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帶娃到附近公園爬山,蟬鳴聲聲的夏日裡,不由得想起童年撲蟬的趣味。
剛好車尾箱有撈魚網,就拿出來娃一起撲蟬。撲蟬帶來的樂趣遠勝於娃得到一支雪糕的滿足。
「這是什麼呀?」「蟬」「它們為什麼在叫啊?」「它們吃什麼的呀?」「它們有朋友嗎?
面對兒子們一系列問題,我啞口無言。對於這些昆蟲,我只是見過,對它們了解知之甚少。
這一趟撲蟬之旅也勾起我的童年時光——驚現各種昆蟲的「探尋」、「冒險」之樂,被男生拿天牛嚇到想痛哭童趣。作為土生土長的粵西大山村的娃,兒時得捕獲昆蟲以及與昆蟲玩樂的日子,如天牛、甲蟲、金龜子、蜻蜓、蝴蝶、竹錐大象等,現在想起來依然鮮活於腦海,揮之不去。
與此同時,長大了,在城市的高樓間紮下根,有自己一雙兒子。兒子們發現螞蟻、蜘蛛、蟑螂的興奮勁讓我感受到孩子們對昆蟲濃烈的好奇心。但是城市裡能夠驚遇這些已經很難得,已經很難探尋到我兒時一些形態獨特的昆蟲了。
為了滿足兒子們探索昆蟲的奧秘,以及解開他對昆蟲各種疑惑,我搜羅了這本《MOVE 圖鑑昆蟲》。書本到手,隨手翻開,果然值得。兒子們也第一時間查詢了它們最喜歡蜘蛛,開始「為什麼「模式。
《MOVE 圖鑑昆蟲》是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聯合打造的MOVE系列圖鑑之一。該圖鑑的原版作者是來自日本甲蟲協會、東京大學、日本大學等多 所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保證知識的專業性、系統性。全書收錄了1200多種昆蟲,有的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有的是世界珍稀的,該書單是在日本就已售出了200多萬冊。。
對於此書,我先生第一評價是,這書本是給大人看的吧,小孩怎麼會喜歡呢。然而,這本書卻是出版社專為兒童青少年打造的,書本設計理念獨特、昆蟲知識專業有趣、內容系統且平時易懂。
01、帶孩子發現昆蟲世界之「趣「
對於很多大人來說,有些昆蟲看起來很噁心。而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第一次看著的這些昆蟲,對於昆蟲都是充滿新奇、刺激的——有點害怕,但很想靠近觀察下。
《MOVE 圖鑑昆蟲》給每個類別的昆蟲家族設置生態頁、標本頁。生態頁通過形象大圖聚焦了昆蟲英姿,以有趣的圖片圖解了昆蟲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捕食物、交配、築巢、育兒等。
標本頁昆蟲標本構成,剖析了每個家族共同的身體結構與外觀特徵,此外還介紹每個家族成員一些獨有特徵,以及生存與被發現現狀,如瀕危物種、外來物種、2001年新發現、珍稀物種的標記。此外,還貼心給出昆蟲一些小知識,如實際尺寸大小、有關的趣聞軼事。
以蟬類大家族為例子。在生態頁,簡短的文字介紹蟬的生活,吃的是樹的汁液;雄蟬通過腹部發音器發出響亮鳴叫聲,吸引雌性蟬交配。與樹相伴一生,則而詳細介紹蟬怎樣繁殖、養育後代、怎樣成長。
蟬類大家族的標本頁則編排清晰介紹各個成員情況。此外,我們還可以學到小知識,成蟲的蟬原來只能活3至4周。
本書以趣味、科學的方式,帶領孩子感受昆蟲世界的趣味。在孩子體驗世界之初,該書讓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及有趣。
02、帶孩子感受昆蟲世界之「奇「
帶孩子讀這本書之後,大人也可以深深體會到昆蟲世界的不可思議。有些昆蟲過著有紀律的集體生活,如螞蟻;有的根據季節氣候變化以及生存需求而不斷變身,如蝴蝶。
其次,為了生存,有些昆蟲是捉迷藏和隱身高手,他們完全與環境融為一體,不仔細觀察,完全覺察不到;有的面對入侵者,以威風凜凜的姿態保護自己與幼兒。
此外,還有很多新奇有趣的知識點、以及逸聞趣事。
如,淡帶荊獵蝽是不折不扣的螞蟻殺手。為了能讓強悍的螞蟻成為自己的盤中餐,淡帶荊獵蝽練就了偽裝絕活——「蟻屍裝」。
如,小小蜘蛛網深藏謀生秘訣,常見輻射形圓網,其橫線是有粘性的,便於網住過往昆蟲,而縱線沒有粘性,便於自己不被網粘住。
如鍬甲蟲是一種好鬥的昆蟲,雄蟲會為搶食物、地盤或雌性蟲,經常發起戰鬥。成蟲食葉、食液、食蜜,幼蟲腐食,棲食於樹樁及其根部。
如,當耶屁步甲蟲感到危險,他們為了保護自己會從尾部噴出超出100°的氣體,而不會傷到自己。
如,小時候很喜歡的螢火蟲,大多數體內都是有毒的,很多喜歡吃昆蟲的鳥類都不敢靠近他們。
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與武器,在孩子一步一步遠離我們懷抱,學會自己獨立時候,先讓孩子感受獨立會遇到危險與如何保護自己。
03、帶孩子體驗發現記錄新物種科學方法
相對於人類世界,昆蟲世界如外星太空世界一樣,吸引著孩子。據研究,在我們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的昆蟲,這是所有動物物種的五分之四還多呢。目前,僅有95萬種昆蟲是被人類命名。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你是首個發現並把他們記錄下來的人。在激動人心的昆蟲探險主題頁,這裡分享了解剖學學者、東京名教授養老孟司、博物館名譽研究員高桑老師、普通人員驚現新物種的刺激探險。
養老孟司教授在不丹王國遊覽發現新物種;高桑老師發現三彩脊虎天牛,那是全世界唯一的標本。一位來自愛知縣的天野正晴先生登山途中撿到一個已經死掉的步甲蟲的軀殼,拍照留念,三年後被昆蟲專家發現,開始一系列探尋之旅。他們經過幾年的查找,找到雌性雄性的步甲,之後進一步觀察和記錄他們由卵到幼蟲、蛹等各階段形態。
該書是昆蟲專家們研究、記錄昆蟲的留下的歷史寶藏。從發現新物種到仔細觀察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育兒、交配等,這些研究昆蟲的好奇心、耐心、求知慾可以很好啟蒙孩子科學探索之路。
從對昆蟲的一無所知到把昆蟲按照蛹期(完全變態)、不經歷蛹期(不完全變態)、不進行變態(無變態)劃分到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雙翅目、脈翅目等、蜻蜓翅目等分類,對昆蟲世界有一個系統科學的認知。
本書以圖為主,文字為輔,通過圖解的形式,展示了各類昆蟲的捕食、繁殖等令人驚奇的生活細節。通過這本圖鑑,讀者可以系統了解昆蟲全貌以及每種昆蟲的外貌、結構特點,以及他們生活特點,為它們不可思議的一生而驚嘆,值得兒童、青少年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