測量其距離,速度,角位置等運動參數;測量目標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狀等特徵參數。 傳統的雷達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電磁波為載波的雷達。雷射雷達以雷射作為載波.可以用振幅、頻率、相位和振幅來搭載信息,作為信息載體。
  • 脈衝雷達的優點,脈衝波形參數
    脈衝雷達的優點,脈衝波形參數 雷達通信電子戰 發表於 2020-11-16 16:24:45 雷達通常有兩種基本類型:連續波(CW)雷達和脈衝雷達。
  • 基於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方法
    最簡單的測量配置是一臺具有TDR/TDT插件的數字取樣示波器,一臺快速階躍脈衝發生器,一套同軸線校準工具和時域—頻域變換程序,如圖4所示。射頻儀器的標準配置都是同軸線和同軸接頭輸出,即外殼接地的單端輸出,而不是差分的雙端輸出。為了測量平行微帶結構或差分信號,需要選用差分輸出的TDR/TDT插件。
  • 安捷倫FieldFox 脈衝測量可簡化雷達現場測試
    安捷倫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應用於 FieldFox 手持式分析儀的脈衝測量選件,旨在進一步簡化雷達現場測試。雷達在航空航天與國防通信系統中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於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得不攜帶多款儀器,使得雷達現場測試較為困難。
  • 脈衝S參數測量中的跟蹤技術
    使用矢量網絡分析儀測試 S參數通常是對被測器件施加連續波激勵來完成的,然而在某些情況下, S參數的測量必須使用脈衝激勵。例如,在測試諸如功率電晶體之類的非熱耦合被測器件的 S參數時,連續波激勵所積累的熱量可能會損壞被測器件,而使用脈衝激勵進行測量則可以安全地對這類器件的特性進行表徵。通過正確選擇脈衝激勵的佔空比,可以保證測量的平均功率保持在較低的水平,避免產生過熱現象。另一個需要進行脈衝 S參數測量的例子是對通常工作在脈衝或猝發信號狀態下——例如雷達系統和許多數字調製通信系統中的器件進行測量。
  • 雷射雷達原理、關鍵技術及應用的深度解析
    「雷達」是一種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位置的電子設備.電磁波其功能包括搜索目標和發現目標;測量其距離,速度,角位置等運動參數;測量目標反射率,散射截面和形狀等特徵參數。 傳統的雷達是微波和毫米波波段的電磁波為載波的雷達。雷射雷達以雷射作為載波.可以用振幅、頻率、相位和振幅來搭載信息,作為信息載體。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雷射技術與雷達技術相結合便是雷射雷達,絕對的「高」科技產品。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木上、道路上、橋梁上、房子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接收器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記錄下來,同時通過計時器記錄同一個脈衝光信號由發射到被接收的時間。
  • 準確測量脈衝信號的S參數(一)
    傳統上,矢量網絡分析儀被用來測量元件的連續波形(CW)S參數性能。在這些操作環境下,分析儀常常作為窄帶測量儀器工作。它向元件傳輸已知的CW頻率並測量CW頻率響應。
  • 頻率捷變雷達系統和超短脈衝分析:分析帶寬可達2GHz
    R&S FSW43 和R&S FSW50可以配置內置2GHz分析帶寬,且適用於每臺儀器的整個頻率範圍。上述儀器尤其適用於測量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的頻率捷變雷達系統(跳頻器)和汽車電子UWB 應用中的超短脈衝。 現代的雷達系統不再以固定頻率發射信號,而能夠以不同的頻率和調製發射脈衝。
  • 基於雷射雷達和iGPS的飛機水平測量技術
    該方法採用人工讀數、記錄和手工計算,需對飛機調整水平狀態,測量過程複雜、人為誤差大、自動化程度低。近年來,雷射跟蹤儀、全站儀等先進數位化儀器在飛機水平測量中的廣泛應用,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飛機水平測量的精度、自動化程度,降低了勞動強度。但全站儀作水平測量時需輔助設備單稜鏡配合使用,測量精度無法滿足特殊機型的高精度測量要求。
  • 脈衝星推出新款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提供高精度可重複液位測量且與...
    >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脈衝星過程量測有限公司(Pulsar Process Measurement,簡稱脈衝星)最新推出了一款毫米波雷達,這款結構緊湊的調頻連續波(FMCW)雷達傳感器可提供高精度可重複的液位測量,且和脈衝星全系列液位控制器兼容。
  • FMCW 雷射雷達光源參數分析及技術基礎與研究進展
    此外發射光功率、接收器帶寬與靈敏度、傳輸介質損耗、目標散射效率、天線孔徑、環境背景噪聲等因素也會引起 SNR的變化,所以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應用場景綜合分析。 5) 距離測量與角測量的精度:FMCW 雷射雷達的距離測量與角測量結果的精度(precision)反映了雷達對同一目標測量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受到光源的各參數穩定度和角掃描重複性與最小步長的影響。
  • 基於單片機的可攜式脈衝信號參數測試儀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於C8051F340單片機的脈衝信號參數測試儀的設計與實現。該測試儀能對脈衝信號的幅值、頻率、周期、佔空比等參數進行測量。通過採用10次定數計時法,提高測量精度,縮短測量時間。實驗測試表明,該測試儀的誤差率較低,精度高,能夠滿足閃光盒性能測試與校驗的要求,可用於電信號參數測量、儀器檢測等領域。
  • 雷射雷達測量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1 雷射雷達測量系統的組成雷射雷達測量系統主要由硬體和軟體組成。其中硬體包括了三維雷射掃描器、速度傳感器、微機和數據傳輸裝置等。其軟體的部分就包含了數據的採集、通訊處理以及三維重建和可視化等方面,這些都是結果性的輸出形式。
  • 關於脈壓雷達系統的介紹和分析
    但是,矢量幅度誤差不能直觀的轉變成雷達的性能參數,如空間解析度或虛警率。要評估脈衝壓縮雷達的性能,直接分析主、旁瓣行為的做法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為了診斷系統性能下降的根源,需要在系統信號調理的各個點進行測試。而使用參考目標,只觀察雷達接收器最終的處理輸出是不夠的。必須使用測量儀器(通常為信號分析儀)進行標準脈衝分析,但這也還是不夠。
  • 劉文清院士談雷射雷達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訪中科院安徽光學...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雷射雷達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其中環境監測領域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可以用來測量顆粒物、臭氧、溫度和溼度的變化等等。  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於1991年建立了當時我國最大L625雷射雷達系統,用於探測平流層氣溶膠分布,該雷射雷達系統被美國國家宇航局選為全球10個雷射雷達站之一。
  • 雷達在陸地、空中和海上的應用
    像上面所說的,雷達技術最初是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的。今天,陸地、空中和海上的軍事應用都依賴於雷達,因此軍事服務仍是它的主要應用領域。其中包括威脅探測,飛彈制導,空中和海上導航等。儘管雷達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其總體概念仍保持不變。典型的雷達系統由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發射器的作用是向目標物體方向發射信號,該目標可以在離發射器很遠的位置。
  • 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
    圖2也是數字取樣示波器的基礎,由極短的單位脈衝△t對快速的脈衝瞬變作順序取樣,然後在較低時域下重建快速脈衝波形。目前,數字取樣示波器的△t10ps和等效帶寬達到100GHz,它的帶寬超過矢量網絡分析儀的65GHz,成為帶寬最高的測量儀器。  基於TDR/TDT的S參數測量的取樣數據首先從數字示波器獲得,然後利用計算程序將取樣數據變換成頻域的S參數。
  • 基於PC的數位化現代光譜學
    3 應用實例  3.1 雷射雷達光譜學  3.1.1 雷射雷達的應用範圍     雖然雷射雷達被廣泛用於探測森林覆蓋率和測量汽車行駛速度,但主要應用在大氣科學領域,如圖l所示,在大氣脈衝雷射雷達系統中,雷射脈衝一般指向大氣
  • 詳細分析:FMCW雷達測距/測速原理,及典型應用場景
    FMCW雷達收發同時,理論上不存在脈衝雷達所存在的測距盲區,並且發射信號的平均功率等於峰值功率,因此只需要小功率的器件,從而降低了被截獲和幹擾的概率;其缺點是測距量程較短,距離都卜勒耦合以及收發隔離難等缺點。FMCW雷達測量目標的距離和速度的性能與周圍環境的光照情況無關,並不需要額外的輔助光源提供照明。其較高的工作頻率意味著整體解決方案的尺寸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