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既是以增強物聯網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為宗旨,集聚物聯網行業各方力量,促進資源共享及產業鏈有機整合,為政府、企業與園區、高校、投資機構等提供物聯網權威資訊、戰略規劃與產業研究、項目諮詢、品牌推廣、外包服務、人才培訓、高端會議等綜合服務。
「2010中國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物聯網人才建設專題研討」在北京落下帷幕,本次論壇以「加速物聯網發展與應用共享智慧城市建設經驗」為主題,共有來自各界的200餘名相關人士出席大會探討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利用物聯網等新技術來解決城市給地球、人類生活帶來的問題,正在成為業界探索熱點。在此背景下,由中國電子學會和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通信信息報提供獨家媒體支持的「2010中國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物聯網人才建設專題研討」於12日在北京成功召開。
本次論壇以「加速物聯網發展與應用共享智慧城市建設經驗」為主題,共有來自社會各界的200餘名相關人士出席大會,深入探討了「十二五」中國物聯網發展的重要問題,促進產業間的合作交流,帶動智慧城市健康發展,建立物聯網人才培養體系,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發展新熱點
浙大—國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楊冰之教授在論壇上指出,當前城市面臨資源短缺、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巨大的挑戰,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好壞直接關乎中國未來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現在需要我們高度關注和研究。他指出,物聯網能實現產業優化升級,使城市環境完備智能、城市服務高效靈活、城市治理精準高效,使城市更加智慧,使人們生活更美好,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3.0,基於數字城市(網絡城市)之上,利用和融合更為先進的技術,能促進物人之間的互動能力,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全球城市發展的新熱點。」
據了解,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利用物聯網技術解決城市煩惱的案例愈發增多:例如,通過「犯罪信息倉庫」信息,紐約警察可以對犯罪分子的行為有更多的了解,一旦一種犯罪的行為出現一點點苗頭的話,紐約的警察就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作出預測,防止類似犯罪行為發生。在新加坡,人們能像獲得天氣預報一樣,獲得交通堵塞預報。通過埋在路上的傳感器和紅綠燈上的探頭,司機不僅可以看到什麼地方在堵車,還能夠提前預測,什麼地方過10~20分鐘會堵車,從而選擇更為通暢的道路行駛。
對此,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在論壇上用自問自答方式說明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性。「什麼讓生活更美好?答案既可複雜,又可簡單:城市的鄉村化讓中間環節耗費更少,鄉村的城市化讓社會化服務更多。」他說,智慧城市是物和人的結合,是人的泛在和定在的價值的結合,只有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真正有意義的智慧城市的狀態。